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二百二十九章颠倒黑白

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二百二十九章颠倒黑白

作者:妙时尊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幽州,这个让袁绍又爱又恨的地方。

曾几何时,袁绍打败了占据幽州的不可一世的公孙瓒,那时的袁绍意气奋发,豪气万丈,颇有一番指点江山之意,爱极了这片让自己倍有面子的土地;

曾几何时,袁绍军的众多粮食被烧,精锐大军被奋武军打的落花流水,这时的袁绍懊恼不已,悔之无及,恨极了这片让自己没有面子的土地。

在袁绍的世界里,胜利可以,失败就不行。

其实不光袁绍这样,很多人都是一样的。

虽然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我们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叫做成功的儿子。

对于他的母亲失败,我们欣喜若狂地把他交给了我们的敌人。

爱极了面子的袁绍,自然接受不了这个失败的事实,便下令将田丰,辛评留在幽州,并让其两人指挥幽州全局。

袁绍自己则称冀州有紧急事情处理,便带着高干,郭图,鞠义等人火速返回冀州。

袁绍帐下的各位谋士熟知袁绍的为人,表面上宽厚大量,内心里却是一肚子的小肚鸡肠。

当见到袁绍回冀州的车队时,每个人都是一副想说但又不能说的样子。

郭图和高干跟着袁绍返回冀州并没有什么不妥,毕竟这么大的败仗,总需要人出面来承担责任。

而众所周知,大败的结局和这两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责任。

故而袁绍要带着郭图和高干回去,给冀州和青州中支持袁绍的世家大族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河北第一战神鞠义也一起同行,这里面就有点猫腻了。

鞠义的能力是在战场上的,此时的战事虽说不是十分紧张,但也不是很清闲。

凭着鞠义的能力,必是镇守一方,保一方安定的统军主将,怎么可能因有事而回冀州呢天大的事,能比打仗的事情还重要

故而此时让鞠义回去,要么是当顶罪羊,要么是另有安排。

众谋士皆是心思灵敏之辈,都知道第一种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田丰和鞠义曾经一起在幽州并肩作战过。

故而在离别之时,田丰深情脉脉地对着鞠义说道“鞠义将军,希望我们后会有期。”

鞠义看着满含深情的田丰,不以为意地说道“元皓兄,我们认识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不用这么深情吧。”

田丰见鞠义大大咧咧,不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便一本正经地说道“鞠义将军,你回到邺城之后,千万不要说关于幽州战事的任何话题。

你的能力,主公是知道,主公离不开你。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你能少说话,必然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我迫切的希望我们可以再次并肩作战。”

鞠义在战场上,如有神助;但在政治上,如是白痴。

听了田丰的话后,在心中并没有升起一丝警惕性,反而感觉田丰说的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不知所云。

但是鞠义知道这是田丰的一片好意。

故而柔声地对着田丰说道“元皓兄,你的话我记下了。待我再次来到幽州之时,定会和你一起并肩作战,将奋武军杀个片甲不留。”

田丰听见了鞠义的准确回答,便对着鞠义抱拳行礼,嘴上说道“鞠义将军,我等待着这一天。一路顺风,多保重”

鞠义也对着田丰抱拳回礼,嘴上说道“元皓兄,保重”

