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 > 第255章 请来的救兵

福顺公公侧着耳朵,仔细去听殿内的动静,隐隐听到盛帝几声高喝,正觉心绪跌宕,忽而瞧见,宫道尽头毫无征兆地走来一行人。

他急忙凝神去看,待瞧清被宫人簇拥在最中间的两个身影时,不由浑身一震。

是......是太子妃娘娘与皇孙殿下!

不,不该来啊!

福顺公公宽袖之中双手悄然攥紧,心已悬于嗓子眼。

今日瑞王爷大势已去,襄王爷又早早失了资格,皇孙殿下眼瞧着已成唯一人选。

他知晓,皇孙殿下与江大人极是亲厚,若此番是来替江大人求情的,只怕是火上浇油,与圣上又起争执。

圣上如今正在气头上,一个不慎,皇孙殿下只怕会重蹈瑞王爷之覆辙啊!

如此一来,江大人、帝师,今日在场诸臣的心血,便都要付诸东流了!

他福顺公公扪心自问,自然是忠于圣上的。

但数十年跟在圣上身边,他也恭闻了许多帝师的教诲,耳濡目染了不少圣贤之道。

圣上这些年来越发偏执专断,有些事确实......

他自不敢言圣上之不是,却也希望,大盛将来的新帝,莫要走圣上的老路了。

别说这天底下的百姓,便是他这般残缺的阉人,若是君主开明仁德,在宫中的日子也要好过许多的。

所以今日,皇孙殿下不该来的......

这般想着,福顺暗叹了一口气,却不得不朝殿内高声禀报。

远处,沈嘉岁等人也瞧见了太子妃和皇孙的身影。

无论是沈征胜还是张献,在此刻都不由蹙了眉,唯沈嘉岁的眸光中,隐晦地闪过了别样的光芒。

她知道,阿浔无意让皇孙殿下参与今日之争斗。

一则,他是真心爱护殿下。

二则,今日筹谋一旦成了,皇孙殿下更不宜与圣上起争执和冲突。

阿浔为皇孙殿下用心良苦至此,可她站在自己的立场,身为阿浔之妻,却有不一样的考量。

前几日,她又见了长公主一回,却不是在宫里,而是在长公主府。

纪表弟与宁儿婚事将近,长公主府也少不得忙乱,她方成亲,宁儿便有些事想问问她。

也就是那日,她向长公主与宁儿和盘托出了这些时日以来的精心谋划。

长公主天纵聪慧,胆识过人,又见多识广,远非寻常女子能比。

听闻来龙去脉后,甚至不必她说出后头的盘算,长公主已拉住她的手,温声道:

“嘉岁,本宫明白你的心思,这件事......确实该叫太子妃知晓。”

“切莫轻视女子的能耐,更不可低估一位母亲的决心。这朝堂之上虽是男人做主,但女子胸有丘壑,心怀乾坤,亦可另辟蹊径,也可大有所为。”

“本宫与皇兄虽多年分离,但这数月相处下来,对皇兄的脾性也略知一二。”

“事发当日定险象环生,诸人剑拔弩张,以皇兄自负又好强的性子,定非要手沾鲜血以彰显君威,方肯罢休。”

“此际,正需有人从中斡旋,以情理相劝,或许能转危为安。”

“太子妃......是稷儿生前最爱的女子,又是烨儿的母亲,往昔种种旧事,她定然心知肚明,如此看来,已是不二人选。”

“无论是为了烨儿,还是为了江大人,本宫相信,太子妃定不会有丝毫的迟疑。”

所以,眼下这救兵是沈嘉岁请来的。

只是,她请的不是皇孙殿下,而是——太子妃。

这个尚且年轻的女子,在危机四伏的宫闱里失了琴瑟和鸣的夫君,底下还有一个年幼的孩子。

她悲痛过、迷茫过,绝望过,却在一次次的阴谋诡计中顽强立足,而后长出了最坚硬的盔甲。

太子妃知悉了这一切后,托长公主给她带来了这样一番话:

“江夫人,本宫从不敢想,江大人为了当年一诺能做到如此地步,更敬佩江夫人与沈将军,有如此魄力以身犯险。”

“烨儿何其有幸,能得诸位倾力相助,本宫实在是感激不尽。”

“烨儿乃是本宫的骨肉,本宫理应比这世间任何人都更竭尽全力,为他谋得光明前途。”

“他幼年之时便已痛失父王,本宫绝不会叫他再离了恩师。若江大人此番有失,本宫便是到了九泉之下,也无颜去见殿下了。”

“江夫人安心,该如何做,本宫心中有数。”

......

这件事,她是瞒着阿浔的。

她想,若太子妃携皇孙殿下突然出现,阿浔的震惊定掩不住,如此真情实感的流露,才是他最好的保命符之一。

毕竟圣上如今最担心的,不就是阿浔对皇孙殿下心有算计吗?

眼见太子妃与赵元烨朝这边行来,沈嘉岁几人当即行礼。

太子妃的目光轻移过来,深深看了沈嘉岁一眼,眸光中满是温和与坚毅,却又不动声色地移开了。

母子俩行至御书房门口,便齐声求见。

片刻后,御书房中才传来盛帝的应答声:“进来。”

福顺公公闻言,急忙为太子妃和赵元烨开了门。

日头已然西斜,随着御书房的门扉缓缓敞开,金纱般的夕阳顺势倾泻而入,不偏不倚铺洒到了江浔的脚边,晕开了一圈暖红。

盛帝自案后抬眸,便见太子妃与赵元烨的面庞被光影模糊,逆着光踏入殿中,跪地行礼。

他知道太子妃与赵元烨此番前来,定是为江浔说情的,故而眉宇间已满是不悦与不耐。

谁知赵元烨抬起头来时,竟是一脸的迷茫,又碍于御前规矩,不敢开口问,江浔现下为何会在此处。

盛帝注意到了赵元烨的神色,当下不由微怔,下一刻,却见太子妃从袖中抽出一封信来,恭声道:

“父皇,儿臣今日整理殿下旧物时,偶然于一本古籍中得见殿下亲笔书信一封,似是特意留予父皇的。”

“儿臣不敢擅专,特呈父皇御览,请父皇过目。”

盛帝听闻此言,霍然坐直了,微扬的语调里隐隐带了丝颤音:“稷儿留下的信?”

太子妃点了头,又轻推了身旁的赵元烨一把。

赵元烨也是机灵,当即接过了信,快步走到了盛帝身旁,双手奉上,仰头笑道:

“皇爷爷您瞧,上头写着‘父皇亲启’,这信还是烨儿发现的呢!”

盛帝垂眸,目光扫过赵元烨稚气尚存的眉眼,又落在了他高高举起的小手上。

信封之上,四字入目,笔锋隽秀超逸、温雅流润,确是稷儿的字无疑。

盛帝骤见如此熟悉的字迹,心尖仿若被锐器轻触,浑身剧震。

下一刻,也不知他想到了什么,那迫不及待伸出去的手,又突兀地瑟缩而回。

赵元烨见状,不免疑惑地偏了偏头,轻唤一声:“皇爷爷?”

盛帝心神骤聚,伸手抓过了书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