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定鼎天下,从捕役开始 > 第305章 古之圣王,莫过于此

武平郡守韩定本来的心情不错,直到听说自己手下的人被一个‘过江龙’给扣了。

这就让韩定的心情很糟糕。

而其中的原由,更是让韩定不得不亲自出面,来弹压此事。

虽然,这事儿不是自己操办,而是郡尉、五经博士和文学掾,但作为一郡主官,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又或者说,这一切他就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云朔郡王家的子侄,那就是蔡家人,更是需要他出面来平息。

毕竟蔡家,可是大汉顶级勋贵世家,一门三王,当今皇后亦是蔡家所出,这等勋贵家族自然是让韩定胆颤,自然想赶紧利用郡守的威势,将此事给平定下来。

因此,当韩定刚刚赶来之后,见到郑均一袭蓑衣斗笠,手持竹杖的装扮,便登时安下心来,长松了口气。

看来,只是蔡家的旁系子弟,无妨。

松了口气之后,韩定当即脸色阴沉,一副官老爷的模样,气沉丹田,对着郑均呵斥道:“哪里来的小辈,本官乃大汉武平郡守韩定,还不速速行礼?!”

大汉郡守不过四百余,就算在蔡家,也是足以排进前三十的遮奢人物,韩定心料一个区区旁系子弟,自然会畏惧自己的名头,如此便好办了。

只不过让韩定没有预料到的是,面前这个蔡家的旁系子弟竟然一脸平静的看着自己,丝毫没有半分敬畏,这倒是让韩定感觉麻烦至极。

郑均看向韩定,十分淡定:“你不认得我?”

“本官又为何要认得你?”

韩定冷哼一声,接着便毫不客气的张口道:“你是蔡氏谁家子弟?我与云朔王世子素有几分交情,怎从未见过你?”

云朔郡,亦是肃州的一部分。

作为武平郡郡守,韩定自然是见过云朔郡王与云朔王世子的。

说一句有交情,也没什么问题。

韩定捋了捋胡须,眯起眼睛,语带讥讽地继续道:“年轻人,你以为这世道非黑即白?呵,为官之道贵在‘与光同尘’。你且看看这武平郡上下,从郡尉到五经博士,谁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蔡家子侄在地方上收些孝敬,本就是勋贵世家的体面,你一个旁系子弟倒摆出副青天老爷的做派?”

说罢,韩定继续道:“今日扣人的事若传回云朔郡,你以为王爷、世子会夸你刚正不阿?错!只会嫌你坏了世家默契。这种你深恶痛疾的勾当,各郡哪年不暗中操办几回?偏你跳出来当拦路石。”

说着,韩定嗤笑一声:“本官在宦海沉浮二十载,最是清楚,所谓圣人门徒,不过是给寒门学子画的饼。你且记住,在这官场上,独清者死,独醒者亡!水至清,则无鱼啊!”

他丝毫不在意周围围观的百姓。

百姓听闻此言,一个个怒目而视,但却不敢出声。

该因韩定乃是一郡之守,也是因为韩定乃是通窍武者!

“好一个‘独清者死,独醒者亡’!”

郑均闻言,压了压心中的怒意,接着便道:“当今陛下曾降旨,今四海升平,然甲兵不可不饬。行伍之士,荷戈执戟,卫社稷于疆场,劳苦功高,实为国之干城,诏令各州、郡,凡遇行伍将士,当以殊礼待之。”

“尔如今的所作所为,不怕被朝廷问责、被皇帝追究吗?”

廪给必丰,勿使有冻馁之虞。

徭役悉免,以彰朝廷体恤之意。

其子弟入州学,不受常例之限。

这是郑均定下的三条条例,但如今以武平郡观之,根本就如废纸一般!

而韩定闻言,不由面露讥讽,张口道:“陛下自是圣明,但陛下何等尊贵?这些许微末小事,又怎么管的过来?况且这等贱民,又岂能入了陛下耳?自古天子治世,何曾与庶民为亲?”

“这天下向来有诸多说法,有人云‘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亦有人云‘天子与勋贵共天下’,更有人云‘天子与小吏共天下’!但无论种种,何曾有人提到过‘天子与庶民共天下’?”

