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我欲九天揽月 > 第四百五十章 道心允执中,凤栖须弥山

毕玄体态超常,身躯雄壮,本来比苏寒山还高出一尺多。

这不仅仅是天生体型的差别,也是因为他《独日武典》修炼到形神俱妙、阳质无瑕的境界,肉身和灵光琢磨精微,结合起来的紧密程度,已不存在谁比谁低的附庸关系,如日月一体,无可区分,超乎寻常。

就算是一个万丈巨人,站在毕玄面前,如果修为领悟不如他的话,看起来也会比他矮小,比他瘦弱。

但,当他打中苏寒山的时候,苏寒山却显得比他更加高大。

那个“碎叶魔尊”的目光微微垂落,一大片阴影,就投射在毕玄身上。

“老子很欣慰啊!!”

这句话一传出来,毕玄的手臂就不禁为之一抖,感受到一股独照大虚空,圆满无瑕疵的力量,冲击到自己身上,让他无法卸力,无法躲藏,暴退出去。

他背后的空间,一层一层的张开,形成独特的场景。

本来客栈内部,一般的空间膨胀,只是增加了客栈的容量,那些桌椅柜台,酒坛碗筷的数量,并没有增加。

而毕玄的力量太圆润,在后退的时候,挤开空间,把那些空间波动也是挤得光滑一片,倒映出了客栈内部的所有事物。

受到迟滞的量子,正好为这些倒影提供了所有能量,形成实体。

层层波光荡开后,客栈内部辽阔的如同一方大平原。

但在这个平原天地内,悬浮着数以百万计的酒坛、桌椅、竹筷。

天上厚厚的云层,全都是酒坛碰撞时,撒出的酒水堆积而成,还有零散的酒坛,载于云中。

地上的山峦,全都是那些方桌长凳胡乱的堆叠而成,数量实在是多,也硬是堆出了气势磅礴的感觉。

毕玄在这个奇异的天地中稳住身形,露出了匪夷所思的神情。

“这分明是本座的拳法,你怎么会使?!”

他刚才出拳的时候,动用独日、焰、动、吼、生,五大不朽神通,巧妙匹配,受灵光统御发威,每一分每一毫的运转,都是精心演炼后的成果。

换一个人,就算跟他修炼同样的五大不朽神通,也无法使出相同的拳法。

何况苏寒山擒拿太平天魔珠,跟辩和大法师对拼一招,展现出来的不朽根基,分明跟毕玄的五种不朽神通大相径庭。

毕玄惊讶之下,眼中好像有无数细小字符结成的焰色光影,一闪而过。

他的“焰字神通”,另一个名称应该叫做“真视太虚”,可以排除外界焰色干扰,惟独以自身之光,明彻虚空,照见根源。

能够轻而易举的体察旁人的功法破绽,心境缺陷,也是因为他练成了这种神通。

刚才他出拳以独日为主,现在眼中这一闪,就是以真视太虚为主,另外四种不朽为辅。

可是苏寒山的身影,在他这种眼力观察之下,还是如同平常。

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苏寒山头顶,能看出多出一道若隐若现的线状光芒,直通九天之上,莫可测知之处。

苏寒山右手还拖着那把不听话的太平天魔剑,身影一闪,就杀入客栈之中。

毕玄大喝一声,毫无畏怯,桌椅堆成的连片山峦,天上积聚的酒水浓云,全部在他大喝一声之中,炸碎成粉,肉眼难辨。

他捏出一个如同万物之尊长,一手似大日凌天,一手似日影在下方偏移佐证的拳架子,又是一拳打出。

苏寒山直接被他这一拳打中胸口,还是前一次受到攻击的部位。

但毕玄也被苏寒山的一拳头打在了胸口,即使另一只手有做防御,依然被压得砸回胸腹之间。

两人互换一拳,僵硬了一瞬间。

苏寒山纹丝不动,毕玄的身影轰然倒退出去。

毕玄这一次在出拳的同时,运足了目力,观察苏寒山头顶的一线光芒,依然没有看出什么端倪。

“到底是什么?!”

