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麒麟诛胡传 > 第10章 后三国第一刺客韩龙大侠

麒麟诛胡传 第10章 后三国第一刺客韩龙大侠

作者:林有乔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1: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剑下留人!那人说着从马上跃下,也不管他的马儿,径直走向玉带水仙,问道:你可是马承世叔之女马楼玉?

你是何人?那玉带水仙反问道。

那男子双手抱拳行了个礼,说:我是王戎,当年幽州刺史王雄之子。

你便是那狗官王雄之子?玉带水仙又将她的宝剑对准了王戎。

我去。终于捡回一条小命。张一良心想:这王戎,莫不是后世留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楼玉姑娘,你被那赵王司马伦诓骗了,你父兄之死,另有隐情,你且听我说说。我不会武功,我们这几个也都不是你的对手,我把事情讲完,如若姑娘执意要杀,那在下任由你杀了便是。王戎冷静的说道。

鬼面书生也觉杀伐过甚,劝道:师妹,此人说得有些道理,那司马伦所言却有漏洞,我们姑且听听此人如何说辞,在做决策。

你且说说!那玉带水仙原来叫马楼玉,她也觉得在场没人是他们的对手,也就不那么急了。

此事说来话长,我提议在此处烧火烤肉,边吃边把事情来龙去脉讲给大家听。这王戎带来了不少牛肉美酒,自己行动起来,烧了一大团火,搬来了一些木桩木椅,围在火旁,把大家一一请来落座。不愧是竹林之人,野外生活如此娴熟。

大伙儿坐定,王戎也将烤好的牛肉一一分给大家,然后自己也落座,端起自带的犀牛角杯,自个儿喝起酒来了。押下两口酒,这才从他的襦袄中拿出了几张写满字的绢帛,递给了马楼玉,说道:

楼玉姑娘,你且看看这绢帛上的字迹,可是你爹爹马承之手迹?你们且听我把这事情从头到尾讲来。我们王家、你们马家、还有这哑人村是世家,不是仇家,可不能再互相杀伐,让人坐收渔利了。

事情要回到70多年前。楼玉姑娘你的爷爷马超,当时是蜀汉的骠骑将军,带着你的父亲马承,追随武侯诸葛亮出祁山北伐曹魏。

那个时候,北方的鲜卑人趁中原大乱之际,迅速发展,鲜卑骑兵就有三五十万,只是他们部族关系复杂,零散而没有形成战斗力。蜀汉和曹魏经常会联合鲜卑人攻打对方。

曹魏勾结过,你们蜀汉也勾结过。这鲜卑人也是朝三暮四,谁出价高就帮谁。

你的父亲马承,你的爷爷马超是骑兵出身,对抗鲜卑人很有一套。加上你们家祖传的西凉掌、出手剑法,你父亲和爷爷足以让鲜卑骑兵闻风丧胆。就是在对鲜卑的这种一边合作一边堤防的过程中,你爹爹和鲜卑一个叫轲比能的首领相识。他们还切磋过武艺,不分上下。

你们要记住这个轲比能,他是这件事情的关键所在。

后来,你爷爷马超病死,不久后曹魏灭了蜀汉。你父亲马承不愿意接受曹魏的封赏,归隐于蜀中,偶尔乔装回西凉看看。

家父王雄曾游历蜀中,与你父亲马承相识,意气相投,结为兄弟。家父后来被曹魏启用,到幽州当刺史。

再后来就是司马炎称帝,调动大军南下灭了东吴。而北方的鲜卑人轲比能趁这个空挡,吞并了鲜卑其他部族,形成了一个二十万骑兵的强大军队。连年入侵中原,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东自幽州的右北平,西至你们蜀地之北,无不惨遭期其祸。

《六韬》中有言:十骑败百人,百骑走千人。一个骑兵可以抵挡十个步兵,一百个骑兵可以灭一千个骑兵。我们中原向来擅长步兵,拿轲比能的二十万骑兵实在没有什么办法。那轲比能经常带着他的鲜卑骑兵深入中原,抢夺财物,杀人放火,如进无人之地,祸害极深。

家父王雄于是到蜀中与世叔马承商讨对策。最终达成共识,认为鲜卑二十万骑兵虽已无敌,但鲜卑内部部族林立,矛盾尖锐,如能刺杀轲比能,必使鲜卑内部分裂,二十万骑兵一分散,即可逐一击溃。

刺杀轲比能。是一件难比登天的大事。因为轲比能有训练有素的卫队,近战用刀,远程用弩,常人无法接近。轲比能本身又是草原沙漠中的枭雄,力大无比,武功盖世,必须找中原一等一的高手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三国长年攻伐,大批英雄英年早逝,到了曹魏一朝,天下英雄已寥寥无几。家父和世叔马承同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侠客韩龙。

韩龙是我父亲在幽州结识的一个江湖义士,武功在当世无出其右。韩大侠内功一流,又自创一套游龙掌,刀枪棍棒也样样精通,内外兼备,难逢敌手。几乎是中原唯一有实力刺杀轲比能的人。

