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小小童养媳 > 六十八章 陈氏得意【一更各种求】

刘管家两口儿走了,赵李氏又病了,这家中许多事便得重新分派下来。

作为家中唯一的下人,小小本应承担最多的工作,奈何她年纪太小,即使翻过年,也不过六岁,着实做不了什么精细、粗笨活计。略一商量,便让她往赵李氏跟前伺候汤药什么的。

小小有些无奈,赵李氏从来就不待见自己,这些人就不怕自己去她跟前伺候,反倒将她气得病重了些么?

昨日赵李氏病倒,赵明礼并赵老三两个衣不解带地伺候着,深夜她才醒来。却口斜眼歪,说不出话来,两片嘴皮子抖抖索索地,涎水也管不住地往下流。

大夫诊治时已是说了,这是轻微的中风,若是调养得好,走路、说话都不成问题,最紧要的,就是病人需得心情开朗,才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欠下巨额的印子钱,赵老大下落不明,最疼爱他的赵李氏心情如何开朗得起来?

陈氏手中把着一笔钱财,赵明礼不是不知。可一来这是媳妇的嫁妆,论理也没有他一个男人家去管的道理,再者赵明礼也知道这是陈氏留下的最后的退路,自己来年赴江陵府参加府试,还有两个孩子往后的用度,只怕都得从这里头出来。

可昨日那个情形,不将媳妇这钱讨要出来,如何能过得去眼下这个难关?

于是他软硬兼施,从陈氏手中弄出钱来,没料想粗略一算还不够,幸好刘管家知趣,提出自赎自身,虽说放走了两个能干的下人,好歹凑了些银子出来,况且不用再发月钱。算来还省了一笔。

只不过这头顾上了,陈氏那头就难以忽略了。思及直到现在陈氏都没正眼看过自己一眼,赵明礼心中颇有些不是滋味。

不过这个不是眼下最让人忧心的问题,老娘卧病在床,大哥下落不明,一夜未曾合眼的赵明礼想到这些个就头疼。不过收拾收拾书本用具,还是招呼了天赐天佑俩个往蒙学而去。

孩子最是敏感,昨日刘妈妈两口儿离去,内中原因虽未明说,小兄弟俩也知道跟大伯的欠债脱不了干系。天佑还是懵懂。天赐多少已是晓些世事,对于父亲一力将所有事情承担起来有些忿忿不平,脸上便带了出来。

见哥哥不高兴。天佑也不晓得是何事,不过昨日刘妈妈离家,他哭到半夜才哽咽着睡着,此时睡意未消,扯着哥哥的手眯着眼睛踉踉跄跄地跟在后头。

赵明礼不喜。便叱道:“行如风,坐如钟,天佑,所谓德行,从一投足一举手中便可看出,你自己看看自己的样子。哪里有半点君子之风?”

听到父亲的话,天佑打了个冷战,乖乖立住低了头不敢答话。天赐护道:“父亲,弟弟还小,正是贪睡的年纪哩。”

赵明礼也不欲多说,摇摇头嘟囔道:“都是你们母亲惯的。”

这话让天赐不快,却也不敢顶嘴。鼓着腮帮子拖着弟弟跟上父亲的步伐。

赵老三带了二郎,还有大嫂王氏一处。跟在他们父子后头出的门,远远看见他们停下说话,文绉绉的,王氏眼神便有些迷茫。

记得初嫁给赵老大的时候,他嘴里也时不时带些“子曰”“君子”之类的话出来,这大郎也不过十二岁,怎么一切都变了个样。如今好赌成性不说,居然还打坏了二郎,眼下更是连人也不见。那债虽是二叔还上了,可这人情、银子都欠下了,也不知还不还得起。

赵老三便催了一句:“大嫂,走吧,赶紧些将这印子钱还了,还得去打听大哥下落哩!”

未出村,迎面便碰见廖家婆娘,远远见了,那廖家婆娘就哼了声,脸上摆出鄙夷之色。

王氏不愿与她争执,低了头忍气往旁避了便走,心中暗自咒骂赵老大,若不是他这不争气的东西,自己何时在谭家坝有这么灰头土脸?

廖家婆娘却不罢休,大声说道:“啧啧,真是造孽,又不是揭不开锅,借啥印子钱,这又是阎王债,又是瞎眼娃,谁还敢跟你们家做亲啊!幸好啊幸好!”

王氏回头盯着她,赵老三心下着急,怕她们又起口角,只得在旁催促。二郎扯了她一把,王氏这才罢了,抬腿便走。

一路走着一路想,越想越是心酸,还没走到府城外谢老三处,王氏已是哭得成了个泪人。

赵老三看了眼二郎,叹了一声便作罢,自去寻谢老三还钱,王氏并二郎便去寻赵老大下落去了。

赵老大终是没有寻着,王氏带着二郎一路打听,最后只是听说有人见赵老大自北门出了城,也没见转来。那北门外都是些下等妓寨,王氏也没脸去寻,回家自哭了一场,也就丢开不提。

