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师下凡 > 第210章 四公子

大师下凡 第210章 四公子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9:57: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少帅、袁克文、就连溥侗宝藏都搞定,最后剩下张伯驹,真正高风亮节的收藏大家。

张伯驹是苏渊很尊敬的前辈,可谓德艺双馨,生前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书画鉴定水平乃泰斗权威,一言九鼎的大师。

1982年参加宴会归来突患感冒,被送进医院,因所谓级别不够不能住双人或单人病房,只能跟七八位病人挤在病房,不时有重病号抬进来,死的人被拉出去,心绪不安的老人便要回家。

2月26日等到女儿终于拿到同意调换医院的批令时,老爷子却不幸离开人世,享年84岁。

经过他手蓄藏的宋元书画国宝有118件之多,被称为天下第一藏。毕生不惜代价,甚至置性命保护文物珍品,既是出于爱国至诚,也是基于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深刻认识与由衷的酷爱。

当年故宫馆长由衷地感慨:张伯驹先生捐献的任何一件东西,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来形容它的价值都不为过!为故宫做过捐献的最顶尖收藏家只有两位,一位是捐瓷器的孙瀛洲,一位则是捐书画的张伯驹。

陆机《平复帖》,是现今传世墨迹中的开山鼻祖。虽长不足一尺,只有9行字,却盖满了历代名家的收藏章记,朱印累累,满纸生辉,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帖。

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所绘《游春图》,距今1400多年,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画作。

苏渊看过资料,有件事让他对老爷子无比敬重,当年张伯驹在沪上被76号特工公然绑架,向夫人潘素索要300万,否则撕票!绑架者明显是冲着钱财而来,但张家的钱其实大部分都变成那些珍贵字画。

后来经过张老女儿回忆道:“我叔叔跟母亲到处借钱,因为家里没有钱,有钱都买了字画。最简单的办法是变卖字画,拿钱赎人。母亲后来设法去见父亲一次,他却命令母亲,家里那些字画千万不能动,尤其平复帖!

“父亲说,这是我的命,我死了不要紧,字画要留下来,他说不要以为卖掉字画换钱来赎我,这样的话我也不会活着出去!”

于是僵持八个月,张伯驹宁可冒着随时被撕票的危险,却始终不肯答应变卖一件藏品。直到绑匪妥协,将赎金从300万降到40万,家人多方筹借,才将张伯驹救出。

这让苏渊肃然起敬,这才是用生命在保护国宝!

老人最后将30年所收藏的8件精品捐献出来,成为故宫的永世藏品。政府为此奖励的20万元,被张伯驹婉言谢绝。

老人说得很简单,我看的东西和收藏的东西相当多,如同过眼云烟,这些东西不一定要永远保留在我这里,可以捐出来,使这件宝物永远保存在华夏国土上!

按照线索显示,张伯驹老家在项城,当年有部分藏品被批斗分子没收,后来下落不明,苏渊抱着试试心态,直奔项城。

来到项城乡下小村子,找到破旧的小院子门口。按照资料记载,当年张伯驹被抄家,有个叫李大明的小头目带队,抢走很多字画,最后不知所踪,这里就是李大明的住宅。

苏渊花十万买下整个院子,村里人说李大明死了几十年,无儿无女,也没有后人,破房子没有人进去过。

很快在柜子里发现一封信,上面记载着当年抄家以后,李大明也知道这些是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读过几年书的他不忍心销毁,偷偷私藏了几张,就埋在后院大树下。

“宋徽宗的四禽图!”

“黄庭坚的诸上座帖!”

“李迪的花鸟!”

挖出箱子,苏渊不由感叹张伯驹不愧是顶级藏家,随便都是宋元重器,有人统计过,所有战争加起来文物被损毁的数量,也不如特殊的那几年!

无数文物被当成封建残留,家家户户拼命消灭可能被批斗的证据,几十万的高级知识分被下放农村。一下子打断国家文化的脊梁,最少让文化落后五十年!

苏渊离开项城,没有回去,而是赶往江南小镇,那里还有被历史迫害的宝贝!

民国收藏六大家,吴湖帆,画家第一人。其祖父是清朝的显宦、金石大家吴大澂,家中收藏极富。藏品早在当时已经名噪一时,号称吴一眼,鉴定泰斗徐邦达是其入室弟子。

唐怀素草书《千字文》、宋高宗赵构的《千字文》、宋刘松年的《商山四皓图》、元赵子昂的《枯木竹石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残卷和《浮峦暖翠图》、王蒙的《松窗读易图》等唐宋元名迹,至于明清及近代字画更是举不胜举。

最出名的还是因为他亲手临摹的富春山居图,前几年在佳德拍卖,以一亿天价成交,创造摹古的最高纪录。

按照资料显示,吴湖帆的原配夫人潘静淑,娴静文雅,擅长诗词,又善丹青绘事。夫妇琴瑟和鸣,诗画酬唱,每每有合璧佳作。

潘静淑不仅在生活上照顾吴湖帆,而且在事业上也给予极大的帮助,与吴湖帆历时数年,将所藏的1400多种金石书画,全部校订并存档。

可惜一场小病夺去才女48岁的性命,吴湖帆精神受到巨大打击,难以自拔。幸好家里有侍女阿宝的体贴安慰,才从悲痛中慢慢地得以解脱出来。

吴湖帆是上海滩上有名的大画家,声誉如日中天,声名远扬。亲朋好友纷纷为他说媒,劝说他早日续弦,均遭到了婉言拒绝。

孰不知在他心中此时已经有意中人,她就是潘静淑夫人的侍女阿宝。消息传出,各种小报纷纷报道,有的故意制造不实绯闻,谣传潘静淑早已察觉夫君与阿宝有苟且之事,服毒自杀。

婚后吴湖帆与阿宝夫妻恩爱,嫌宝珍之名太俗,为其改名抱真。后来吴湖帆被打成封建分子,画被诬为黑画。更让他心痛的是,家藏书画及文物被席卷一空,被抄物品装满八辆军用卡车,几代人的毕生心血顿时化为乌有。

卡车隆隆开走,老人终于倒下。第二年吴湖帆再度中风,住进医院,顾抱真因受株连,同样遭到批斗,但她宁可自己多受罪,拼命保护丈夫。

1968年8月11日,不堪凌辱折磨的吴湖帆自行拔下插在喉头中的导管,结束75岁的生命。

顾抱真被扫地出门,经再三恳求,同意让她居住在原江南老家的仅四平方米不到的小屋里。一次强迫扫街劳动中,突发脑溢血,当场昏厥而倒地送医院,又交不起医药费,死在家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