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重生嫡女来种田 > 070 麦收 1

重生嫡女来种田 070 麦收 1

作者:上官令狐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0:12: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nb赵晴儿兴冲冲的坐在桌子旁边,一双大眼睛紧紧的盯着二哥面前的书本。赵传孝看着赵晴儿的样子,就好像是一只守着粮仓的小老鼠,忍不住轻笑了起来。

&nb“来,晴儿,传礼,你们先跟着哥哥念,哥哥念一句,你们念一句。”赵传孝拿着书本,对赵晴儿和赵传礼说道,两个人自然是连连点头。

&nb“人之初,性本善……”

&nb“人之初,性本善……”随着赵传礼的声音,两个小人儿也摇头晃脑的跟着念。只是赵晴儿却越念心里越泛嘀咕,这明明就是《三字经》啊,这可是中国古代蒙学读本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啊,没想到这里启蒙居然也用这个?那她到底是来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啊?

&nb把今天先生教给他们的那部分念完,赵传孝合上书本,对赵晴儿和赵传礼说:“好了,今天就先学这些吧,赶明儿哥哥学了新的东西,再继续教你们。”

&nb一旁赵传仁和赵传义已经把今天学习的内容抄了两份出来,分别交给赵传礼和赵晴儿,这就是他们明天的功课了,等明天他们兄弟几个下学回来,就要抽考弟妹们了。

&nb“哥哥,这都是说的些啥啊?”赵传礼仰着小脑袋,懵懵懂懂的看着赵传孝,他跟着念了这么长的一段,可是到底念了些什么东西,他可还是一头雾水。

&nb“呃……”听到小弟这么问,赵传孝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脸上也悄悄的升起了两朵红云,“这个,哥哥也不知道哩!”先生也没给他们讲过啊,只是带着他们照着书本上念罢了,然后就让他们照着书本上的字开始写,然后临下课的时候给他们布置功课,要背完今天学的这一段,明天先生抽查,还要考生字。

&nb“不知道说的啥,那背这些东西有啥用?”赵传礼皱着眉头,有些纳闷的看着哥哥手上的书本,这样的话上学堂还有啥意思?

&nb听了二哥的话,赵晴儿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这种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用来应付这种文字简单、内容浅近的东西还行,可是以后如果学习其他的大段大段的文章的就有些难度了。

&nb“哥,那你觉得好背不?”赵晴儿问赵传孝,前世她还挺喜欢古文学的,虽然很多古文或者古诗词都要求背诵,但是她从来都没有觉得有难度,主要是她从来都是先把文章通读一遍,然后就开始结合注释分析文章的内容,等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弄明白之后,再背起来自然就轻松多了,这样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nb“还行吧……”赵传孝想了想,回答道。他今天被这些东西正经花了些时间,总是记了上句就忘了下句,幸亏是这字数少,要是再多点的话,估计他会更辛苦。

&nb“二哥,这些话和咱们平时说的话一点都不一样,感觉太别扭了……”赵传礼试着想要回想刚刚二哥都是念了些啥,可是只想起来了前两句,后面的死活都想不起来了,愁眉苦脸的对赵传孝说道。

&nb“就是啊,二哥,要是把这些话都变成咱们平时说话那样的就好了。”赵晴儿也对赵传孝说道。“就好像咱平时要说‘始’的话都是说‘开始’、‘初始’,说‘性’的话都是说‘天性’啥的,俺觉得这样好记多了。”赵晴儿试图用小娃儿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哥哥们,白话文记起来总是要比文言文简单的多,这样的话再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nb听了赵晴儿的话,赵传孝兄弟几个的眼前一亮,是啊,他们就是觉得书本上的句子太拗口了,要是照着小妹的想法来的话,先把它们转化成他们平时说话的习惯,然后再翻译回去,不就好多了么!

&nb见几个哥哥面带喜色,赵晴儿知道哥哥们已经开始学着掌握其中的窍门了,心中不禁暗喜。

&nb“嘿嘿,小妹,你真是太聪明了!”赵传仁试着自己往下念了两段,果然记起来轻松多了,忍不住抱着赵晴儿狠狠的在她的小嫩脸上亲了一口。

&nb“俺也是瞎蒙的啦!哥哥们最好还是明天问问先生,要是万一理解错了可就麻烦了。”赵晴儿红着脸对赵传仁说道。她是很想直接给哥哥们解释一遍啦,可是为了不让家里人起疑心,还是算了吧!

