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CNC苍蓝暮光V2 > 犬狼传说 机动警察:台风眼 OR8A-EP2:三分时(18)

OR8A-EP2:三分时(18)

对于尼古拉斯·斯塔弗罗斯而言,宗教是人类文明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在他生前死后纵横长达一百多年的时光中,那些无神论者一次次地犯下重罪,正是信奉着各种宗教的人们——尤其是主和救主耶稣基督的信徒们——将人类文明从深渊中拯救出来。君特·冯·埃瑟林元帅,马克·詹姆逊·谢菲尔德中将这两位在GDI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一代名将皆以虔诚地信奉上帝而闻名,他们不仅是自由世界的楷模,更是全世界的基督徒应当效仿的榜样。至少在斯塔弗罗斯看来是这样的。

因此,NOD兄弟会试图以宗教的形式挑战GDI的秩序简直是以卵击石,而GDI屡次遭受的挫败不过是由于当事人过于心慈手软罢了。换成斯塔弗罗斯来主政,他有多种办法将敌人从源头上消灭,而且一定会比麦克尼尔口中那些软弱无能的GDI官僚们办得更出色。

不过,纵使他做了许多准备,斯塔弗罗斯仍未能预料到他会在这个平行世界以某个他从未听说过的印度民间宗教组织的头目身份出现在同伴们面前。在整个团队之中,唯有卡萨德掌握着长期管理宗教组织的经验,但斯塔弗罗斯事先并未就此和卡萨德交流,况且那个阿拉伯王子如今正处在达卡的某处寺庙内,谅希腊人也无法跨越千山万水去和对方交流管理宗教组织的心得。

一切全都要凭自学成才。宗教组织也是组织,斯塔弗罗斯尝试着用管理军队和国家的经验去约束自己的手下。很快,他发现普通信徒对他还有那位远在印度南部的【上师】的信任到达了一种——如果不是有些过分的话——令人发指的地步。只要他一声令下,这些信徒便能随时随地为了他的命令和上师的愿景而赴汤蹈火、完全不顾自身的处境和法律的约束。

这些也并不陌生,那群只比无神论者稍微好些的新教徒总是用类似的理由批评他们这些旧教徒。当打着各种旗号的专家学者们痛陈利害时,斯塔弗罗斯只想鄙视这群比旧教徒更精通火刑的伪君子。赎罪券将永远存在,无非是形式不同罢了,谁也不比另一方更高尚。

“他们的态度让我非常不安,麦克尼尔。”在加尔各答暂居的地方碰面时,斯塔弗罗斯偶尔会向麦克尼尔表明他的真实想法,这时他便失去了从容不迫地指挥着身穿白衣的信徒们混入难民群体并把上师的人生哲学发扬光大的自信,“我只需随便说一句话,他们便会立即照做……有人可以夺走重病卧床的家人所急需的救命钱,只为了满足我的口腹之欲。就算是我们希腊最出色的军人,也断然做不到如此地丧失——”

“如果我没有看错,【白袍大斋会】自领导集团以下的大部分信徒和头目都对自己的上级有着盲目的忠诚。啊,就和NOD兄弟会一样,我才不相信他们的【内环】和外面的普通信徒一样真的相信泰伯利亚能为他们带来救赎……除了基甸那个蠢货。你会对这一切感到意外,是因为咱们都来自另一个平行世界,所以一开始就对这些招摇撞骗的家伙没什么好感。”麦克尼尔劝说斯塔弗罗斯将计就计,只要白袍大斋会的资源能服务于他们的事业,那么斯塔弗罗斯的地位越高就越有利于所有人,“……可像你一样的其他头目,说不定都全身心地听命于那位民间骗术大师的吩咐、完全没有其他念头,所以他们的下属也无比忠诚地将他们视为首领意志的延伸。”

这话给斯塔弗罗斯提了个醒,他必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白袍大斋会内外的所有人相信他比其他人更加忠于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上师】。为此,斯塔弗罗斯做了许多准备,他不仅要求处于他控制下的信徒们在印度东北地区大肆传教,还踊跃地利用信徒们对他的盲目信任来掠夺信徒的财富。只要能把那位不屑于掩饰其肆意享受人生乐趣的本意(在这一点上或许彼得·伯顿会和对方有相当多的共同语言)的【上师】照顾好,斯塔弗罗斯就可以畅通无阻地协助麦克尼尔查清印度东北地区乱局背后的真凶。

他为自己的导师购置了大片土地,送上了许多昂贵的德国奢华轿车,又说服了一些欧洲的名流来到南印度的偏僻乡村之中冥想和苦修……这一连串的工作几乎把他累垮,但他终于因此而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自主。以释放本性为目标而否认旧有道德约束的白袍大斋会与斯塔弗罗斯的理念格格不入,然而秃顶的希腊人和麦克尼尔一样只把这些人当做他们的工具。

