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三百零七章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

董昭的话,让大家一楞。

大军下一步的战略方向,那是绝对的机密。

我们还没套,你怎么就自己说出来了呢?

一时间,众臣皆被董昭整了一个措手不及。

突如其来,十分猛蹬的那种措手不及。

曹操听后,稍微思索了片刻,对着董昭不屑地问道:“冀州之战,可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闹’之举,他韩成不怕撑着自己?”

董昭不卑不亢地回道:“我家大将军年轻体盛,身体不错,吃嘛嘛香。曹州牧的担忧,明显是多虑了。”

曹操看了董昭一眼,心道:“小子好胆,竟敢在我的面前提年龄?来之前没作过‘功课’吗?”

但转念一想,董昭这明显是凭借着‘使者’的身份,有恃无恐啊。

便对着董昭,故作严肃地说道:“年轻人吃饭没数,撑死的也不少。”

董昭依旧风轻云淡的回道:“这就不劳曹州牧费心了。

我家主公的话,我已经带到了。

估计曹州牧也没有留我吃饭的意思,我先告辞了?”

曹操挥了挥手,示意董昭离去,然后说道:“回去吧!替我转告给韩成一句话:‘我会和他会猎于冀州的’。”

董昭对着曹操严肃的说道:“曹州牧的意思,我定会如实的转告给我家主公的。既然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那我就再次与曹州牧告辞了。”

曹操微微一笑,说道:“走之前,多看看这里,下次投降的时候,必须是你来,谁来都不行!我说的。”

董昭回道:“哦,这样啊!那这次冀州之战,曹州牧就别亲自去了。若非要亲自去的话,走之前,也多看看这里吧。再回来时,身份可能就不一样了。”

曹操也不气恼,微微一笑。

赞道:“好胆!好气魄!我记住你了。董昭。”

董昭恭敬地回道:“曹州牧器宇不凡,董昭也不敢相忘!”

......

待董昭走后,曹操和众臣商议应对韩成的出兵之举。

这些大臣都明白,和曹操商谈的对象是曹操那六位心腹谋士。

便都自己寻了个理由,早早的归去了。

待众臣走后,曹操见没有外人,便直截了当地发问道:“韩成已经按耐不住了,诸位,我们该如何应对啊?”

一刻钟之后,才思敏捷的荀攸率先回道:“主公,依我之见,韩成让董昭来告诉我们他要打冀州是个阴谋。我们不要听他的!”

曹操反问道:“公达,此话怎讲?”

荀攸回道:“我觉得他的战略目的应该是先打青州,后打冀州。

董昭的到来,只是计划的一部分罢了。

这是明谋,明面上告诉我们,他要打冀州,待我们出重兵和他争夺冀州之时,他便安排一支大军在冀州拖住我们,然后趁机出兵迅速占领青州。

待我们收到消息之时,估计青州已经纳入他手了。

毕竟,大家都是聪明人,哪有将自己的战略意图告诉对方的,定然是别有图谋!”

若韩成及其谋士在这,定然会欣喜若狂。

“荀攸啊!你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我们都没想到,你却想到了!这脑补,漂亮啊!”

荀攸的话,正符合‘疑心颇重’的曹操的心意。

曹操赞同道:“公达说的对啊,哪有把自己的战略意图告诉别人的。韩成这么精明,肯定不会的。”

曹操用目光扫视了一下六人,听了荀攸的话后,唯独贾诩和郭嘉面无表情。

贾诩,倒也没什么,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的,让人捉摸不透。

但郭嘉,若是同意的话,应该不是这个样子。

曹操出言道:“奉孝,你有不同的意见吗?”

郭嘉见其余四名谋士皆是一副不善的目光,说道:“没有!我觉得公达分析很有道理。”

曹操会心一笑。

对着荀攸说道:“公达,你和妙才一起,点齐五万人马,即刻启程,前往青州。”

荀攸回道:“诺”。

待四人走后,曹操对着郭嘉说道:“奉孝,现在这里就只有你和文和了。文和嘴严,这点你大可放心,你畅所欲言就行!”

郭嘉回道:“主公,这件事吧,我隐隐感觉有点不对!韩成应该就是想打冀州,没有取青州的想法。若我们因此而分兵,恐怕不是良策啊!”

曹操听后,对着一旁的贾诩问道:“文和,你的意思呢?”

贾诩听见曹操的话,不敢慢待,回道:“我同意郭祭酒的意思,但也赞同荀军师的话—这是阳谋。”

曹操对着贾诩暗骂一声:“这个‘老狐狸’,太怕得罪人了!有话都不敢说。”

曹操对着贾诩没声好气的说道:“文和啊,你这是个‘两面派’啊,两方的意见都同意,我还用问你?”

