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重生之奋斗在八零年代 > 第 5 章

重生之奋斗在八零年代 第 5 章

作者:水晶翡翠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0:05: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肖姨,别急,等会儿我们详谈,先招呼客人。qiuyelou”闻青说。

肖姨点头:“好。”于是拉开柜子,从柜台小抽屉里拿出没封皮的小本本,分别记上客人的要求。

比如:拿着的确良来做白衬衫的,这个得收手工费。

比如:买涤纶布做七分裤的,带线来了没,带扣子了没,前拉链还是斜拉链,这个都得记。

再比如:昨天的衣裳今天来取的,欠了五毛钱没给的。

等等,肖姨一一记下来。

闻青则拿起皮尺,给要做衣裳的客人,量肩宽,手臂长,胸围,腰围,数字一一报给肖姨,也让肖姨记下来。

接着闻青用红色粉笔,比着木尺,在白色的确良布上画点画线,熟练程度令客人乍舌,纷纷向肖姨说叨。

“肖姨,你请了个好帮手啊。”

“就是,这小姑娘有两下子啊。”

“我看做的有模有样呢,长的也水灵,以后可就是肖姨裁缝店的门面了。”

“……”

闻青笑而不语。

肖姨毫不掩饰说:“那可不是,这位姑娘身上的碎花棉布裙,和这双横纹凉鞋,就是闻青做的呢。”

“真的啊?”客人们纷纷惊奇。

年轻女子也惊讶,看向闻青问:“这裙子和这鞋真是你做的?你是怎么想到这么做的?”

闻青微窘了下,笑着说:“也没什么,就是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做点不一样的衣裳和鞋子。”

“那你以后,没事儿的时候,能帮我做点别的样式的衣裳吗?我给你钱。”年轻女子说,看上去像个有钱的主儿。

“可以啊。”闻青笑着答应,反正她没事儿的时候,确实喜欢做鞋子,画衣裳。

年轻女子微笑着,指着身上的碎花棉布裙说:“这套我很喜欢,我表妹的同学看到了,硬要做个一模一样的,所以我才来这儿买布做的。你再给我做一套吧。碎花颜色不一样的布料就行了。”

“好。”闻青答应。

“几天能出来?”年轻女子问。

闻青看向肖姨,又看向肖姨本上的记录,然后回答:“三天后你过来拿。”

“好,那我三天让我表妹或者表妹的同学过来拿。”

“行。”

“谢谢你了。”

年轻女子选了布料,交了订金,拿了单子,便离开了。

闻青则开始按照肖姨的小本本上,从前往后,先做一套简直的短袖和七分裤,重新坐在缝纫机前,脚放在踏板上的刹那,她才觉得自己真真正正的回来了,回到了这个她还未走入歧途的八十年代。

她先空踩缝纫机片刻,让缝纫机预热,再在针孔上穿细线,布料塞进针尖下,随着噔噔噔不停歇的声响,她开始专注起来。

夏天的短袖和七分裤是最简单的,画线标记、裁、剪、走针,裤子再根据客人的腰围,包上圆形或者扁型的松紧带,针线走一圈的同时,在松紧带上也走几针,起固定作用。qiuyelou

不过一个上午,闻青就将简单的短袖七八裤做完,正好赶上饭点,也没什么客人,她这才同肖姨谈及她来肖姨裁缝店帮忙,以及卖鞋子的事宜。

肖姨倒了茶水,与闻青面对而坐。

肖姨也是个独立的女性,她和婆婆关系不好,有点手艺,就独自来县城开店,她老公孩子都在农村,偶尔会过来看她,她也常回去。

刚结婚那会儿,婆家的人都看不上她,现在她有本事了,每个月挣的也不少,婆家的人一个个都捧着她,对她儿子也好,所以她现在日子过的也不错。

“你心里是怎么打算的?”肖姨问:“一个月给你十五块钱工钱怎么样?”

