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天子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民意

汉末天子 第一百六十一章 民意

作者:王不过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1: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在不断地流逝。

随着各方士人的不断云集,天气开始渐渐变得炎热。

对于长安的百姓来说,兴平三年无疑是最热闹的一年,先是天子开设书局,广售书籍,上到达官贵族,下到贩夫走卒,皆可在书局购买书籍。

读书,在这个年代可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也是很有前程的事情,在这长安城里,只要有些家财的人,大都会去书局里买一本万言书,什么书不要紧,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许多人来说,识字是件很奢侈的事情,自己看不懂,可以让儿子看、孙子看。

天子已经开设了乡学,虽然听那些士人说,里面教的只是一本论语,算不得什么高深的学问,但至少说明,这是个好的开始,孩子可以认字,认了字以后,这些原本看不懂的书,自然也就能够看懂了。

对于这些寻常百姓而言,道理就这么简单。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就让人有些看不懂了,四面八方,跑来大批士人,到了长安以后,二话不说,就将皇宫给围了。

没错,虽然在士人看来,他们那是在向天子请命,但在寻常百姓眼中,那就是围了皇宫。

这些士人有很多来自外敌,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长安的经济,比如酒楼、客栈,但对于这些人,长安百姓其实并不欢迎。

刘协对长安百姓来说,不止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天子,更是一步步带着他们走向富裕的好皇帝,以工代赈,平抑粮价,兴工、兴农、兴商,还有畜牧业的发展,让长安百姓有活儿干,有饭吃,土炕的出现让不知多少人在寒冬里不必再受严寒之苦,哪一件事,不是利民的好事。

现在,多的不说,至少长安百姓隔三差五的都能吃上肉食,汉兴犁的出现让耕地的效率更大,从鲜卑抢回来的牛在经过驯化之后,如今不说家家户户都有耕牛,但十户人家里,总会有一户人家能够用上耕牛。

生活的改善,几乎人人都能感觉到,在这样一个世道里,不少人可是尝过战乱的痛苦的,天子可以说单凭一己之力,给他们在这乱世中建立了一个太平家园。

这样一个皇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而反对的理由,在许多人看来更是可笑,因为天子开设书局,那些士人认为不该向天下人出售书籍,读书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事情。

这个理由,有些可笑,但也让不少人觉得理所当然,甚至包括百姓自己,他们知道天子是在为他们好,然而根深蒂固的观念却也认为读书的确是上等人做的事情,跟他们无关,虽然心中愤怒,但刘协都隐忍不发,任由这些士人天天堵在宫门外足足两个月,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瞎起什么哄?

就在不少长安百姓以为,天子会向这些士人妥协,关闭书局的时候,赵怀自杀,四名世家家主负荆请罪,然后士人轰轰烈烈的行动在几天的时间里偃旗息鼓,在众人看来,简直就是神转折。

究竟是为什么,普通百姓可不知道那么多,但不妨他们猜想,再加上刘协安排在民间的说书人从各个角度将事情拆开来说,让百姓渐渐捋出一些头绪。

哦,不是我们不能读书,而是这些士人担心寒门中出了贵子,影响到他们的地位!

各种舆论在几天的时间里通过说书人的嘴巴,渐渐蔓延向整个长安,看着一个个霜打的茄子一般的士人,心里面只有一个感觉——该!

就这本事,还想跟陛下抗衡,当初匈奴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陛下可是眼都不眨的将那气势汹汹的匈奴人给杀的血流成河,一群只敢堵着宫门叫嚣的人,也敢跟陛下叫板。

不管怎么说,在这次士人与天子的叫板声中,看起来是天子赢了,这让一直担心朝局的百姓心中踏实了不少,好不容易出了这么一位皇帝,他们可不希望这位少有爱民的天子就这样被士人赶下台。

不过今天的事情,让长安百姓又有些不懂了,看着街上一个个奔走相告,打了鸡血一般仿佛重新活过来的士人,所有人都是满脑子的问号。

“老张头,你们说书人消息灵通,这些士人今天发什么疯?”悦来客栈的大堂里,一名铁匠一只脚踩在凳子上,嘴里磕着一些干果,看着几名士子一脸兴奋地从门外走过,不解的看着身旁的说书人。

今天的买卖还没开张,说书人平日里走街串巷,跟这些人也熟悉,此刻闻言,看了一眼那些人离开的方向,品了口米酒,砸吧砸吧嘴道:“还能有什么事,陛下三个月前不是贴出了招贤榜吗?今日便是殿试之期,这些人准备在陛下面前好好露一手,展现才华,若能被陛下看重,那这仕途就有了。”

“你说这帮士人也忒不要脸了。”铁匠撇了撇嘴,扭头看向身旁的老张头道:“当初,是这帮人吵着要陛下关闭书局,甚至还堵了皇宫,当时那嚣张的样子,看着就讨厌。”

“后来,也不知道陛下怎么弄的,这帮士人都焉儿了,陛下如今张榜招贤,哪来的那么大的脸还好意思跑来应榜?”

