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战斗在甲午年 > 第二百五十五章 分化驾驭

战斗在甲午年 第二百五十五章 分化驾驭

作者:西瓜是水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48:05 来源:蚂蚁文学

“打下去,拿什么打?”

叶志超满脸的冷笑:“各营头的大人们,都是总兵提督,谁也不服谁的指派调遣,一团散沙能不互相拆台唱对戏就算好的;人家倭夷一个师团就是一个五指并拢的铁拳头,哪个能挡得住?”

叶志超的话,听得身边的众将默不作声,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

不过满清朝廷历来防备将领拥兵自重,故意把军队拆解成大小林立的山头,然后在将领之间制造各种不公矛盾。

这样大清江山倒是安稳了,可军队战力却变得不堪一击。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清陆军卫汝贵的盛军,叶志超聂士成的芦榆防军,宗庆的毅军,吴育仁的仁字军正副六营,这四支大清朝的野战机动部队,代表着清军陆军最高的军力水平。

既然这四支军队都不行,这鸭绿江防线任谁来也是白搭!

这次溃退义州,不用想叶志超就知道自己会没什么好果子吃,至少这个总统领是绝对干不下去了。

不过这样也好,谁能谁上,看哪个有本事打出一朵花出来。

这些年自己贪了这么多的银子,都六十六七岁的老头子了,自己也该回去养老,当个富家翁了。

“军门可能还不知道,援朝军16号突袭倭夷大岛义昌部的炮兵阵地,里外共歼灭400余倭夷陆军,毁坏了第九旅团所有的火炮,并且击毙倭夷炮兵大队长永田龟少佐。”

聂士成幽幽的说道,一脸得服气。

不服不行啊,看看人家,再比比自己的军队。

高下立分!

“怎么可能?”

叶志超和他身边的卫汝贵,江自康,马玉昆,孙显寅,吕本元等将,都是大惊。

“这小子真能吹,就他那南下的500来人,这次没有洞仙岭的地利,也没有顺安驿的以多博少,他们能在数万倭夷兵的眼皮子底下歼灭了这么多倭夷兵?”

卫汝贵一脸的不相信:“反正吹牛也不花银子,真真假假的还不竟由着他说。”

旁边的叶志超听得脸直红,感觉卫汝贵这家伙有着指桑骂槐,暗喻自己的嫌疑。

“是真的;这事儿之前朝廷宣扬的厉害,不过是为了振奋士气,在西洋各国面前挽回一些颜面,其实大家心里也没底,想着既然援朝军这么说,多少应该总打过一仗”

叶志超的脸就更红了。

“不过昨天西洋军事观察团从平壤发电报给各领事馆,一队清军突袭平壤江左倭夷兵,歼灭了400余人;而且事后无条件的释放了37名倭夷俘虏;”

聂士成露出一副吃惊的神色说道:“西洋军事家们对何长缨都赞不绝口,说他是一位有仁义之心的将军。”

众将默然,无不被羞得脸色血红。

“现在中堂的意思,就是看安州城的何参将有什么打算;不过已经下了命令,在援朝军退回义州之前,义州诸军不能有一兵一卒北渡鸭绿江!”

聂士成继续说道:“安州那边昨天给总督衙门去了电报,肃州千余守军已经渡过大清河,现在正在回义州的途中;不过还有一千余奉军,三百多仁字军,毅军曹锟哨里的六十五人选择留在安州;还有三十九名盛军,芦榆军,吉林练军的伤兵,在安州救治;这事儿,中堂已经报了朝廷,皇上今儿已经下旨,把安州所有的各路练军全部划归援朝军。”

听到对于是否重兵防守义州,中堂居然不问众将,而是要去征求何长缨这个二十出头,毛都才长齐的吊毛孩子的意见;众人都是目露异色。

这个何长缨,一个多月前还是一个芝麻大的六品小哨官,而且还是一个要被捋职砍头的逃兵蛋子。

这才短短几天,却已经是名声鹊起。

现在居然是中堂重视,‘简在帝心’,领着数千军力的正三品实权参将。

中堂大人现在已经七十有二了,老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眼看也执掌不了北洋几年了。

之前大家还私下里议论,作为中堂重点培养的一文一武,袁世凯和盛怀宣两人,毕竟是太年轻了。

然而这才没过几天,又一个北洋将星如流星般的直蹿高空,让人无法目视。

“这小子今年实岁才二十三啊!”

作为何长缨的老领导,江自康自然知道何长缨的很多事情,此时不禁有些失神的自语:“二十三岁的领军参将,领着两三千精兵;不是皇族,不属八旗,全凭自己的能耐打出来的,咱大清自来还没有吧?”

一个让人心颤的念头突然涌进众将的脑子里,这小子要是走得顺,在未来十年之内,将会接过北洋大权。

一个刚刚三十出头,能文能武的北洋大枭,将会是一副怎样可怖的情景?

就是曾国藩,李中堂,也没有达到这种高度啊。

那样的话,估计紫禁城里面的那位,都要睡不着觉了!

众人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又连忙把目光移开,身子都起了一个哆嗦。

大伙儿还是好好的升官发财玩女人为好,这些大忌的事儿,最好有多远离多远,想都不要想。

安州城。

援朝军众将齐聚一堂,坐在安州府衙的大堂里面。

这两天安州津门之间,电报不断,昨天朝廷的赏功就发了过来。

援朝军营官何长缨,副营官吴威扬,升正三品参将衔。

吴威扬赏果勇巴图鲁勇名,赐花翎。

各赐予黄金百两,小刀,火镰,等各种珍玩。

毛超,戚有伟,陆铁腿,领正五品守备衔,各赏赐白银百两。

准许安州各部士兵归入援朝军,对援朝军兵源核定为2500人,并以此发装备粮饷。

这次总督衙门让何长缨报人头,好给援朝军里面的军官叙功加职,不过林云瑜,沈兆翱,郝天胜,李振华,四人直接就拒绝掉了。

用他们的话来说,当兵不是为了来升官发财的。

倒是毛超,戚有伟,陆铁腿,几人有些跃跃欲试。

何长缨考虑着自己要是老不上报,朝廷那边说不定就开始有些想法了,就报了四个上去。

至于吴威扬,在洞仙岭大捷以后,他就表明了态度。

作为一个自小在吕宋长大,德国留学,泗水当过警司的华侨,他对大清的帽子没有任何的兴趣。

不过这次何长缨还是把他报了上去,不然太扎眼了。

结果,朝廷果然是居安思危,开始未雨绸缪,把吴威扬的官职,有意的提到和何长缨同一等级。

这并不是说朝廷对何长缨有了警惕,一个小小的领着千余士兵的将领,朝廷的大佬们还真没有这么闲得无聊的异想天开。

而是多年养成的惯性思维。

无论当年的曾国藩,还是之前的李鸿章,朝廷也都是这么来分化驾驭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