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女帝:陛下请自重,臣不想升官 > 第二百零一章 苏凝

女帝:陛下请自重,臣不想升官 第二百零一章 苏凝

作者:轻不语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表哥。”

新元大典结束后的第五天,陆晨正在家里黯然神伤的时候,门外突然响起表妹洛小钰的呼唤。

随后只见一道娇小的身影呼哧呼哧地跑到跟前。

“都察院左都御史方大人求见。”

闻言,陆晨收拾了一下心情,然后抬起头。

“方大人是一个人过来的吗?”

洛小钰摇了摇头。

“不是,方大人还带了一个蓝衣女子,现在他们正在客厅等候表哥。”

闻言,陆晨眼眸微微一亮。

“我这就过去。”

说着,他直接站起身,然后稍微整理了一下仪容,便大跨步朝客厅走去。

看着陆晨快步离去的背影,洛小钰莫名嘟了嘟嘴,不过没有说什么,老老实实跟在陆晨身后。

当陆晨来到客厅,果然看到正优哉游哉喝着茶的方平身旁,坐着一个身着蓝色罗裙的女子。

那女子有着一头及腰的乌黑长发,面容清丽,虽然不似顾思妙、女帝那等风华绝代的绝世佳人一般惊艳,但却有种灵动的气质,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她看上去跟符嬅差不多大,和女帝、萧韵都有不小的差距。

陆晨稍微扫了一眼,然后对方平微微躬身,拱手道:

“方大人大驾光临,在下有失远迎,失礼之处,还望方大人海涵。”

“陆大人客气了。”

方平起身,拱手回礼。

一番客套后,他示意了一下身旁跟着站起身的女子,同时对陆晨介绍道:“陆大人,她便是老夫之前跟你提过的专精格物之道的弟子。”

“凝儿,快拜见陆大人。”

话音刚落,那名叫苏凝的女子便朝陆晨行了一礼,声音很是清脆地道:“草民苏凝,拜见陆大人。”

陆晨只是打量了她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苏姑娘不必多礼。”

“方大人,苏姑娘,两位请坐。”

说着,陆晨走到主位前,当仁不让地坐了下来。

身为正三品朝官,而且还有极其恐怖的圣眷傍身,他现在俨然已经是大夏帝国真正意义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上位者,除了女帝和沧溟圣王,他不需要给任何人让座。

他要是让了反而有问题。

方平和苏凝接连坐下。

陆晨问道:“苏姑娘,听方大人说,你自从入道以来,就一直钻研格物之道?”

苏凝轻轻点头,一本正经地回道:“是的,陆大人。”

她答应一声,然后莫名有些歉然地看了方平一眼,然后接着道:“草民十岁入道,至今已有十五载,虽修为浅薄,但在格物之道上却从未懈怠,也未曾有过放弃的念头。”

说到最后,她的脸上满是坚定之色。

听到这话,陆晨顿时有些好奇:“十岁入道?那苏姑娘你的天赋和灵根定然上佳,要是修习圣贤之道,此时至少也是小有所成了吧?为何要选择格物之道这等不被人认可的道呢?”

闻言,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方平突然苦笑着摇了摇头。

“因为.”

苏凝微微仰起头,和陆晨毫不畏惧地四目相对,缓缓说出一句对于现在这个时代而言相当叛经离道的话:

“草民认为,并且坚信,格物之道中蕴含着天地至理,只要参透了格物之道,就能踏上真正的大道,而后破碎虚空,证道飞升!”

“哦?”

听到苏凝这么说,陆晨不由得眯了下眼睛。

“以格物之道超凡入圣么?”

苏凝重重点头。

“是的。”

没有一丝犹豫的回答。

“唉”

方平再次摇头,看着陆晨,缓缓开口:“陆大人,老夫共有七名嫡传弟子,其或以文法入仕,或以武道从军,唯有凝儿自入道以来,不修圣贤,不通武道,只对格物小道情有独钟,却在此道一直没有什么突破,明明有着极佳的天赋,但却一直在天元境原地踏步,老夫记得她已经有七八年没有寸进了。”

说到这里,他突然转过头,有些无奈地看了苏凝一眼。

“老夫曾严厉地责备过,也曾苦口婆心地劝她,修士当修圣贤之道,通晓济世安民之理,上报国家,下安黎民,格物小道只可在闲暇之时消遣之用,不可专精于此,奈何凝儿心中只有格物之道,对其他道不屑一顾,不管老夫怎么劝都没用,这也是老夫历来的一桩心病。”

“幸有陆大人开创天工司,广纳贤才,招募专精格物之道的能人异士,让老夫看到了一丝机会,否则,老夫百年之后,真不知该怎么跟她九泉之下的爹娘交待。”

嗯?

