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 > 第257章 十万火急

此时,江浔的注意力已全然落在了盛帝手中。

殿下的亲笔信?

圣上落了泪,可见信是殿下生前所写无疑了。

太子妃与烨儿来得这般及时,可今日之筹谋他并未——

江浔心神电转,很快便反应过来了。

是......岁岁。

他到底,让岁岁忧心费心了。

与此同时,一股热气自他心底升腾而起,遍体生温。

何其有幸,在乎他的人有很多很多。

且他毫不怀疑,太子妃呈上的这封信,许就是殿下当年预料到终有这么一日,故而未雨绸缪,想为他谋求一条生路。

殿下啊......

“阿浔,你说,我今日就稍稍懒怠些,无碍吧?”

“阿浔,我瞧见奚姑娘就心生欢喜,这就叫心上人吧?”

“阿浔,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找个心上人了。”

“华夏?哈哈,阿浔你又胡诌!你一定是唬我的,对不对?”

“阿浔,我信你,我总是信你的。”

“阿浔,我能不能......能不能将烨儿托付给你?”

“阿浔,如此深恩,我实在......无以为报了。”

.......

殿下,你我之间,莫要言恩。

殿下之推心置腹、肝胆相照,已然叫我这个异世之人,于一片混沌渺然中寻到了落脚之处。

唯怨天薄待于你,又恨这人心似海叵测,叫你我兄弟阴阳两隔,再不能把酒言欢,促膝长谈。

江浔想得入了神,低垂的眉宇间盈动着悲意,忽而感觉到有人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

“先生为何在此?”

赵元烨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扬起脸看向江浔,稚意未去的眉眼里,分明已是故人的模样。

他已经刻意压低了声音,但御书房内幽静,到底还是叫殿中人都听到了。

江浔神色难掩触动,微微俯身而下,温声道:“殿下这几日可有好生温习?”

赵元烨闻言小脸一垮,委屈巴巴嘟囔道:“哪有如先生这般,一见面就问功课的。”

盛帝眼中泪意未去,此刻闻声也望了过去。

模糊的视线里,隐约瞧见一大一小立于明暗交界处,脚下夕照晕开,将二人都拢在了浓浓暖意里。

盛帝缓缓起身,张了张嘴,“稷儿”两个字于嘴边辗转迂回,良久良久,终究化作一声幽微低叹,止于唇边。

他知道的,眼前和烨儿站在一处的,是江浔。

他只是触景生情,忍不住去想,若稷儿还在,定就是眼前这幅父慈子孝的光景。

于稷儿,他无可否认,到底......到底是他造的孽。

思绪走到这里,盛帝仿若被抽去了筋骨,刹那间脱了力,身形一晃,又重重跌坐了回去。

这些年,他于心底无数次告诉自己,稷儿是带着对他的满心怨念与无穷怅恨离去的。

如此畸态的自我慰藉,仿佛能让他觅得一丝解脱,亦能稍稍减轻几分负疚。

可偏偏......在稷儿留下的最后一封信里,满纸满眼,全是对他这个父皇的诚挚祝祷,殷殷切切,满怀眷恋。

仿若稷儿那颗霁月般的孺慕之心,在信纸之上依旧鲜活如初。

他自欺欺人的伪装,在这一刻被撕了个粉碎。

压抑了数年的负罪、心虚、悔恨便排山倒海汹涌而来,几乎冲垮了他。

“父皇,信已呈至御前,儿臣告退。”

御书房里,响起了太子妃恭敬的声音,而后便见她冲赵元烨招了招手。

赵元烨似乎还有些不舍离去,扭头看看盛帝,又抬头看看江浔,最后还是恭声道:

“皇爷爷,孙儿告退。”

“先生,婚嫁之期过后,莫忘了来给烨儿授课。”

他这般小小声地冲江浔补了一句,这才走向自家母妃。

太子妃带着赵元烨,果真转身出了御书房。

来之前,她本欲借着书信,开口为江大人求情。

可观父皇如今心绪激荡,数次落泪,她再多嘴,便过犹不及了。

殿外余晖洋洋洒洒,太子妃只觉眼眶中一阵酸涩涌起,满心的悲意似杂草疯长,几欲撑破她的心房。

阿稷,我想,这就是你留下的绝笔信出现的最佳时机了。

希望,我没叫你失望。

而身后那人,我恨之怨之,瞧见他的眼泪,我只觉呕心与虚伪。

待到时机成熟,我总要做些什么的。

他该在无尽的怅惘与悔恨中,独自咀嚼苦果,余生每念及此,皆感心如刀绞,痛不欲生!

他若没有这份良心,那由我来手持刀刃,又如何呢?

眼泪被倒逼了回去,太子妃眼底悲意渐去,步履坚定,踏上铺满夕照的宫道。

而赵元烨走在太子妃身旁,踏出殿门时,袖子下的手便紧紧攥成了一团。

他懂,他什么都懂。

他只恨自己太过年幼,护不住先生,回应不了殿外诸位良臣的一片赤诚。

皇爷爷永远也不会明白,先生之于他,究竟有着怎样的分量。

若今日,父王的信仍不能改变皇爷爷的决定,他不会视若无睹,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哪怕这是先生不愿看到的,他也必须到皇爷爷面前一搏!

快些长大,快快......长大吧。

......