这就是苏寒山的第三种不朽神通,“太上慈霄”!

磁感周天,心神杳杳,寄托周天云霄之外,无限接近于“化道”的状态。

在这个状态,他整个人就像是一层覆在法度之海上的轻影,别人攻击他,犹如是直接攻击天地法度。

七阶以下的人,根本撼动不了天地法度,自然不提。

而能撼动天地法度的敌人,这一拳轰出去之后,立刻就会让天地法度中,与其对应的那几种法度,最先产生反应。

所以毕玄出手攻击后,会感觉到被自己的拳法反击,所用到的不朽之力、拳术奥妙,全都一模一样。

实际上,这还是因为苏寒山的“太上慈霄”刚领悟出来没多久,应用不够成熟,也没有料到毕玄的拳法,连虚空本源永无休止的运动,都能够迟滞化。

这才导致,毕玄能先打中了他,经历了一瞬,甚至让他感受到了一点疼痛,之后才被反击出去。

如果这一神通成熟,毕玄就该在出拳的同一时间点,受到反击,两种力量完全抵消。

打在苏寒山身上的任何攻击,应该什么反应都不会有。

但就算是现在这个状态,也让毕玄惊疑交加。

他又在转瞬之间,连攻七次。

轰轰轰轰轰轰轰!!!!

每次两人都是互换一拳,每次,苏寒山都纹丝不动。

每一次,毕玄都被轰得倒飞出去。

这位突厥武尊的身影,好像就在前后两个端点设定好了一样,来回极速闪烁。

七次爆裂无比的轰击,但除了他自己身影闪烁来去,对敌方一点效果都没有达成。

辩和大法师本来要从魔尊手上抢回第九件佛兵,见状都忍不住迟疑了一下。

这突厥蛮子,该不会是跟魔尊早就串通好了,在这里演戏吧?!

就在第七次之后,毕玄突然大吼一声。

“你在化道!”

他喊出这一声的同时,一大口鲜血喷了出来,身影借血光一晃,消失不见。

他已经看出苏寒山那一招的大致用法,但是他完全看不出来,苏寒山是怎么维持在那个化道的临界点上。

正常强者一旦开始化道,对外界根本就不会再有任何反应,更别说主动攻击对手。

苏寒山是开创玄元万维经书,拥有少年真君心境,然后经历帝陵大战,参悟两大至尊法门,才有了这第三神通的影子。

直到今天,又目睹乾坤近道法,他才补上最后一点积累,能够把握住无限接近于化道的这个状态,把自己扯回现实。

如此浑厚的积累,得来的回报,自然非同小可。

他跟毕玄对轰七次,自己就算第三神通还不熟练,也只是微微刺痛,还不等下一次攻击到来,就已经把那一丝损伤弥补好了。

而毕玄伤势一次比一次重,再来两次,恐怕走都走不成。

轰!!

苏寒山隔空一拳,把那一大捧武尊精血,轰成虚无,却已经不见了突厥武尊的影子。

毕玄这一走,再度显露出《独日武典》的玄奥之处,明明已经重伤还吐了血,走的时候竟然没有了一丝气息残留,让人把握不到任何追踪的痕迹。

“对日阳属性的不朽之力,竟然运用能达到这种程度,好,好好好好!!”

