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 > 第六百七十七章 根基 (两章合一)

夜姑站在岸上,抬头看去,就见码头热闹的很,小渔船差不多有上百条,多却不乱,出出入入。

码头旁边聚集了许多担着担子的小贩,叫卖胭脂水粉,各色小食,乍一看到像是南安城最繁华的市集。

来来往往的行人们不说红光满面,却还真有几分精神头。

方若华站在码头上举目远眺,远处能看到几个大工地,各处都在建设。

如今的船岛并没有她亲手塑造出来的模型,那么光彩夺目,它只是刚刚脱离了荒岛的模样,寥寥几个建筑物灰扑扑的,比左近村子里的茅草房自是好些,和南安城的风韵却无法相提并论。

但它却有一股生机,像是刚刚从荒漠里冒出头的一点绿芽,尚需要小心呵护,却是她来到此世间,能认认真真活过一生的根基所在。

“哎哟……啊!”

方若华一行人正准备上马车,就听见一声惨叫,齐齐转头看去。

只见一个读书人打扮的年轻男人,手上鲜血淋漓,正在原地使劲跳脚。

他眼前的地上倒着个小姑娘,正是刚才船上那个小女孩儿。

男人显然疼得厉害,双目赤红,一伸手揪住那女孩儿的头发,把人提溜起来,挥手就是两巴掌,叱骂道:“死丫头,你还敢咬人,还咬不咬了,你再咬一下试试?”

小女孩满嘴是血,瑟瑟发抖,却是咬紧牙关,说什么也不哭。

哪怕是如今这世道,幼小的孩子也容易引来旁人的同情心。

左右路人都目露不忍,连忙上前阻拦。

这读书人却是一转头就换了脸色,苦笑道:“各位街坊,不是我要教训这丫头,是这孩子性子太野,她是我的女儿,看看这脾气,一不如意连亲爹都咬,再不赶快管教管教,以后可怎么得了!”

路人一愣,都没想到竟是这么回事。

当爹的教导自家的女儿,外人可管不着。

读书人深吸了口气,拖着女儿向一艘小船上走去:“走,跟爹回家。”

小姑娘顿时受惊似的拼命挣扎,扭头哭喊:“姥姥,姥姥,我要姥姥!”

她声音又尖锐又高昂,嘶哑的厉害,仿佛特别害怕。

夜姑听得心里一颤,身体抑制不住地开始抖动,用力拿指甲刺破掌心,疼痛一阵阵传出来,她感觉才稍微好些。

方若华蹙眉。

只听嘶喊声就能听得出,这孩子是真的恐惧害怕,那种情绪,让人觉得很不自在。

方若华轻轻上前一步,伸手一敲年轻人的胳膊,小孩子就落了地。

夜姑顺手把人抱在怀里搂住。

那读书人愣了下,脸上也露出一丝不悦,转头怒道:“你们要做什么?难道还要阻止我们父女团圆不成?”

小姑娘似乎不敢看他,死死地抓住夜姑的胳膊,好似抓住了一根唯一的救命稻草,急声道:“我不回去,我不回去,我要找姥姥,我想姥姥。”

方若华低头拍了拍她的肩膀,笑道:“别急。”

说着她抬头一挑眉,轻声道:“这位公子,我不认得你,但是这孩子是我的人,她姥姥在我家当差,我可不能任凭你这么随随便便把人带走。”

读书人登时气急败坏:“我是他爹!”

“谁能给你作证?”

方若华一笑,“总不能任意一个男人跑到我这岛上来认女儿,我就乖乖把女孩子送给人家,如今这拐子可猖獗的很,什么花招没有。”

那人一噎,目光在方若华身上逡巡,见她衣着打扮虽不说奢华,但也绝不是周围这些灰扑扑的老百姓能比,怕是大户人家出身。

他便收了横眉怒气,显出一点痛心疾首,不看方若华,只低头冲那小姑娘道:“丫头,你奶奶想你想得厉害,快跟爹回家去,别在外面丢人现眼。”

这人明明没有疾言厉色,小姑娘却抖得更厉害,面色苍白,一脸惊恐,垂着头不说话。

那男人想了想,转头四顾抱拳,深吸了口气:“本是家丑不该外扬,可为了我这丫头,也顾不了那么多,她娘不检点,和土匪有了手尾,我实在受不了……”

