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清川剑志 > 第十九章 宝剑空利

清川剑志 第十九章 宝剑空利

作者:赵不言1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1: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清也没想到这黑乎乎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湛泸剑竟然如此锋利,大喜之下抽回宝剑又攻向其他敌人,金兵见他宝剑锋利,己方无论刀盾还是狼牙棒等重兵刃都难与匹敌,两者一旦相交就纷纷或断或损,金兵忌惮他宝剑锋利,无奈下只得聚在一起相互掩护着和他二人相持。魏清和曹路攻守之势立时逆转,当下魏清持剑主攻在前,曹路持棍在旁专意掩护,只是金兵人多,一时之间仍难以杀透敌人战阵冲出城去。

远处突然一阵鼓响,又有一彪人马向着城门方向杀了过来,魏清大惊失色,对曹路说到:“师弟,不想我二人今日要命丧潞安,都是我连累了你,不然你早可以逃出城去了”。

曹路对魏清一笑道:“清哥儿,别说丧气话,我挺喜欢你这人的,咱们师兄弟死在一起倒也好,免得黄泉路上也没个人作伴,再说今日便是要死也得多拉几个番狗来垫背,总不能堕了我丐帮大义分舵的威名才是”。两人想到敌人援兵一到自己定是在劫难逃,心中反而坦然,只求临死之前能多杀几个敌人。

鼓声中一丛乱箭射来,数名金兵惨叫着中箭倒地,原来却是陆登带着数百亲兵赶到了,只见他已无平日身为一方大员时的温文尔雅,此时满脸的血污,头发散乱着擎剑指挥麾下的宋兵冲击敌阵,魏清见到生机重现,立即惊喜着舞剑和曹路配合宋军攻击金军。金军见势不妙,拉起受伤的同伴且战且退,让出城门前的口子,宋军也不追赶,在陆登的指挥下守在城门口,招呼避难的百姓尽快通过东门逃出城去。

魏清上前拜见陆登道:“陆大人,此次未能及时赶回来示警,累得全城军民受难,在下心中实是难安,请大人准我随军戴罪立功,就算是最后战死在这潞安城中我也在所不惜”。

陆登额首说到:“这不是你的错,金人此番行间使计不过是不愿多伤士卒而已,便是这次没中敌人的奸计,以双方的战力来讲,攻破潞安也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其实我得你报信后早就上书朝廷请修战备,只是朝中官员们纷争不休,对他们而言反正自己安居京都之中,但求升官发财,边患又与其有何休戚,依我看来金人此次南下势大,说不准京中的诸位稍后也会无法安坐家中了”。

陆登又看了眼魏清手中尚在滴血的湛泸剑,含笑道:“这湛泸剑本是仁道之剑,锐而内敛不带杀气,它本非杀伐之器,不想你今日能以此剑救民,倒也不负我当日赠你此剑之意了,只是可惜宝剑空利,却挽不回这破城的宿命。好孩子,你快出城去吧,且留得有用之身,别把性命跟着我白白丢在这潞安城中”。

魏清听陆登言下之意竟是不愿一起出城,急忙劝到:“陆大人,大势已去难以挽回,你何不也一起出城,将来再图收复失地不迟”。

陆登索然长叹道:“本官身为一州节度,坐失节地连累全城不幸,哪里还有面目再苟且偷生,现今唯有战死在这城门前,能多救得几个百姓也算无愧于心了。你与我不同,从未享过朝廷俸禄,不必以死殉忠,这就快走罢”。

魏清知道陆登已经决意以死明志,也就不再多言,抱剑行礼道:“陆大人珍重,你之前的教诲我从未敢忘,此生定不叫这湛泸宝剑空鸣匣中”。前方不远突然一阵鼓噪,只见大队的金兵向着城门蜂拥而来,陆登不再理会魏清,转身举剑大喊:“速速列阵紧守城门,放百姓们出城去”。

魏清盯着陆登的背影默然片刻,然后对曹路说到:“师弟,我们出城去吧,我的父母都死于金人之手,家早就没了,好不容易才在潞安这地方遇到师父和你,不想这日子又被金人给毁了,天地茫茫,真不知何处才有我一方容身之所。”

曹路拉着魏清边向城外走边说:“本帮的大信分舵就设在京师汴梁,不如就去此处投靠,也好把消息传给大信分舵的兄弟,让他们报与总舵再做商量”。两人商议已定,便随着出城的人流往南而去,一路上虽然偶遇小股金兵拦截,但二人都是习武之人,逮住机会杀了两名落单的金军骑兵,夺了对方的马匹后终于平安逃了出来。