说到此地,韩定继续语重心长的说道:“诏书上的事儿,看看就行了,别当真。况且此地天高皇帝远,本官劝尔还是赶紧回府,若是事儿闹大了,就算是云朔郡王,也保不住你。”

韩定对面前这个年轻人很失望。

怎么还认不清自己的阶级了?

咱们才是自己人,你总给泥腿子说话算什么事儿?!

若不是韩定看不透面前这年轻人的修为,早就上去擒拿下来,丢回云朔王府了。

“好一个诏书上的事儿听听就行了,好一个天高皇帝远。”

郑均脸色暗沉不已,厉声道:“朕还从来不知道,原来天下还有此等事!朕打下这江山不过百年,便是如此!若是再过个**百年,怕是还不如前朝了!”

“朕?”

听到这个自称,韩定吓了一跳。

普天之下,能够自称‘朕’的,有且只有一人。

当今天子,大汉的开国皇帝!

此人自称是‘朕’,难道是蔡家想要谋逆?

韩定的脑子还没有转过弯来,就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两道恭敬的声音:“臣田高义/单熙,叩见陛下,恭问陛下圣躬安!”

“朕不安!”

郑均深吸一口气,望向了田高义、单熙二人,张口道:“这就是尔等替朕戍守的土地?”

“臣等有罪,请陛下降罪。”

田高义、单熙不敢言语,只能下拜请罪,额头冒汗。

方才的话,他们可是听了个完完整整。

这下可全完了!

韩定立于侧,瞳光骤散。

虽为通窍武者,此刻却如遭雷击。

韩定双目金蛇乱舞,耳畔蝉噪如潮,那铮铮铁骨竟微微战栗,齿关相击之声隐约可闻。

而整个小巷的内外,所有百姓听闻此言,一个个全都激动不已,当即恭身下拜,高呼万岁。

百姓全都激动不已,而那老妪更是激动万分,口中说着听不清的喃喃自语之声。

而那些最初被扣下来的捕役们更是面如死灰,两股战战。

他们现在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

完蛋了。

捕役们的想象力还不够完美,他们能够想到的只有自己难逃一死。

而韩定却已经无比恐惧。

他知道,接下来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了。

毋庸置疑。

除却原本的事情之外,他方才的言语,已经犯下了大不敬、诽谤君父、妄议国策、目无王法等诸多罪责。

身死,对于韩定来说,或许都可以算是最美好的结局了。

刚刚崛起的家族,或许会因为他的原因而被牵连,族诛!

而四野乡民皆喜极欲狂,奔走相告。

于黔首黎庶而言,这惶惶世道,能得一方青天庇佑,不啻久旱逢甘霖。

百姓们向来是淳朴的,很多人都相信,皇帝是圣明的,只是朝廷有奸臣,蒙蔽了君父的天听,所以他们渴望有一个青天大老爷能够将一切都反应出来,告诉皇帝他们的疾苦。

但实际上如何呢?

如果不是因为‘众生忍’法相的偿还原因,郑均甚至都懒得来这人间走一遭。

太极宫高,听不见人间疾苦。

“臣民们、乡亲们,你们受苦了,朕来晚了。”

郑均走出了小巷子,望着街道闾里之中密密麻麻的人群,这些向他俯首叩拜的百姓,扬声道:“武平郡之事,朕之过也。”

郑均丝毫没有理会跪倒的田高义、单熙,而是望向百姓。

对于如今的郑均而言,百姓其实算不了什么。

十尊法相,已经让郑均立于阎浮界之巅,成为了阎浮界自诞生以来名副其实的第三人,也是当世第一人。

就算是天下皆反,也奈何不了郑均如何。

但郑均知道,自己身为皇帝,能救得了罗天界的兆亿民众,又怎不能让阎浮界的百姓过得更好一些?

