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小小童养媳 > 九十九章 信女陈氏

小小童养媳 九十九章 信女陈氏

作者:香辣凤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1:09: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过这些跟赵家没多大关系,而且是个丑事,陈氏听说之后,也只暗地里皱着眉头笑了一回,随即叮嘱几个孩子不要乱说,也就罢了。

这几日功夫,小小一直提心吊胆,就怕家里住着的这个神秘的王之田闹出什么事体来。结果王之田和王贵倒是老实得紧,小小几次偷偷去看,发现他们并没出门,老老实实地呆在前院。期间大概是王之田无聊,还拿了一本什么书与天赐谈论学问。

看他那副沉稳冷静的样子,仿佛外界的纷扰真的与他无关似的,小小也就松了口气,还觉得自己是不是想得太多。天赐也说,王之田的学问极好,在他之上,虽然不如赵明礼那边老道,但是有些见解比赵明礼更加独到、精辟。若是土人,他这么点年纪,不一定能有这么好的学问。就是天赐往日的同窗,也没有几个能强过他的。言语中根本就不去计较王之田是不是容米土司那边的身份,颇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意。

小小听了好笑,才多少岁数?还玩起惺惺相惜、君子之交这套来了。放在她的前世,就是院里比较成熟的孩子,十岁上下也不过能比一般孩子忍耐、懂事些,其他什么做学问什么的,可没有这两个一般的态度,跟小大人似的,看着就想笑。

八月初,该是江陵府府试开始的日子了。陈氏每日里早晚都要祷告一番,小小这才陡然发现,原来陈氏是信奉观世音菩萨的。不知何时,她从行李中翻了一个红布包扎的包裹,打开来,是一尊细瓷观世音菩萨的造像。小小虽然不懂欣赏,可也看得出来。这尊菩萨的造像瓷质细腻有如白玉,菩萨的面部非常生动,相貌姣好,而且显得庄严、慈悲和温厚,真的是一件绝美的艺术品。就小小这个啥也不懂的看了,也知道这尊造像价值不菲。

不过她不会傻到去问陈氏这观音像价值几何,只是奇怪陈氏什么时候开始信奉起菩萨来。

陈氏净手供了观音,焚香祷告了一番,这才微笑着告诉小小,原来在娘家的时候。闺中无趣,她便开始信菩萨。可自从跟赵明礼成亲之后,赵明礼不喜欢她弄这些。表面功夫也就做得少些,只是常在心中敬奉菩萨而已。

小小听了似懂非懂。施州这个地方,估计对菩萨是不怎么尊敬的,这点从府城里的庙宇就能看出来。施州府城有文昌祠、关帝祠、火神庙、玄妙观等等,就是土人信奉的傩神也有傩神庙供奉。唯独这佛教在施州这边并不流行,听说城外有个普光寺,可是香火也不怎么旺盛,只有一个老和尚守着。

不过陈氏也就是自己信奉而已,大约是赵明礼赶考的事情让她心中有些不安,这才把观音娘娘请了出来。可她只是自己信奉。并没有要求几个孩子也如何去做。倒是天赐看在眼里,跟天佑一同抄了一卷《大悲经》。小小不懂什么,陈氏却感动得不得了。

这厢赵家小院里头温情脉脉。没过两日,王大人又来了一趟,说是他的兄嫂来了,要接王之田离开。面对王大人感谢的话,陈氏百般谦虚。小小和天赐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欢喜和庆幸。

走了就好。走了最好。不然成天呆在这里,真是让人心中不安。如果可以的话,小小真想举双手欢呼一阵。

他们两人也没甚行李,依旧简单的两个包袱收拾了,王贵一个人背着。王之田又一次谢过赵家众人的照顾,取了一锭银子出来,约莫二十两的样子,要陈氏收下。

陈氏自然不肯,他又塞给天赐,不成想天赐嘴上说着不好意思,手里倒是不慢,立刻就收进了怀里。

环视了赵家众人一眼,目光不由在小小身上停留了片刻,王之田微微一笑,冲大家拱手道:“就此别过,多谢诸位照顾了。来日再会罢。”说罢转身就走了,王贵也行了个礼,追上主人走了。

他们一走,陈氏奇道:“王大人不是说他兄嫂来了接他出去么?若是有心,随时来玩就是,难道我还会不让他进门么?”

