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师大战倭猪

战斗在甲午年 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师大战倭猪

作者:西瓜是水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48:05 来源:蚂蚁文学

3号下午,当关外三城的硝烟尚未散尽的时候,唐仁廉,周馥,白济的报捷电奏,就已经分别送达直隶总督衙门,通州对倭督办军务处。

消息随即传遍津门,京师的大街小巷。

整整忐忑了数日的大清百姓,听到这个大好消息,无不大喜过望,满街喧哗庆贺。

当年英法联军进中国,从咸丰爷六年,断断续续的一直打到了咸丰爷十年,直到西洋鬼子陷了大沽口,占了津门,然后攻陷京师,烧了圆明园。

一路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三十四年前的久远记忆,虽然现在的年轻叼毛孩子都没有什么记忆,可当年屈从于黄毛鬼子刺刀下的大清老人们,有哪一个不是深深铭记于心。

现在大战又起,倭夷兵居然打到了山海关,听着从辽东那里传过来的倭夷的凶残,怎么能不让人心颤?

一时间,津门,京师,唐山,各地城内百姓,无不惶然,都忙着收拾屋里值钱的家拾,准备随时到乡下亲戚家避兵祸。

然而在这个时候,山海关突然就传来了捷报,咱大清胜了!

顿时,所有的酒楼,茶馆,戏园子,都人满为患,纷纷攘攘的谈说着今日的山海大战。

而茶馆里的说书先生,也立即应景的按着茶客们的建议,换成《山海关王师大战倭猪寇》。

无奈这些说书先生只知道王师胜了倭夷兵,至于如何胜的,如何排兵布阵,却是一点都不知道。

于是各个茶馆里的说书先生们,依着自己平日的擅长,各显神通,说的是天花乱坠,口生莲花。

“酋首山口素臣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何军门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酋首山口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

这是平日里主说神仙怪志的说书先生们,在引用孙行者大战牛魔王的那一段。

“老贼山口素臣逼住虎臣,哦,逼住何军门,举棍打来,何军门趁势抢将进来,夺了一根棍子,打将过去,把那扳着的山口素臣一棍子打残。”

这是平日里主要说侠义武将的说书先生们,引用呼家传里面的打斗。

“好!”

众茶客们每每听到紧要妙处,均是纷纷大声喝彩,虽然也明白这些先生们讲得很不靠谱,不过大伙儿都一点都不在乎。

咱大清不是赢了么。

听书不就是为了一个爽!

图着一个痛快?

这个时候,在紫禁城的养心殿内,也是一片喜色。

“朕真没料到,红衣大炮居然能有如此威力;‘弹丸过处,裂为万千利丸,方圆十米处,寸草不生,倭兵皆倒,不是立死,就是满身弹坑,鬼哭狼嚎。’哈哈,痛快,痛快!”

光绪看着唐仁廉,白济,刘坤一的捷报,高兴的脸冒红光,多日以来压在头顶的阴云,似乎顿时一扫而空。

“皇上,由此可见不是咱们的大炮不犀利,而在使用的人;西洋克虏伯大炮,有些人把它们吹嘘到天上去,结果怎样?朝鲜,辽东,用的可都是西洋大炮,结果一败涂地,一尊克虏伯大炮的银子,都能造出是十几尊红衣大炮!”

一边的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带着一丝撩拨的语气,阴险的说道:“为什么能跟洋人关系好?我要是洋人,天天送大把的银子,当然关系好。”

翁同赞许的悄悄看了自己这个弟子一眼,翁门六子里面,他最喜欢的就是文廷式的冲劲儿和善解人意。

能把好兄弟的女人给白睡了,自己的好兄弟还没有一点芥蒂,依然感激信任,这也是一个平常人做不到的大本事。

“皇上,平日臣掌户部,并不是刻意处处刁难制肘,而是朝廷花费天量银两购买的西洋兵器,今儿在山海关就证明了咱大清的火炮并不比洋人的差一丁点儿。”

翁同说得一脸的委屈,似乎他往日真的是全无私心,一心为国似的。

“朕明白;那个老东西!”

一提到李鸿章,光绪就是火冒三丈,恨不得现在就把他投入刑部大牢,好好的审一审这些年买西洋的军舰,大炮,贪了朝廷多少的银子!

更可恨的是,他贪的银子买的东西,朝廷这二十年来,耗费数亿两白银,苦心建立的军队,水师。

都成了淮人发家致富的门路。

军队,水师整个糜乱,不堪一击!

前几天因为老妖婆干政,自己不得不昧心召理李鸿章进京,这个老头居然以生病为由拒绝。

那好,你就在津门老老实实的养到死!

光绪的心里,发出一声冷笑。

“可惜山海关现今只存十五门红衣大炮,不然百炮齐放,遮天蔽日,就是来十万倭夷兵,也定然让他们灰飞烟灭!”

身为翁门六子之首的汪鸣銮,刚从广东学政的位置调进京担任吏部右侍郎,看师父师弟在皇上面前的随性,忍不住满心的羡慕,跳出来刷存在感。

“嗯,”

光绪赞许的对跪在下面的汪鸣銮点点头,如此有见地,不枉自己把他调进京。

“传谕兵部,立即调就近各处城池红衣炮去山海关杀倭;把今日的捷报也传给东交民巷,让那些洋人们知道,我大清火炮的犀利!”

“皇上圣明。”

在一片马匹声中,光绪如饮美酒,陶醉不已。

1月4号,在朝廷洋溢的嘉奖声里,山海关各部在见识了红衣大炮的威力以后,都开始了寻炮运动。

永平府(秦皇岛),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

那些摆放在城头百年未动的老古董,都成为各军的抢手货,被吊下城墙,运往山海关。

而对于何长缨善意的提醒,除了徐邦道听进去了,也把城墙的两尊4000斤的红衣大炮卸下城楼,其余的将领,包括连顺都当成了耳旁风。

昨天的战斗,红衣大炮的威力,那可是有目共睹的,三城杀伤的倭夷兵至少有一半是红衣大炮的功劳。

倭夷的火炮既然能打得那么准,昨儿为什么不放,难不成舍不得轰你何将军?

距离越远,准头越差,这是基本的道理。

倭夷的大炮都远搁着六七里,这么远别说轰炸到城墙上的一门火炮,就是摆在这里的山海关城,估计炮弹能轰住,都是瞎猫撞死老鼠的碰运气。

你何将军还不是怕人抢了你的风头?

真是想忽悠鬼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