陆晨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这四号背刺佬看来还跟这姑娘颇有渊源啊

“师尊.”

苏凝咬了咬嘴唇。

“徒儿不孝,让您费心了。”

方平叹了口气。

“事到如今,就莫要说这些了,而且就现在来看,这也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你说对吧?陆大人。”

“嗯。”

陆晨微微一笑。

“方大人您的推荐,对在下来说,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及时雨啊。”

这话一出,方平也笑了。

“陆大人如此说,老夫就放心了。”

随后两人又闲聊了一会,主要是介绍苏凝,让陆晨对方平这个奇葩弟子加深了解,并且聊了一下天工司的事。

方平言语之间,透着一丝对苏凝的爱护之意。

虽然没有明摆着让陆晨对苏凝特殊照顾,也表明了若是这个爱徒不符合陆晨的要求,就让她从哪来回哪去。

但陆晨还是能听出,这老头是真心希望天工司能够成为爱徒的归处的。

看到师尊和陆晨这一老一少如同忘年交一般畅谈,今年已经二十五岁的苏凝面色不禁有些怪异。

尤其是方平时不时就冒出一句“苏凝这孩子”之类的话。

感情他完全忘了跟他交谈的陆晨,如今不过二十岁,比苏凝小了五岁

虽说修者讲究个达者为先,但每次方平对陆晨说这句话时,苏凝还是感觉有些怪怪的。

这时,方平突然抬起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

“时候不早了。”

扫了一眼日晷后,他便直接直起身。

“老夫衙署内还有公务要处理,陆大人,凝儿,你们慢慢聊,老夫先回都察院了。”

“老夫衙署内还有公务要处理,陆大人,凝儿,你们慢慢聊,老夫先回都察院了。”

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公务本就繁忙,且几乎全由方平一人处理,因此他现在简直忙得脚不沾地,今天要不是爱徒过来,他估计一天都得待在衙署,直到紫极城宫门落锁他才会回府。

能在陆府待半个时辰已经是极限了。

况且他对格物之道虽然不能说一窍不通,但也只是略懂皮毛,对陆晨和苏凝接下来的话题也没什么兴趣。

他的目的只是带爱徒过来认个门,帮苏凝跟陆晨说几句话而已,现在目的达到,他自然没必要再留在这里。

陆晨客套性的挽留了一下,然后便亲自送方平离开。

方平走后,陆晨和苏凝便回到客厅。

“来人,上茶。”

陆晨朝外面呼唤一声,而后看着苏凝。

而被他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注视着,即便没有方平在场,苏凝却也没有流露出丝毫怯色,面色如常。

“苏姑娘。”

陆晨缓缓开口:“本官有些好奇,你钻研格物之道多年,可有格出什么道理和天地规律来?”

见他一开口便是正事,苏凝脸上逐渐流露出黯然之色。

“回大人话,草民虽专精格物之道十五载,而且时常和不少志同道合的道友探讨格物之道中隐藏着的天地至理,但由于一直不得其法,收获和成果虽然不是没有,但却寥寥无几,否则草民也不会在天元境蹉跎多年。”

闻言,陆晨顿时心里有数了。

而在听到她说她还有不少格物之道的道友,他不禁心中一动,这姑娘貌似还能给他带来点意外之喜啊……

“格物之道的确有不少法门,颇为讲究,若是不得其法,确实难有寸进。”

稍微思考了一下后,陆晨先是点了点头,认同了苏凝的说法,接着又问道:“敢问苏姑娘,你和你的道友们平时如何格物?格什么物?用的是什么方式格物?”