而看到了郑均的道歉表现,武平郡的百姓几乎在一瞬间便震撼,不少百姓甚至声泪俱下,高呼皇帝万岁。

而武平郡的一些读书人更是感动不已。

圣贤书上常说古代圣王治世心系天下万民,心忧千家万户。

但与如今这位陛下相比,却远不及也。

毕竟那些古代圣王,也没有给他们这些庶民道歉。

甚至不少圣王,依旧是奴隶制的践行者。

在一瞬间,整个武平郡的百姓,都被郑均所感动。

这件事,将会被他们传给自己的儿子、孙子……一直到子子孙孙之辈,而整个武平郡,都会念叨今天这件事情。

就算是未来郑均争夺道主失败,身死道消,而郑汉王朝的统治,也依旧会在武平郡上演,武平郡将会成为郑氏子孙最忠诚的城池,未来即使再受到什么委屈,他们也依旧会期待大汉圣君出现,为他们主持公道了。

“武平郡守韩定及该郡郡尉、五经博士、文学掾,族诛!”

郑均深吸一口气,冰冷的对田高义、单熙道:“郡丞、功曹掾、户曹史、决曹掾、贼曹掾、仓曹史,治民不利,赐死。”

说罢,还不等田高义、单熙奉诏,便又听闻:“肃州涉案官员,尽诛之!”

“臣奉诏。”

田高义、单熙当即乖巧领命。

同时,他们心中也在叹息。

这事儿,他们并没有参与。

毕竟已经作为大汉的州府行政长官,作为整个大汉权力前二百的存在,他们的地位已经不需要追逐这些东西了。

但,这事儿毕竟出在他们治下。

他们,自然是有推脱不掉的责任。

“田高义,贬为武平郡守;单熙,贬为武平郡尉。”

郑均眼神淡漠的张口,继续道:“肃州州府之中,涉事官员死,未涉事官员,贬至武平郡为小吏!十年不得升迁,十年后,朕会考察武平郡,若仍有不公之事,郡守以下,论罪皆死!”

“诺!”

田高义、单熙二人苦涩无比,只能奉诏。

“既如此,便去做吧!”

说罢,郑均衣袖一挥,原本还愣在原地的韩定忽觉丹田如遭雷击,五脏六腑似被无形大手生生撕裂,任督二脉真气逆冲,喉间腥甜翻涌。

“噗!”

一口心头精血喷溅三尺,落地竟如滚油灼石,滋滋作响。

他苦修七十三载的通窍境界,此刻竟如沙塔倾颓,瞬息崩解,被郑均给废了!

田高义、单熙见此,立马起身而去,田高义卷起这韩定,便朝着郡守府而去,而单熙本人,则是按照郑均方才点名的名单,开始除贼。

二人离去之后,余留郑均在此。

郑均,自是不会久留。

但周围的百姓,热情无比,口称‘圣人皇帝’。

那老妪更是泪眼婆娑,激动不已。

对于周围百姓的热情,郑均不由叹了口气,热情的与他们聊了些许之后,便施展神通,将自己的身形隐匿了起来,随后便徒步走出了武平郡城,朝着其他方向而去。

‘众生忍’法相的偿还并没有因此而中断,毕竟要求只需要脚踏实地的走个十万八千里,并没有禁制表露身份和施展神通。

而武平郡的事情,自然如同长了翅膀一般,瞬息之间传遍了整个肃州,甚至整个北国,整个天下。

一时之间,各地官员如临大敌,纷纷开始亡羊补牢。

于是,不少百姓惊奇的发现,原本被侵占的好处全都被还回来了,这就让百姓啧啧称奇,还以为官府良心发现。

后来才知晓,原来如今大汉皇帝微服私访,惩治贪官,登时引得天下百姓震动。

于是,在民间传说之中,当今天子时而化身商人,出现在塞外牧民身旁,亲切询问牧民天灾问题;时而出现在青州腹地,冒认勋贵,问询学堂学生关于教学事宜。

又时而化身苦行修士,踏足江南富庶之地。

又时而化身江湖游侠,在巴蜀之地游动。

与老农谈农桑,与幼童嬉玩闹。

在这十数年间,常有抱着侥幸心理的官员被皇帝抓了个正着,族诛处死。

而就在这十数年间,‘天子微服私访’的故事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无论是古之圣王,还是夏祖魏帝虞皇周神武,都远不及当今大汉天子这般勤政爱民。

而在南海之地,依旧是披蓑衣、戴斗笠的郑均,站在南海礁畔,望着巍巍南海,心情大好。

他的面前,只有一行鎏金小字。

【‘众生忍’法相已偿还完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