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 第127章 皇帝的孤独

大兴城。

昨晚的皇室夜宴氛围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那么和美。

曹忠服侍着刚刚结束大朝会的皇帝,一路朝养心殿走去。

此刻的杨仪,心中思绪万千。

回想起昨晚的家宴,他召集了所有的兄弟,再加上太子与皇后,宴席间虽然欢声笑语不断,但他却敏锐地察觉到,那些笑容背后隐藏的深沉与复杂。

那是他们的假笑,是用来迷惑他这个皇帝的。

自从自己登基之后,几个兄弟都被他用各种手段或是软禁,或是仅仅保留一个郡王的爵位,每日只能醉生梦死。

兄弟间的感情早已消磨殆尽。

那一刻,杨仪第一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寂寞。

以往的家宴,参与者只有皇后以及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人虽少,却是一家人。

老三不怎么爱说话,还总是一个人默默吃饭,可席间都是自己的子女,团圆的景象令他仅仅是看着,都能无比满足。

但今年,皇后因为老二之事大病一场,病好之后身子骨也虚了很多。

而老大,被赐封为东宫太子,可失去了兄弟的威胁,这位太子先是娇纵不已,后虽醒悟,重新变得稳重,但心机愈发深沉,与自己之间的父子情深也不再显露,言语间如君臣一般。

至于老二老三。

老二被贬为庶民,流放西南。

老三则被自己封去了岭南。

虽说老三在岭南的一举一动自己都很清楚,并且对他的所作所为欣慰不已。

可终归连一起吃个年夜饭都做不到。

女儿杨欣,也因诗会之事愧疚不已,始终无法从中走出阴影,整日郁郁寡欢,容颜也日渐憔悴。

这一切,令杨仪心中的孤独感,从未如此的强烈。

身为九五之尊,他掌控四海、富有天下,但同时失去了宝贵的亲情。

尽管他吸取父皇的教训,仅育有二子一女,以及因意外又多生了一个儿子,想要尽力减少兄弟间的纷争。

但此刻,杨仪才明白。

皇位太吸引人了。

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又如何?

老三受尽欺凌,一直隐忍又如何。

终于还是会有人因为那个位置将所有兄弟牵扯进来,无论多与少。

兄弟?

只是争夺那个位置的阻碍罢了。

他那是未曾见过另一个时空的大唐,不然就知晓他经历过的夺嫡之争虽暗流涌动,却远不如大唐皇位交替那么残忍。

兄弟相残是基操。

母子、父子,甚至还有姐弟相争。

如果杨仪知道接手大隋基业的大唐皇位交替是那般的血腥,他应该大笑还是应该悲哀?

天家无情。

在大唐朝演绎的淋漓尽致。

“曹忠,你说朕今年年底让老二老三回来怎么样?”

杨仪忽然停下脚步,悠悠问道。

曹忠瞬间警铃大作。

皇帝这个问题太要命了啊,怎么回答感觉都是错的。

随即,他脑海飞速转动起来,思索着陛下为何忽然有此一问。

从昨夜家宴开始,似乎陛下就有些许的闷闷不乐,今日大朝会同样如此,以至于原本喜庆的大朝会也变得压抑无比。

可去年家宴时,陛下并未如此啊!

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是了。

两次家宴的确有不同,还是极大的不同。

去年陛下只是喊了皇后与三位皇子、一位皇女,而今年,二皇子与楚王都不在宫中,陛下为了防止家宴清冷,甚至都请来了那几个兄弟。

可兄弟能与子女相提并论吗?

这才是陛下今日闷闷不乐的原因:两个儿子都离开了身旁。

他,孤独了。

想的如此多,实则只是一刹那间的事情,曹忠心中已有计较,当即回道:“陛下若是陛下想让二皇子与楚王回来,可直接下达旨意。”

话音一转,他又补充道:“若是陛下不想见二皇子与楚王,便可不下旨。”

两句话下来。

说了,等于没说。

你让我回答这个问题,那我就将问题踢回给你,你是皇帝,只有你才能下旨做主。

咱就是一太监,啥都不知道。

杨仪似乎早已预料到这样的回答,他自言自语般叹了口气:“罢了。”

好不容易将这二人送出去,再喊回来,朝臣会如何看待?岂不是又要掀起一阵更猛烈的腥风血雨。

自己是皇帝,为了大隋江山,为了祖宗基业。

亲情,先压一压吧!

来到养心殿,黑衣卫前来禀报:“陛下,岭南情报送至。”

曹忠立刻上前接过情报。

手指一掐,这份情报比以往的情报厚了不止一筹,捏起来偏软,像是塞了一本书在其中。

又见火漆完好,曹忠便当着皇帝的面拆开火漆,取出信封中的物品。

一叠宣纸出现在曹忠眼中。

上面还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见并无危险,曹忠不敢多看,连忙将这一叠宣纸恭敬地呈给陛下。

杨仪接过这叠厚重的纸张,不禁心生好奇。

平常的情报都是简短的一两张纸,这次为何如此之多,难道老三在岭南闯下了什么大祸?

转念一想,老三在岭南甚得民心,一切都欣欣向荣,何来祸事发生?

带着忧虑,杨仪看向手中的信纸。

看了片刻,杨仪长出一口气。

原来,并不是关于老三闯祸了,而是他闲来无事创作的一本名叫三国演义的话本。

据黑衣卫情报所述,这话本讲述的是汉末三国至晋朝之间的故事,老三在其中巧妙地融入了许多虚构情节,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精彩纷呈。

计谋、战略、行军布阵等元素层出不穷。

见黑衣卫都如此推崇此话本,杨仪越发的来兴趣了。

他毫不怀疑老三的才华,而如此有才的老三写出的话本,又会是何等精彩呢?

挥了挥手,示意黑衣卫退下。

随即,他全神贯注阅读起这本被黑衣卫记录下来的三国演义话本。

不看不要紧。

一看,杨仪便深深的沉迷进去。

《三国志》的人物传记,杨仪自然早已翻阅过,但那些只是人物传记,描写虽精细,却总觉缺乏几分生动与精彩。

但老三口述的三国演义,却仿佛跃然纸上,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令他看的如痴如醉。

每当刘备身处逆境时,杨仪不禁为之叹息;看到刘备大展宏图之时,他又会大声叫好。

而那波诡谲多变的计谋,猛将出击的热血场面,更为这精彩的故事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

“陛下,夜深了。”

曹忠自下朝一直守到深夜,见杨仪沉迷其中,连饭食都未曾动筷,终于忍不住出声提醒。

杨仪听见提醒,这才从三国演义的精彩中回过神来,目光落在已燃起牛油火烛的宫殿内,意识到已是深夜时分,桌上的饭菜也不知换了多少遍,依旧还冒着热气。

这才哈哈大笑道:“老三的话本太过精彩,险些让朕废寝忘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