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一百七十九章荀家叔侄

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一百七十九章荀家叔侄

作者:妙时尊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凉军的士兵心里都明白:身上穿着沉重的铠甲的士兵,是不可能跑得过身上穿着轻便的皮甲的士兵的。

所以对待重甲步兵最好的办法就是逃跑,飞快的跑。

终于有了逃跑的机会,西凉军的众士兵们都恨不得自己多长两条腿。

能不能逃的了先不说,能跑过别的士兵就行。

至于什么战友之情,先活着在说吧。

西凉军的士兵们在李傕等将领的带领下,一口气跑到了二十多里外的一个叫做山轩岗的地方,估计重甲步兵追不上来了,才停了下来。

李傕令人清点了一下现在西凉军的剩余人数,心中是悲恸欲绝。

来的时候,意气奋发,浩浩荡荡的三万西凉大军;现在却只剩下八千多人,虽然说后面还有陆陆续续的士兵朝着山轩岗赶来,但估计士兵剩余的总数绝对超不过一万两千人。

毕竟跑得快的都跟上了,跑得慢的那些,只能希望他们跟上了。

李傕大体一算,伤亡率高达五分之三,是一场大败之仗啊,只怪自己太轻敌啊。

正当李傕等人想松口气之时,突然从山轩岗的后方窜出了一支千余人的队伍,为首者,正是平风谷内大展雄风,手拿百斤开山斧的奋武军中郎将—潘凤。

潘凤人还未到,那洪亮的声音先到了:“我在此地等候你们多时了,快快下马投降,要不就把你们的人头交出来吧。”

原来在大战之前,徐庶根据地形,掐指一算,算出了李傕等人的停歇之处,便让潘凤率领平风谷出口处的天龙卫队提前在此地埋伏。

逸以待劳,准备打西凉军一个措手不及。

西凉军的士兵们见突然出现的天龙卫队,一个个犹如惊弓之鸟,心中除了震惊就是震惊,哪里还有战意啊。

还没等到李傕等人的命令,撒腿就跑。

潘凤则率领天龙卫队的将士们乘胜追击,将西凉军赶出了颍川郡,这一路斩杀了西凉军三千多人,并且俘虏了一千多人。

......

奋武军在平风谷的大胜之捷,犹如春风一样,吹进了颍川郡的各大家族中。

豫州的颍川郡,是当世的第一大家族聚集地。

最出名的便是钟氏,荀氏,陈氏,韩氏四大名门望族。

除此之外,还有辛氏,郭氏,许氏,杜氏等无数小家族。

钟氏,荀氏,陈氏,韩氏四大名门望族的建立,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长辈—‘颍川四长’的功劳。

颍川四长,说的正是钟皓、荀淑、韩韶、陈寔四人。

这四人在时,虽然官职不高,但以品行高洁,处事正直,明于治理而闻名于世。

当这四人辞官回到自己在颍川郡的家族中,为家族的发展做了强有力的铺垫。

这四大家族并没有因为拥有他们四人而轻狂放纵,反而默默积蓄力量,培养子弟,暗中发展,以至于越来越大,成为颍川郡的四大名门望族。

荀氏家族,自称是战国思想家荀子的后人,主要生活在颍川郡的颍阴县。

自荀淑之后,荀家人才辈出。

荀淑的八个儿子: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荀旉,个个才华出众,人称‘荀氏八龙’。

其中第六龙—荀爽,更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评论。

董卓掌权之时,强行征召荀爽为官,因荀爽才华出众,仅仅九十三日之后,便升任到了司空之职。

荀爽见董卓十分残暴,国家定会在他手中灭亡,故而与司徒王允及何颙等人一起暗中谋划除掉董卓,只是因病不幸于同年五月逝世,未能在历史中留下浓厚的一笔。

荀爽逝世之后,荀家的家主之位便传给了第八龙—荀旉。

荀旉,字幼慈,是荀淑最小的儿子,年轻时曾被朝廷任命为司徒掾。

年过花甲后,才辞官回家,荀爽死后,成为了新一任的荀氏家主。

荀旉接任荀氏家主之职,并不是因为其迷恋权位,而是因为荀家的规定:家主必须是朝廷官员出身。

因为身为朝廷的官员,必然会深深的感受到朝廷中的勾心斗角,再经过一番起起伏伏,内心更加强大,更有利于把握局势,从而有利于荀家的发展。

此刻,当代家主荀旉正在自己的书房中,就奋武军之事进行思考。

奋武军以七千之兵力,大破西凉军三万兵马,给了荀旉一深深的震撼。

能以少胜多的军队,定会被世人所称赞,如果不出意外,定会成就一番大业。

荀旉足足思考了一个时辰,只听其对着门口的下人喊道:“让荀衍前来见我。”

荀衍,字休若,荀彧之兄,‘荀家三若’之一。

荀家到了这一辈,大部分都是‘荀氏八龙’的子孙,可谓是人才济济。

荀衍能从众多荀家弟子中脱颖而出,和荀彧,荀谌一起称之为‘荀家三若’,也足以能看出荀衍的能力。

不一会的功夫,荀衍便到了荀旉的书房外。

荀衍深知叔父荀旉为人严厉,注重礼节,于是对着书房内恭敬地喊道:“侄儿休若,求见家主。”

只听书房内传出一个底气十足的声音:“门没关,进来吧!”

