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有酒有剑有佳人 > 第一百一十六章 侠之大者

有酒有剑有佳人 第一百一十六章 侠之大者

作者:罗大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1: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草原上的部落迁徙一向是这般的壮观。

即便是战争的时候,部落武士们踏上战场的时候,部落也注定就在他们的身后不远处。

不像是中原那些动辄屠城的战斗,草原上两个部落征战,少有某一个部落被屠杀殆尽的这种事情。

一般多是前线的战斗结束后,胜利的一方接管原本部落的一切,包括女人,孩子,奴隶还有牛羊。

李文硕蹲在不远处的山坡上,静静地看着身前这壮观的景象,左手上还拎着一个银制的酒壶。

他甚至可以看到不远处人们沉默的样子。

世界很大,世上的人很多,李文硕一直认为,只要遇见了,那就是缘分,即便遇见的时间非常短,仅仅只有几天。

直到那庞大的人群在眼中化为一个漆黑的小点儿,最终消失不见,他才背着剑,独自一人踏上归途。

虽然已经到了玄彻境界,但是归途的路上却是比来时看着还要落魄,现在不仅连匹马都没有,还带着一身的伤。

不过好歹现在还有一壶好酒。

李文硕这样想着,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有风自正前方吹来,幽深的牧草上划过波浪般的纹路,吹得衣衫猎猎作响。

相比于李文硕的乐观,此时的刘烨却是皱紧了眉头,听着门外传来的哀求声,心情也是烦躁的很。

房间当中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并着数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得笔树林一般。

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似的白菊。

取下一支纤细的狼毫笔,宛州进贡的墨宣在身前铺展开来,提袖写下了颜鲁公“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十个大字,一颗心却还是静不得半刻。

狼毫的细笔扔在了门上,吼了一声:“别吵了!”

心想着你堂堂一个首辅大臣,大白天的带着太子妃在我这儿闹,还真是一点儿面子都不给我留啊。

门外站着的正是那黎阳朝廷的首辅大臣,周公明,微微有些发福的身体在女儿的搀扶下吃力的站着。

已是初春,但天气中依然透着一股子凉意,不过此时他的头上却是挂着一层细密的汗水,已经在这儿站了一个时辰,若是平时,为了避嫌,这东宫他是断然不会踏进半步,可是事到如今,陛下龙体欠安,不省人事已有七天之久。

不知哪里有好事之人就是传出了陛下昏迷之前有废太子,立四皇子刘秀为太子的说法,而靖安王方面更是已经开始调动兵马,隐隐有着要逼宫的架势。

若是陛下醒着,这种事情自然视同谋反,当以叛逆诛杀。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周首辅甚至觉得皇上的昏迷都和这位靖安王有着不小的联系,可眼前这位太子爷却是丝毫不为所动。

心下不禁隐隐有些绝望,想着当初难道自己真是看错了人,站错了队?

这太子刘烨,竟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角色,亏的自己还把女儿嫁给了这个废物,可是事到如今,再想着去报靖安王的大腿,似乎也已经晚了。

促使他产生这种想法的不仅仅是这太子的反应,还有另一件事,准确的说是一个人。

有时候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巧合,你越是不想见一个人,有时候那个人就偏偏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但也许所有的巧合都是命中注定。

看着眼前这个身穿儒袍,手中捧着雕花暖炉,踱步走来的年轻人,已经四十多岁的周公明冷哼一声,便是转过了身,继续盯着书房的门在看。

旁边的周燕也是安静了下来,冲着这儒生点了点头,虽然态度没有那般反感,但同样冷漠。

因为在她看来,这儒生还就是个吃白食的,待在这东宫之内,不是调戏一下宫女就是遛鸟养花,那靖安王刘秀已经几乎兵临养心殿,他身为一个谋士,不帮着想些办法,却整天操心着天边的百姓涝灾,北方今年又是冻死了多少人。

而且还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还有传言说,他未来会接替自己父亲的位置,成为黎阳的首辅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最让她震惊的是,刘烨在听到这个捕风捉影的消息时,竟然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认同,但是也没有否认。

袁之善看着眼前的这对父女,稍微施了个礼,便是斜眼儿看向了一旁的太子书房,冷声说道:“首辅大人在这儿干什么,不知道东宫禁地,外臣不得踏入的规矩吗?”

周公明冷哼一声,对方这话说的没错,虽然他是太子的岳父,更是当朝首辅,可是按照规矩,还是个外臣,但是到了这种关头,哪里还顾得上这些。

看都没看一旁站着的袁之善,说道:“老夫是外臣,那你又算是个什么东西,可有功名在身,如若没有,见到老夫却不下跪,真是好大的胆子!”

