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传说中的沈藏拙 > 第2章 旗鼓相当的对手

传说中的沈藏拙 第2章 旗鼓相当的对手

作者:笔下有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1:11 来源:小说旗

郑知南的恶名,比我响亮多了!

甚至,在郑知南闪亮登场后,我在说书先生嘴里,知名度都下降了。

他郑知南,他在江南的影响力有多大呢?

说书先生曾经唾沫横飞,向泡在茶馆里喝茶的听众们普及我们俩的危害时,十分精炼地总结:

我们俩:

一个是蠢出生天的王八。

一个是缺德到家的畜生。

听听——骂他骂得比我都狠,不知道的还以为郑知南半夜挖他祖坟了。

可以说:郑知南是误入歧路的少年,一个堕落的鬼才。

在郑知南12岁前,一直是我爹爹成天挂在嘴边的,别人家的孩子。

不夸张的说——

他优秀到令人发指

优秀到堪称全江南所有小孩的噩梦

优秀任何时候只要提起他,自家小孩就要被家长批评吊打一顿。

譬如,在我4岁时,说话总喜欢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而且大部分时候,飚出来的字都是脏话时,爹爹总是摇摇头,用一种酸溜溜的的语气道。

“我养孩子,人家也养孩子,女儿,你怎么就不能学学人家郑知南”?

“人家三岁能文,四岁能武,五岁精通两国语言,六岁写的稿子吊打一众秀才”。

“旁征博引,过目成诵,辞藻风流,文采斐然”。

很不巧,在我爹爹馋人家孩子快馋哭了的时候,我正在啃手指。

阿巴阿巴。

……

我爹低头看了看我,幽幽地长叹一口气。

瞧瞧?连我这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丫头,都听过他的“恶名”,更别提那些成天被爹娘,拎着耳朵逼他们上进的童生们。

但是,这么优秀到令人发指的郑知南,有一个非常非常糟糕的坏毛病,也正是这个坏毛病,把说书先生得罪的死死的。

这个毛病,就是“装”。

而且是“又贱又装”。

……

郑知南11岁那年,发生了一件小事。

……

事情的起因,源于我们沈家生意上的好伙伴赵老爹某次心血来潮。

话说,赵家想着重培养一下自己的长子,被我揪头发那个赵二的哥哥。

赵家世代从商,但到了赵老爹这一代,他想着,自古士农工商——赵老爹一辈子辛辛苦苦赚钱,在旁人眼里依旧是个没皮没脸的商人,自己这辈子没啥发望,而改变家族命运,从逼着儿子头悬梁锥刺股开始。

于是花重金将赵嵘送到江南最好的私塾里念书。

而赵嵘,这辈子所有运气都用在投了个富贵荣华的好胎身上了。

等到入学后,他终于知道了世道险恶。

而郑知南,就是那个恶。

其实,若仅仅是被郑知南的光环吊打,那也就罢了,毕竟,江南私塾里那些富贵人家的小孩,谁没有活在郑知南的阴影下?

可偏偏赵嵘最倒霉——因为他老爹觉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于是做了个倒反天罡的决定。

把郑知南请到家里来,长期做客,每个月管吃管住不算,还倒贴他100两银子,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自家儿子,蹭一蹭属于天才自带的书香气。

郑知南家境不算富庶,每年的束修,先生都给他免掉,因为他就是书院的一块金字招牌,而赵家每个月给的100两,对于郑知南来说,的确很有诱惑力。

郑知南可不是什么两袖清风,一身傲骨的人。

他图名、贪财,可人活在世上,有几个不图这些?他倒是承认得毫无负担。

于是,郑知南欢天喜地收拾了包袱,第二天就搬进了赵家,赵老爹贴心的给他安排一个朝南的卧室,赵嵘就住在隔壁。

那时,9岁的赵嵘,敦厚谦和,和他妹妹赵二一样,是典型的老实人。

而郑知南当年对赵嵘做的事,比我还无耻。

赵老爹十分器重郑知南,他把郑知南安排在赵嵘隔壁,是希望二人能有个同窗的交情,那时候赵老爹深信一套理论。

男人之间的友谊,必须建立在这四种标准之上:

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赃,一起开过裆!

若是将来,自己的儿子能够走上仕途之路,那自然是极好的,若将来赵嵘实在读不出书,回来继承万贯家财,但到底和郑知南“一起同过窗”,若将来郑知南考到状元,赵家也能多一层人脉。

当然,赵老爹还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地方,他特别有女儿缘。

一个院子,叽叽喳喳,4个女儿。

赵老爹偶尔会做一做这样的美梦:如果当不了状元的爹,那就当状元夫人的爹,那也是极好的。

所以,江南神童,未来的状元苗子搬到赵家这个决定,无论是对赵老爹而言,还是对郑知南而言,都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赵嵘——却成为唯一的受害者。

那时,赵二和赵嵘结成受害者联盟,相互抱着哭:

“哥哥,沈家那小王八蛋,她揪我头发,这么大一把”

赵嵘心疼的摸了摸妹妹,哭得更惨。

“这算什么,你只是失去了一撮头发,我失去的,是我的眼睛的光呀”。

兄妹二人,一时之间竟比不出谁更惨。

起初,郑知南刚刚搬到赵家那会儿,赵大曾也抱着和妹妹一样的心态,想跟人交朋友。

据说。

郑知南在私塾念书的时候——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

为啥?眼高于顶这个词忒俗,应该这么形容郑知南,他是眼睛长在天上,要是自不量力的人,想跟他称兄道弟,他白眼翻出天际。

赵大在私塾的时候,是没机会跟他交朋友的,想着,如今郑知南好歹是拿了赵家每月100两,看在银子的份上,他也得软下身段。

果然——

自从搬进了赵家,郑知南对赵大的态度,十分客气,客气到有些诡异。

譬如。

当赵大再次因为一篇文章犯了难,不明白具体释意时,郑知南会十分耐心地给他讲解,引经据典,越讲越深入。

到后来,云里雾里,如听天书。

赵大是这么形容那段时间的感受:就好像,自己只是在求学之路上,遇到个小石头,但是郑知南愣是把这颗小石头,讲成了巨山。

赵大越来越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距的,天赋上的差距,尤难以后天的努力补追。

但赵老爹偏偏不信这个邪。

每次,他忙生意上那些事情,都会客客气气地喊来自家儿子和郑知南,用一种赵大听了毛骨悚然的温和语气,询问最近的课业状况,以及,郑知南有没有什么良好的学习方式?

郑知南从嘴巴里蹦出六个字:

“头悬梁,锥刺股”。

赵大用一种惊恐的目光看了看郑知南,再看了看自己老爹,心里默默流了一把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