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巾帼志之乱世红颜 > 第十二章 饯别间,豪杰心心相印

晋王祠坐落于太原城南五十里,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是奉祀晋国首任诸侯唐叔虞的祠宇,曾名唐叔虞祠、晋王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焉。’今在县之西南。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羁游宦子,莫不寻梁集契,用相娱慰,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后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高欢、高洋父子又废东魏而建立了北齐,定晋阳为别都。并在天保年间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邢开皇年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香火鼎盛,为太原名胜之最。到太原而不游晋祠,犹到北京不游紫禁城一般。

红日低沉,寒风渐起。白天的香客们已经相继散去,唯有一名中年男子,依然肃立在祠前的槐树下,似乎在等待着重要人物的到来。

马蹄嗒嗒,几匹快马出现在了中年人的视野里。中年人喜上眉梢,知道是他等的人来了,快步迎了上去。

“正明兄!”领头的中年人高声呼叫,与随从们滚鞍下马,一同上前见礼。

中年人拱手道:“劳驾汤公远道而来,鼎辉不胜惭愧!”原来他就是告假回乡,即将离开河东,请段思廉前来相见的左骁卫大将军彭鼎辉。

段思廉握住彭鼎辉的手道:“你我至交,召之即来,有求必应,何以如此见外?”随同前来的子女侄儿和小姑娘薛雨晴一一上前见礼。

彭鼎辉充满父爱的目光在薛雨晴身上停留了好一阵,心中百感交集。几个月前两位长大的小姑娘同到雁门军中拜访,他有的只是久别重逢的喜悦和后继有人的欣慰,还琢磨着找个时间正式收雨晴为义女。不想这么快便又要天各一方,不由怅然。

段思廉察言观色,明白彭鼎辉的心情,便道:“昔年正明同雨儿一见投缘,便有舐犊之情。段某因收养未久,不便转托,留至今日。今雨儿已然长成,可愿拜正明为父?”

薛雨晴满心欢喜,答道:“雨儿愿意。”

段思廉大喜道:“既如此,快快见礼!”

“义父在上,请受女儿一拜。”薛雨晴毫不犹豫,推金山,倒玉柱,向彭鼎辉盈盈拜倒叩首。彭鼎辉心怀大慰,受她一拜,随即上前扶了起来,柔声道:“吾年近半百,未有爱女。今得雨儿承欢膝下,共聚天伦,平生之愿足矣!”说罢,拉着薛雨晴并邀段思廉等人一同入祠中,瞻拜了唐叔虞的灵位,而后步行到祠后难老泉边的八角亭。亭中已摆下酒菜相候。段宗扬与薛雨晴掌上灯来,众人分头坐下。

彭鼎辉对段思廉道:“此番蒙贤侄女助力破敌,实乃勤王第一功。无奈主上猜疑,只得自居其功,待圣驾走后亲自上门致谢。然府中人多眼杂,恐犯上忌,告假离任亦不便逗留,不得不出此下策。望汤公恕鼎辉怠慢之罪。”

段思廉道:“正明为保段氏,自请引退,用心良苦,思廉感激尚且不及,何见怪之有?公将离任,不知何时再得相见。思廉借花献佛,与子女同敬一盏,为公饯别。”说罢亲手给彭鼎辉满满地斟了一盏酒,薛雨晴也给段婉曦、段宗扬和自己满上,五人共同举盏而饮。

喝过酒,五人吃了一阵,段思廉动问道:“正明行前相约,必有未了之事。”

“知我者,汤公也。”彭鼎辉放下刀箸,开始切入正题。“突厥死灰复燃,皆由国威衰落之故。虽一时退去,然坐大之势既成,侵扰之患必不可免。今国中纷乱,精兵良将悉以讨贼。河东虽安,军力空虚,只今守边御胡,难保万全。鼎辉思之再三,唯有针锋相对,以骑制骑,挫其锋锐,方可自保而全。”

“针锋相对,以骑制骑?”段思廉念叨着这八个字,细细咀嚼着。

段婉曦敏于军事,很快理解了彭鼎辉这八个字的含义,问道:“伯父之意,可是选善骑射之精壮,自成一军,专以骑兵制敌?”

“正是。”彭鼎辉道,“不唯如此。我朝虽不乏骁勇善战之骑士,然多赖粮草供给,一旦后援不济,则无力深入,甚为大弊。故此军饮食舍止,当使一如突厥,出塞则自取牛羊水草接济。逢敌入寇,则批亢捣虚,伺便击之。胡寇惧强而凌弱,所恃不过骑射之长。若见我有此精兵与之相当,则必惮而收敛矣。”

段思廉道:“此计甚妙。思廉不忧壮士之少,骑射不精,但恐诸军新募,战术未熟,难以制敌。”

彭鼎辉道:“古之名将雄兵,岂生来善战?皆由战火之中,千锤百炼而得之。但使忠义血性之士,人人效死,尊奉号令,何愁战术不熟?”