袁之善有没有功名这件事,他可是清楚地很,否则也不会故意说出这话。

自从这个人出现在东宫的第二天,他就派人把他的底细查了个清清楚楚,确定对方只是一介布衣,连个秀才都不是,却偏偏要在这里装作一副大儒的样子,想想就来气。

听得这话,袁之善也不生气,只是呵呵一笑,气态表现的倒是十分潇洒,说道:“草民没首辅大人那般能耐,只是一个读书人。”

一句读书人,就把袁之善到口的话全部都给噎回了肚子里,他可以说袁之善的不是,但不可以说读书人的不是。

黎阳朝廷,自初建以来,白衣傲王侯的事情不知有多少,数都数不清。不管谁对谁错,那读书人就算死了,日后也会有无数的读书人奉为楷模典范,只恨不得死的那个人是自己。

不过眼前这个袁之善的秉性他是知道的,虽然看着风度翩翩,记起仇来,却是没有丝毫君子之风,一副市井小民的嘴脸。

相信今日自己只要说了半句读书人的不是,等不到第二天,自己轻视读书人的名头就会被传的满大街都是,而这人又可以借着这事,在黎阳的读书人心中树立一个不惧权贵的形象。

“不要在这里糟践读书人了,你要是真有本事,就给我把殿下叫出来,否则过几天,你我二人的脑袋是否还能安安稳稳的待在脖子上,还是个未知数!”

若是以前,袁之善或许还真的会像周公明想的那般,毕竟他真的就是个市井小民,虽然也自认学富五车,可是比起那些寒窗十年,埋头苦读的莘莘学子还是要差上不少。

但是如今他终于有了施展报复的机会,哪里会在乎有没有功名,有没有那一身官衣?

没有读书的学问,但他有治世的手段!

看着周公明的眼睛,袁之善的眼神忽然间凌厉了起来,忽然间一笑,说道:“大冷天的,大人别冻坏了身子,一切事物,殿下心中自有分寸,大人心中难道连这点儿对殿下的信心都没有?”

周公明冷哼一声,声音拔高了些许,他根本不想与袁之善争辩,一番话表面上是说与袁之善听,实际上却是讲给屋子里的刘烨。

“如若坐以待毙就是你所说的分寸,恕老臣直言,这样的分寸老臣可是真看不懂,那可是整整十卫御林军,上万人马啊,殿下就真的这么胸有成竹?”

面对周公明的质问,袁之善没有答话,因为有别人说话了。

“只要父皇想让我做这个位置,我自然就胸有成竹。”

雕花的木门吱嘎一声推开,刘烨没有穿那杏黄色的四龙纹袍子,穿了一身青色的常服。

看着眼前的妻子和老丈人,眉宇间透露着些许无奈,也就是这些自己真正亲近的人,否则若是别的人,他根本不会为之动怒,理都不会理上半句。

见到太子,除了周公明之外,剩下的两人纷纷行礼,然后是刘烨向周公明行礼。

“殿下当真这般有信心,可以对付那十卫御林军?”

十卫御林军中,虽然有很多都是勋贵子弟,但是也有不少真正的军中好手,即便是放到江湖上,也是不可多得的高手,一个个又是精通战阵,联起手来,比起一般的军队要强上太多。

可是刘烨还是点了点头,如若正面交锋的话,别说这长安城,就算是周遭几个城镇的军队加起来,也找不到人是这只军队的对手。

但是这个时候必须给自己身边的人吃个定心丸,否则他们自乱了阵脚,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好,那老臣就看殿下的手段了。”

周公明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他可以走,但是周燕不行。

她可不是寻常人家的小媳妇儿,有矛盾了可以回娘家,虽然也是有些疑虑,但今天如果不是父亲非拉着她过来,她也不会来这里,因为她了解刘烨,知道根本不会有什么结果。

不过幸好刘烨没跟她计较,只是叹了口气,看了他一眼,眼神中有些无奈,却是没什么责备的神色,摆了摆手,就是示意她下去。

周燕走后,刘烨有些无奈的看向了袁之善,笑着说道:“让先生见笑了。”

只是一句先生,就是让袁之善的心情好了起来,这可是当朝太子叫的一声先生啊,太子的老师,自己知道的也就是那位国师李青山了。

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功名,但是也是读过几天圣贤书,好歹也算是半个儒家子弟,那李青山不就相当于自己这一门的老祖宗?

别看他在周公明乃至刘烨面前都可以做到这般风轻云淡,真要是李青山站在眼前,怕不是腿都软了。

那可以趋避鬼神的一身浩然正气可不是别人吹嘘出来的。

“当不得先生二字,只愿为天下苍生,不受饥饿之困,不受寒冻流匪之苦,献上一份绵薄之力。”

这话说的也是发自肺腑,也是刘烨这些天来听得最舒心的一句话,所以他高兴地笑了起来。

“若是真的能让天下百姓无饥馑之忧,世间再无流寇造反之人,你就是我黎阳第一功臣,相比江湖上的那些武人,或许你才是真正无愧一声侠的称谓。”

“那草民死后不要什么文谥,就让陛下封我一个中原第一侠客的名头可好?”

袁之善知道刘烨平日里最是向往那些江湖上行侠仗义的威猛侠客,知道这是在夸他,也是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