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 第47章 天字营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第47章 天字营

作者:魂空幽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1: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五万山民,无论老幼,皆签订了劳动合同。

这些老人幼童能够做些清理卫生,打下手的事情。

他们的薪酬自然比不上壮年劳动力,仅仅只有一半,但也足以让他们不成为家庭的负担,养活自己没有任何问题。

山民们大多不识字,于是杨斐派出小吏耐心地为他们解读劳动合同的每一条款。

凭借着对楚王的深厚信任,山民们毫无疑虑地按下手印,与白糖厂建立了劳动关系。

至于劳动合同,是杨斐根据后世的劳动合同更改而来,又经过与薛明与萧景的润色后,才正式启用。

这份劳动合同平衡了双方的义务与责任,不偏不倚让双方维持在同一标准上。

合同签订完毕,山民们开始有序地选择床铺。

虽说是大通铺,但杨斐还是每隔四个床位就用一张大草席当做帘子隔开,保证他们的夫妻生活。

毕竟,杨斐需要他们造人,充实人口。

杨斐在白糖厂待了一阵,确保无误后,将工作交给孟雄,便带着御林军离开。

路上,杨斐对韩勇说道:“山民多悍勇,你这段时间可在白糖厂招募士卒,先将御林军扩充至万人,等灾民到了,你再另起一军,继续招募士卒,。”

韩勇听后激动不已,领命道:“是,王爷。”

自己才十八岁,就能掌控一万人的军队,后续王爷还要让自己征兵,日后说不定自己手里的兵比他老子韩石开的兵还要多。

更不用说他的那些个兄弟。

现在还都是些校尉之类的武散官,平日里并不能统领士卒,只有打仗时才能带个几百人,和自己这掌控一万兵马的都尉相比,都是渣渣。

杨斐忽然想起来御林军的称谓在岭南已经不合时宜了,于是又说道:“御林军的称谓也改了吧,日后就是我岭南的兵。”

韩勇问道:“王爷,不知御林军改为何名?”

杨斐将军沉吟片刻,目光如炬,缓缓道:“本王欲建四营,分别命名为天地玄黄,四营不分上下。你统领的一万精兵,将是本王手中的天字营。”

此言一出,韩勇感到热血沸腾,心中充满豪情。

“韩勇感谢王爷赐名。”他高声说道,随即勒马转向身后的六千天字营士卒,举起手中的镔铁长枪,示意他们停止前进。

随即他振臂高呼:“今后,我等不再是御林军,正式脱离京师御林军编制。”

“王爷为我们重新赐名:天字营!”

“天字营!”

“天字营!”

“天字营!”

……

六千士卒齐声大喊,声震苍穹,久久不绝。

队伍继续前行,杨斐又问道:“韩勇,本王另外三营尚缺了统帅,你可有推荐之人?”

在杨斐的计划中,天地玄黄四营分工不同,天字营属于最精锐的一营,未来将会往重甲骑兵转变,多用于冲锋陷阵。

地字营,同样一万人满编,这支军队将会是杨斐打造的海军,负责海上作战。

南海城不远就是大海,杨斐可不会忘记大海中的财富。

玄字营,五千人满编,是杨斐计划中的火器营,待他抽空研制火器后再行建立。

黄字营,人数不限,军种不限,虽然并非最为精锐的一支军队,但它将是战争中的主力军,负责攻城拔寨。

而想要打造大军,统帅自然不可或缺。

功成名就的大将杨斐肯定请不来,别人大概率不会跑来跟自己这个小年轻玩,找皇帝要就更不可能了。

自己可不受老皇帝待见。

所以,杨斐将主意打到了将二代这里。

你们的老子本王弄不来,你们还能弄不来?

之所以问韩勇,就是想着让韩勇去蛊惑那些将二代过来,以韩勇现如今的风头,杨斐不信他的那些小伙伴忍得住。

这段时间以来,韩勇不仅上阵杀敌,还将扩军至一万,是天字营的统帅,而他的那些小伙伴却还是些校尉。

怎能不心生羡慕?

杨斐不知道的是,韩勇自从上次一战之后,早已被京师那些小伙伴羡慕嫉妒恨了。

虽说朝廷的军功还在路上,但韩勇昔日的那些小伙伴谁不羡慕他,尤其是他们家中的老头子现在动不动拿韩勇说事。

俨然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韩勇如此出息,当爹韩石开自然脸上有光,武将圈就那么大,二代们别说取得韩勇这样的成就,就连小规模的战斗都鲜有参与机会。

这种鲜明的对比,犹如云泥之别。

因此,最近的一段时间,韩石开逢人就是一句:“你怎么知道我儿子身先士卒,单骑冲阵,平叛剿贼了?”

搞得武将圈子那些人近期都不太爱搭理韩石开,个个恨得牙痒痒。

杨斐这一问,正中韩勇下怀。

韩勇立刻说道:“王爷有所不知,这几日我收到了不少书信,都是我那些个兄弟的,他们旁敲侧击问我这里还有没有他们的位置。”

“我寻思着现在咱们的军队数量不多,要他们来没用,因此打算拒绝他们。”

杨斐一听,那赶巧了,于是说道:“无妨,你让他们来,虽说本王这里的官职不大,比不得你们家里的大将军之职,但统领几千人还是绰绰有余。”

三千人只是杨斐的初步设想。

他需要根据那些人的实际能力来决定是否让他们统领更多的士兵。

将门世家下限自然不会低,可上限就说不准了,那玩意不仅仅靠教,还得看自身天赋。

天赋不够,顶多是个偏将。

韩勇兴奋道:“既然王爷都这么说了,那我回去便给兄弟们写信,邀请他们来岭南一展身手。”

杨斐略作沉思,又嘱咐道:“岭南虽比不得北方,却也是大隋边疆,周边有身毒、南越等国,本王不能带兵北上,却可带兵南下,甚至于,我们还可以借道直插西边,与吐谷浑、吐蕃等国一战。”

吐蕃与突厥,都是大隋的心腹大患。

吐蕃地处高原,易守难攻,并且这个时代的人只知道攻打吐蕃会莫名其妙的晕眩呕吐,认为是上天对他们攻打吐蕃的责罚,却不知这是高原反应,更不知该如何克服。

杨斐则不同,他深知若想攻克吐蕃,关键在于让士兵逐渐适应高原反应。

一旦适应,便可直取吐蕃。

甚至于,杨斐能够通过控制吐蕃的经济命脉,让吐蕃不战而降。

此言一出,韩勇眼中顿时光芒四射。

对于武将而言,宁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也不愿无所事事、安享太平。

正如杨斐此前所言:大丈夫当持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