贾诩回道:“属下冤枉啊!属下同意郭祭酒的意思啊!”

贾诩的再次强调,让曹操终于明白了。问道:“给我个理由?”

贾诩回道:“我们可以换位思考,若我们是此时的韩成,会怎么选?”

一刻钟之后,郭嘉对着曹操说道:“主公,我明白贾军师的意思了。

若我们是韩成,定然想让对方攻打青州啊,甚至都可以把青州主动让给我们。

你想啊,我方现在共有二十四万大军,南面,西面和东面的防守,就要用掉十二万大军,四州又要留一些军队驻守,我们满打满算,最多能拿出十万大军来。

若我们占领青州,再往青州派去五万大军,那么和韩成争夺冀州的军队就只剩下五万人马了。

而韩成至少能拿出十二万大军占领冀州。

在兵力上,我们不占据优势。

韩成会有很大的胜算拿下冀州。

若他拿下冀州之后......”

曹操听完郭嘉的话,暗说一声:“好厉害的阳谋!差一点着了他的道。”

然后对着门外的许诸说道:“仲康,速去派人传信给荀攸,‘莫要着急出兵,等我的命令’。”

......

与此同时,常山郡高邑县中,三万奋武军整装待发,只等着韩成的命令了。

韩成站在城墙之上,对着身边的李儒问道:“文优啊,董昭能成功吗?会不会被曹操扣留下来啊?”

李儒风轻云淡的回道:“放心吧!那小子精明着来。他定然会快速脱身的。”

韩成见到李儒这副模样,放心了许多。情报营校尉的话,一般都是很准的。

便对着身边的传令兵道:“传我的命令,出兵吧!目标—中山郡。”

一柱香的时间过后,高邑县城门大开,三万奋武军浩浩荡荡而出。

中山郡的守将,乃是袁尚的手下大将韩猛。

韩猛此人谨慎异常,在高邑县的周围安排了大量的探马。奋武军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韩猛便可立即得到消息,从而做好防御准备。

按照惯例,奋武军出兵,定然会先将这些探马扫荡一空。

而韩猛安排的探马的数量太过于巨大了,即使奋武军用尽全力,也不能将他们全剿灭了。

只要漏掉一个,这便是韩猛的机会。

这种方法,百试不爽,让韩猛在多次大战中取得了胜利。

然而这一次,韩成却没有采用这样的办法,而是另一种做法—习惯。

高邑县城中的奋武军,天天训练。而且还要进行‘两天一小练,五天一大练’的城外训练。

最多的时候,都快跑到中山郡的边境了。但每次都是不战而归。

刚开始,袁尚军的每个探马,事无巨细,次次禀告。

然而不出三个月,当奋武军出城之时,便没有探马愿意动弹了。

一是大家有了依靠,学会了相互推卸责任。我不去,还会有别人去的,反正耽误不了大事,为啥每次都让自己受累呢?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

二是大家都习惯了。反正奋武军是平时训练,又不是攻打我们。着什么急啊,几个时辰就回来了!

然而这一次,真的不一样了!

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

当奋武军的大军行进到中山郡的边境之时,竟没有一个探马将消息传递回去。

奋武军立即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越过常山郡和中山郡的边境线,直扑中山郡内的三万袁尚军的所在之地—汉昌县。

高邑县周围的大量探马,让中山郡主将韩猛放松了警惕。

正当韩猛和袁尚军的士兵闲聊之时,奋武军的‘铁蹄’到了。

韩猛听到后,反应是十分迅速的。

立即大喊一声:“集合!迎敌!”

兵贵神速,在奋武军士兵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袁尚军的士兵还在杂乱的集合之时,奋武军杀了进来。

最前面的,是高顺率领的三千‘陷阵营’;在其身后,是一万五千大军;两翼,则各有五千白青龙军。

‘陷阵营’的士兵,皆以一当百,奋勇当先,毫不犹豫地杀进了袁尚军大营,将刚刚勉强集合起来的阵型一冲而散。

身后的士兵,也排好了阵型,杀了进来,一时间,袁尚军的士兵毫无斗志,四散而逃。

逃跑本是‘逃命’之事,然而在白青龙军面前,逃跑不是‘逃命’,而是送死。

一声令下,白青龙军的士兵四散出击。

自由的选择攻击,让白青龙军士兵的精湛的骑术,展现的酣畅淋漓。

袁尚军的士兵逃出了不到三里之地,除了跪地投降者外,其余人等皆被杀死。

三万袁尚军的失败,也就意味着中山郡属于了奋武军。

当韩成等人登上汉昌县的城头之时,不由地感叹道:“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啊。”

然而此时的每个人的心中,对此计的始作俑者—李儒,皆是佩服不已。

将人心计算到这种地步,不害怕,是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