谁都没必要在自身难保的时候心疼行尸走肉。

“各位,如今巴基斯坦的军队还有同他们合作的商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们用数个月的疯狂镇压,把孟加拉人的财产洗劫一空……现在这些财富很快就会落到我们手上。”躲在树林里的斯塔弗罗斯同几位秘密前来的白袍大斋会头目交流着情报,并试图说服他们参与到行动中,“东孟加拉的局势,必然会持续地混乱下去。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实现上师的理想,把整个印度变为一片乐土——就从这里开始。”

“斯塔弗罗斯,那个泰伦矿业公司是在大半个世界都孤立或不敢公开支援巴基斯坦军队的情况下仍旧和他们密切合作的机构。你也见过他们的工厂和矿区,那些地方就和要塞一样……”

“这样畏缩不前,还能办成什么?”漆黑一片的树林中,其余人只能听得见斯塔弗罗斯的声音,“东孟加拉的混乱,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不然你们难道还觉得我们可以去美国或德国开辟阵地不成?”

争论还在持续着,远方村落中的战斗却已经告一段落。冒着生命危险秘密赶到危险地带聚集的白袍大斋会头目们暂时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他们仅在斯塔弗罗斯的建议下同意恢复和东孟加拉地区部分信徒的联系。随着黎明的到来,各怀鬼胎的头目们离开了现场,把迟早要化为绞肉机的天地还给了仍然各自据守阵地的巴基斯坦人和孟加拉人。

期待孟加拉游击队会直接大举进攻蒙斯克控制下的各设施的人们失望地发现游击队保持了异乎寻常的克制。这倒不是因为游击队不想去袭击那些工厂和矿场,而是由于他们还要在巴基斯坦军队向着达卡方向收缩后尽快确保对已收复地区的全面控制。谨慎的游击队指挥官们为试探蒙斯克和泰伦矿业公司的立场和背景而只要求其中一部分武装人员参加袭击行动,一旦他们发现蒙斯克实在不好惹,届时也不必担心招来全面报复。

——合众国和英国终究没有明目张胆地介入的勇气,那等同坐实了同样虚伪的德国人对他们的各项指控。

虽然麦克尼尔口头上对进展缓慢表示不满,他更愿意让罗易的手下多在同一处设施附近频繁地发起袭击以吸引蒙斯克及其手下管理人员的注意力。当彼得·伯顿所取得的另一份重要情报辗转传到他手中后,迈克尔·麦克尼尔立即构思出了一个声东击西的战术。

“这就是敌军运输车队的交通网络所连接的各个节点。”麦克尼尔把斯塔弗罗斯找来商讨此事,他现在能依靠的也只有和他同行的希腊人了,“……距离杰索尔最近的两个节点,其中一处是矿区,另一处在公开情报中找不到详细消息,而米切尔从敌军游骑兵部队内部窃取的情报证明它似乎是个疗养院。”

“蒙斯克大概不会好心地在战乱逼近时把他的员工送去养老院休息。”斯塔弗罗斯辛辣地点评着蒙斯克的所作所为,他没有和名为蒙斯克的英国商人近距离接触过,只是从新闻报道中看到过和对方有关的内容,此外伯顿提供的消息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但是这三个地方都……很难攻入。”

正午的太阳挂在村子上空,聚在草屋里研究计划的麦克尼尔和斯塔弗罗斯还没有去吃午饭的意思。也许麦克尼尔对装甲猎兵和动力装甲的好奇来自于他对德国的不信任和对合众国的拥护,但到了这一步,他们从先前的调查中发现的蹊跷之处已经足够成为新的理由。

“一个理论上不存在的疗养院……”斯塔弗罗斯陷入了沉思之中,“首先,我们手边没有可以调动的部队;其次,即便你说服孟加拉人接近那里,他们的行动可能在半路上就被敌人发现。如果敌人真的在所谓的疗养院中藏了些什么,他们会提前转移或销毁我们所需的重要情报和资料。骑着自行车的游击队员当然跑不过有大型运输车的敌军。”

令麦克尼尔担心的不仅是这一点。那种外观和夏普敦公司研发的新型武装机器人有八成以上相似的机甲还有身穿新型动力装甲的【装甲猎兵】即便不是蒙斯克所指挥的,也断然和这个疑似有着英国相关官方机构背景的家伙脱不了干系。真正值得畏惧的不是敌人摆在明面上的手牌,而是隐藏起来的杀手锏。

