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上医 > 第二十四章 古代那些化学家们

大上医 第二十四章 古代那些化学家们

作者:如莲如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59: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风也挺悲催的,在薛师家里躲过了读书,可是到了虞师家里,到底没躲过去,被押着写了一下午字。

对于虞师,可不用他操心,人家能从原来南朝的陈朝,活到隋朝,又顺顺溜溜的活到唐朝,而且,都活得特别滋润,别的不说,这保命的本事,绝对一流,这都快成不倒翁了。

并不是说,虞世南是靠着处事圆滑逢迎当权者而活命。恰恰相反,人家走的是传统文人的路子,不慕权贵,清高为人,就连家里,也略显清贫。

正是这种清誉,才成了他的护身符。相比之下,他的兄长虞世基,就走了另外一条道路,谄媚君王,虽然贵为权臣,最后,却在江都兵变时被杀。虞世南那时候也在江都,却啥事没有。

但是李风也不能一样师父两样待啊,于是,就把抄好的造纸之法,洋洋万言,献给虞师。

虞世南的性子虽然也是清高,但是跟不知变通的薛道衡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这造纸之法,人家就没提献给皇上,而是自己留着闷声发大财。当然了,这其中,肯定少不了李风的一半分润。

虞家乃是江南世家,颇有人脉,南方又盛产竹子,用来造纸,最是恰当不过。虞世南清高,却也不甘清贫,能有这样凭本事赚钱的法子,当然乐得为之。

造纸的利润,估计也就仅次于盐铁。毕竟在这个时代,造纸技术还是非常落后的,没看到,就连官员们的奏章,许多还都用竹木简吗?

“虞师,您请上座,对,摆个pose,弟子给您照个相儿——啥是pose,就是摆个您最习惯的姿势,最帅的那种!”李风写字写累了,突发奇想,决定给虞师照相。

以后,身边的人还有那些历史名人,李风都准备留个影像。没事的时候翻翻,应该挺好玩的。

要说人家虞世南不愧是大家,来了个执笔挥洒的姿势,妥妥一中年风流帅大叔。

李风还凑到虞师身边,来了个合拍。拍完之后,虞世南还问他呢:“丹心,你这伸出两根手指,是何用意?”

直到第二天下午,李风这才回家。进门之后,就被奴奴扑进怀里:“大兄,奴奴都想你啦!”

看到小丫头眼睛里闪烁着亮晶晶的金豆子,李风连忙贴贴她的小脸:“是大兄的不是,是大兄的不是,你看,大兄给你买什么啦?”

“哇,蜜饯,好久久没吃蜜饯啦!”奴奴嘴里欢呼一声,接过大兄手里的油纸包,从里面拿出来一颗蜜枣,塞进嘴里。

然后才觉察到什么,连忙将蜜枣从嘴里拿出来:“嘻嘻,阿婆,你先吃。还有大兄,你也先吃。”

看着蜜枣上边还沾着晶莹的口水,李风也不觉莞尔,伸手揉揉小丫头的脑瓜:“奴奴吃,记得睡觉前要刷牙。”

“知道啦,大兄。”小丫头把蜜枣重新放回嘴里,慢慢用小牙齿啃着,小脸上,满是幸福的模样。

李风和老祖母对望一眼,眼里都是笑意。然后李风也同样掏出手机,给小囡囡留下吃零食的笑脸,当然,也不忘跟老祖母三人来一张合影。

还是小孩子接受能力比较快,奴奴也学着大兄的样子,摆起了剪刀手。

第二天一早跑步的时候,直接跑到青云观,却被谢映登告知,孙道长这几天也去了大兴城,说是跑跑招生事宜。还说,孙道长对组建医疗队,好像比李风还上心呢。

这一点,李风毋庸置疑,以孙师的济世心肠,恨不得普天下的人都无病无灾呢。

看到谢映登的叔父,谢弘道长已经能够在院子里慢慢活动,李风又给他检查一下伤口,恢复得很好,也就把线儿给拆了。

只要最近这段时间,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日后定然无恙。

对了,跟谢弘和谢映登也都来一张照片。

谢弘也很是欢喜,很宝贝似的取来一个葫芦:“丹心师侄一双妙手,贫道无以为谢,这里有几粒炼制的九转金丹,家中长者服食,足可延年益寿。”

