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女帝:陛下请自重,臣不想升官 > 第三百一十七章 陆卿,你留一下

对于陆晨提出来的建议,姜承婉一如既往地直接采纳,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

京畿之地的确至关重要。

这里聚集了大夏帝国三成以上的资源,灵气适宜,灵壤广阔,阵法完备,民心稳定,灵渠遍布,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远远超过其他行省,是大夏当之无愧的绝对中心。

只要京畿不出问题,大夏的根基就不会动摇得太厉害,哪怕天下再乱,也不会乱到难以收拾的地步。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战。

从大方向上来说,确实应该先肃清内部隐患,毕竟,远的不说,禁卫军之中,就有不少勋贵将门出身的军官。

而文官方面,大夏的官场极为复杂,并非只有清浊之分。

如今的大夏政坛,陆晨自成一派自不必说,颜松在朝多年,期间提拔任用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也是苍天大树一般的存在,如萧韵这般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同样不在少数,另外还有如刘东阳、方平、吴岳这样的实干派,科道言官的清流派系,同宗同门的宗门派系等等。

这其中,自然也有或多或少受过勋贵恩惠的官员。

这些人之中,有的身居高位,有的位卑言轻,很不起眼,或许是当朝大员,或许只是七八品,甚至是不入流的小官。

但哪怕是不入流,只要有职位在身,就拥有一定权柄,甚至有的官员虽然看起来很不起眼,能起到的作用却不小。

毕竟有的时候位置越高,距离具体事务就越远。

这些人若是在背后搞事,指不定会造成多大危害,越是关键的时候,就越不能忽视这些细节。

大清查,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却不能因此兴起大狱,不问青红皂白就将这些受过勋贵恩惠的官员一棍子打死。

凡事都有个度,毕竟并不是说受过恩惠就得给勋贵卖命,这些人之中肯定也有公忠体国、实心用事,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官员。

陆晨之后也补充了这一点。

大清查的目的是为了排除隐患,所以没必要大开杀戒,戾气太重只会波及无辜,而且把事态扩大,将那些人不分好坏直接全部逼到绝路,对局势反而相当不利。

经过一年多的治政,现在的陆晨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不顾,一心作死飞升恶毛头小子了,自然也会考虑到这一点。

所以他着重强调,人可以先全部抓住,但只能控制,不能为难,尽可能严筛一遍,多方查证他们的过往、评价、在职期间的作为等等。

姜承婉不厌其烦地把陆晨的话全部听完,而后看向符嬅。

“符嬅,此事就交由玄极卫来做吧。”

“是!”

符嬅干脆利落地应了下来。

盘查、捉人、审讯、收集情报、监视等本就是玄极卫的职责所在,做起来得心应手,而且这种难度不大,只是工作量有点繁重的工作也不需要出身玄武卫的玄极卫精锐去做,交给扩招的新人就行。

有她这个归一境顶尖强者盯着,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懈怠应付了事,更不敢乱来。

大清查的事敲定后,接下来便是京城防务的问题。

这方面就不是陆晨的专长了,于是顾思妙便站了出来,提议加强东边天云关和南部河岸地区的防务,以拱卫京师。

洛京位于大夏帝国中部,北部和西部因为沧溟境和顾思妙的原因,以及陆晨在以隋、禹两州为中心的地区的恐怖声望,勋贵世家的影响力很低,不需要派重兵把守,顾思妙便是考虑到这一点,提议将禁军安排在南部和东部的防区,以防万一。

最精锐的玄武卫、苍翎卫,以及稍逊一些的青宁卫、勇士营等,则大规模整军备战,随时做好出战的准备,只要地方上有反叛的苗头,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出兵平叛,以雷霆之势将其彻底扼杀,震慑八方。

除此之外,关于各地驻军,她也提了不少建议。

比如下令换防、让当地的玄极卫加强监视并不计代价地让尽快将情报送回京师、将重点怀疑对象召回京师、控制其家人、抽调打乱原有的军队编制、对部分将领恩威并施等等。

作为大夏帝国的神武大将军,天下武将之首,顾思妙的政治水平虽然不怎么样,但军事水平却很强,毕竟她在还没突破归一境之前,就已经是威震西北的盖世名将了。

征战多年,她不仅个人实力极强,战略眼光、战术指挥、大局观等等也是顶尖,妥妥的全面型帅才。

哪怕忽视个人实力,光看军事素养,她也是千年一遇的一代人杰。

当初荒州之变时,要是她真的投靠赵太后,率领数十万苍翎军和姜承道交战,有地利优势和赵太后的海量资源加持,胜负还真不好说。

现在面对勋贵外逃有可能引发的连锁叛乱,她应对起来不说得心应手,但也条理清晰,从容自如。

姜承婉虽然对顾思妙有点不爽,但那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私事,作为皇帝,她在大事上从不含糊,公私分明,自然不会因为个人喜恶而对顾思妙抱有成见,不采纳她的建议。

顾思妙提到的每一条建言,她都在认真思索后予以回应,或是补充,或是询问,最后都一一点头同意。

在现在这个严肃至极的场合,一众国之重臣面前,计较儿女情长未免也太掉价了。

顾思妙把该说的说完,才刚坐下,不远处的刘东阳和方平便同时站了出来,将这段时间京城内的情况汇报给姜承婉,并就最近的变故说出自己的看法。

主要是兵部。

刘东阳想借此机会大肆整肃一下大夏的军政,把多余的和没有战力的军团裁剪掉,并趁此机会盘查编额情况,趁势把军政中的积弊除掉一些。

反正局势已经这样了,再坏也坏不到哪去,与其自怨自艾,埋怨皇帝,还不如尽量做好兵部尚书的本职,想方设法在这个不可避免的变局中,为早在神宗时期就日渐糜烂的军政做些什么。

方平、吴岳等人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在场的人都是实干派,没有一个是只会说毫无意义的废话扯皮的,因此都趁着现在没有碍事之人,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言。

随着一个又一个事项被不断确立,外面的天色不知不觉彻底暗淡了下来。

直到宫门快要落锁,这场紧急御前会议才终于结束。

“好了。”

姜承婉缓缓起身,对众人说道:“今天就到这里吧,诸位卿家辛苦了,回去以后好好休息。”

“是,陛下!”

众人纷纷起身,拱手行礼后,便接连离开座位,准备朝外面走去。

“陆卿。”

就在陆晨准备跟着大部队离开的时候,姜承婉突然开口,叫住了他。

众人纷纷回头,看向陆晨和姜承婉。

柴红玉等人几乎同时眉头一皱,看向两人的目光微微一凝。

在众人神色各异的目光注视下,姜承婉面色自然地开口,缓缓道:“你先别回去,朕有些话想跟你说。”

陆晨满脑子问号。

什么鬼?

有什么话不能当着大家的面说?

而且就留我一个人?沧溟圣王呢?连他也不能听?

靠!你丫就不怕他误会什么?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看向姜承道。

然而后者一如既往地戴着厚重的面甲,根本什么都看不出来。

咔哒

铠甲交错的声音响起,沧溟圣王就好像没听见一般,直接转身随着大部队一起离开。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陆晨不禁嘴角一抽。(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