&nb庄户人家很难有闲的日子,总是有忙不完的活计。不知不觉中,这天便在树梢知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声中一天天的热了起来。夏天到了。

&nb学堂里已经开始放麦假了,这些天赵家也忙着收拾东西,该磨的磨,该修的修,准备全力以赴迎接麦收。

&nb麦收是一件大事儿,当然不是把麦子从地里割回来就完了,还需要在单独的场院中进行打麦穗、扬场、晾晒,直到最后收回晾晒干的小麦粒才算完。不过谁家也不会常年备着一块场院,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村里人恨不得把一切能利用的土地都利用起来,而场院也就是麦收的时候用的比较多,平时要是想晒个东西的话随便找个干净平整的地方就行了,所以,每到麦收的时候,都要提前把打麦子需要用的场院准备出来,一般是用菜地改场院的比较多,事先把菜地里的菜都收干净,然后把地给翻整好,用水泼一遍,把地给浇透泼透,再趁着湿润掺上切成段的麦秆,最后用碌碌把土地整平,再经过太阳暴晒一天后,就可以了。村里要是准备泼场的话,一般是村里的人都事先商量好,选个日子大家一块进行。这不,经过商量,就定在了今天下午。

&nb赵家人虽然分了家,可是麦收的时候还是要合在一块打场的。主要是一家人其实也用不了多大的场地,单独开一块场的话比较麻烦,还不如几家人合在一块省事儿,相互之间也可以有个照应。

&nb泼场都是赶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进行。吃过晚饭,大家就带着家里的桶啊盆啊之类盛水的容器,赶到准备用来做场院的地里。地头上都事先挖好了沟渠,从池塘里或者河里把水引过来,男人们就开始挽起裤脚,赤着双脚用桶或者盆把水往地里泼去。而妇人们则把之前就准备好的麦秆拿出来,等到地里已经被浇透的时候把麦秆均匀的撒在上面,然后用脚踩一遍,使麦秆能和泥巴融合在一块。

&nb这个时候的小娃子也是快乐的,他们或者跟在爹爹的身后凑热闹,拎着个小桶听从爹爹的吩咐,看看哪里泼的不均匀,自个再去补上一桶水;或者跟在娘亲的身后,光着个小脚丫满地里乱跑,听着从脚下传来的噗嗤噗嗤的响声,乐得哈哈大笑。

&nb等到这些都做完了,大人们就可以松口气了,开始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块,或者谈天说地,或者下梁跳棋,或者说说东家长论论西家短,等到地里晾的差不多的时候,男人们就在肩膀上套上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拉着一块滚圆的大石头,开始一遍一遍的在地里转圈,直到把整块地都压得平平整整的时候,泼场的工作才算是完成,这个时候,大人们才算是松了口气,可以回家休息了。

&nb所以每年到泼场的时候,基本上村里都要闹腾到很晚。不过虽然累是累了些,但是人们的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因为这个时候就预示着收获啊!

&nb赵全福站在自家地头上,笑吟吟的看着田里的麦子。眼下地里早已经是黄澄澄的一片,沉甸甸的稻穗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金色的光芒。看样子,再过个几天,就可以收割了。

&nb“哎,全福,你家的麦子长得真好,看来今年收成不错啊!”一旁走过的村人对着赵全福打招呼。

&nb“呵呵,还行吧,齐叔,您家的可比俺家的要好多了,您可是种庄稼的老把式了,俺哪能和您比啊!”赵全福笑着对那人说道,虽然嘴上说的谦虚,但是神色中却是掩不住的得意。他侍弄家里的这几块地简直比对待自己的儿子还要上心,浇水锄草施肥,哪一样都尽心尽力,如今地里能有这番景象,与他的辛苦是分不开的,这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nb村人听了也忍不住哈哈大笑,庄稼人嘛,谁不希望听见别人夸自己地种的好?这才是他们的根本。

&nb“俺说全福啊,看样子,你家的麦子也可以收了吧?”

&nb赵全福点头,“是哩,差不多了,趁着这两天日头好,再让它晒两天,然后就准备开镰了。赵叔,您哩?打算啥时候收啊?”

&nb“俺也准备这几天收哩!”那人说道,“别看这几天太阳挺大,可是俗话说的好啊,‘六月天,孩儿的面’,可是说变就变啊。反正麦子都熟的差不多了,尽早收呗,省的到时候再白忙一场。”

&nb“谁说不是哩。”赵全福也点头附和道。“俺爹也是这么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