闻青笑了笑:“肖姨,十五块钱太多了。”

“太多了?”肖姨纳罕了,闻青是真傻还是假傻,现在城里人工资都涨了,平均都二三十块钱了,就凭闻青这手艺,到了市里,少说也要三十块钱一个月,她给十五块钱算少了,没想到她还嫌多。

闻青点头:“太多了。肖姨,我刚才也说了,我给你帮忙,但我的条件是在这儿卖鞋子。卖鞋子最基础的是,我得有鞋子卖,要有鞋子卖,我必须得做鞋子吧,所以,我不能一天都在你这儿给你做衣裳。我得空出半天做鞋子。”

“你的意思是你上半天的工?”肖姨问。

“大半天吧,我一早来,下午两点多钟回家。”

肖姨犹豫,她的本心是想让闻青全天都在这儿的。

闻青继续说:“在这儿卖一双鞋子,会按肖姨所说,给肖姨提三毛钱,另外,我所用的布料也会是肖姨你店里的布料,肖姨你觉得怎么样?”

肖姨抬眸看闻青,她从前只是觉得闻青这丫头机灵,水灵,好看,此刻却发现机灵、水灵、好看,这三个词远远不够形容她,她聪慧,淡定,有种让人无法抗拒又信服的魅力。

肖姨思索,闻青说的很对,做鞋子需要时间,一双鞋子她坐着不动可以提三毛钱,就闻青做鞋子的手工和样式来说,一定好卖。

并且闻青做鞋子用的布料还需要从她的裁缝店里买。

肖姨在心里盘算,怎么盘算,她都觉得这笔交易,她是稳赚不赔的,况且闻青的手艺真是整个县城独一无二的。

于是,肖姨思忖片刻后,再次开口说:“那我一个月给你十块钱工钱,但是你得保证,一个月给我做的衣服不少于二十套,不然我亏本。”肖姨说着亏本,其实心里美滋滋的。

闻青淡淡笑着:“肖姨放心,这个没问题。”

“那就这么定了。不过,这两天不算工钱,这是你上次答应的。”肖姨有点抠门。

“成!”闻青并不计较。

两人谈论完之后,肖姨准备开始做午饭,才刚起身,打算问闻青吃什么时,她已经从布袋里掏出了白瓷缸饭盒,饭盒上卡着一个木头盖子,将将好能够把白瓷缸盖的严实。

“你不在我这儿吃?”肖姨问。

闻青笑着:“不了,我妈每天都给我准备了饭。我等会喝点开水就成了。”

“准备的啥,我来看看。”肖姨好奇地问。

闻青其实也不知道,她早上起来的时候,姚世玲都给她准备好了,特意留着让她带去吃,说是听说给人打工,人都不管饭,唯恐饿着了闻青,把家里唯一的白瓷缸给闻青拿着,让她借点肖姨的水喝。

刚一打开,闻青愣住了。

肖姨看到后,笑着说:“闻青,看不出来,你家的伙食还挺好的,白面馒头配大白菜烧肉,得,我给你热一热,你再喝点热水,我也不留你在我这儿吃了。”

闻青怔怔的。

她记得昨天吃白菜烧肉时,闻亮闻朋吃的小嘴油乎乎的,直呼好吃。但是吃到一半,姚世玲不让吃了,说是一下不能吃这么多,不然晚上睡不着。于是强行将白菜烧肉扣下来一部分,现在全在她的白瓷缸子里了。

闻青心里潮潮的,眼睛酸酸的,同时又感到一股股的暖流从心间淌过,嘴角不由得微微翘起。

她庆幸,庆幸自己重生,庆幸现在一切都来得及,她的妈妈是那么疼她。

热好了白面馒头和大白菜烧肉后,她并没有吃完,而是留了一大半,准备带回去。

饭后没有休息,闻青就开始干活。

肖姨看到后,赞叹不已,聘请闻青真是明智啊。

到了下午两点半的时候,闻青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

肖姨答应过的事情,当然也不会反悔,交待着说:“明天不要带饭了,就在我这儿吃。”

“不了不了,我妈肯定会给我准备饭,我不能拂了她的好意啊。”闻青笑着说,然后指着缝纫机四周问:“肖姨,这些小布头你还要吗?”