他说着,泪流满面。

周围的路人听得都蹙眉。

“只能与她娘和离,可是孩子是我的,总不能让她跟着她那个不干不净的……哎,为了孩子好,今天我也得带她回家去。”

路人们听他这么说,登时都不愿意再多管闲事,这亲爹要带走亲女儿,任谁也管不着。

方若华顿住脚步,夜姑让小姑娘死死抱住大腿,一时也为难。

那男人却是一本正经地伸手拽住小姑娘的胳膊,并不与方若华纠缠,只盯着孩子:“且随爹回家。”

方若华也分辨不清这里面孰是孰非,但小女孩的恐惧是真的。

就算眼前这个确实是孩子的父亲,她也必须先想个办法把孩子留住,弄清楚一切因果再行处置。

留下孩子,对任何人都没有损失,但要让孩子同这人走,万一出点问题,就无法挽回。

前一段时间,她遇见过再也无法挽回的事,如今做任何决定,都无比小心。

那男人却趁着夜姑迟疑,一把将孩子拖到自己身边,牢牢挟制住:“你姓曲,是我曲家的女儿,你娘不要脸,你别你娘学,要不然我只好把你送去给你大伯处置,把你浸了猪笼,洗刷我们曲家身上的污名……”

当着孩子的面指责母亲,这话实在难听。

夜姑登时气得怒形于色,冷笑连连,回头看了眼自家六奶奶,正想先不管不顾,强行把孩子掠走再说,就听不远处一个很熟悉的声音想起来:“曲秀才,您这话就说得亏心了不是?”

“什么叫孩子姓曲?”

“当初你来咱们南安城,饿得只剩下了一把骨头架子,那话怎么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身边带着六十岁的老娘,跪在南河边上卖身。”

“蔡娘子看你能写字,就雇了你到她那小酒馆给她当账房,你自己要签卖身契,人家觉得影响你的前程,都没肯让你签,对你算是仁至义尽了吧?”

“你进了蔡家的酒馆,人家也没苛待你,还帮你养着你那老娘,后来你见了蔡娘子的女儿小依,下了死力气讨好她,还说什么只要小依嫁你,从此以后再无二色。”

“蔡娘子琢磨着你读过几天书,长得也不差,把女儿嫁出去,反不如招赘个女婿好,于是就招了你为婿,小贝生下来也是姓蔡,你哪来的底气说她姓曲?”

矮矮胖胖的麻子脸,一扬眉,向来和气的脸上带出一股子狠厉。

“和离?你被休了是真,怎么还有脸来讨要孩子?”

曲秀才身体一僵,又惊又怒,显然当初的经历,在他心上也是一道消不去的疤。

只是转头看到那张脸,却吓得退了两步,惊呼:“是你?你又想做什么?”

金二麻子慢吞吞走过去,一只手揽住曲秀才的肩膀,迫他松开手,压低声音轻笑:“我这人最喜欢看热闹,也喜欢凑热闹,听说曲秀才最近要讨老婆?什么时候成亲来着?下个月是吧,到时候我去喝喜酒如何?”

曲秀才嘴唇抖了抖,猛地甩开金二麻子的胳膊,像有什么臭虫在后头追似的,拔腿就跑。

跑了好一段出去,又不甘心地回头吼那孩子:“有本事你就留在蔡家,沾上一身腥臭,将来找不到婆家,我看你怎么有脸活?”

金二麻子冷笑。

曲秀才显然挺怕这浑人,骂了两句得不到女儿的反应,跳上船被狗追似的逃了。

那小丫头偷偷看了金二麻子一眼,一缩脑袋,转身一溜烟似的,钻入人群消失不见。

金二麻子讪讪一笑,并不生气,耸了耸肩打了呵欠,一抬眼看见夜姑,登时喜形于色,笑眯眯凑到她身边,舔着脸献殷勤:“夜姑来了,昨天我刚弄到一批橘子,你最喜欢吃的那种。”

夜姑翻了个白眼:“你到是会做生意。”