苏寒山脸上动容,赞叹连连。

他赞的不仅仅是毕玄的拳法,更是忍不住,又一次赞叹起混沌光脑,宙光业力的妙用。

在法海那个时间节点,苏寒山他们散布的所有谣言,最大的一个工程,一个实物证据,就是战神殿。

而关于战神殿,除了有华阳祖师开天一剑、天都仙府传承,有苏寒山一路修行来的感悟,作为脉络,贯穿始终。

另外最玄妙高明的部分,就是苏寒山脑海中,对于英襄、项季两大至尊法门的残余印象。

毕玄的拳法,明显从拜月之道转入丹道无瑕,而最令人惊喜的,还是那几分来自英襄的至尊法门的轮廓。

苏寒山虽然没能留下毕玄,但是有业力加持,经此一战收获颇丰,稍后消化,必有进益。

下回再遇到毕玄,绝不会让他这么走脱。

难怪蜀道难他们,从废土军人转为修行者之后,总计也不过二十来年,就已经有不止一人,能够修成七阶。

这宙光业力,实在是太好用了!

苏寒山心中感叹一刹那,目光已陡然转去,正好看见空中最后一片袈裟衣角,极速闪走。

辩和大法师一步就离开了高昌国,出现在三百里开外的荒漠上,脸色紧绷,老脸上的皱纹都显得被绷平了一些。

他承认他一开始是有点留手戒备的想法,攻向苏寒山那一击,主要是个试探。

按照试探结果来看,苏寒山那种散发皓白光芒的拳法,虽然饱含沉重律动,难以直撄其锋,但武尊的拳术,亦称无瑕,争斗起来起码也要上百回合,才会分出胜负。

谁知道,这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武尊就重伤而走!

苏寒山以伤换伤,但自己根本不受伤,这是什么道理了?

难怪是魔尊,他就不讲理啊!

大法师不敢有半点耽搁,脚下接连发功,又是一步,已经来到一座山丘之上。

突然一只拳头就从他背后轰到。

大法师身影侧闪,不求距离,只求速度,朝侧面刚闪出十丈,那一拳就好像打出一个通道,苏寒山整个人影,也已经撞破距离的阻碍,出现在山丘之上。

“毕玄都重伤了,你不追他,却来追老僧。”

辩和大法师喊道,“当真以为老僧就比毕玄好欺吗?”

老和尚身影突兀出现在高空,一脚重重的踏下。

他号称“神足”,所修炼的功法,最早是《佛门五趾功》,是托钵化缘游走四方,尊从十二戒律,在行走中启发智慧的武功。

传说这门功夫,是当年佛祖十大弟子中的须菩提所创。

须菩提化缘,只向富人化缘,不向穷人化缘,增加人家负担。

但富人的数量少,他为了方便化缘,就最为注重足下的功夫,虽然名字听起来朴实,实际也是佛门少有的前途广大的神功。

直到成为白马寺主持的时候,辩和修炼的都还是这门武功。

但也就是因为在白马寺,辩和大法师讲佛经,座下门徒却被禅宗二祖慧可讲的经文吸引过去,才引出一番事端。

虽然他靠着修为强悍,把慧可打死,事后却还是耿耿于怀。

后来他出入朝堂,有一次跟太师杨素坐谈时局,突然灵机一动,想到自从汉武帝以来,儒家已成为儒教,大行其道。

大家都是教门,把儒学融入佛学之中,应该也没有那么多抵触之处。

于是他悉心参悟,触类旁通,把两家经文中各种模棱两可的东西,正好联系起来,作出新解,果然自圆其说,白马寺声名大兴。

研究多了,他就难免也把儒门功法,也融入自己的武学之中。

儒家有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又有仁义礼智信。

佛门也有三皈依,五智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他把这些东西融为一体,以儒门功法为凤凰,以佛家功法为须弥,修成《凤栖须弥神足通》。

四大圣僧修为大成,同气连枝之后,依然没有向他轻启战端,也就是多亏他在功法上有了这样的创举,令人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他凌空一踏,下方的虚空、空气、尘埃、大地,都仿佛被无形的须弥山砸中,陡然间变得一片混乱。