肖姨底头看着地上,这会儿市面上已经有花花绿绿的布料,不过,做裁缝最不缺的就是小布头,有时候多的时候还会烦,想着扔了可惜,留着占地方又没有用,肖姨摆着手说:“不要了,不要了,你要是觉得有用,你都拿回去吧。”

“好咧!”闻青高兴不已。

肖姨见状,笑了笑,真是个直率诚实的孩子。

闻青捡了一堆布头,塞进布袋里,出了肖姨裁缝店,穿过一条街,才能走上大土路,这条街上卖了不少商品。

闻青看到了一家文具店,卖的是笔、本子、墨水等等,闻亮已经上了初一,但是他破旧的书包里连支钢笔都没有,闻青记得闻亮的学习特别好,闻青想给他买支钢笔,给闻朋买支铅笔。

进了文具店里,看了下价格。

新家村牌钢笔六毛六一支,但是蓝色黑极钢笔水要一块二毛钱,老板说这是好笔好墨水,不容易滞住。

黑色圆珠笔二毛钱一支。

铅笔二分钱一支,铅笔头带橡皮的铅笔要三分钱一支。

闻青手里还有两三块钱,但她不敢花,毕竟这会儿还没拿到钱,但她特别想给闻亮闻朋买点学习用品,于是买了一支黑色圆珠笔,一支带橡皮的铅笔,总共花了二毛三分钱,然后才拎着布袋向大土路走去。

半个小时后回到水湾村,路过村口时,邻居们客客气气地招呼。

“闻青从县城回来了啊。”

“闻青回来的真早啊。”

“今天怎么这么早啊。”

“……”

闻青一一笑着应对。

只是闻青刚一走过,这些人又叽叽喳喳说起来闲话。

这时,一个大小伙呆呆地望着闻青的背影,然后说:“其实闻青长得真好看,咱们村都没她长得好看,以前没发现,现在她爱笑了,感觉更美了。”

大小伙话未落音,他妈妈的一个巴掌甩过来:“美你奶奶的蛋,这种姑娘就不能要!”

“就是!美能当饭吃啊。”

“你看闻青下地干过活吗?她除了长个好脸蛋,没啥本事,好吃懒作.爱臭美,哪点美了!”

“我告诉你们,千万不要跟着闻青学,小心嫁不出去!”

“……”

一帮人教育着身边或大或小或不大不小的孩子,闻青俨然就是水湾村的反面教材,都不能学闻青。

闻青此刻已到了自家院子,未进院子就见姚世玲用两个凳子,架着筛子,正在筛麦子,别人家都是两个合力,她家只有姚世玲一个人在干。

“妈。”闻青喊一声。

姚世玲转头看过来:“闻青,你咋这么早回来?”

闻青笑着进了院子,和姚世玲谈及自己和肖姨的谈判。

“一个月十块钱,你还卖鞋子?”姚世玲不敢相信,不敢相信有一天闻青会收了性子,变得这么上进。

“嗯。”闻青点头说:“我刚接了一个活儿,一双鞋子,我准备卖给她两块五毛钱卖出去,三毛钱给肖姨,去掉我的成本,可以赚一两块钱。”闻青脸上满是笑容。

姚世玲打心眼里高兴。

闻青这时才将目光放在一旁的麦子上问:“妈,你这是干什么?”

姚世玲说:“这不是要交公粮了吗?我得赶紧把麦子清理干净,不然到粮站检查时,不过关,还得拉回来重新筛干净,麻烦。一旦超过期限,一天要罚二斤粮食呢。”

闻青这才想起来,种地每年要向粮站交公粮这事儿,于是问:“什么时候交?”

“明天。”

“明天闻亮闻朋还要上课。”闻青说,其实她完全可以和姚世玲一起到粮站交公粮,但是纪彦均家就在粮站旁边,甚至赶上交公粮日,队伍都能排到纪彦均家门口,她不想见纪家的任何一个人,至少暂时不想遇见。

“没事,我一个人就行了。”姚世玲说。

“那哪成,这么远,你又不是拉空车,还带这么多麦子,天气这么还热。”闻青沉默一会儿,鼓足勇气说:“明天我和你一起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