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巾帼志之乱世红颜 > 第六章 锦囊妙计

巾帼志之乱世红颜 第六章 锦囊妙计

作者:中国海军元帅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0:5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前往郡城的路上,燕无双想起一事,问杜君雁道:“无双有一事不明。那群公差突如其来,姐姐何以片刻之间,便识破为歹人所扮?”

杜君雁道:“刘使君若有急事寻我商议,必然亲自驾临,或派司马率郡府卫士护送,衙役只管递交案件公文,不事接送,此为其一;那王绍自称新任捕头,却不知我为保密起见,与刘使君有约,指定专人往来通信,不用生人,此为其二;既云新人,初次见面尚需确认,他在门外只听一问便知是我,进门一见婉曦便即认出,岂知她往来公门,皆作男装,何以如此熟识,此为其三;刘使君与我至交,似此护送之事,本应言简意赅,无需落款,而信中行文中规中矩,更加盖私人印鉴,郑重其事,显然欲盖弥彰,此为其四;河东土人(本地人)言行朴实,不善雕饰,王绍一介捕头竟能言善辩,仿佛早已料我出言相询,此为其五。有此五大破绽,只需稍加推断,便知有诈。”

燕无双道:“那厮们只道天衣无缝,企图瞒骗姐姐,当真班门弄斧。只是身上公差服色,信件印章,又从何处得来?”

杜君雁道:“怕不真有公差前来送信,吃那厮们于路上害了。这一节我虽有所料,只是一路上百里,欲找寻藏匿尸身之处,当真不易。”

燕无双道:“?犯既已被杀,余下之事交给官府便了。先谋大事要紧。”

杜君雁道:“正是如此。一待此事料理完毕,你我即刻动身南下。”

二女行了一日,于黄昏到达临汾郡衙,面见了刘弘毅,将遇刺之事一一告知。刘弘毅听罢,用笔在纸上画出草图,将段宇飞被陷害、燕无双被栽赃和杜君雁遇刺三件事按逻辑联系起来,与杜君雁共同推导,一个巨大而完整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

“好一张官匪合谋之巨网!”刘弘毅道,“竟连我等亦也险些为其杀人之刀。老贼果然厉害!娘子将何以制之?”

杜君雁道:“眼下老贼全盘计划,已悉数在我掌中。只差些许关键证据,待得收集齐全,便可借朝廷之力,一举除之。”

刘弘毅问道:“下官如何效劳?”

杜君雁道:“其一,请使君致书汤公,一切按部就班,不必节外生枝,加派援兵;其二,开具本郡官凭路引,并借御赐符节,用以勘验取证;其三,挑选身手敏捷之心腹二人,快马两匹,听我安排行事。今夜便要备妥。”

刘弘毅一口应承下来,亲自分拨人手,逐个落实去了。

次日拂晓,临汾郡南门刚一开启,两匹快马便疾驰而出。马上行人身材苗条,身披斗篷,面蒙黑幕,背着包裹,还有一人马背负剑,行色匆匆,朝着河东郡方向赶去。

一双锐利的鹰眼自道旁的大树枝桠后露出,正是在霍太山逃逸的紫袍高手。他望着两人的背影,打了个手势,两个平民装扮的属下立即翻身上马,随后跟踪而去。由于吸取了上回被乔装骗过的教训,自己仍然留在原地,继续密切监视着城门外进出人等。

奇怪的是,他监视了整整一天,直到夜黑闭门,除了让他看得眼花缭乱、视觉疲劳的平民百姓,再也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女子从城里出来,其他各门盯梢的属下们也是如此。紫袍人心下疑惑,怀疑她们还呆在城中拖延时间,又接连监视了两天。直到之前派出去盯梢的下属回来禀报,对方在河东郡境内失踪,才知道杜君雁等人已经设计摆脱了他的监视。紫袍人恼恨地一拳砸在树上,料得杜君雁与段婉曦必定去了京城,便率人取路河东,尾随而去。

三天后,杜君雁与燕无双出现在了洛阳城外。燕无双带路来到宣武陵当晚约会地点,杜君雁看过地形,让燕无双扮演那个神秘的约斗之人,将当晚的事重演了一次。而后,杜君雁将燕无双留在城外,带着刘弘毅开具的官凭路引和御赐符节入城,直奔洛阳的刑部衙门……

同日,段婉曦、薛雨晴也已抵达大兴城外,并赶在傍晚城门关闭之前进了城。

大兴城作为邢朝首都,气势雄伟,规模宏大,设计精巧,规划整齐,乃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的国际化大都市。全城分为宫城、皇城和郭城三个部分。宫城位于城北的高地上,占据了京城中的有利地形;皇城又名子城,是中央政府各省部府衙所在地,紧附于宫城的南边;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皇城与宫城,是一般居民和官僚的住宅区,也是大兴城的商业区。大兴城内有东、西两市,东曰“都会”,西曰“利人”,在皇城外东南和西南作对称分布。两市是城内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店铺林立,四方珍奇宝货荟萃其中。全城街道整齐,分坊管理。城内南北十一条大街,东西十四条大街,形成网格布局,其间列置一百零八坊(又称“里”),每坊都有专名。这些坊又以朱雀大街为界分为东西两半,分属大兴、长安两县。入夜,坊门关闭,十分严谨。此外,大兴城内还开凿了龙首、永安、清明三渠,把浐水、交水、潏水的河水引进城内,解决宫苑及其他用水。三条水渠萦回曲折,还在城中汇成多处池塘,更增添了大兴城秀丽的景色。