恐怖的阴霾陡然膨胀,升腾起来,达到一定程度才使人发现,那并非寻常阴霾,由尘埃和水雾组成的凡品,而是沉重无比的精神气息和混乱无比的碎屑元气。

元气越混乱,精神越沉重。

辩和大法师选中的三纲五智等等,不像三才五行一样注重实质,而是注重精神。

他这一脚踩下来的时候,天地法度失衡,精神方面的概念属性被大幅度的凸显出来。

比如说植物,植物的叶片被折断,根茎被切割,树皮剥落。虫蛀等等,都会使它们发出奇异的音波,在听得到的人耳中,近似于刺耳的尖叫。

植物也会因为音乐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但植物是没有智慧的,当然也称不上有明确的念头,人类的眼神还有可能让同类感受到压迫,植物却绝没有这种能力。

辩和大法师这一脚制造出来的环境,却特殊到了让那些植物被毁灭之后,残留的那么一点点情绪,都能够直接对大片物质产生干涉。

所有微小的东西都能够产生巨大干涉,也就越发显得混乱,更凸显出儒佛三五之道,作为规则的必要性,使这些精神气息继续增长,延续那种不合实际的精神规则,让这片异常区域可以更久的存在下去。

辩和大法师确实不能像武尊毕玄那样,一走就了无痕迹。

但是他这一脚轰出来之后,杀伤力绝不逊于毕玄的拳法。

那阴霾如同冲天而起的大浪瀑布,天地间,越来越多的元气疯狂向内涌入,要修补这片与物质界截然相反的区域。

精神胜于物质,本来是奇迹,但现在的情况,却像是一个肿瘤,让法度失衡愈发严重,直到最后,一次彻底的残破,才可能重塑。

但最后那一瞬间,也会是攻击力最强,代价最惨痛的一瞬。

什么凤栖须弥神足通。

这种武功,不如叫做“天残脚”!

辩和大法师踹出这一脚之后,气息略一回缓,身影立刻在阴霾后方闪烁。

可那浓重的阴霾,陡然破开一线。

苏寒山根本没有跟那片阴霾区域对抗的姿态,好像就是直接撞了过来,却是毫发无损,一拳砸在了辩和大法师的膝盖下方。

咔!!!

辩和大法师听到了自己小腿骨骼跟膝盖之间产生隔阂,破裂的声音。

穿透力无与伦比的皓白光芒,通过他腿上的伤势,直接渗透到他天残脚根基中,引起自我灵光都感受到的巨痛。

苏寒山问了一声:“你知道毕玄的拳法对我都没用,怎么会觉得你制造的这种东西,能够拦住我?”

那是因为辩和觉得,毕玄的拳法太注重规律了,苏寒山才能够有迹可循的与之对抗、化解。

所以他这一脚,也没有直接攻向苏寒山,以防被抵挡住,而是攻向别处,创造了一片混乱领域。

谁知道,“太上慈霄”的反向抵消,并不是依靠武者自身的智慧,单纯是因为武者处于化道状态,一受触动,天地万道自然会生出反应。

苏寒山穿过那片混乱领域的时候,确实感受到那里面滋生的异常气息,种类之多,连自己暂时也不能看破。

但是所有气息要对他造成阻碍、伤害的时候,自有另一股道力,与之对消。

他穿梭过来,就像是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辩和大法师猝不及防受了一拳,根基已损,另一条腿惊吼扫出的时候,再度被皓月拳劲,先一步砸中大腿,腿骨断裂。

也怪这老和尚太爱面子了。

其实他如果一意逃走,凭神足通的修为,起码逃到洛阳之前,苏寒山都没机会把他彻底拿下。

到时候,他大可以祸水东引,把净念、慈航,乃至是把四大圣僧全牵扯到这场针对魔尊的战斗中来。

可惜,他绝不想自己狼狈逃窜的情景被人所知,想要设一道防线,挡住苏寒山,自己从容退走。

一念之差,悔之晚矣。

苏寒山身影如光,再度拔高,瞬间三拳,轰中对方的小腹、心口、额头。

皓白色的脉冲律动,无休无止地向前爆发,让辩和大法师的身形溶解,鬼神领域被破,逐渐现出灵光。

苏寒山的袖子向前一甩,就把那道灵光收了起来。

杨虚彦依靠太平天魔珠挣扎到现在,见了这一幕之后,不由得噤若寒蝉,停止了挣扎。

苏寒山之前显然是没腾出手来彻底震住天魔珠,现在武尊已走,神足已败,杨虚彦若还想折腾,多半死得更惨。

呼!!!

