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 第98章 富商的震惊

“东家,前面有一座客栈。”

这时候,商队的一名护卫走过来说道。

中年富商从手中那串晶莹剔透的糖葫芦的奇异之中回过神来,他眼中闪过一丝精明,随即下令:“前往客栈休整,明日我们向当地人打探关于岭南楚王的消息。”

能冠上岭南雪糖之名,这雪糖定是与岭南之主楚王有关。

身为一名商人,他很清楚该找谁。

一夜休整。

第二日大早,中年富商便将商队中的护卫打发出去打探消息。

很快,他们得到了楚王的消息。

而心中的疑惑,也在这一刻解开。

“南海郡的改变果然是楚王带来的。”

楚王先是在南海郡推行粮食分发与三大惠民政策,这些政策激发了百姓的热情与积极性,让百姓愿意垦荒,从而促使南海郡迅速恢复生机。

他们沿路看见的百姓垦荒便是因为惠民政策。

不仅如此,楚王还接收了十万灾民及众多的山民。

但这十万灾民与山民并未成为楚王的拖累,反而在楚王神之一手般的以工代赈政策下,为岭南兴修水利,铺路搭桥。

除此之外,楚王还制定了岭南的百年大计,那便是培育人才。

为了获得人才,楚王仿秦孝公颁布招贤令,修建招贤馆,广纳人才,短短时间内,南海郡便汇聚了众多基层人才,填补了岭南的官职空缺。

同时,楚王还创办了教育部,掌管岭南的教育事务,整顿书院,规范老师素质,防止教育野蛮生长。

并且,他们还终于明白了为何自己在进入南海郡后,没有再遭遇劫匪的缘由。

原来楚王已经对整个南海郡的盗匪进行招安,部分冥顽不灵以及恶贯满盈的盗匪则被歼灭。

如此,多管齐下。

岭南才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重要的是,岭南雪糖,是由楚王殿下亲手制作出来,再交由风头无两的杨、孟、高三家生产销售。

杨、孟、高三家,在一波豪赌后,成功取代以往南海城的六大家族,成为南海郡新晋三大家族,也是南海郡唯三能够求见楚王之面的家族。

中年富商从一个商人的角度分析,更清楚楚王为了达到现状做出多大的牺牲以及努力。

不提其他。

单单分发下去的粮食以及救治灾民所需要的粮食,便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至今还在从未间断的赈灾,不断从外面购买来粮食。

这其中,商人估摸着王爷已经花了接近十万贯的钱财。

一般的人谁舍得?

再联想到惠民三策。

他从护卫打听到的消息得知,整个南海城百姓几乎人均免田税十年之多,最多的是一个村家族,整个一族加起来免了近百年。

这里面要损失多少钱财,中年富商根本不敢想象。

在古代,减免如此长的田税,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做到,并且持续下去。

原因很简单。

失去田税来源,商税在这个时代又低的令人发指,官府将会面临无法征收足够税收的困境,不仅完成不了朝廷的任务,连自己都得饿死。

但王爷说免,就免了。

似乎根本不在乎田税,也没打算收田税一般。

他甚至都未禁止抱团免税的行为。

之所以设定这样的免田税政策,中年富商猜测这是王爷故意的,就是为了激发百姓垦荒的积极性,开垦的越多免税就越多,百姓还不疯了一般的垦荒。

这么做的效果也很明显。

但凡离村庄、城镇近的田地,都被垦荒完了,稍远一点的也开始有人去,而在这般疯狂的垦荒之下,岭南地区的耕地数量在短短半年内翻了两三倍。

如此多的土地,只要不发生天灾人祸,明年岭南百姓家中的粮食怎么吃,都吃不完。

家有余粮,不再是梦。

而且,他们还打听到,耕地除了种植粮食外,还要大量种植甘蔗,当地官府会派遣衙役下到田间收购甘蔗,价格还不低。

至于官府收购甘蔗用处何在?

自然是制作岭南雪糖了!

多年来,无数人尝试过用甘蔗制糖,但从未有人成功过,直到楚王到来,才制出了如雪如云朵般的岭南雪糖。

以岭南雪糖的价值,中年富商不会觉得官府收购甘蔗能亏本。

糖这种东西,是消耗品。

还是几乎符合所有人口味的消耗品,价格若能降下去,其消耗的量与盐都差不了多少。

这样的宝贝,怎么可能亏本?

而且,中年富商还听百姓说,王爷要在三年,不对,现在是两年半之后,让岭南百姓人人吃得起岭南雪糖。

中年富商也估算过。

今年由于甘蔗种植规模有限,岭南雪糖产量相对较低,但经过育种之后,明后年岭南雪糖的生产将会步入正轨,产量稳步上升。

随着产量提升,岭南雪糖的成本也会不断降低,直至寻常百姓都能轻松享用。

目前,岭南雪糖在当地的售价为一贯一斤,相较于大兴城中的店铺,价格要便宜十倍,更别提大兴城黑市上五贯一两的岭南雪糖。

这样的价格差异让中年富商看见了巨大的商机。

他意识到,即便不依靠王爷,直接通过三大家族收购岭南雪糖,再将其运往洛阳销售,利润也将十分可观。

尽管今年岭南雪糖的产量有限,但生产个一万石问题不大。

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四斤。

一万石那便是四十万斤。

自己全部家当能买一万斤,抛开运输成本,五倍的利润总能赚到。

嘶!

中年富商一番计算之下,倒吸一口凉气。

这也就是中年富商不认识马克思,若是他看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只会觉得马克思说的太对了。

五倍的利润,哪个干部禁得起这样的诱惑?

“若是我能面见楚王,从楚王手中拿到更低廉的价格,岂不是说岭南雪糖的利润会更高?”

这是什么概念?

从岭南至洛阳来回一趟,他的资产便能翻上五倍之多。

而花费的时间。

运输往返一趟需时五个月左右,销售亦需一段时间。

但这玩意根本不愁卖,敞开了售卖,一万斤岭南白糖至多一个月就能卖光。

换言之,仅需半年。

即可让自身的资产增值五倍。

自己打拼了十几年才有如今的家当,可现在却有人告诉自己,只要花半年时间,自己的家当就能翻五倍。

别跟我说岭南的路难走,就是岭南的路上有刀子,我都要亲自走上一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