陆晨一连几问,苏凝不禁怔了怔。

她下意识地反问道:

“陆大人,你也是专精格物之道的修士吗?”

能够如此自然地问出这种问题的人,几乎就只有她那些专精格物之道的同道中人,所以在听到陆晨这么问后,她便下意识地以为陆晨跟她一样。

然而陆晨却是摇了摇头。

“本官所修者,乃是济世之道。”

听到这个回答,苏凝顿时反应过来,脑子里浮现出跟陆晨有关的传闻和师尊对他的评价。

听说这位陆晨陆相公不仅胆识过人,忠勇无双,而且学究天人,通晓百道,连当今圣上都在他的教诲下接连突破,这样的人,又怎会专精一个在世人看来和奇技淫巧挂钩的小道呢?

“只不过。”

陆晨再次开口。

“对本官而言,任何能够造福苍生,利于国家的道,都是济世之道的一种,都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本官对格物之道也颇有研究,若是苏姑娘不嫌弃的话,本官倒是想与苏姑娘探讨一二。”

苏凝顿时了然。

她倒是没有怀疑陆晨的话。

毕竟她之所以入京,就是因为陆晨想要开发石炭的价值,让其从一无是处的废物变废为宝,变成能够取代木炭的取暖烧火之物,一定程度上解决百姓缺衣受寒,甚至冻毙街头的问题。

顺便增加国库…额,不对,是增加内帑的收入。

想通这一点后,苏凝也就不再纠结,大大方方地回答陆晨方才的问题:“回陆大人话,我等格物,重在一个【观】字。”

观?

看?

就这?

这也太朴实无华了吧?

陆晨被她的回答给整得有些不会了。

“敢问苏姑娘,这观字,可是观看、观察之意?”

“正是。”

苏凝微微颔首。

“我等认为,既然世间存在某种客观的,实存的,能够解释世界运作的知识,若要获得这种知识,就应当提炼理性,克制欲望,耐心观察,一心求索,如此方可理解万事万物中所蕴含的天地至理,所以我等每次格物,都是澄明本心,一刻不停地观察所格之物的变化,以求找到其中的规律。”

陆晨有种微妙的感觉。

“比如说?”

苏凝道:“比如,格竹,草民在收到师尊的来信前,一直在家中观察竹子的变化,从竹笋破土到节节生长,草民一直在一旁观察,几乎没有一刻松懈。”

听到这话,陆晨顿时嘴角一抽。

……………

就在陆晨感慨古人的朴素的时候,临时定远侯府上。

“爹,新元大典刚结束不久,您为何不在京城多待几天。”

顾思妙有些不舍地看着面前的父亲。

“反正南皮也没什么事需要爹您亲自回去处理。”

见女儿挽留自己,顾彦明那严肃无比的国字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笑意。

“不了,京中事了,也是时候该回去了。”

他轻抚长须,笑道:“而且你现在身为神武大将军,超品武官,掌京畿之地兵马事,前程似锦,公务繁忙无比,爹可不能耽搁你的前程。”

“而且陛下对你如此信重,你可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万事当以朝廷为主,精忠报国,莫要分心家中之事。”

他不厌其烦地交待着,一如小时候教导她要忠君报国一般。

闻言,顾思妙只好点点头。

“对了,妙儿。”

一旁的赵氏突然想起了什么,对顾思妙问道:“你去太和县选封地食邑了吗?”

顿了顿,不等顾思妙回答,她便自顾自地道:“娘跟你说,这封地和食邑之事可千万马虎不得,这可是关于子孙后代的大事,可得仔细调查,务必选一处富户多的地方作为封地,不然”

然而没等她说完,顾思妙便面无表情地道:“娘亲,我已经选好封地了。”

赵氏微微一愣。

“选了?这么快?什么时候的事?”

“就这几天。”

赵氏忙接着问道:“妙儿,你选了哪里?”

那太和县她了解过,虽然贫瘠之地不少,但也并非没有好地,富户也是有的,只要选好了地方,或者说只要选远离黑山的地区,子孙后代还是有保障的。

面对母亲的追问,顾思妙毫不犹豫地说出来一个地名:

“孩儿选了黑山。”

过两天搞完离职手续,到时候开始加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