田丰不知道,自己和鞠义此一别,就是永生。

田丰只知道看着渐渐远去的车队,竟然在心中莫名的升出了一股兔死狐悲的凄

凉。

田丰掌管了幽州的防御大权之后,便让大将鲜于银,王摩、夏昭等人各带三千骑兵,三千步兵固守一座县城。

自己率领三万大军固守渔阳郡的战略要地狐奴县。

当此种防御方式被奋武军的探马打探到之后,奋武军的三大谋士李儒,徐庶,司马懿竟然无一人能在短时间内想出破敌之策。

这种防守方式,看似漏洞百出,好像会被各个击破一样,但实际上却是防范森严。

三千步兵可以保证县城短时间内不失,三千骑兵可以让袁绍军的防守军队拥有了强大的机动性。

当袁绍军的探马打探到奋武军有所动作之时,步兵负责防御县城,骑兵负责通风报信,伏击敌人。

若事不可为,骑兵便会直接放弃粮食,带着步兵迅速撤退。

毕竟六千士兵每月所消耗的粮食也不会是一个巨大的数目,弃了就弃了,并不影响大局。

这样做就会留下一个空城给奋武军。

若奋武军派兵进攻渔阳郡时,会在每一县都会留下兵力防守这些新占的空城,那么奋武军的兵力就会分散。

等到奋武军的大军攻到狐奴县城下之时,奋武军兵力上的优势就已经荡然无存了。

若奋武军派兵进攻渔阳郡时,不派兵防守这些新占的空城,那么他们就会受到田丰麾下骑兵的威胁,田丰随时可以将这些空城夺回来。

这种方式,既能最大程度的保存兵力,又能减少粮食被偷袭的风险,更能有效的分散敌方的兵力。

是现阶段,袁绍方所能采用的最好的防守方式。

故而让奋武军众人对此计划一筹莫展。

在回冀州的路上,郭图被袁绍狠狠地痛骂了一路。

袁绍每天都是骂到口干舌燥,浑身疲惫才肯罢休。

袁绍之所以这么做,大概是人的通性吧。

自己感觉重要的东西,以为别人也感觉很重要。

比如说对袁绍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名声和面子。

袁绍可以死,但面子不能丢。

故而袁绍也以为对别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也是名声和面子。

每天狠狠地痛骂郭图,让郭图面子扫地,大概是袁绍所能想到的不杀郭图的最狠的处罚方式了吧。

也许这种处罚方式,真能解除内心的愤怒一样。

袁绍之所以把面子看着的这么重要,和其出身是分不开的。

袁绍虽然是汝南袁氏的庶出子弟,但是被其父亲袁逢过继给大伯袁成一房之后,成为了袁家的嫡子。

但庶子就是庶子,虽然成了嫡子,但本质上还是庶子。

故而袁家嫡子也就是袁绍生父的正房所生的孩子袁术,便对袁绍横竖看不顺眼,处处针对他。

袁绍为了出人头地,不得不奋起反击。

长期的斗争生活,让袁绍逐渐自立,甚至自立到了自负的地步。

在斗争的过程中,袁绍的才能也逐渐地展露了出来,受到众人的一致推捧,

当推捧袁绍的人越来越多,自负的袁绍就越感觉到了面子的重要性。

以至于现在,袁绍到了为了面子什么事情都能干的地步。

然而袁绍是不知道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面子,而是一口粮食。

因为粮食可以活命。

而名声和面子,是在吃饱肚子的前提下才附带的东西。

郭图每天被袁绍责骂,脸上都是一副委屈,知错就改

的样子,只是静静的听着,不敢反驳一句。

郭图心里知道“袁绍这么痛骂自己,是在救自己的性命。”

因为自己的出谋划策,让袁绍军大败,死伤几万军队。

按照军法,自己必死无疑。

但袁绍不一定这么想。

袁绍不想自己死,才会每天骂自己,让众人知道,自己已经受到了责罚。

虽然责罚的方式让郭图丢了很多面子。

但面子这种东西,对于郭图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活着,比什么都好。

行了整整十五天的路,郭图也整整被骂了十五天。

到达邺城的时候,郭图如释重负。

幽州之事,自己的这一关总算是熬过了。

若不出自己所料,最迟明天,袁绍便会问自己此次战败如何收尾

想到这里,郭图阴险地看着鞠义,在心中喃喃道“嘿嘿,鞠义将军,要想我不再受牵连,只能委屈你了。谁让你没事和主公打赌呢”

是夜,袁府书房。

袁绍坐着上首,对着坐在下首,一副小心翼翼地模样的郭图说道“公则,这一路上的事情,你可清楚”

郭图谨小慎微地回道“主公,你的爱护之情,公则能感受到。公则莫不敢忘,只有竭尽全力,方能报答主公的恩情。”

袁绍面不改色地说道“知道就好”

抿了一口茶之后,再次说道“公则,你说此次战败,如何收尾是好田元皓让我追究高干的责任,对将士们说明情况,必要时,还可以斩杀高干,以定军心。你觉得呢”

郭图听后,虽然心中早有对策,但仍在仔细思考。

袁绍的话很明白,就是不想依照田丰的想法实施呗,要是想的话,现在的高干早死了,自己也要跟着进大牢不是。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时间,郭图才对着袁绍说道“主公,田别驾的方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属下以为其说的并不够全面。

此次战败,高干身为主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其行为是一心一意的为了主公啊。

那种情况下,将士们损失多少并不重要,能拿下大营,击败韩成才是最重要的。

高干只是忠心可嘉,能力不佳罢了。

我认为可惩罚他,降其军职,罚其俸禄,但最好留下其性命。这样,忠于主公的人才不会寒心不是”

袁绍听完郭图的话,脸上阴晴不定。

不知道是郭图说中了袁绍的心思,还是袁绍的想法被郭图改变了。

大约过了几十个呼吸的时间,袁绍对着郭图说道“那么你说,谁来承担此次战败的主要责任”

郭图不客气地说道“鞠义”

袁绍面色大惊的问道“为什么是他”

郭图心道“你都心知肚明了,还问个屁啊。”

但嘴上却只能回道“鞠义是有能力破开奋武军大营的,但其贻误战机,畏战不前,这才导致高干出马的。故而属下认为罪魁祸首应该是鞠义。”

郭图的话,前后呼应,说的十分巧妙。

高干是有忠心但能力不行的那种;鞠义是能力可以但忠心不够的那种。

两者相比,那个可恶不就一目了然了。

袁绍听完郭图的话,在心中考虑“公则说的理由能服众吗”

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袁绍好像下定了决心一样。

对着门外的亲兵喊道“来人,将众人聚在议事厅,我有事情要说。”

还在找"三国之铁骑南下"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 "易" 很简单!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