九转金丹?李风差点以为自己穿越到的是一个修真世界。

这玩意,万万吃不得啊,什么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等,重金属严重超标,延年益寿是不用想了,吃这玩意,就相当于服毒慢性自杀。

如此看来,嗑药的历史,还是很悠久滴。

本来费劲巴力救治过来的,李风可不想瞧着这位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谢弘再嗑药。但是出言相劝的话,估计效用不大。人家固有的观念,不是你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

就像后来的李二,雄才伟略,堪称千古一帝,结果后来还不是吃了丹药,最后英年而逝。

李风对古代道士炼丹这件事,还是很好奇的,于是,就跟谢弘说要参观一下。谢道长当然欣然带路,去了丹房。

然后就介绍他的丹炉如何珍贵,李风觉得,都快被夸成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了。

不过,他也算是大开眼界,谢弘在介绍炼丹的原料的时候,李风见到了很多矿物质,什么五金、八石、三黄之类,许多都是难得之物,李风在东西两市转悠的时候,想买都没碰到,想不到在这藏着呢。

就这些原料炼制出来的东西,你也敢吃?都是砷、汞、铅等的化合物,毒素严重超标,吃了不“成仙”才怪?

而谢弘也有意卖弄,就给李风讲述起来,什么才是九转金丹:“按照葛仙师在抱朴子这本仙书中的记载,金丹为药,烧之愈久,变化愈妙,百炼不消,毕天不朽,人若服之,能令人不老不死。”

看着他一脸向往之色,李风也庆幸自己刚才没有出言相劝:这都入魔了,估计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我这小胳膊小腿儿的,肯定更不行。

谢弘继续侃侃而谈:“我这九转金丹,乃是用秘法将丹砂炼成水银,在将水银还原成丹砂,此为一转。如此往返九次,即为九转。只可惜,贫道才智有限,只能勉强炼成三转,深以为憾也。”

李风倒也听得津津有味:丹砂他当然知道,就是硫化汞,当然能提炼出水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烧呗,你不怕汞中毒就成;

至于把水银再炼回丹砂,那么加入硫磺就能变回硫化汞。呵呵,这是炼丹嘛,我咋有一种在实验室做化学实验的感脚呢?

化学?对头,这些炼丹道士,不就是古代最早的一批化学家嘛。他们和西方的炼金术师一起,开创了化学的先河。

想到这里,李风好像抓到了一丝灵感:对付谢弘这些痴迷炼丹的道士,劝肯定是劝不了的。你劝人家抛弃长生不老的希望,不跟你玩命才怪?

那么,何不改堵为疏呢,直接把现代化学知识拿出来,引导他们进行钻研,没准,真能炼出来改变这个世界的“金丹”。

这些金丹,肯定不是吃的,而是一样样的化工产品,改善百姓的生活,推动这个时代的进步。

在当下,没有比这些炼丹道士,更适合学习化学的人了。

至于说,他们愿不愿意钻研。就凭这帮家伙炼丹的劲头儿,李风相信,只要帮他们推开化学这扇崭新的大门,这些炼丹道士,绝对会勇往直前地走下去,长生的诱惑,谁能抵挡?

有了这个思路,李风的心思也就活泛起来,等他花一些时间,整理一下基础化学,先整初中的就成,由简入难嘛。书名都想好了,就叫“金丹宝典”。

怎么有点葵花宝典的感觉,要不,再换一个名字?

临走的时候,李风还是带走了装金丹的小葫芦。虽说不是九转金丹,只是三转,可是外人不知道啊。

这位谢道长,在这个时代的炼丹界,还是颇有声望的。他炼制的金丹,据说一粒难求。

以后要是谁瞧李风不顺眼了,找他麻烦,李风也不介意把这个小葫芦送给对方,磕不死你丫的,也叫你慢性中毒。

就是不知道,隋炀帝有没有嗑药的习惯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