小小与天赐对看一眼,各自心中明白这王之田估计是一去不复返的,也不愿跟陈氏说破这其中情形,由得她信口说了几句,也就罢了。

眼看着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全家团圆的大日子,别的时候也就罢了,这一天是非往赵家老宅回去不可的。

陈氏一边叫天赐打听赵明礼的消息,一边带着小小置办带回老宅的礼物。

本来照着小用给赵家老宅格外置办什么,左右都是一家人,哪里有那么多客气?陈氏却不这样想,前段时间长茅土司的军队两次入城,赵家老宅那边两次专程来人打听情况,可见对于在府城的赵明礼一家还是格外关注的。陈氏为人本就柔顺,再来想着终究是一家人,躲也斩不断血缘相关,倒不如大大方方地回去,就算殷勤些,也好过落了口实,叫那些不相干的人议论纷纷,戳自己的脊梁骨。

她有此想法倒也不是因为旁的,实在是巷子里卖水的蔡家这几日正上演着好戏。

蔡家以卖水为生,当家的蔡老大三十多岁,下头还有一个弟弟未曾分家,上有父母健在,一家人都住在一块儿。蔡大嫂是长媳,本来当着小的,公婆俩怎么也要给她些体面才是。

可前些日子蔡老大叫人从妓寮里头光溜溜地提了出来,成了这府城里的笑柄,蔡家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叫人指点着笑上几句。蔡家小嫂子是个面皮薄的,受不得人家指指点点,便回了娘家。蔡大嫂更是面上无光,忍不住教训了蔡老大几句。开始倒还好,后头蔡老大恼羞成怒,竟然动手跟蔡大嫂打了起来。

蔡大嫂常年做着力气活,脾气也泼辣,当即不肯示弱,徒手跟蔡老大干了一仗,惹得巷子里头相邻的人家都听见了,便有那好管闲事的去相劝。谁知没有说上两句,蔡家老婆婆冲了出来,揪住蔡大嫂头发,照着她的脸就是几下耳光扇过去,骂她“自己连个男人都拢不住,还好意思跟男人动手”,说她“没了尊卑上下”,犯了“不顺父母”和“口多言”的七出之条,要将她休出门去。

蔡大嫂是个硬气的,昂头一顿臭骂,将夫君和婆母骂得狗血淋头,老公公冲出来要打她,倒叫她拿住了手杖。她也没还手,转身收拾了自己的衣物,带上十二岁的女儿回了娘家。

本来这事从头到尾陈氏都看在眼里,要她说,蔡家大嫂做的极对,若是她当初有蔡家大嫂的硬气,敢跟公婆对着干,也不至于在赵家老宅呕那么多的气。

可没想到接下来情势急转直下,大家一改之前的态度,纷纷说蔡家大嫂做得不对。蔡大嫂还有两个儿子留在家中,一个十岁,一个五岁。蔡家小嫂子回了娘家,可她的两个孩儿,一个六岁,一个三岁,也都丢在了家里。这下可好,蔡家老公婆俩年纪大了,劳累不得,蔡家兄弟俩还要卖水,根本就顾不过来。没过两日,蔡家老公婆俩纷纷累倒,家里连饭都没得吃,日日午间都上赵家食堂里头来买。

陈氏心中不忿,可这事到底不关她什么事情,也没道理插言去管。只是给蔡家老大盛饭的时候,难免语气有些不好。

话说这事蔡老大本就不占理,不过听不得婆娘嘴碎,作势要教训她罢了。可他也没想到居然后来父母也进来干涉,搞得无法收场,气得蔡家大嫂回了娘家。再听陈氏口气不好,他也心中憋闷,忍不住为自己辩解了两句,接着便倒起了苦水:“我如何不想去接她回来?可这事如今闹的,咳,真是不好说。成日里都有人去跟我娘说话,倒弄得我骑虎难下,我娘整天叫我写休书呢!”

小小在旁边听了,翻个白眼望天。陈氏还真是……打听别人家的事情做什么,自己的事情都还处理不好,管人家呢!

果然陈氏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避嫌似的往后退了一步道:“这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一个外人也不好说嘴。只不过一日夫妻百日恩,蔡家大嫂要操持一家子的事情,本也太不容易。平日里也没见她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句累,我挺敬佩蔡家大嫂的。”

秀才娘子如此说了,蔡老大觉得脸上特别光彩,不好意思地连道:“不敢当,不敢当。”

话已至此,陈氏想了想还是说道:“这家和万事兴,过日子哪里没有个磕磕绊绊的,蔡家老婆婆若是过这段气,也是希望过和顺日子的。蔡家大哥也莫管旁人想什么,把大嫂接回来,好好过日子要紧。”

其实陈氏比较想说的是,她家又不供晚间的饭食,每次好不容易晚间跟儿子一起静静吃顿饭,偏蔡家人偶尔晚间也要买饭食,都是街坊,又不好得罪,可她觉得有些苦恼。若是蔡家大嫂回来了,哪里会有这些琐碎的事体?自然是劝和不劝离的。

蔡老大如何回家去劝老娘,接了蔡大嫂回来,这是后话,暂且不提。陈氏带着小小上了好几次街,终是定好了中秋的节礼,预备八月十五一大早就回赵家老宅去。

天赐日日往城外跑,生怕错过了消息。城外是驿站,朝廷文书传报专用的,也有家境富庶的,多使些银子,驿站也会帮着捎带一下信件。前段时间长茅土司闹着要跟容米土司干仗,马队都怕沾惹麻烦,没什么往那头去的,只能指望驿站这边看是否有甚消息。

不过终究还是失望了,赵明礼并没有带信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