家中一个余钱也没了,赵家兄弟俩一商量,便将猪卖了,反正前头人家送的肉、粮都还有,将就些也能好好过个年,只盼着赵李氏快些好起来,便是这家中福气了。

已是进了腊月,别人家都是欢欢喜喜,只有赵家,成日里也没个笑声。

小小服侍赵李氏进了碗药,拿帕子替她揩了揩嘴角,心里悄悄叹气。往日里那么厉害的一个人,一病下来就全没了气势,露出几分垂暮老人的可怜来。

赵明礼的蒙学要到腊月二十三才散,赵老三又是个三棒子打不出屁的性子,媳妇们个个都不怎么待见她,赵李氏床前伺候的人不少,也还周全,就是没一个人说句话。

大郎、二郎已是迁到了东厢阁楼下头去,小小住进了东厢房,方便就近照顾她。日夜陪伴着,就是个铁石心肠的人,看着她这副可怜的样子,也要软上几分。

何况小小硬不起这副心肠。

于是常常陪着赵李氏自说自话。

“老夫人,今儿想吃什么啊?三奶奶今儿熬了骨头汤,给您煮碗粥可好?要不再放上两个鸡蛋?您爱吃鸡蛋么?”

“老夫人,你冷不冷啊?要不要把炭盆里的火拨旺些?”

“老夫人,您的旱烟杆子给您擦了擦。里头的烟油怎么擦啊?”

诸如此类的废话,不管赵李氏答不答,小小都自顾自地说着。莫说赵明礼和赵老三看着稀奇,就是陈氏也奇怪,悄悄问她:“往日里老夫人那般骂你,你还跟她对着干过仗,如今怎么倒对她好了起来?”

小如今她又不骂奴婢了,再说您看老夫人好可怜,几次夜里奴婢都瞧见她偷偷哭来着。”

这倒也不是假话,不过那眼泪是为什么而流的。就说不准了。

陈氏怔了怔,也觉得自己太小气了些,老人都病到这个地步了。还那么生气做啥?至于银子,犹在闺中便常听父亲说,银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捂在手里只能发烂,用了才是银子。

说起来。自己虽折了银子,赵明礼对自己不是不愧疚的,此时还生甚气,好好拢住丈夫的心才是正经。

想通了这一层,陈氏端着架子,对赵明礼态度却和缓了些。果然赵明礼心有愧疚,百般体贴小意,两人很快和好如初。

对于赵李氏。陈氏也乐意接近了些。王氏和小李氏虽然心中诧异,更多的却是对陈氏的愧疚与敬佩,无形中这家里,陈氏地位竟高了起来,隐隐有些一家之主的劲头出来了。

小小看着暗暗敬佩。陈氏这是审时度势,虽说受了点委屈。可毕竟钱是她拿出来的,救了赵家上下,再对婆母恭敬,对妯娌和气,自然就压了王氏和小李氏一头。

王氏本就心存愧疚,小李氏也服气,三妯娌里头陈氏自然就占了先。

没了赵老大,剩下的兄弟两个自然以赵明礼为尊,如今赵明礼也服气陈氏的,自然这家中陈氏成了地位最高的人。

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吧。

腊月二十三,赵明礼的蒙学散了馆。在老谭村长家叨扰了许多日子,赵明礼过意不去,便让大郎、二郎两个背了些柴禾去谭家,结果回来硬被谭家塞了好些鸡蛋,说是给赵李氏补补身体。

放印子钱的谢老三要债,赵老大失踪,赵李氏生病,这许多事情,村中人不是不晓得。可尊敬秀才老爷是一回事,上门探病的一个也没有,皆因这印子钱是村人眼中的忌讳,若是沾惹了,便是麻烦,眼下又进了腊月,谁家不想来年讨个好彩头?

可老谭村长当着众人的面塞给赵明礼鸡蛋,虽说没有上门去看,这态度还是明显的。不少人便后悔起来,思量自己是不是避得太过。于是大郎等人出门,便不断有村人带东西给赵李氏,倒叫赵家人觉得惶恐起来。

进了腊月里头,家家都忙活着,赵家也不例外。可人家表示了,总得还礼,赵家人聚了一商量,便决定让妯娌几个出面,上各家还礼致谢去。

王氏和小李氏倒好,陈氏一双小脚,走了没几步便隐隐作痛。妯娌几个正是相好的时候,王氏和小李氏也不见气,就在道旁寻了处突出的石头,让陈氏歇脚。

刚歇了没多大一会儿,后头传来隐隐的说话声。

这山道边是一丛矮树林子,陈氏妯娌几个坐在地上,想来后头也没瞧见。听声音,是两个妇人,说的正是赵家的事。

ps:

关于本文让人心烦的情节,爪子只想说,其实这就是生活,这样的情节,爪子做了压缩处理,所以很多事情累积到一块儿,看得人心烦,其实我写着也烦。若不是因为这些连宅斗都算不上的家长里短,包子似的赵明礼顶着孝道的大义,无论如何也走不出最后的那步。所以,为了美好的未来,受点苦是肯定的,不过苦难之后,必然是美好的阳光。爪子不想写一个五岁的娃能改变什么,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无法改变的,小小只能先适应了这个社会,才能在困境中谋一条出路。谁让俺是个不喜欢开金手指的后妈呢?如果一个五岁的孩子太过出众,别说古代人,就是我见陌生孩子这样出众,也会怀疑她是妖孽的。各位看官,您说呢?最后附带一句,因为俺个人感观,不喜欢单章结束,所以今天三更调整章节,明日恢复四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