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 第110章 考核孟羽

待杨、孟、高三位家主汇报完毕后,杨斐示意洪复发言。

洪复朝着杨斐深深一拱手,恭敬地说道:“王爷,草民此番前来,实则是为了向王爷辞行。”

杨斐稍作挽留:“洪东家不再多逗留几日吗?”

洪复轻轻摇头,决然地说:“在下早一日返回大兴城,便能早一日着手建设玻璃工坊,亦能早一日对外销售玻璃制品。”

杨斐听闻此言,不再挽留,只是嘱咐道:“既如此,洪东家此行一路小心。”

洪复稍作迟疑,又开口道:“王爷,草民还有个不情之请。”

杨斐一伸手:“洪东家但说无妨。”

洪复这才说明请求:“草民想让舍弟进南海书院读书,还请王爷恩准。”

杨斐看了一眼他身后的洪熙,见他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期待的光芒,不禁微笑道:“对于一心向学之人,南海书院来者不拒。”

洪复与洪熙闻言,立刻跪下谢恩:“多谢王爷成全!”

接着,洪复挺直上半身,郑重承诺:“在下已将家业全部投入玻璃工坊,待来年必定慷慨解囊,以感谢王爷隆恩。”

杨斐欣然接受,并不拒绝。

在这个年代,师恩如山,堪比养育之恩。弟子对书院捐款是时有之事,传出去也是一桩美谈,何况杨斐知道洪复的玻璃工坊一旦开起来,必能赚的盆满钵满。

“既如此,本王便提前谢过洪东家了。”

有人捐钱,杨斐可不会吝啬自己的感谢。

“齐良,你带洪熙下去办理入学手续。”

杨斐看向齐良,吩咐道。

杨、孟、高三位家主见到这一幕,并不羡慕,因为他们家族早已经与王爷捆绑,家族中的适龄孩童也都报考了南海书院。

当南海书院的事务全部安排妥当后,杨斐于中午设宴,为洪复举行一场饯行酒。

送走洪复,杨斐并不着急返回南海城,而是让薛明与萧景先行返回,主持郡守府事务,自己则留下来准备考核孟羽。

祭酒办公室内,齐良神色紧张地注视着沉思中的孟羽。

他教了这位同乡很多,至于学到了多少,他并不清楚,能不能通过王爷的考核,他更不清楚。

王爷出的题很古怪。

考题为《身为教育部副部长,你该如何择中选优,为官府筛选人才》

考题依旧是王爷的独特风格,与这个时代完全不同,题目并不咬文嚼字,也不引经论典,简单粗暴的将我要考你什么告诉你。

而你,也无引经论典,高谈阔论,只需告诉我你要如何做。

之所以说这道题古怪,便是齐良在其中看见了王爷想要打破常规,改革如今的推举制度,让真正的人才能够进入官府。

事实上,南海郡如今所有官员都并非推举出来。

而是王爷考出来的。

即便那些原先朝廷委任的官员,也都在王爷的考核下,经历了一场筛选,通过者才能留下来。

齐良只是看见这道题,就已知晓答案。

答案只有一个:考核制度。

王爷曾多次对朝廷实行的推举制度不满,认为推举制度会令官员们产生裙带关系,一旦遇到问题,便会官官相护,抱团取暖,不利于朝廷对官员的管理。

王爷的考核制度犹如一把公正的秤,衡量着官员的才能。

能者上,庸者下。

有能力过考核,你才能被官府选取,没能力通过考核,即便你有关系,都进不了官府,因为你已经被淘汰。

而淘汰者,要么老老实实去考教资,要么另寻他路。

当然,并不是说考核制度一定能杜绝抱团取暖,它只是在第一关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旦进入官府。

同窗、同年、同乡等身份依旧可以作为他们联络的纽带。

彻底杜绝抱团取暖不现实,王爷想做的是斩断你们的提携之恩,没有提携之恩,相互之间的信任度就不会那么高了。

自古以来,“天地君亲师”被尊为至高的地位。

“师”的含义并不仅限于教授知识的老师,提携之恩亦被视为师,师放在天地君亲一列,足以说明提携之恩有多重。

杨斐就很了解这一点。

在原时空中,科举制成熟后,通过科举的学子认主考官为师,便是想要攀附上这一层关系,好日后能够得到主考官的提携。

要知道古代能担任科举主考官的,绝非等闲之辈。

学生们为了攀附这份荣光,往往会费尽心思结纳关系,而认师便是其中最简单且有效的途径。

皇帝也明白这份小心思,才有了殿试。

不管其他人怎么着,前三都是朕的直属门生,将最强的三人拉拢至自己的麾下,其余人顶多就是乌合之众。

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殿试最终演变为皇帝只是钦点前三的名次,将拉拢之意舍去了,导致前三甲一出,就被名门望族抢着拉去当女婿。

考题并不难,因为已经有答案了。

并且孟羽亲自参加过考核,还被考核筛下来,只拿了个第十一,尚不如那些文采不及自己之人。

这道题考的还是孟羽的政治嗅觉。

你嗅觉敏锐,意识到王爷出题的想法,你就能轻易答上来,反而言之,你若是真绞尽脑汁去想其他不同于推举制的法子,除非能超越考核制,不然都将被淘汰。

时间,缓缓流逝。

孟羽终于开始提笔,齐良的心也跟着提起。

一炷香后。

孟羽停笔,吹干墨水后将手中试卷交给一旁的齐良,再由齐良转交给杨斐。

杨斐扫了一眼试卷。

他并未细看,只是看到孟羽写了自己如今在用的考核制,便停了下来。

他没有立刻宣布结果,而是优雅地站起身来,目光转向齐良:“教育部的两名副部长尚缺了一人,你挑选好后呈报于本王即可。”

说完,杨斐背着手悠哉的离开办公室。

齐良听到王爷的这番话语,心中大石落地。

他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恭喜孟兄,你通过王爷的考核了。”

孟羽脸上也露出激动的神色,他擦了擦额头上因过度紧张而流下的汗水,说道:“今晚松鹤楼我要宴请众同僚,齐兄可千万别忘了赴宴。”

两人相视一眼,皆大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