段思廉一拍大腿,道:“正明之言,如醍醐灌顶,令思廉受益无穷。来日回府,便议此事。”

彭鼎辉又道:“至于马匹操练之事,不需汤公劳神。左骁卫麾下原有战马一千五百,胡人将校二十余,胡兵百人;雁门一战,获胡马二千,官兵五百。可选胡兵四百,汉兵一千六百,分为四旅,每旅五队,每队五火,每火胡兵四人,汉兵十六人,以突厥将校分任队正,承范、世昌与本部吴信、罗大刚二人分领各旅,以为中坚。”

段思廉又问:“何人可为将?”

彭鼎辉道:“令爱足可当之。”

段思廉摇摇头道:“不可不可。自古至今,岂有女子为将之例?况主上方疑思廉,若任婉曦为将,一旦入籍,岂不引发轩然大波,授人以柄?”

“汤公不必忧心,鼎辉已有良策。”彭鼎辉道:“昔花氏木兰代父从军,男装十年而军中竟不能识。婉曦何不效木兰之事,前往应募?”

段思廉捻?沉吟道:“女扮男装,有欺瞒之嫌。倘或东窗事发,罪责不小。”

彭鼎辉道:“鼎辉深知此事不易。然事急从权,且当随机应变。彭某立书为据,倘有问罪,鼎辉一力承担。”

有彭鼎辉的保证,段思廉也放心了,点了点头,转向女儿。段婉曦当即郑重表示:“为国御虏,婉曦万死不辞!”

这一句话,就把一个少女的青春年华,给了这个国家。看着段婉曦坚毅决绝的神情,彭鼎辉心中无比感激,不顾长辈的身份,肃然坐起,举手抱拳,向段婉曦欠身行礼,以示敬意。段婉曦不知所措,也肃然回礼。师徒二人的一腔报国热血,就此融为一体,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组建骑兵抵御突厥之事既定,彭鼎辉又语重心长地对段婉曦道:“婉曦即将为将,彭某倚老卖老,有一语相赠。雁门之役,贤侄女初试锋芒,当先破敌,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足以媲美昔之霍嫖姚。然年少气盛,锋锐有余,持重不足。譬如此番用计,剑走偏锋,若胡寇奋力迎击,我军皆危矣。虽然得胜,实属侥幸,不可以为法也。孙子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为将者当谨记此训。”

这分明是在以闲谈的方式,对我进行为将之道的教育呀!段婉曦一阵感激,敛容起身,对彭鼎辉道:“伯父金玉良言,令婉曦受益良多。婉曦兵法武艺,皆拜伯父所赐,恩同师尊。请恩师受婉曦一拜!”说罢翻身便拜。

彭鼎辉连忙扶起,柔声道:“婉曦虽女流之身,英武豪爽殊不逊于男子,甚得我心,早有意以衣钵相传。今日一声恩师,了却多年心愿。有你二人为女为徒,此生复有何憾?”又看了看段氏众人,欣慰地叹道:“他日能安天下者,必诸公也!”

段思廉举盏道:“承正明言,思廉与子女为天下苍生,虽万死不辞!”彭鼎辉也举盏相碰,两人一饮而尽,一切尽在不言中。

谈完公事,彭鼎辉又提了件私事:“雨儿幼年失怙,蒙汤公恩养多年。鼎辉忝为人父,未曾尽一日抚养之责。今欲携其同归乡里,拜访宗亲,共聚天伦,尚望汤公成全。”

段思廉的回答十分爽快:“此人伦之常,思廉岂有不从之理?只不知二女意下如何?”

薛雨晴红着脸,垂首低声道:“女儿悉听义父安排。只怕姐姐难舍。”

的确,在场五人里,最难割舍的就是段婉曦了。她见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自己身上,便叹道:“恩师父女共聚天伦,婉曦岂有夺爱之理?但姐妹共处多年,如今分别,心中着实难舍。”

彭鼎辉道:“此事易耳。目下盗贼纷起,正需彭某四处征讨,携女随行,多有不便。假满之后,或调他处征剿,或回河东镇守,必送雨儿归来,令你姐妹团聚,尚劳贤父女多加照看。”

段婉曦大喜道:“雨儿在家,我父女自当好生照看,恩师放心便是。”又握着薛雨晴的小手嘱咐道,“姐姐不在身边,好生看顾自己,孝事义父,不必为我操心。三月之后,再当相聚。”

“雨儿记下了,姐姐保重。”薛雨晴含泪点了点头。八年来,姐妹俩几乎形影不离,此次虽然只是三个月的短暂分别,对她们却也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又要相隔上千里之遥,两个少女十分郑重其事,互相叮咛嘱咐,甚是不舍。

一席饯别之后,段思廉、段宇璜、段宗扬与彭鼎辉执手话别,上马回城。薛雨晴与彭鼎辉在留祠中厢房歇息一晚。段婉曦随父兄回府,帮薛雨晴收拾了随身衣物和器械,次日一早快马加鞭送了过来,同恩师、妹妹话别之后,彭鼎辉、薛雨晴上马起行,段婉曦立在祠外,目送着二人渐渐消失在视野里,这才自行回城。

17k公告:网文联赛本赛季海选阶段最后三周!未参加的小伙伴抓紧了!重磅奖金、成神机会等你来拿!点此参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