“嘿,当初为了逼陛下关闭书局,当时朝廷治下的县令乃至郡太守,有九成都辞官不干,后来陛下也没强留,而是转手派了一批新人去上任,这下可将这帮士人给吓坏了。”老张头嘿笑道:“莫看这帮人平日里自命清高,实际上没了官位,跟我们有什么区别?”

“听你这么一说,这帮士人也没啥了不起的。”铁匠啧啧嘴道。

“好说,只要你能有他们的本事,你也可以跟他们一样。”旁边一名精瘦汉子坐下来,嘿笑道:“人家能做文章,能帮陛下治理天下,你能干什么?”

“我?”铁匠嘿然一笑,将扔在地上的铁锤往桌子上一放:“平手艺,只要进了工部,也未必比他们差,你们穿的、用的,都得靠我们,连陛下都说了,时代进步的钥匙就掌握在我们这帮人手中。”

“屁,陛下可没这么说,再说,你懂这句话的意思吗?”瘦子不屑的瞪了他一眼道。

“不懂,但听着就带劲儿,再说只要明年工部扩招人手,凭我的手艺,害怕没有立足之地?”铁匠得意的笑道。

如今工匠的地位,在汉兴犁、琉璃、精盐、水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走入千家万户后,地位也渐渐提升起来,铁匠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这话一出,周围的人也没办法否认,如今最顶尖的一批工匠在朝中已经有了爵位,而且听说以后只要军队立了功,就有他们一份功劳,时间久了,谁知道日后工匠会不会位列朝堂。

“话粗理不粗。”老张头悠闲地喝了一口果酒,遗憾的摇了摇头:“可惜,这次招贤太快,若是再等个十年八年,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子,说不定也能博取一个仕途!”

“你?”铁匠以及周围众人不解的看向老张头,铁匠拍了拍老张头的肩膀道:“做梦吧?”

“有何不可?”老张头傲然一笑道:“我家那小子如今已经在乡学之中学了快半年了。”

“乡学里教的不过是论语,我都能背几句。”铁匠不屑的笑道。

“那可不一样,听说各县如今已经开始建立县学,为的就是让乡学中优秀学子可以进入县学,学习更高深的学问,若是陛下能够推迟个十年八年的,到时候我家小子学有所成,就算当不了官,当一个吏也算是好事。”老张头说完,有些遗憾的道。

“有这好事?”铁匠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

“骗你作甚?莫非你以为,陛下建立乡学只是无聊之作?”老张头冷笑道:“陛下就是怕像之前士人围宫的事情再发生,所以才开设乡学,为的就是将来能有源源不绝的人才为朝廷所用,不必再看那士人的脸色。”

“明年我得将我家那小东西也送到乡学里去,就算学不成学问,认些字,将来继承我的衣钵,到了工部,说起来,也算是识字的人,说不定能够走的更远。”铁匠拍了拍脑袋,一脸懊悔道:“早知如此,当初陛下一开乡学,就该将我家那混小子给送进去,说不定日后也能进了县学。”

……

对于百姓关注的话题,士人并不如何关心,就如那老张头所言,今日正是刘协考教这聚拢在长安的学子的时候,一大早,未央宫两面宫门已经大开,迎接学子入宫,两面都有大批护卫监督,宫中有笔墨纸砚,也有充足的食物供应,这些学子是禁止携带任何东西入宫的。

为了这一次选贤,刘协准备了足足三个月,即是要将这一次选贤办好,为日后三学晋升开创一个模式,铺平道路,同时也是为了吸引士人的注意,县学的事情已经开始通过说书人的口流向民间,明年成立县学时,可以少些阻力,有更多的人支持朝廷来抗拒可能出现的反对声音,如果说之前乡学与普通百姓关系不大的话,那县学的成立可就等于给普通百姓也开通了一条晋升的通道,这可是跟百姓息息相关的,只要县学一成立,就等于将大量百姓也拉到了自己的阵营,到时候,世家就算要反对,面对的也不只是皇权,而是天下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