两人一路骑行离潞安越来越远,待到进入河间府的地界后,便再不用担心有金军追击,两人都是身无长物,索性卖了夺来的马匹换了些银钱用度着继续步行出发。金军南下的速度似乎很快,路上不时遇到举家避难的百姓,等到两人刚踏出河间府地面的时候,后面跟来的难民说到河间太守张叔夜已经不战而降了,西路金军五万余人正直逼宋廷京师汴梁而来。又有河北过来的人提到魏清的老家燕山府也被东路金军攻破了,宋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倾国出兵又是花钱赎买的燕云之地竟就这般轻易的得而复失了,现今两路金军合在一处共有十万余人,看势头似乎是打算要攻打汴梁城。

两人不敢再多逗留,立即加快行程向着京师方向径直而去,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汴梁。东京汴梁与潞安大是不同,光是城墙就修了三重,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城,其中仅外城的城门就有十二道,城内举目望去更尽是一片繁华之景,市坊沿街店面前人头攒动,出售的各色商品不提百姓日常必需的油米茶盐,便是蜀锦、端砚、晋铜、吴纸等奢贵之物亦是不乏问价之人。魏清自幼长于山林猎户之家,就算在潞安城中也是大为开眼,此刻见到这座气势恢宏的繁华都会不禁啧啧称奇,曹路也是望着车水马龙的大街兴奋不已,连拉着魏清一会儿嚷着要尝尝玉楼的包子,转眼又吵着要吃他本家曹婆婆的馅饼。

魏清止住曹路道:“且不忙耍乐,还是先去大信分舵落了脚再说”。两人随即在一处街角刻画上丐帮弟子用于联络的暗号图案,然后就在旁边候起来,过不多时就有一名污糟邋遢的负袋乞丐过来问话,两人与对方接了见面的暗语无误后,便主动报上了姓名身份和说明来意。那乞丐听后就引着二人东转西拐的穿城而出,走了好久才来到城外的一片杏树林中,只见林中的一块空地上结着几间草房,几名持械的丐帮弟子正往来警戒,魏清和曹路被带进其中一间屋内,一名头发胡子都已花白的老年乞丐微笑着称自己便是大信分舵的副舵主杨鸣。

魏清和曹路表明身份后,就将潞安城被金军攻破以及林虎和程彬战死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杨鸣听闻后抚须叹道:“不想大义分舵竟遭逢如此大难,你们现就在此暂住,待我和本舵的刘舵主商议后报予总舵再行定夺”。魏清二人在丐帮中都是不入流的低袋弟子,此等大事自然无法置喙,当即便行礼称诺退了出去,在大信分舵弟子的指引下安置着住了下来。

第二日一早,曹路就拉着魏清非要进城去闲逛,两人此时无人约束,手头又没待办的事项,正好此前卖马的盘缠还剩下一些没花完,便约定一起进城寻几处名胜游玩一番,顺便尝点曹路心心惦记的各色小吃。两人进城后先购买了些吃食打包带着,然后从路人口中问得路径,来到城内的吴起庙中瞻仰古人风采,魏清幼时只在村中过年唱社戏时听过些“薛仁贵三箭定天山”、“郭子仪匹马退回鹘”之类的演义故事,对吴起的生平事迹并不了然,曹路则是只顾把食物大口大口的往嘴里面塞,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吴起庙中的香火不旺,只有稀稀寥寥的数名外地游人,大多只是随意走动着四处看看便离去了,远不及相国寺和太平兴国寺等地的人气兴旺。魏清正苦于无人询问典故,忽听得旁边的一名年轻书生长叹道:“唉,古人已矣,却不知本朝何时也能降下如吴起这般的良将”,魏清听他言中感叹意味悠长,不由得细细打量一番,只见这书生面容清秀,看去不过二十出头,一身月白长衣虽非新制,却浆洗得极是干净。

魏清上前施礼问到:“方才听兄台叹息,定是知道吴起的生平作为,在下没读过书,没听过吴起的事迹,不知兄台可愿为我解惑”。那书生见魏清衣着简陋却好奇古人往事,不禁流露出一丝微觉诧异的神情,但随即就回礼笑道:“无妨,我也是初到东京不久,今日正好闲来无事到此游历,阁下既有此雅兴,在下便将吴起的故事讲来,若有谬误之处还望指正”。

魏清见这书生身为读书人却对自己说话客气,心中大生好感,说到:“我叫魏清,旁边这位是我的同门师弟曹路,我们是从潞安州过来京师的,却麻烦先生了”,那书生答到:“不敢,原来两位是从北方来的,在下江宁秦桧,表字会之”。

(第一卷初涉江湖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