这混球以自己爱吃为借口,卖了大批量的水果,鸡鸭兔子,米面粮油到船岛上。

价格不算太高,但是量大,他绝对稳赚不赔。

而且,这家伙借着来岛上卖东西的机会,莫名其妙就和船岛上的各个管事熟悉起来,关系越发亲近,有时候管事们甚至不把他当外人。

他还在自家六奶奶手里订了两艘大船,准备把生意拓展到海外去。

夜姑实在是不觉得金二麻子靠谱,但是自家六奶奶缺人缺的厉害,矬子里面拔将军,这家伙也算是可以将就着使唤。

看到夜姑,金二麻子眼里心里就只剩下她,殷勤地护送方若华和夜姑上车去船厂先看看,想起刚才的事,顺口还稍微解释了几句。

“那小丫头叫蔡小贝,是蔡姥姥的外孙女,蔡姥姥以前是开酒馆的,烧得一手好菜,如今在咱们船厂当厨娘。”

“到现在已经做了两个多月,曲秀才以前是她女婿,如今蔡家早把人踹了,不必把那穷酸秀才当回事。”

金二麻子没提蔡家的女儿女婿为什么和离,话题一转,又说了些生意经。

连夜姑都没对他一口一个‘我们船厂’,表示异议。

这家伙天生有和人打成一片的本事,不服气不行。

……

船厂建在船岛东侧的一座小山山脚下。

三条河流汇入,与海毗邻。

风景也秀丽。

方若华就让人在山脚下建了一排竹屋,都是就近砍竹子造的,用来做教室,每日让船厂上下所有人,连同他们的儿女,一起到这里读书两个时辰。

竹屋建得比较潦草,可眼下正创业中,一切从简,也足够用了。

方若华闲来无事,自己当先生上了三天的课。

学生里刺头到是不多,就连给他们上课的先生里面,出现女先生,竟也没多少人抗议,一开始可能还嘀咕几句,后来就老实了。

不过方若华也不觉得奇怪。

这些学生七八岁到五十多岁的都有,大部分是灾民,有一点手艺,又想讨口饭吃,所以上了船岛。

如今没过多长时间,灾民与王家留下的匠人,看起来泾渭分明。

王家的匠人瞧着也并不是多富裕,但好歹身体略显得健壮,明明穿戴一样,王家人昂首挺胸的,就是有一股子傲气。

那些灾民出身的,则个个面黄肌瘦,还有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儿,脖子粗肚子大,显然是病得不轻。

他们连活命都艰难,主人家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哪里还会挑剔。

船厂里的工人,自觉自发地分出等级,方若华却并不没有使出强硬的手段干涉,甚至连夜姑她们也没察觉出哪里不妥。

不过,很快就用不着他们自己来分三六九等。

方若华一开始的计划里,就打算在工厂中引入等级这一概念。

一年两次考技术,从一级工,分到九级工,只有五级以上才能称大师傅,当然,月钱和福利待遇也是大大不同。

等着分级一确立,王家人就是一开始占优势,可别人有了上升余地,船厂的情况也就不至于失衡。

至于现在,工人人数还太少,而且大部分人都大字不识几个。

方若华想让他们帮忙造什么产品,光是解释图纸,让他们能懂怎么照葫芦画瓢,都得花个十天半月,那种苦,没经历过的完全不能理解。

水友们见天叫嚣发展好慢,进展太慢了,要求快进,最好明天就实现四个现代化。

方若华:“……呵呵。”

还是慢慢磨吧,先扫盲再说。

细细的雨丝淅淅沥沥地落。

刚上完一节课,学生们带着斗笠,背着背篓,冒着雨在外面捡野菜。

方若华把胳膊撑在窗沿上眺望,就见别管老幼,这些学生干活都麻利的很。

蔡小贝前几天也被她姥姥塞来读书,这会儿双膝着地,跪在地上,两只手齐出,一眨眼的工夫就摘了一大篓子。

估计再过两天,这一片山头上的野菜也要被采得精光。

方若华很随意地看这帮学生,学生们却也在偷偷看她,蔡小贝捡满了自己的篓子,悄悄拿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窗边的先生。

一边看,她一边偷偷地挺直了背脊,把下巴抬得高了些,不多时又有点不好意思,脸上一红。

真希望有一天,她也能像先生这样,虽然她也说不出先生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