待荀衍进了书房,荀旉指着一旁的椅子说道:“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先坐下吧。”

荀衍先恭敬地说道:“谢家主”。然后才敢小心翼翼的坐到了椅子上。

荀旉见荀衍坐下之后,说道:“你可知道我叫你来,是为了什么事情吗?”

荀衍如履薄冰的回道:“莫不是为了阳翟县外的奋武军?”

荀旉看着荀衍,满意的笑了笑,说道:“不错不错,这么快便想到这点,确实不错。

你的才能和荀彧,荀谌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当初让你成为‘荀家三若’之一,家族的众人对此颇有微词。

但今日你让我感觉,‘荀家三若’给你,名副其实啊。”

虽然荀旉点出了荀衍的才能不如荀彧,但是荀衍对此并无不满,因为荀彧的才能确实很高,让人不得不佩服。

荀彧,就像是现在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人家就是有能力,你不佩服都不行。

只见荀衍恭顺地回道:“谢家主夸奖。”

荀旉见荀衍的态度,对荀衍更加满意了,便直抒己见的说道:“休若,我也不和你绕圈子了。

我想你也应该能看出大汉朝的气数已尽了,我荀家众弟子出谋划策,治理地方还行,但没有一人有枭雄之姿,故而必须找一明主投靠。

你大兄长荀谌听从了家族之令,现在在冀州的袁绍身边,颇受重用;

你小弟荀彧也听从了家族之令,现在在兖州的曹操身边,混的也是风生水起;

而家族对你却并没有安排,让你一直呆在家族中。

这不是对你的轻视,而是因为整个北方,能称雄的不过曹操与袁绍两人而已。

家族必须拿出最大的诚意,希望你能明白。

然而并州的韩成这几年异军突起,我隐隐感觉到此子定非池中之物,必然会一飞冲天。

经过我的一番深思熟虑,感觉此时家族中,只有你投奔韩成最为合适。

我‘荀家三若’,没有一人是弱者。

所以你现在回去之后就立刻收拾收拾东西,我会派人把你送到阳翟县外,你就按照家族的安排,去投奔并州的韩成吧。

这样无论最后是曹操占领了北方,还是袁绍占领了北方,哪怕是韩成占领了北方,我们荀家都会有一条活路了。”

荀衍听完荀旉的话后,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荀旉眼光老辣,一眼就看出了荀衍的样子,明白荀衍心中的犹豫。

只听见荀旉那冰冷的声音传来:“怎么?你对家族的这个安排不满意?”

荀旉从官多年,身上自有一股煞味,再加上这冰冷的口气,荀衍一时吃不消。

只听荀衍战战兢兢的回道:“家主,侄儿对家族的安排甚是满意,只是心中有点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荀旉听完荀衍的话,柔和地说道:“你也是第一次外出做官,这个谨慎的态度非常不错。

你有什么疑问,就先说出来吧,让我听听,给你出出意见。

你到了韩成处的前几年,也可以这样。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不着急的事情可以写信回来,让我给你拿拿主意,指指方向。

若我当年做官之时,能得到家族的指点,成就定然不可限量。”

说到最后,荀旉的声音越来越小,不知道是说给荀衍听的,还是说给自己听的。

荀衍还是那副恭敬地样子,说道:“侄儿的不解之处是:整个北方的势力中还有徐州的刘备,现在占据半个兖州的吕布,为什么家族会选择并州的韩成呢?”

荀旉听完后,立即回道:“徐州的刘备,所作所为像是一方雄主。

但是徐州的北面是青州,现在属于袁绍;西面是兖州和豫州,属于曹操;南面是扬州,属于袁术;东面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乃至于袁术,都拥有强大的势力,不是现在的刘备所能考虑的。

据一州之地而无发展的可能,我不知道为何要安排家族之人投奔他?

况且曹操对徐州虎视眈眈,刘备摘了曹操的果实,曹操怎么可能放过他?

刘备会是曹操的对手吗?

而吕布,单论武艺,天下无人出其右,但其最多不过是一个勇猛的匹夫而已。

虽然有陈宫,张邈等人的辅助,但肯定不能成事,因为他的对手曹操手下有荀彧,郭嘉等人。

而反观韩成,占据并州的一州之地。

经过几年的发展,并州早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地广人稀的荒凉之地了。

并州北面的少数民族经过连番的大战,已经安定了许多;西面有黄河天险阻挡着羌人的入侵;南面是司州的西凉余孽李傕和郭汜等人;唯有东面的袁绍,会与之争雄。

虽然袁绍占据三州之地,兵强马壮,但在兖州的曹操和并州的韩成的夹击之下,胜负难料啊。

这也正是让你投奔韩成的原因。”

荀衍听完荀旉的话后,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谢家主指点,侄儿明白了,侄儿回去之后立马动身。”

荀旉一副鼓励的语气,说道:“你好好努力,你的才能不弱于荀彧和荀谌。”

荀衍的心中更加对自己更加有了信心。

与此同时,颍川郡许昌县内的陈氏府邸中和颍川郡长社县的钟氏府邸中,当代家主都在和家族中的一个优秀子弟进行着意思差不多的对话。

一日后,和荀衍一样,钟氏家族中的钟演和陈氏家族中的陈松,也在赶往阳翟县的路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