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七百三十六章 鲁东溃散

战斗在甲午年 第七百三十六章 鲁东溃散

作者:西瓜是水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48:05 来源:蚂蚁文学

慈禧太后下令徐用仪照会城外日军,抗议日军不守约定。

日军燕京外交负责人,鼠公使小村寿太郎狡辩,清日尚未正式启动和谈,依然处于战争状态,即使发生让人‘遗憾’的战争,也不算是违背约定。

就如事先清军在唐河口,无辜攻击东洋军队一个道理,都是因为消息的滞后,导致的‘误会’。

假如大清想结束鲁东战争,可以派大臣和一队日军传令兵一起去鲁东,命令日军第11旅团停止战争。

无奈之下,慈禧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命令总理衙门选一能臣,和日军传令兵一起,即刻快马奔赴鲁东传令。

按着行程,就算是一路换马快行,估计等传令士兵抵达莱登一带,也已经是3月上旬了,那时候还不知道整个鲁东乱成什么样子。

当天中午,李鸿章一行抵达津门,着手组建东渡乞和使团。

当天下午,宁河部队抵达津门,随即和城防营交接西城,北城两面城防。

同日,由大沽炮台启程,十五辆马车带着从大沽炮台军资库搬出来的60万发步枪子弹,兵站储备的36万两白银,在一连士兵的护送下,朝着永平府进发。

2月26号凌晨4点,日军13联队2大队残部600余兵力,兵围沧州,趁夜登上城墙,随即开始内城内的一营城防兵发动攻击。

当日清晨,沧州沦陷,日军击毙清军31人,俘虏118人,其余清军从三门逃散,沧州府台刘永德被俘。

日军遂占领沧州。

清晨6点,日军第11旅团本部,第6骑兵大队3中队,第23联队,攻击蓬莱城。

战斗一度激烈,在日军登上城墙时,鲁东巡抚李秉衡亲自上城墙督战,终于打退了日军。

下午16点,日军炮兵抵达蓬莱城外。

17时,炮兵临时阵地布置完毕,随即开始发动猛烈炮击。

80口径高爆弹,和75口径榴散弹的合击齐鸣,炸的城墙上面毫无防备的清军成片死亡,下饺子一般的坠下城墙,城内的大量茅草屋,引燃了熊熊的大火。

城内到处都是凄惨的嘶嚎,如同烈火炼狱。

这种恐怖的炮击,瞬间打垮了城内两万清军的防守意志。

随即,清军开始弃城突围,想趁着夜色逃离死地。

被日军一路追杀,尤其是200日军骑兵,整整追杀了十余里,原野上到处都是尸骸,日军骑兵的战刀都砍得卷刃。

蓬莱城陷!

2月27号,经过近5天的走走停停,何长缨率领着4000军队进入廊坊城,开始全面接管廊坊城防。

而万本华的4哨皖南兵,则是分驻四门,控制廊坊的进出。

2月28号,日军第13联队3大队,抵达济城外,和城内鲁东副将曹凤仪3营新募练军,1营襄字军,济城城防营对持。

负责济城防御的曹凤仪虽然心惊,然而济城城墙高大,城内有3000名士兵防守,日军又全是清一色的步兵,所以并不万分惧怕,发誓死济城。

而这个时候,英国浸礼会在烟台广智院的负责人怀恩,拿着通过燕京公使欧格衲,拿到了日军第1军司令黑木为桢发的明码电令,找到了日军大队长师冈政宜少佐。

要求日军不得攻击,进入济城。

“东洋第1军司令黑木为桢电令,帝国已在与大清商谈东亚和平,见此电文,所部不得主动攻击济城内的清军,即不得进入济城。”

看了电报的师冈政宜,随即表示虽然无法断定电文的真实性,然而帝国相信英国朋友,军队将遵守电令,绝不进入济城,也不会主动进攻城内的清军。

然而师冈政宜也开出了他的条件,城内的4营非城防兵,必须主动离开济城。

怀恩表示虽然无法做出承诺,不过将会劝说城内的4营野战部队,撤离济城。

得到消息的曹凤仪,和烟台联系,莱登青道台刘含芳回电,鲁东巡抚李秉衡并未随溃兵到达烟台,将把电文转呈通州,报总理衙门。

当天下午,刘含芳的电报传到紫禁城,满殿震惊,其一是蓬莱两万大军皆溃,鲁东巡抚李秉衡依然下落不明,其二是倭夷兵居然已经打到了济城。

经此一役,鲁东已然无兵可战!

随后,经过激烈的争论,又得到了欧格衲来自城外日军保证的确认,日军绝对不会进入济城。

慈禧随即下旨,同意曹凤仪撤离济城,驻防齐河县城,监视济城外的倭夷军队。

同时电谕津门李鸿章,需尽早启程。

当天晚上,东渡乞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在津门福满楼设宴,宴请东渡成员。

随同前往的随员有,参议江苏存记道李经方,参赞二品顶戴记名海关道罗丰禄、二品顶戴候选道马建忠、随从医生四品街直隶候补同知林联辉,随员同知衔候选盐大使陶大均、五品衔河北试用县丞张柳、前美国副领事毕德格,共三十三人。

此外,还有管厨、厨子、茶房、打杂、轿班、剃头匠等仆从多人,李鸿章又聘请法国驻华使馆的慈巴茨斯医学博士作他的随从医生。

随员及随从人等共一百三十五人。?

而二品顶戴候选道伍廷芳,东文翻译候选直隶州罗庚龄、分省补用知县卢永铭,将在长崎等待李鸿章使团的到来。

席间,李鸿章言说国事不堪,数度哽咽,拜托诸位齐心协力,为大清早日赢得和平。

出席宴会的英国津门领事宝士德,烟台领事阿林格,美国津门总领事李德,法国津门总领事杜士兰,俄国津门总领事王厚,德国津门总领事司艮德。

均是称赞李鸿章身为大清国柱,为大清谋求和平无私的令人敬佩,当为世界和平之楷模。

2月29号中午,抗倭军辽东旅经过6天半的急行军,到达永平府的汤河口。

远远看到大军前来,早已杯弓蛇影的永平府内一片惊嚷,西门,北门,顿时大开,已经存人不多的城内,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就全部跑得空无一人。

“唉,造孽啊!”

辽东旅旅长刘明阳站在汤河又岸,远望着北2里的永平府,满脸的痛心叹息。

在他的面前,浅浅的汤河已经提前解除了冰封,月初离开这里跨过河面上,那大片大片冻结的鲜血已经融化南流进渤海。

然而在热烈的阳光下,北面到处新起的新坟,让人看了心寒。

“队伍就此歇宿,等待宁河,津门,大沽的军资,不进永平府。”

刘明阳下达了命令,低声说道:“身为一个军人,我也没脸进入!”

而在此时,在西南700里处,驻防济城的曹凤仪部4营2000练兵,开始撤离济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