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 > 第219章 愿做利刃

皇宫,御书房。

此刻蔺老正跪在殿中,而盛帝立于案后。

案上,一堆的簿子就那么摊着。

若江浔和崔明珏在此处,定一眼就认出,案上摆着的,正是清平城官员的甲历。

福顺公公侍立一旁,这会儿大气也不敢出。

“这清平城的官员,上上下下皆是老师的门生?”

盛帝声音冷沉,此刻眸光死死盯着蔺老,含了丝急迫。

蔺老闻言摇了摇头。

盛帝见状眉头微舒,面色稍霁。

然而下一刻,蔺老已恭声道:“回圣上,不全是。”

盛帝脸色蓦地一僵。

蔺老这句话无疑是承认了,清平城的官员中确实有他的人。

盛帝搁置在案上的手缓缓拢紧,随即冷笑一声:“不全是?那有几个?除了清平城,平熙城呢?顺安城呢?”

“天子脚下,满朝文武,又有多少是老师的门生!”

话音至后头又重又急,盛帝手一拂,案上的甲历便哗啦啦摔了一地。

这般大的声响,蔺老却依旧垂眸恭敬跪着,一动不动。

盛帝微吸一口气,胸膛起伏放缓了些,沉声道:“永昭二年,朕方登基不久,老师那时就已开始埋线了?”

“朕那般信任老师,钦点老师为主考官,遴选天下英才,老师就是这般对朕的?”

若崔道元听到此处,定要瞠目结舌,大惊失色。

他方才猜测,此局乃是盛帝所设,方方面面皆有理可依,却不知连盛帝此刻都摸不着头脑。

昨日大理寺有老妇携孙申冤,又点了名要江浔主持公道。

盛帝对江浔本就关注得更多,当即派人去了清平城一探究竟。

这也是大理寺的人明明打了清平城一个措手不及,仍处处受阻的原因。

因为盛帝的人已先一步去了,那谢辉无论要调卷宗还是甲历,盛帝的人正在抄录呢,甲库一时半会自然给不出来。

盛帝派去的人又快一步回了京,这也是为何大理寺的人刚回转,盛帝已经派人传唤蔺老的原因。

蔺老闻言以额触地,满面羞愧道:“权势迷人眼,臣利欲熏心,做下此等大逆不道之举,心中悔之晚矣,还望圣上降罪。”

“胡言乱语!”

盛帝猛地一拍案,惊得福顺一个激灵,急忙低声劝了句:“圣上息怒。”

可盛帝已然绕过玉案,快步走到了蔺老身前,厉声道:

“旁人或许不知,当年朕登基,老师确确实实去意已决,若不是朕一再挽留,老师怕已是辞官归家去了。”

“不过一年的功夫,老师便利欲熏心了?”

玄色锦袍的下摆忽然触到了蔺老搁置在青玉砖上的手,竟是盛帝在蔺老面前缓缓蹲了下来。

“老师,你究竟是为了谁?为了当年的稷儿,还是为了如今的烨儿?”

“老师这般费尽心思培植势力,是要为了他们,反了朕不成?”

盛帝眸光微眯,此刻面色依旧平静如水,不见丝毫波澜,仿佛刚刚所说的话不过是君臣之间无关痛痒的闲聊罢了。

但福顺公公瞧见这一幕,却是为蔺老捏了一把汗。

今日......到底怎么回事?蔺老可别再触怒圣上了。

蔺老依旧着一身素衣,听了盛帝所言,此时终于缓缓仰起了头,稍显浑浊的双眼迎上盛帝那冰冷的目光。

大殿内,气氛仿若凝霜般厚重又紧迫。

就在气氛紧绷到,仿佛下一刻便要爆发开来时,蔺老忽而轻轻一笑。

那笑容就像是穿透厚重乌云的一缕暖阳,令他脸上的皱纹显得愈发深刻,透出了一丝慈爱来。

盛帝瞬间就怔住了,冰冷的面容上闪过一丝讶异。

“圣上。”

