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 第43章 甘蔗风波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第43章 甘蔗风波

作者:魂空幽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1: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顾小姐,见字如面,自初见之刻,尔如皎月当空,照我心田。日夜思念,辗转反侧……”

一封书信洋洋洒洒数百字,怎么肉麻怎么来,其中还详细写了自己来到岭南这段时间所作所为,好让顾明珠对自己的态度进一步改观。

反正杨斐脸皮厚,也不管顾明珠怎么想,拿出前世给班里小姑娘写情书的架势,笔走如龙,字里行间满满地都是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情话。

送别那一日,杨斐就看出来顾明珠对自己的态度已经转变,虽然大抵是因为柳永那一首词。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顾明珠对自己态度的转变。

这段时间忙上忙下,都忘记给顾明珠写书信了,若非今日收到老丈人的书信,杨斐都记不起来大兴城内还有一位佳人在等着自己娶她。

正好自己要给老丈人回书信,顺道也给顾明珠写一封。

刚想收笔,忽然想起什么。

杨斐又另取一页纸,提着毛笔沉吟良久,才继续写道。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虽然没到七夕,但并不妨碍杨斐抄诗词。

两人正分别两地,用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思念最合适不过,有柳永的《雨霖铃》在前,又有这首《鹊桥仙》。

杨斐不相信古代的女子能招架得住。

撩妹嘛,不寒碜!

写完给顾明珠的书信,杨斐开始给老丈人写书信。

给老丈人的书信就简单多了。

杨斐将自己对山民的政策写进去,并且告诉老丈人山民即将从山里出来。

随后又告诉老丈人不必担心自己没法应对,让老丈人想办法继续从豫章、九江两郡薅人过来,他这里统统吃得下。

反正历史上江西填这填那的,现在填一下岭南怎么了?

再说了,这些迁过来的人回头指不定怎么感谢老丈人呢?

后世那些祖籍不在两广,而是迁移去两广地区的,他们哪个不庆幸自己老祖宗迁过去了。

尤其是从环江西经济圈的圈内迁移到圈上的南海郡,也就是后世的广州,日后就算祖祖辈辈种地,等到了拆迁之时也能发财。

妥妥的做善事。

两封书信写完,杨斐慎重地用火漆封缄,交付给下属。

随即,一匹矫健的快马从郡守府疾驰而出。

这时,薛明来报:“王爷,三名家主看完仓库后决定全盘接手。”

杨斐点了点头。

“两百万贯想要改造岭南远远不够,白糖厂可以启动了。”

“他们接下那些书画玉器后估摸着没钱收购甘蔗,你让他们从本王这里拿钱,甘蔗的价格按照市场价来收,我要让百姓看见种植甘蔗带来的好处。”

让百姓亲眼见证种植甘蔗的巨大收益,让他们感受到种植甘蔗也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比任何言语的宣传都更为有力。

甘蔗的种植时节,大抵在春季三月或是秋季九月,成熟周期则为三四个月,同样可以一年种植两茬。

杨斐记得穿越前吃甘蔗,就是在暑假和寒假两个时间段。

上半年种植时间已经过去,下半年的种植可不能再错过了。

现在的甘蔗不像后世,现在种的甘蔗都是百姓自己随意种一点尝尝味道,或是少量种植,卖给城里的有钱人,销量不多,因此种的也不多。

这点甘蔗用来制作白糖根本不够,也是杨斐之所以告诉三位家主白糖前期主要是卖给王公贵族的原因。

产量实在少。

可一旦杨斐收购甘蔗的事情传开,百姓们见有利可图,在保障粮食种植的前提下,也会种植一些甘蔗。

甚至还会有豪商地主批量种植甘蔗,再卖给杨斐,以此谋利。

如此一来,甘蔗的种植便会逐步规模化,白糖的价格也会逐步降低,最终如同盐一般,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百姓日常必备的消耗品。

至于说因为种甘蔗有利可图,就都不种粮食了,杨斐倒是不担心。

市场会自己调节。

一旦整个岭南没人种粮食,全都去种甘蔗,甘蔗的价格就会相应降低,而粮食的价格会相应的上涨。

反正只是岭南一地,外面还有大隋其他郡县,只要有钱,总归能买到粮食,一两年后,种甘蔗还是种粮食,百姓心中就有杆秤了。

若是没有大隋作为岭南的后盾,杨斐就会自己下场,保证粮食的充足。

他不会任由春秋战国时期三晋冶铁,导致无人耕种的事情发生,那样太可怕了。

随着杨斐的命令传递下去,整个岭南仅剩的甘蔗通通被三大家族收入囊中。

百姓们忽然发现,除了粮食之外,甘蔗也能有不小的收益,这种收益甚至比粮食还要高。

于是,一部分百姓当即决定,仅种植满足家庭需求的粮食,而将余下的土地全部用于种植甘蔗。

还有地主豪强找到三大家族的家主,询问三大家族收购甘蔗的原因,想要试探其中是否有诈。

三大家主在杨斐的授意下,将原因说出。

制糖。

收购甘蔗是为了制糖。

这个消息一出,许多原本打算种植甘蔗的百姓纷纷打消了念头。

甘蔗如此清甜,早有人尝试过榨汁制糖,可这种糖根本不好吃,味道还泛苦,连小孩子都不喜欢。

百姓们认为楚王生于宫中,长于妇人之手,根本不解甘蔗制糖的真实情况。

于是,奇怪的一幕出现了。

郡守府前,聚集了大量百姓,这些百姓纷纷表示有要事求见楚王。

守卫郡守府的黑衣卫不敢懈怠,立刻将消息汇报给杨斐。

杨斐听后,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粮食也给了,惠民政策也下了,现在不都应该在呼呼地抡锄头垦荒吗?

哪来的要事?

不过杨斐不敢掉以轻心,大量百姓聚集不管什么事都不是小事,他迅速调遣黑衣卫,将烈日下的百姓们引领至阴凉处,并让黑衣卫送去清水,自己则抽空换身衣裳。

“诸位百姓,王爷稍后就来,现如今天气炎热,王爷吩咐我们带诸位去阴凉处等候,并且王爷还为诸位准备了清水,助诸位解渴。”

百姓们顿时感动无比。

岭南四季炎热,六月份的岭南天气更是如此,他们这些人聚集在一处,被太阳晒的汗流浃背,可王爷竟然不忘让他们去阴凉处,还给他们送清水。

这样亲民的王爷,他们何曾见过?

莫说王爷了,以往那些捕快一个个都跟大爷一样,说错话就要被抓进大牢,不死也脱层皮。

谁对百姓好,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

其中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爷激动说道:“王爷对我们如此的好,我们必须告诉王爷甘蔗制糖的真相,不能让小人蒙蔽王爷,害了王爷。”

“没错,定是有小人作祟,哄骗王爷收购甘蔗制糖,我们不能看着王爷吃亏,一定要让王爷明白甘蔗制的糖是苦的,没有甘蔗清甜。”

“对!”

“对!”

“对!”

百姓们的声音激昂慷慨,让刚走到不远处的杨斐愣住。

一时间,他的眼眶湿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