家父回到幽州,与韩大侠推心置腹的谈论一番。韩大侠早已将轲比能视作仇敌,一拍即合,决定戮力除掉这祸乱中原,祸害百姓的轲比能。

第一次刺杀轲比能,是韩大侠与其子韩一封深入漠南执行的。他们一人一剑深入漠南,在轲比能游猎之时蒙面袭击轲比能,两人将轲比能十来个随身侍卫全歼,与轲比能对抗之时,轲比能骑兵卫队赶到,弓弩射向韩龙韩大侠,韩一封竟为自己的父亲挡下那一箭。韩大侠背着自己的儿子,刺穿了轲比能的手臂,抢得轲比能的马,逃出漠南。无奈韩一封箭中要害,死在长城边。

第二次刺杀轲比能,是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有探马来报,轲比能将领六万骑兵经雁门关南下,夺安定,抢天水。而当时你父亲马承就在天水。韩大侠得到消息便马不停蹄赶往天水,却不想赶到时,天水已被洗劫一空,你母亲竟被那鲜卑贼兵玷污至死。你父亲逃至长安避难。韩大侠只身快马到雁门关伏杀那轲比能,却不想那可轲比能绕道邺城,经壹关回漠南了。

第三次刺杀,是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家父邀请世叔马承到幽州商讨大事,你的哥哥马楼堂同来,他们决意要为你母亲报仇,于是定了一个刺杀轲比能的计策——死间计。定下这死间计,就是在尝试其他办法皆不成功之后,用你父亲和你兄弟的命换轲比能的人头。

定下这死间计,三人都留下遗书,正如姑娘所看到的那样,他们三人都写了。嘱托家父,此事无论结果如何,两家永远亲和,永不为敌。

这王戎本是个潇洒之人,说了这么久,口干舌燥,又咕咚咕咚的喝了几口酒,吃上几块肉。坐在一旁的玉带水仙一边听着,一边看那遗书,两眼滂沱泪,早成了一个泪人了。

王戎继续说道:

死间计,实在是被逼无奈,想要刺杀轲比能,必须让韩大侠接近轲比能。计策已定,三人毅然前往漠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世叔马承和世兄马楼堂两人先到了漠南的轲比能王城。因为此时蜀汉已被魏国所灭,轲比能对世叔世兄并无太大防备,好酒好菜招待了数日。世叔便开始向轲比能推荐了韩龙韩大侠。

因遭到过汉人伏击,轲比能早已成了惊弓之鸟,多疑而又残暴。

那鲜卑王轲比能认为,韩龙乃曹魏之人,世叔世兄乃蜀汉之人,不可同时任用,必须考验两方看谁更忠诚。考验的方式就是:马家父子拿到韩龙人头,就任用马家父子;韩龙杀掉马家父子,就任用韩龙。

三人回账商讨,却再无他法,死间势在必行。是夜,韩龙与世叔,世兄在账中打斗一夜,双方互相敬仰,真真假假,看似在决斗,却是在诀别。最终韩大侠砍下了世叔和世兄的脑袋,取得了轲比能的信任,轲比能封韩大侠为带刀贴身校尉。

第二天深夜,韩大侠割下轲比能的人头,杀尽轲比能贴身近卫近百人,夺回世叔世兄的尸体,带到长城与其子韩一封葬在一处。

轲比能一死,北方大乱,鲜卑分裂成数十个部族,匈奴又追击其散兵,中原得以安定数十年。家父王雄曾向朝廷举荐韩大侠为将,然而韩大侠因亲手杀掉好友父子,懊悔不已,心灰意冷,发誓隐退江湖,不问世事。

于是就自废武功,服药至哑,并立下家规:全族皆哑,不问世事,世代归隐。这哑人村,就是这么来的。没多久,韩大侠郁郁而终,后世将其带到长城边,与韩一封,马氏父子葬在一处。

世界从来都不太平,只是有人帮我们负重前行罢了。王戎又喝了一口酒,最后说道:世叔马承,世兄马楼堂、大侠韩龙,韩一封,就是那些替我们背负重担之人。

世界安静了,周围风吹花浪,不远处流水潺潺,却似乎都静止了。

家父曾寻找楼玉姑娘许久,你的叔父马秋,叔公马岱,皆不只你的去向。后有江湖传言,说有一江湖高手将哑人村悉数杀害,我便从洛阳寻来,不想竟已晚矣。

原来我误杀了英雄之后……原来我竟杀了父兄之友……那玉带水仙马楼玉神情恍惚的站起来,手里的绢帛掉落在地,她却也不管,直走下小坡,淌过溪流,走上对面的坟地去了。

众人担心她做什么傻事,便都缓缓跟在她后面。登上山坡后发现,这玉带水仙跪在地上,不断磕头,只几下,额头已流出殷红的鲜血。众人皆沉默不语。

磕了一阵头,玉带水仙趁大家不注意,迅速抽出了她腰间的宝剑,手臂一辉,脖子一转,竟要自刎……只听见咻咻咻几声,她的玉带剑被转了回去,插在坟前的地上。

究竟是何人出手如此之快?且看下回分说。

(备注:本章所讲述的韩龙刺杀轲比能,为中原创造数十年安定之事,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