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 第202章 太子的算计

是夜,一名太监经禀报后匆匆走进东宫。

“启奏太子,倭国使臣渡边新太郎有信送至。”

杨恒接过信件,挥手示意太监退下。

拆开火漆,杨恒将信件取出,费力的看着渡边新太郎那蹩脚的汉字,片刻后眉头一皱。

“这渡边新太郎想去岭南看看,却被父皇驳回,其中莫非有着什么隐情?”杨恒眸光明灭不定,思索起来。

一番思索之后,他恍然回神。

明白了父皇为何会驳回倭国使臣的请求。

按理说,到了这一步,杨恒便无需再考虑是否替这群倭国人出面上奏,但随即他的目光落在信件的最后一行。

“外臣深知殿下与楚王不和,如今楚王在岭南贤名远播,连大兴城百官都已知晓,恐对殿下产生威胁,此番外臣前往岭南,必会想方设法获得岭南诸多工艺,再与太子合作开设工坊,打击楚王威名,所得之利七三分成,太子得七,外臣得三。”

杨恒脸上闪过挣扎之色,片刻后恢复平静,将信件置于烛火之上。

随着火光燃起,信件灰飞烟灭。

……

翌日朝会。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启奏父皇,儿臣有本要奏。”太子杨恒出班上奏。

杨仪一愣,但还是准奏。

杨恒奏道:“父皇,倭国自我大隋建立以来,便遣使臣来我大隋上贡,以臣之礼侍我朝,他们向来仰慕我天朝文化,一百五十余年来,遣隋使从不间断。”

“如今,他们仰慕三弟楚王贤名,想要前往岭南学习玻璃制造工艺,此举有助于我大隋威加海外,望父皇批准。”

杨恒说的声情并茂。

杨恒说完,太子党纷纷附议。

杨仪听着满朝近一半的大臣都在附议,表面无动于衷,内心却冰冷至极。

难道太子看不出来倭国人打的什么主意吗?就算太子看不出来,黄德难道也看不出来吗?

此时下方众臣之中,黄德脸色大变。

他只是片刻之间便想到了倭国人的用意。

玻璃工艺哪里不能学,为何要去岭南?

这里面很明显有其他用意。

而太子竟然没有与他商量,反倒擅作主张,上奏此事。

黄德偷偷的瞄了一眼陛下的圣容,发现陛下脸色十分平静,似乎并未因太子之言而发怒。

但黄德却知道,陛下若是应允此事,不会是这般神色。

那么,隐藏在这份平静之下的。

只有熊熊怒火!

“太子,你认为应该允许倭国使臣前往岭南求见楚王?”杨仪淡淡的询问。

杨恒心中一紧。

他自然清楚自己上奏的后果,但岭南那些工艺有多赚钱,他更清楚。

单单是岭南雪糖,随着产量不断提升,虽然价格正在逐步下降,但购买的人更多了,其利润不降反涨。

还有那个叫洪复的商人。

他的玻璃工坊独占大兴城市场,用日进斗金来说都不为过。

除此之外,岭南白纸与岭南水泥同样有着巨大的利润。

而这些岭南工艺,不仅跟自己没有半文钱的关系,还不断地为他那个三弟带去泼天富贵。

据自己派去的探子回报,现在的岭南可谓是一日三变,短短一年间,凭借着这些工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岭南百姓不仅摆脱了贫困,生活水平甚至直追靠近岭南的豫章郡,而豫章郡,可是在一众中郡内都名列前茅的存在。

这样的利益,如何不让杨恒眼红?

这样的岭南,如何不让杨恒忌惮!

除此之外,老二那边近期也蠢蠢欲动,大有重回朝堂的趋势。

这也让他忧心忡忡。

所以,即便知晓上奏的后果,杨恒也不得不考虑倭国使臣的建议。

他深知倭国使臣的手段,金银在他们手中仿佛是粪土一般,不要命的砸,根本没几个人挡得住那等攻势。

只要让他们去到南海城,杨斐发明的几种工艺必然能弄到手中。

届时,他的东宫就会有大笔钱财入账。

手里有钱,老二即便回归朝堂,他也能从容应对。

顺便还能打压岭南的利润。

可谓一举三得!

想到此处,杨恒咬了咬牙,回应道:“父皇,倭国远在海外,却不远万里渡海而来,其心之诚,天地可鉴。”

“若是父皇拒绝倭国使臣的请求,不仅会伤及倭国对我大隋的仰慕之心,恐怕还将影响其余番邦对我大隋的忠心,望父皇三思。”

这句话一出,黄德更是脸色剧变。

拿番邦对大隋的忠心来威胁陛下,让陛下不得不允许倭国使臣前往岭南的请求。

你怎么敢的啊?

都说倭国人蛊惑人心厉害,连黄德自己都曾收过倭国的礼物,可未曾想到会如此厉害,连太子都不能幸免。

倭国究竟许诺了太子什么好处,让太子甘愿冒着如此大的风险,也要以大义来威逼陛下许诺这等请求?

皇位之上的杨仪面沉似水,他看着下方的太子,心中涌起一股失望和愤怒。

“太子,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杨仪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

太子杨恒心中一颤,但仍挺直了身子,说道:“儿臣知道,但儿臣所言句句属实。倭国使臣的请求,有利于我大隋威加四方。”

杨仪冷笑一声,“你真以为朕不知道他们的心思?”

杨恒连忙道:“父皇息怒,儿臣相信倭国使臣绝无此意。若父皇不信,可以派人监督他们。”

一直在闭目养神的顾渊知晓不能继续下去了,不然皇帝不满太子的风言风语会传的满大兴城都是,损害皇室威名。

当即,他出班道:“启奏陛下,不如暂且搁置此事,让礼部夏大人与太子商定之后再呈报陛下,由陛下最终决断。”

夏览脸色也变了。

好你个老狐狸,维护皇室威严的功劳你是一点不落,这处理倭国使臣请求一事你是一点不沾。

要不就说你能做宰相呢!

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夏览也只能出班启奏道:“陛下,顾相所言甚是。”

“臣等附议。”

其余大臣也发现形势不对,纷纷出声。

遇事不决,跟着宰相大人准没错。

毕竟这位宰相沉浮朝堂数十年,其他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就他还搁这里站着呢。

“既然如此,那就依顾卿所奏。”杨仪语气冷淡地说道:“此事交由太子与礼部共同商议,议定之后再呈交于朕。”

说完,他一挥衣袖,转身离去。

留下满殿朝臣与一脸不甘地太子杨恒站在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