必须要找个办法把隐患排除。

“是的,我们需要在这两个方向上牵制住敌人,让他们不得不出动备用部队。”麦克尼尔愿意给罗易充分的信任,问题是让罗易手下的游击队员兵分多路会严重削弱游击队的实际战斗力,而麦克尼尔又并无调动其他游击队的权限,他能说服罗易听从自己的安排也仅是因为对方愿意给他一个面子,“现在我们还需要另外一支在矿场附近牵制他们的部队。然后,我们还要在敌人隐藏起来的部队出击之后迅速地攻击这个在地图上不存在的疗养院。”

斯塔弗罗斯抬起头看了一眼严肃的麦克尼尔,小声说道:

“我已经联络了一些可信的信徒,只要你有需求,我就会通知他们尽快按你的要求行事。”

“你是说那些潜伏在巴基斯坦军队里而且忠于你们多于军队的家伙?也许让他们一直留在军队里刺探情报是个更好的主意,斯塔弗罗斯。”麦克尼尔犹豫地摇了摇头,尽管他早就同意了斯塔弗罗斯的想法,“一定还有其他办法……我们得从多个角度同时发力,把敌人一口气解决掉。”

外面传来的欢声笑语打扰了他们的思路,那是些打算和防守前线的战友们换岗的游击队员。即便经历过敌军装甲猎兵攻入村庄内的惨剧,选择了战斗的孟加拉人仍然保持着他们原有的乐观。坚信这场战争必然以自己一方的胜利而告终的年轻人们将围攻工厂的战斗看作是难得的锻炼机会,他们踊跃地提出改造武器的建议,并对着只会龟缩在围墙内的敌人投去不屑的目光。纵使暂时放过了大部分进出的车辆,无法在巴基斯坦军队大范围收缩兵力时独自抵抗游击队的外国工厂迟早会沦陷。

麦克尼尔见过那些年轻人的眼神,正是那种眼神促使他重新思考自己和合众国在孟加拉危机中应当采取的立场。人人都有贪生怕死的想法,人人又都有懒惰的本性,这是彼得·伯顿说过的。即便伯顿不这么说,麦克尼尔也会对类似的结论深信不疑,而他只会从少数几种人的眼睛里看到毫无保留的斗志。为信仰而疯狂的殉道者,被推到了悬崖边上仍无法止住脚步的艰难求生者……若不是巴基斯坦军队自去年年底开始对孟加拉人大开杀戒,事情本不必发展到如此地步。

“哎,你倒是再想想嘛。”斯塔弗罗斯催促道,“要是你不说,我就自己做决定了。”

“此事关系重大,我必须要谨慎。”麦克尼尔叹了一口气,“这会影响到德军的计划……进而会带来一些我们尚无法预料的影响。”

话是这么说,他仍然迅速地敲定了行动方案并要斯塔弗罗斯照办。随后,迈克尔·麦克尼尔前去面见罗易,劝说对方趁着巴基斯坦军队向着主要城镇收缩的机会一举拿下眼前的工厂。他用自己所了解的战争案例向对方解释说,战争不仅是战术和战略的对抗,更是综合力量的全方位较量。

“美国佬打内战的时候,南军可以赢上许多次,可只要输上一次就很难恢复过来。”麦克尼尔已经适应了提起自己的祖国时连带着送上几句不敬之语的说话风格,他只需要说服自己把这个世界的祖国暂时和那个【美利坚帝国】联系起来就行了,“之前敌军护着工厂,我们贸然开始进攻不仅在军事上不划算,而且也很容易引来敌军盟友的关注;现在敌军已经后撤,此时趁乱拿下工厂对你们的事业来说无疑是重要进展。”

“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谢里夫·罗易见麦克尼尔也鼓励他进攻,顿觉胜券在握,“事成之后,我一定会——呃,援助什么时候送来?”

尴尬的麦克尼尔只好解释说,德军和印军存在一些流程上的问题。彼此心照不宣的两人又讨论了一些战术上的细节,这才终于敲定发起下一轮进攻的时间。

1984年4月30日夜间,【自由孟加拉军】Z集团的罗易所部突然向着杰索尔附近处于泰伦矿业公司控制下的工厂发起了进攻。此前,大量从附近溃逃的巴基斯坦士兵由于无法突围而选择退入工厂内,这无疑给了孟加拉人袭击该目标的借口。

仗着工厂防御工事坚固而不愿投降的巴基斯坦士兵们说服了工厂的管理人员和他们一同负隅顽抗。这些士兵们自信地说,敌人也只不过会往工厂内抛射煤气罐而已,这等雕虫小技实在上不了台面。不料,他们迎来的不是下一批煤气罐而是真正的炮弹。待命许久的巴基斯坦士兵们顿时被炸得血肉横飞,连带着受累的还有信了他们那套鬼话的工人们。担心自己很快就要尸骨无存的工人们不禁躁动起来,许多人离开了自己的车间和宿舍,集结起来要和不负责的上级讨要个说法。