苏寒山缓缓向后飘去,如一阵清风,落在那片阴霾区域之中,他所过之处,阴霾越来越淡,全部被他身上道力抵消,一切风平浪静。

当他落到地面的时候,左手五指张开,分别亮起一种颜色。

五色神光倒转,地面这个直通熔浆层,将要冒出滚滚毒烟的大坑峡谷,顿时被重组的物质填补完整,小草青青,一切如常。

“三纲五常,力量倒是更强,但八个加起来的立意,还不如简简单单的智、仁、勇,三达德。”

苏寒山有点遗憾,自己在剑术上的天赋,着实不算高,曾经的天都飞剑之术,也只是凭内功窍门从世间借来。

不然的话,直接以华山三达剑砍翻这个对手,肯定更有一番趣味。

现在这样,虽然也击败了辩和,但跟这个和尚的一战,倒是没有多少新的收获。

苏寒山并不知道,就在他镇压了辩和大法师的时候,洛阳白马寺中,突然有一口大钟,传出悠扬的哀鸣。

钟声千里皆闻,令世人疑惑。

也有一些知情者,目视白马方向,心头大惊。

白马寺到太原李家,八百余里。

钟声传到这里,已经很是浅淡,而且李家附近也有不少佛寺,众人见怪不怪,还以为是附近寺庙中传来,并未在意。

李家别府,依山傍水,出了后门不远,就是丛林。

林中,李家的二公子李世民,只带了两个人,兴致勃勃骑着马,在林中寻找猎物。

钟声传来,李世民抬头,露出一张稚气未脱的少年面孔,啧了一声:“这钟好响啊。”

旁边护卫诧异道:“这钟,并不比往日的钟响吧?不过这个时辰敲钟,也真有点古怪。”

“算了,跟我们没关系。”

李世民弯弓搭箭,眯着眼瞧对面山头,笑道,“我听说林子里有大狗凶恶,看我今天就射几头回去。”

护卫连忙说道:“公子,你之前的箭都已经射歪了,不是射在树上,就是射在溪流里面,只剩两支,还是等真的看到野狼再射吧。”

他说晚了,那支羽箭已经飞了出去,没入枝繁叶茂的林子里面,没有了任何声音,显然也没有射中猎物。

护卫叹了口气:“只剩一支了。”

虽然他也不在乎什么猎物,李家的护卫,身手同样不凡,月钱也是不低,但出来晃了一天,连一只猎物都没有碰到,多少有点无聊。

“放心!”

李世民笑容敛去,严肃起来,认真的说道,“我这两支箭,肯定建功,尤其是这最后一支。”

明知二公子不靠谱,看他认真起来的时候,还是会有一点奇怪的期待,护卫抬头看去。

弓弦上最后一支箭也飞了出去。

再一次的没入林中,没有任何声音。

护卫看看那个方向,又看看二公子。

二公子脸上有点尴尬,摸摸下巴:“别急嘛,让这两支箭再飞一会儿。”

护卫等了足足十个呼吸,抖了一下缰绳,说道:“我还是去看看那两支箭又落到哪了。”

他正要打马前行,林子里突然一阵狂风涌来,树木摇晃,落叶纷飞。

只见一个深沉的人影缓步走来,风虎云龙,气势引得林间忽明忽暗,气候忽冷忽热,有种呼吸艰难的感觉。

护卫眉头一皱,仔细看去,心中更是一惊。

那个从林子里走出来的人,竟然穿着跟二公子一样的服饰,也是一模一样的面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