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师下凡 > 第152章 传说中的童子功

大师下凡 第152章 传说中的童子功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9:57: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看苏渊的动作,轻松之极,泥土在手中仿佛被赋予灵性,瞬间绽放出夺目光彩,令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好!”

徐福兴实在忍不住,几步上前拿起一件作品,仔细研究,甚至高举过头顶,迎着光线观察细节。

轻薄如纸!

薄如蝉翼!

不由赞叹道:“好手艺!”

此话一出,其他几个人也直接上手,全然忘记比赛这回事,纷纷出言赞赏,丝毫不吝啬溢美之词。

“均匀之极,连纹路都丝丝分明?”

“薄……真薄……肯定不超过一毫米!”

“你看看我这个,绝对是零点九,不,甚至更薄!”

在场都是高手,光国家级工艺大师就三四个,半辈子玩拉坯,一眼就知道好坏优劣,真不敢相信这种手艺竟然出自一个年轻人之手。

“这……”毛正聪看着手中的还没完全阴干的碗,心中惊涛骇浪,要说最震撼的还是他自己。

自从上次见过苏渊,能明显感受到传说中最年轻的国家工艺大师对于瓷器的好奇和兴趣。当时之所以交浅言深,也是因为对方乃铸剑大师,虽然隔行如隔山,但影响力远胜于自己。

今天在拉坯大赛见到苏渊已经十分吃惊,更没想到人家竟然扮猪吃老虎!

仿佛满级神装大BOSS来新手村装逼……

简直不能忍!

“十四……十五……十六……”

还没等他说话,旁边的陈大忠看着台上摆满的作品,喃喃自语道:“十七……十八……这就超过记录了?”

此话一出,所有人更震撼,盯着十八个素坯,两公斤泥,竟然能拉出十八个碗!

“别乱,还有最后一个!”突然徐福兴低声道:“都安静!”

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在苏渊手里,只见最后一小块泥在指尖不停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胎壁越来越薄,众人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喘。

这时候的苏渊仿佛进入一种奇妙境界,脑中空白,无思无想,只有双手之间不断流动的美妙触感。

如丝,

如雾,

似水,

似云!

甚至能感觉到星星点点,如同最精密的放大镜,任何细节都一目了然,成竹在胸。

零点九,

零点八,

零点七!

手指突然微微颤动,好似蜻蜓点水,羚羊挂角,心中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终于把流云手彻底融会贯通。

慢慢停下转盘,露出一丝微笑,用细线轻轻把底足划开,擦干净双手,站起身。

“这是……”

几个老爷子赶紧围上来,毛正聪赶紧从旁边拿过一把扇子,靠近素坯,轻轻扇风,加快阴干。

“快给我一把扇子!”

“我也要……”

“还愣着干什么?多拿几把!”

几个裁判满脸懵逼,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几个大师发话,赶紧屁颠屁颠找来几把大扇子,开始帮忙扇风。

神奇一幕发生,只见刚开始阴干的素坯在风的影响下,表面迅速变色,从深变浅,水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极快蒸发。

薄,

太薄了!

陈大忠瞪大双眼,玩瓷器几十年,自然明白意味着什么。不光是他,在场所有人都震撼不已,亲眼见证新记录的诞生。

毛正聪慢慢伸出手,小心翼翼捧起素坯,举到面前,阳光正好打在上面,光影闪动,薄如蝉翼,几近透明。

长叹口气,惊叹道:“传说中的卵幕杯也不过如此吧!”

徐福兴接过素坯,看着平滑如镜的表面,震撼道:“拉坯到如此境界,不用上釉入窑,本身就是艺术品!”

陈大忠仿佛想起什么,赶紧拿出一把卡尺,轻轻放在胎壁边缘,大吃一惊道:“零点六!”

两公斤泥,十九个碗……

最薄只有零点六……

几个裁判面面相觑,再看负手而立的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难道……

毛正聪点点头,正色道:“没错,新的拉坯记录诞生,十九碗,如假包换!”

说完看着苏渊,苦笑道:“苏大师,您这是唱的哪一出?”

“什么……新记录诞生?”

“比赛还没完,凭什么……”

“凭什么?四斤泥拉出十九个碗,连毛大师都亲口承认,你瞎啊?”

“什么时候咱们龙泉出现这么牛逼的人?等等,我怎么看着有些眼熟……”

“苏大师……难道是……”

“苏渊!史上最强铸剑大师,我的偶像!”

伴随着骚动,会场两三百人全部聚集起来,很快有人认出苏渊,瞬间引爆赛场。

“比赛还没结束,都给我回去!”徐福兴大声维持秩序,拉着苏渊低声道:“咱们换个地方聊如何?”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

“获得新技能——玲珑刀,请自行摸索。”

“新任务:重振传说中的玲珑瓷威名,受到众人认可。”

苏渊心中大喜,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完成任务,跟着几个老爷子离开赛场,来到附近茶楼,刚坐下几双眼睛恨不得直接解剖自己研究。

只能说出早就想好的借口道:“虽然我喜欢刀剑,可瓷器手艺才是家传。”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毛正聪长出口气,苦笑道:“老话都说隔行如隔山,看来也有特例啊!”

苏渊亲自给老爷子们满上茶,都是前辈,算是见面礼,举起茶杯笑道:“其实当年之所以选择龙泉,一是为铸剑,实现多年梦想。”

“二就是来学习青瓷,拉坯算是童子功,从小练习,好歹没有生疏。”

毛正聪一翻白眼,笑骂道:“这还叫没有生疏?直接拉到零点六,你这是要上天啊!”

大家哈哈大笑,徐福兴放下茶杯,也打趣道:“好家伙,就算是我们几个老头子,手感好能拉到零点八已经算是运气,再用刀一修勉强零点六。”

“然后上清釉,最后满满一大窑,能烧出两件零点八的梅子青和粉青肯定算是烧高香喽!”

苏渊再次举起茶杯,谦虚道:“所以才千里迢迢跑来龙泉学习,拉坯只是头一道,修坯、上釉、烧窑,每个步骤博大精深,以后还请几位前辈不吝赐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