尽管此时的邢王朝的已经分崩离析,关中也是盗贼四起,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朝廷在京畿地区仍有相当的军事力量和完备的行政体系,对关中地区依然保持着较为稳固的统治。大兴城的大街上仍同往日一般,熙熙攘攘,汇集了邢朝仅有的盛世气象,直到王朝最后的日子里,始终保留着它特有的威严,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姐妹俩由延兴门入城,来到位于升平坊沿街的迟家宅院外,只见门外楼上,布满了手持长矛的军士。二女又绕到后门看了一眼,也有十来名军士严密把守着。果然不出杜君雁所料,段云娟一家虽未下狱,已被严密控制。段宇飞家不用去看也知道,决计好不到哪里去。此时距离宵禁时间只有半个时辰,行人纷纷归家。段婉曦本想就近找家旅舍落脚,方便往来联络。但转念一想,宇文述必在周遭布下眼线监视往来人等,便带着薛雨晴迅速离开,径投崇仁坊景廉家来。

阔别两年再次见到心上人,段婉曦、郑泽慷都是百感交集,长期以来的相思之情如同火山般几欲喷薄而出。但段婉曦心念兄姐安危,很快抑制了自己情感的冲动,关门入室后便直入正题:“三哥遭奸臣陷害,全家危殆,玄成可有良策搭救则个?”

郑泽慷调整了一下情绪,面带难色说道:“虽是宇文述奸计,但目下人赃俱获,于三郎十分不利。后日再审,若无反证洗冤,难免株连段氏全家。我虽有心相助,苦无良策可施。但闻‘神断’杜娘子现在河东相助段氏,必有解救之策。”

段婉曦得了提示,便取出杜君雁的锦囊,与郑泽慷共同拆开来看。郑泽慷看过后叹道:“杜娘子不愧刑名能手,端的一针见血。事不宜迟,明日便设法知会三郎。”

段婉曦道:“只是如此要案,刑部必然严密盘查监控,如何能将口信送入?”

郑泽慷思索片刻,走到门外吩咐下人:“请二弟、三弟前来议事。”不一会儿功夫,两名二十出头的青年快步而来。郑泽慷领他们来到厅上,向段婉曦介绍:“此二人乃仲父所出同母兄弟。元弟(年长的弟弟)名浩,字子瀚,现任左拾遗(门下省初级属官,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幼弟名松,字子材,现为左翊卫翊府卫士(按邢府兵制,左右翊卫除统率卫戍部队宿卫京畿外,又兼领内军,各分亲﹑勋﹑翊三卫府,守护皇宫大内)。”又向两个弟弟介绍了段婉曦。景浩、景松兄弟得知她就是近年来在河东屡建战功、声名鹊起的小将穆清,汤公段思廉爱女,都是惊讶佩服不已。

郑泽慷对段婉曦道:“二位兄弟皆心腹之人,尽可坦诚相见。二弟于门下任职,为纳言高相公所器重;三弟奉调轮值监守大理寺诏狱(自两汉以来,中高级官员犯法,只有经皇帝下诏才可系狱审判,因而以专门关押中高级官员的监狱称为诏狱,并非明朝专有)。若得职务便利,或可设法传递。”

段婉曦问道:“二位兄长可知家兄在狱中,情形如何?”

景松道:“三郎六日前被解至京师,囚于诏狱,大将军阴世师命我等日夜轮班,严加看守。大理寺会同刑部、御史台两番提审,昨日甚至动用大刑讯问,伤势颇重。”

段婉曦心里一紧,急问道:“可有性命之忧?”

景松道:“令兄行伍出身,武艺精湛,暂无性命之忧。但刑部尚书骨仪素有酷吏之名,若不得口供,加重刑讯,只恐难保。”

景浩道:“高相为救三郎,与袁相(尚书左仆射袁乔)、郭侍郎共同上疏,以本案牵涉重大,骨尚书与段氏不睦,特请由内史、门下派员旁听。三郎与瓦岗诸将虽守口如瓶,终非长久之计。依大业律,命官坐十恶之罪,证据确凿而拒不供认,得拷讯(用刑)之。三问仍不供者,依证定罪。高相公私下指教,三郎若欲免罪,除非讦告宇文述,别无他法。但铤而走险,势难两全,一旦失利,段氏危矣。”

段婉曦道:“高相公之策,正与君雁姐姐不谋而合。她已定下万全之策,只恨无法知会三哥。二位兄长可有良策?”

景松想了想,道:“我等轮班监守诏狱,每日三巡,必经牢房,只是不得接近,如何送入?”

郑泽慷眉头一纵,计上心来,道:“既有此便利,我倒有一策,神不知,鬼不觉,便可将信送入。”说罢四人凑到一起,低声商量起来。

17k公告:网文联赛本赛季海选阶段最后三周!未参加的小伙伴抓紧了!重磅奖金、成神机会等你来拿!点此参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