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 第166章 在商言商

郡守府门前。

马车在车夫娴熟的驭术之下缓缓停止,薛明的身影先行走出,随后小心翼翼的搀扶着萧文进下车。

“去通知商业司同僚,请他们到会议室。”

薛明朝着郡守府门口的侍卫吩咐道。

萧文进跟了一句:“顺带帮老夫将萧规喊来。”

萧规是江南萧氏负责经商之人。

“萧师,请。”

薛明搀扶着萧文进一路朝郡守府的会议室走去。

到了会议室,萧文进说道:“老夫乏了,先小憩一会,你们议事不必顾及老夫。”

说着,萧文进缓缓闭上眼睛。

看着萧文进闭目养神,薛明也没再打扰,而是自顾自的找个座位坐下。

不多时,萧景带着商业司一众官员到来,他们一来便看见正在一旁小憩的萧文进,皆放轻脚步。

萧景与薛明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心中已有数。

令薛明意外的是,韩石开那壮硕的身形紧随而至。薛明与萧景等人连忙见礼。

韩石开只是挥手示意不必多礼,然后走到萧文进跟前,深深一礼,虽不知他是否能看见,但礼节不可少。

接着,他便在萧文进身旁坐了下来。

随后,萧规带着萧家的商人赶到,他也看到了正在小憩的老爷子,立刻明白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会议室很快坐的满满当当。

薛明坐于上方主座,依照大隋朝以左为尊的规矩,萧景等一众商业司官员坐于左侧一排,而萧规等萧家商人则坐于右侧。

见众人坐好,薛明清了清嗓子,开口道:“今日请萧氏诸位前来,是商议岭南白纸一事。”

萧规看了一眼依旧在小憩的老爷子,显然老爷子并不打算参与商业谈判,之所以人在这里,就是为了表明态度,以及做最后的决策。

一位大儒,若非涉及到纸张这等影响世家根基与天下文道之物,根本不会千里迢迢乘坐马车来岭南,更不会待在这个会议室内沾染铜臭味。

萧规稍作斟酌,开口问道:“不知岭南方面打算以何种方式出售岭南白纸?”

薛明并未直接回应,而是转向了左侧的萧景,后者开口讲述:“纸张,乃铸万世文道之基,回溯历史长河,最初先贤以石壁刻字,意在传承知识之火种。但石壁笨重,难以刻字且不便携带。”

“遂有龟甲兽骨刻字。”

“只是龟甲兽骨刻字亦不容易,龟藏于水中,兽力大威猛,难以捕捉,无法大规模应用。”

“继而,铜器出现。”

“但铜器贵且重,同样不易于承载知识。”

“于是,有了竹简。”

“竹子繁盛,成本相较于铜器更为廉价,于是先贤们终于有了能够大量承载知识的载体,如今我等得以学习先贤智慧,竹简之功不可磨灭。”

“然而,竹简虽好,却也有其不便之处,显得较为笨重,运输需依赖车马,搬运亦耗费人力。”

“至此,纸张出现。”

“王爷曾说过,纸张是承载知识的完美载体,可惜过往的纸张存在着不少缺陷,如价格高昂,墨易渗透等问题。”

“王爷坚信纸张还能进行演化,他自格物大道中探寻真理,终于研制出岭南白纸。岭南白纸不仅解决了宣纸的种种缺陷,更关键的是其价格亲民。”

说着,他拿起装订好的笔记本。

“一本这样厚,能够誊抄一卷论语的笔记本,成本只需五文钱,并且未来随着技术越发成熟,成本也将持续降低。”

“而这本笔记本在我南海城的售价,仅售十文钱。”

“十文钱能干什么?大兴城的岭南雪糖一两卖一贯钱,一两岭南雪糖足足可以购买一百本这样的笔记本。”

“可即便我只卖十文钱,仍有一倍的利润。”

“萧东家驰骋商界多年,一倍的利润代表着什么我想萧东家应该知晓,更何况是纸张这等一旦降价,百姓必会疯抢之物。”

听着萧景之言,萧规表面不动声色,心中暗自计算。

一本笔记本只售十文钱,一张纸的售价岂不是连一文钱都不到?

而一张纸的成本,还要低一倍。

能将纸张的成本压缩到如此低廉,这等纸张即便他们这些世家想要压制,都做不到,因为价格太低了。

岭南现在还想着跟他们合作,让他们这些世家大族能够博得一个好名声。

倘若他们不合作,岭南自己玩。

这里面的种种好处,可就没有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什么份了。

对于自诩耕读传家、书香门第的他们而言。

怎么受得了?

天下百姓又会怎么看待此事?

想到此处,萧规目光转向休憩中的老爷子,老爷子依旧睡得安详。

他不禁庆幸。

庆幸老爷子来了。

如若老爷子不来,萧家直接拒绝与岭南的合作,并打压岭南白纸,萧规不敢想象其他五姓七望都在被百姓称赞将纸张价格打下来时,他们江南萧氏的颜面何存。

但在商言商,萧家同意与岭南合作,却也不意味着唯岭南之命是从,该争的利益也得争取,否则要自己干嘛?

想到此处,萧规淡然开口:“萧司长所述知识载体的演变令我感慨万分,我是一介粗人,不通文墨,却也能从萧司长话语中看到天下文道的发展。”

“诚如萧司长所言,知识载体的演变代表着天下文道的演变,如今大隋文风昌盛,得益于竹简、纸张等知识的载体,能将先贤之道传承至今。”

“岭南白纸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然,单纯的纸张并不能兴盛文道。先贤的智慧需要人力去抄录、去传承,如此才能成就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籍。”

“因此,我认为岭南白纸售价当适当降低,以助大隋文道昌盛。”

萧景闻言,微微摇头:“萧东家此言差矣。”

“在商言商,本官只是用文道变迁来阐述纸张的重要性,却并非表达岭南为助大隋文道昌盛甘愿利益受损,岭南生产质量上乘的岭南白纸,且价格远不及宣纸,已是尽岭南所能。”

“至于剩下的,便交由江南萧氏这等文坛北斗比较好。”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岭南白纸对外售价一钱一张,至于你们如何售卖,是散卖,亦或是做成笔记本,还是抄录书籍再进行贩卖,与我岭南无关,岭南也无权干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