随着太子妃与皇孙殿下的离去,御书房再次陷入了沉寂。

盛帝手中紧紧捏着献怀太子留下的遗信,心潮久久难平,眸光亦定定落在了江浔身上。

“生死至交”,这是何其郑重的字眼。

稷儿这是......要他无论如何都留江浔一命。

可江浔,能留吗?

盛帝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可方才怒急攻心晕倒后,还未及歇息,而后心绪又几度剧烈起伏,现下竟觉喉咙干涩无比。

他抬指敲了敲御案,正要叫福顺进来伺候,敞开的殿门口却出现了三个御医的身影。

“圣上。”

盛帝心头蓦地一紧,急忙使了气力,哑声问道:“老二如何了?”

为首的刘太医低垂着头,偷眼向身旁两位同僚瞥去,三人目光轻轻一碰,便听刘太医满是惶恐地应声:

“圣上,王爷恐是......心脉受损。”

“什么!?”

盛帝猝然起身,晕眩感骤涌,却急忙撑案站稳了,咬牙道:“说清楚!”

刘御医额上隐见冷汗,疾声开口:“回圣上,王爷气息微弱且紊乱,脉象虚浮涩滞,显是心脉受创后气血逆行,瘀滞不畅所致。”

“如今王爷胸痛难忍,呼吸亦觉艰难,时有晕眩之状,臣等虽竭力施为,然心脉之伤非旦夕可愈。”

“然王爷吉人天相,福泽深厚,只要精心调养,假以时日定可康健如初,再显英武之姿。”

盛帝怔住了,一下子没了动静。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盛怒之下随意的一脚,竟会致使赵怀朗伤重至此。

长子逝,次子伤,三子禁足。

三个儿子,他竟......一个也没留住?

盛帝忽感一股蚀骨的无力感从脚底直窜心头,眼底生出了几分空洞和迷茫来。

这一刻,他不由地想起了当年,自己在步步惊心、险象环生的夺嫡之争中精心算计,险中求胜,才终于将那梦寐以求的皇位揽入怀中。

彼时的他俯瞰江山,豪情万丈,为何此刻,心中只余空落与孤寂?

众叛亲离.......众叛亲离.......

盛帝耳边回荡着赵怀朗的癫狂嘶吼,面上青白交加,身子摇摇欲坠。

御医们满是惶恐,眉眼低垂,又跪于御书房外,故而不曾瞧见盛帝的异样。

福顺公公侍立在殿门口,此刻心神不知被什么牵引,频频看向宫道尽头,因没有盛帝的传召,也不曾入殿来。

唯此刻站在殿中的江浔,将盛帝的脸色尽收眼底,隐约意识到了什么。

可是,他没有出言提醒,也不曾......上前劝慰。

恰在此时,福顺公公双目圆瞪,似是瞧见了什么。

来了!

只见宫道尽头,一御林军手里捧着什么,正朝这边快步而来!

嗒嗒嗒——

沈嘉岁等人扭头望去,瞧见御林军在宫道上如此疾行,都不由微微色变。

只怕,是有何十万火急之事!

沈征胜等人尚且镇定,可沈嘉岁却反而揪起了一颗心。

她知晓阿浔接下来的谋划,该不会惹得御林军如此失态才是。

莫非,是出了旁的差错?

沈嘉岁思绪方起,便见那御林军已跪在三位御医身后,口中疾声:

“圣上,帝师自裁于诏狱之中,留此血书——”

嗡——

沈嘉岁僵在了原地,大脑一片空白,耳边“嗡嗡”作响,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而遥远。

她茫然地望向远处,嘴唇微微颤抖,试图说些什么,却唯有破碎的气息逸出。

她正觉得整个人拼命地往下坠,忽而身旁有人紧紧托住了她。

沈嘉岁呆呆仰头,视野中只见自家爹爹嘴唇几度开合,声音却好似隔着水面传来。

直到胳膊上的疼痛渐渐唤回了她的神智,耳边声音渐大渐沉,慢慢清晰。

“活——还活着——岁——帝师还活着——”

沈嘉岁猛地长吸一口气,像是溺水之人扑棱出水面,终于找回了些许自己的声音。

“爹爹,老师他——”

沈征胜这会儿面色也隐隐发白,急忙应道:“那御林军说了,发现得及时,还有气息!”

“圣上也晕倒了,御医都进了殿,修直不便留下,已赶去诏狱,让人将太子妃与皇孙殿下急召了回来!”

沈嘉岁的身体还在不受控制地颤抖,但沈征胜的话却一句又一句传进了她的耳朵里,听进了心里。

她蓦地抬起头来,目光紧紧盯着自家爹爹,呼吸急促,口干舌燥。

“爹——”

似有未竟之语,不能宣之于口。

沈征胜眉宇沉沉,在此刻重重点了头。

沈嘉岁缓缓站直了,胸口隐约还有剧痛未散,方才听闻老师自裁的噩耗,几乎夺了她的全部心魄。

可眼下,山雨欲来,竟是——“改天换地”的重要时刻!

爹爹特地和她提及,阿浔“不便留下”,太子妃与皇孙殿下正朝这边赶来,她心中有数,心中有数了.......

下一刻,沈嘉岁紧紧捏了捏自家爹爹的手,而后脚步一迈,趁着众人忙乱慌张之际,往方才太子妃离去的方向,追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