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八十九章 李鸿章的泪

战斗在甲午年 第八十九章 李鸿章的泪

作者:西瓜是水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48:05 来源:蚂蚁文学

就像袁世凯这小子,就很不错;不学而有术,在庆军士兵哗乱的时候,能果断的假行军令出手杀人,在朝鲜的壬午军乱和甲申事变中,敢开枪敢把东洋人击退。

今天在那种情况下,何长缨敢果断出手杀人,而且杀人之后却并不惊慌失措,一方面能成功的鼓动周围百姓的情绪,让其去津海县衙为他作证,同时先将那个东洋女子送到美国领事馆,然后自动投案,整个过程有条不紊节节相扣。

从些许小事之中,就已经可以管中窥豹的看出此子的二三峥嵘!

年纪虽轻,却以有狮虎之相啊!

难怪他能写出那句:今日长缨在手,何日手缚长龙。

不过对于这句诗里面的‘缚长龙’三字,让李鸿章有些不喜,甚至有些隐隐约约的警惕,不过随即他就自笑起来,自己真是当了一辈子的‘裱糊匠’,现在都快当成神经病了。

别说这小子现在只是一个区区从五品的协办守备,就是当年自己的老师手握重兵,位极人臣,也不敢逾越这个雷池啊!

改朝换代,哪能是如此的轻而易举?

而且就愿意去平壤这件事来讲,不管怎么说,这个何长缨都比李鸿章原先看重的那个‘杀伐果断’的袁世凯要强。

之前李鸿章有意让袁世凯再去朝鲜,联络韩国的官员,不过这个袁世凯一直磨磨唧唧的拖延着不肯前往。

到了现在,直接连他总督衙门的门都不登了!

还有袁世凯的臂膀,那个唐绍仪,宁肯到盛怀宣的津海关道寻路子,都不进自己的总督衙门,不就是害怕自己让他回朝鲜事宜。

所以说就冲着他何长缨能主动请缨去平壤,就算今儿没有山县小曼这个转机,他李鸿章也要保下他的这个肥西小老乡。

“中堂为何而笑?”

周馥笑着问道。

“我是笑这小子不仅运气好,而且人缘也好;不然杏荪能这么急着跑过来替他说话,还想把他挖到津海关道。”

“中堂,津海关道,招商局,还有电报局确实缺人。”

李鸿章一说,盛怀宣就开始腆着脸叫苦。

“行了,这事儿就这样了;你给陈文琪说一声,先关他两天;”

李鸿章给儿子李经方说了一声,然后笑着对周馥说道:“玉山,这次请你过来,就是想让你挑个担子;这个总理前敌营务处的差事你担待起来,你看如何?”

周馥有些迟疑,叶志超,卫汝贵这一群丘八个个眼睛长在头顶,除了李中堂,谁能调动了他们?

李鸿章知道周馥不愿意跟叶志超搅在一起,直接就把话放明白的说道:“曙青在平壤,可是辽东那一片也需要一个得力的人来压着后阵,平壤那边你暂时不需要过去,只在沈阳调兵遣将,办理各种征调事宜就可。”

听李鸿章说不去平壤和无法无天的丘八搅在一个锅里,周馥才勉强点头同意。

“杏荪,这个总理后路转运事的差事,你一定要办的妥帖;玉山这里需要什么,你都要最快最好的办好。”

李鸿章看周馥点头答应,立即就高兴了起来,偏头叮嘱着盛怀宣。

为了这个‘总理前敌营务处’的人选,这些天可真是一波三折。

之前朝廷和李鸿章都希望刘铭传能接下这个职务,统帅前敌诸君,不过刘铭传以生病为由,直接拒绝出征。

两江总督张之洞坚决的不允许南洋水师北上,增援北洋水师。

这真是仗儿还没开始打,他李鸿章就寒透了心。

看到见周馥点头答应,李鸿章的心情才好一些,不愧是跟随自己几十年的老人,关键时候,也就自己人能顶事儿;别的满朝文臣武将,不落井下石,他李鸿章就感激不尽了。

真是一说都是泪啊!

现在既然理清了各路的关系,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的各司其职,同心协力的好好对付东洋人了。

“中堂您只管放心,但凡周大人发话,要什么我都会全力以赴。”

盛怀宣立刻全口应承下来。

“哈哈,有玉山坐镇辽东,杏荪在津门调配协同,曙青在平壤拒敌于大同江北,平壤战事无忧矣。”

李鸿章高兴的端起茶杯,送客。

“为中堂贺!”

大堂里的众人纷纷站了起来,一片祝贺讨口彩。

何长缨整夜翻来覆去的难以合眼,不仅仅是心事太多,更主要的是鲁招妹的鼾声太婉转,整个儿就是鼻子上面戴着两个大哨子。

哨音时轻时重,时短时长,搅得几乎快崩溃的何长缨直到接近天明才疲劳睡去。

一夜既过。

光绪二十年七月十六日,西洋历公元1894年8月16日的清晨,终于姗姗来迟。

此时,何长缨心事重重的坐在床边发呆,右手里面的那对绿翡翠健身球无意识的转得啪啪作响,因为他发现不知何时津海县衙的狱吏,居然偷偷的把牢门给锁死了。

他和鲁招妹喊了半天,到最后鲁招妹一嘴一个‘mb’‘mb’的咒骂着,都没有一个狱吏露头搭理他们。

何长缨的心开始沉了下来,事情似乎有些小不妙啊!

怎么办?

同一时间,博文书院的学员们个个都是红肿着写了一夜的传单的眼睛,开始沿街叫喊发传单。

他们的时间很紧张,发完传单,就得赶紧到大沽北炮台的海滨沙滩去报道。

就像武备学堂步队那个的大队长说的那样,不管何大人来不来,他们都会准时到那里去等。

然后用这种静默的力量,来展示他们的愤怒和不妥协。

几乎在这个时候,北洋武备学堂,水师学堂,电报学堂和医学堂,几乎倾巢而空,所有的学员们都排着整齐的队伍,每个人都带着一脸的坚毅,朝着大沽北炮台行军。

山县小曼和她的表哥井上喜郎,正在顺着长长的甲板,登上一艘德国人的商船,她回头遗憾的望了一眼这个美丽的国度。

海风吹散了她的长发,裙裾飘扬间飘飘若仙。

小时候,也在这个辽阔的国度断断续续的生活了几年,遇到的清国人对他们东洋人说不上有什么热情,但是也谈不上什么敌视,就像两家多年的老邻居,平淡如水却也习以为常。

只是以后再也不可能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