蔺老的目光愈发柔和,就那样静静地看着盛帝,仿佛自己眼前的不再是坐拥天下的帝王,而是那个在自己膝下聆听教诲的懵懂少年。

“当年之事,老臣早就知晓了,圣上煞费苦心得登大宝,离不开.......崔尚书的鼎力相助。”

“如此从龙之功,得圣上一个储君之位的许诺,想来也是理所应当的。”

盛帝听闻此言,双眼瞬间睁大了,直直地盯着蔺老,一贯威严的面色如瓷面皲裂般,溢出丝丝难以置信来。

蔺老却没有停顿,继续道:“都说君无戏言,可圣上得偿所愿后,却打破了这个承诺。”

“以崔尚书的心计和手段,圣上,他怎能心甘呢?”

盛帝霍然起身,向后退了一步,谁知这时蔺老不仅没有停下,反而嘴角一扬,又抛出了一句让福顺公公肝胆俱颤的话来。

“圣上,您心中中意的就是瑞王殿下,对吗?”

“可如今崔家这般势大,瑞王爷与崔家又很是亲近,这可不是件好事。”

“圣上需要一把刀,一把有足够的分量,却又不会伤害到圣上和瑞王爷之间父子亲情的利刃,老臣——愿做圣上手中这把利刃。”

“圣上,老臣自始至终......都是为了您啊。”

话至此处,蔺老俯身再拜,额头触及青玉砖,发出咚的一声响。

盛帝的脸上再难维持平静,他垂眸看向蔺老发白的发顶,一时之间也混乱了思绪。

“当年旧事,是皇后告诉老师的?”

蔺老摇了摇头,“回圣上,是老臣猜的。”

“毕竟当年荣王爷如日中天,圣上实在胜算渺茫,可崔尚书却愿举全部身家助圣上一臂之力。”

“而彼时的太子殿下,也就是稷世子天生不足,连御医都说,难有长久之相。”

“圣上,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当年圣上一再挽留老臣,句句真心,老臣想着,也该为圣上未雨绸缪,以报君恩。”

盛帝听到此处,神色变了又变,一时之间竟分辨不出,蔺老这些话里头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就在这时——

“圣上,大理寺少卿江浔在宫外求见。”

御林军统领温成业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盛帝闻言缓缓抬起头来,不曾理会温成业,而是沉声说道:“听闻修直成婚那日,在喜堂上曾携新妇向老师行了跪拜大礼。”

“老师此番行事,将修直摘出去已是用心良苦,却又费尽心思助朕扶起老二,就不怕老二将来登位,容不下修直吗?”

蔺老闻言恭声道:“在老臣心中,助圣上得偿所愿才是第一位。”

“至于修直,如此能臣,想来瑞王爷有这个魄力知人善用。”

盛帝听到这话,有些讥诮地勾了勾嘴角。

“老师的回答当真是天衣无缝。”

“既老师有此苦心,便为了朕,先去诏狱委屈几日吧。”

盛帝说这话的时候,双目紧盯着蔺老的反应。

可蔺老却面露安心之色,恭恭敬敬地行了拜礼谢恩。

盛帝见状眼眸一闭,冲福顺挥了挥手。

福顺心头大惊,却不敢表现出来,急忙上前躬身道:“帝师,请吧。”

蔺老再跪:“老臣告退。”

这才起身,跟在福顺公公的身后出了御书房。

盛帝眼看着蔺老的身影远去,走到案后坐下,神色晦暗难明,难掩心烦意乱。

月色如水,冷冷地洒在宫道之上,仿佛将朱红的宫墙、青灰的地砖都镀上了一层银白的霜华。

蔺老的身形挺拔依旧,每一步都迈得沉稳有力,面色更是平静得不见丝毫波澜。

一旁的福顺几番张了嘴,却都没有开口,不知为何,他仿佛从蔺老平静的外表下,瞧出了几分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决然。

微风轻轻拂过,带起蔺老鬓边几缕花白的发丝,可他却仿若未觉,眸光深深望向宫门口的方向。

——修直,你一定懂为师的。

此念一起,蔺老的嘴角便扬起了温柔笑意。

他依旧不紧不慢地走着,身影在月色下被拉得长长的,渐渐融入了这宫道的夜色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