尼克斯·斯塔弗罗斯活跃在新建立的阵地前沿,他像个真正的熟练炮兵一样教导这些游击队员调整火炮的攻击位置。这些武器装备都是游击队从逃走的敌人手中缴获的,也许要不了多久游击队从敌军处获得的收益就会多于德国人给他们的恩惠。在这份感恩之情消耗殆尽之前,麦克尼尔努力地争取着给孟加拉人持续留下好印象的机会,但他的上级似乎没有类似的考虑。

就在几个月之前,把枪口对准了孟加拉人的巴基斯坦军队无疑还是恐怖的象征。如今,此起彼伏的游击队让看似强悍的十万大军陷入了全民战争之中,整个东孟加拉的几千万乃至上亿孟加拉人都成为了巴基斯坦军队的敌人。制造更多的惨案只会把更多人推向游击队,而且这些人绝对不会在路遇抛锚的军用运输车、装甲车、坦克时手下留情。

麦克尼尔组织游击队员们在靠近工厂的另一个村子里架设通讯站,他要确保罗易和他本人都能随时了解到工厂内的战况。凭着罗易的游击队缴获的武器,完全炸塌工厂外围防线无疑是痴人说梦,但只要他们能给工厂内的士兵们还有其他无关人员带来一定的恐慌,计划就算成功了一半。

“别往厂房上打,里面的机器以后还有用呢。”放下望远镜的麦克尼尔责怪地看了斯塔弗罗斯一眼,“也不要打仓库,里面的原料和产品可以派上用场。”

“……那你说该打什么地方?”斯塔弗罗斯一时语塞,他兴致勃勃地指导游击队员学着当炮兵的结果是招来麦克尼尔一顿责备,“不如你想办法筹资买来几千发导弹,以便我精准地定位目标。”

同这场战斗相关的消息是在5月1日才传到伯顿耳朵里的。长期居住在达卡而且因为交通状况持续恶化等原因而很难离开的伯顿本该早些知情的,但他很不幸地把前一个晚上花在了夜店里。等他返回酒店时,帕克已经等候他多时了。

“这应该是麦克尼尔的行动。”尼克·西摩尔·帕克一口咬定针对蒙斯克的工厂发起的进攻是麦克尼尔在背后指挥,“他们之前似乎包围工厂许久,本地的报纸也有跟踪报道。这新一轮进攻来得十分突兀,只能解释为麦克尼尔收到了我们提供的情报。”

“有意思。”刚从温柔乡里缓过来的彼得·伯顿用了几分钟才调整好思路,“我们来打个赌,帕克。他要是能把另一处据点的威胁解除,咱们就主动配合他把最困难的一部分任务完成。”

两人为此而做了许多猜测,但他们万万想不到动手的却是处于他们估计之外的另一伙人马。5月1日下午,驻守在杰索尔东部地区的巴基斯坦东孟加拉团第7营突然发生士兵哗变,数百名孟加拉军人一同发难,杀死了他们的西巴基斯坦人上级并夺取了部队的指挥权。随后,这些已经倒向了孟加拉的原巴基斯坦士兵们向着附近的设施发起了猛攻。

滑稽的是,此刻的【自由孟加拉军】和巴基斯坦军队中都存在名为东孟加拉团的编制。虽然巴基斯坦的东孟加拉团有数个营在去年12月就发生了大范围的叛逃,很快面临着各方面问题的巴基斯坦军队终究不敢轻易地把这些还能派上用场的部队解散或就地消灭。自作聪明的指挥官们决定将来自西巴基斯坦的士兵掺到部队内以遏制孟加拉人的影响力,现在看来这个命令除了让孟加拉人士兵在下定决心叛逃时多枪毙几个战友之外实在没能起到半点积极作用。

相信这同样是麦克尼尔取得的进展的彼得·伯顿坐不住了,他心事重重地和帕克一同来到卡萨德所躲藏的寺庙中,告诉自己的老友兼对手做好把他们乔装打扮后送出达卡的准备。

“我不建议你们出去冒险。”蹲在地窖里的病床前的卡萨德头也不回地说道。

“没办法,有些事得亲自去办才能放心。麦克尼尔已经很用心了,再让他把收尾工作做了,我有些不忍心。”彼得·伯顿的语气里却总是恰到好处地少了一分郑重,“你放心,我和米切尔商量过了,他会配合我们的行动。对了,岛田说他在尽量帮你找类似的病例,也许你可以把这个棘手的家伙丢掉了。唉,这简直是个植物人嘛。”

阿拉伯王子背对着伯顿点了点头,却又迅速地摇头。

“就算是死,也要死得有价值。”后面的两位战友看不到他的眼神,这让他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其让他死在乱葬岗里,不如让他成为握在我们手里的下一颗定时炸弹。”

TB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