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重生奋斗在八零年代 > 第 19 章

重生奋斗在八零年代 第 19 章

作者:水晶翡翠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1 00:0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是咋回事?”姚世玲问。qiuyelou

闻朋睁大眼睛看着前方,打了个饱嗝,不明所以。

闻青的第一反应是,谁来闹事?该怎么解决?

“闻青!”刘姐突然从人堆里冒出来。

闻青微愣。

刘姐喜笑颜开地走上来:“闻青,你终于来了,我们等你很久了!”

“等我?”闻青疑惑。

姚世玲、闻朋纷纷看向刘姐。

刘姐笑起来:“你还不知道啊?你现在在县城可是红了。大家都说你年纪轻轻特别有能耐,不管是衣裳还是鞋子,只要你打眼一看,就能算出尺寸。还说你做的衣裳和鞋子特别好穿。”说着刘姐指着肖姨裁缝店门口的一众人说:“看到没有,这些人都是来做衣裳的。”

红了?怎么红了?

姚世玲不理解。

闻朋一脸茫然。

闻青略略明白,显然纪宁芝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出乎她的意料,但也合情合理,不管是在八十年代,还是在二十一世纪,人的好奇心都很重,炒作都利于出名。

“我也是来做衣裳的,手工费打对折是吧?我也打对折吧?”刘姐自知理亏,昨天是被猪油蒙了心,才拿了纪宁芝的钱,可劲儿地诬陷闻青,本来是要进派出所的,但闻青放过她不说,还让她好好做人,发现闻青是如此好的人之后,她内疚、感激,又听闻县城人都是夸闻青处理漂亮的,不由得就顺着事件,大力宣扬闻青的好。

“来者是客,手工费都打对折。”闻青说。

刘姐开心不已。

闻青弄清楚状况后,松了一口气,上前开门,一开门,客人涌进肖姨裁缝店,有买布料的,有拿着布料来做衣裳的,有买鞋子的等等,一大早开始就忙碌。

幸而今天姚世玲、闻朋过来帮忙了。

一个上午闻青就在小本本上记数据,姚世玲在旁边张罗,卖布、卖鞋子、剪布、接客人。闻朋在旁打下手。

一直到中午,所有的客人都回家吃饭了,闻青、姚世玲、闻朋才算喘口气。

闻朋从未见过这么多钱,惊讶说:“大姐,我们赚了好多钱啊,你可以上学了。”

闻青笑:“这些钱还不是咱们的,得等肖姨回来算过后才知道。”

姚世玲看向闻青。

闻青解释说:“肖姨儿子出事,她走得急,就算店子给我,也得把手续给办好了,而且她处于低谷,咱们能帮就帮点。所以,布料和衣裳钱,先放在这儿,每双鞋子去掉三毛钱,剩下的就是我的。”

闻言,姚世玲点头,闻青这么明事理,她对她越来越放心,同时又说:“可是,你这手工费打对折,亏了这么多,肖姨知道了,不会生气吗?”

闻青笑着说:“怎么会亏呢?就是因为有这个噱头,今天卖出的布料比平时的两倍还多。”

“这么多?”姚世玲惊讶。

“咕噜”一声打断二人的对话。

闻青、姚世玲看向闻朋。

闻朋捂着肚子:“妈,大姐,我饿了。”

二人笑起来。

闻青说:“肖姨这儿有锅碗瓢盆,平时她就让我在这儿烧饭,今儿就烧一次,回头我再和她说一遍。”

姚世玲说:“咱们不是带粗面馒头和豆酱了吗?”

“再烧个菜。”

“别浪费了,就这样凑和一顿就行了。”

闻青不依,挣钱就是让家长吃好喝好的过的,哪能这样省,闻青拿着布袋就去了菜市场。

昨天从汤权那儿挣六百块,给肖姨七十块,买牛四百六十块,她手上足足剩了七十块钱,再加上刚才卖了四双布鞋,一双五块钱,每双去掉三毛钱提成,她今天收入十八块八,成本是四双白皮底鞋底,这是之前付过钱的。

算起来,她现在手上总共有将近八十块钱,八十块钱,够新学期她和闻亮、闻朋的学费,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她再赚着,不但她上市高中的生活费不成问题,家里的房子也能修一修,至少在下雨天不会再漏油。

这么想着,闻青觉得生活特别有奔头,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她到了菜市场,溜达一圈,一块二毛钱一斤的鸡,她买了一只整的三斤半,花了四块二毛钱。回到肖姨裁缝店,姚世玲就唠叨起来:“你买鸡干什么?这多贵啊,这一顿够咱家吃半个月的,你咋这么不会过日子……”

姚世玲唠叨个不停,准备下回绝不能让闻青买菜,这又是鸡又是土豆又是米的,得花多少钱啊。

闻朋十分想吃。

午饭还没有做好,又有人来做衣裳。

于是姚世玲做饭,闻青继续踩缝纫机。

饭做好后,闻青让姚世玲留了半白瓷缸土豆烧鸡,等着晚上带回去给闻亮吃。qiuyelou闻青太忙,草草吃了午饭,接着忙碌。

一直忙到暮□□临,闻青才将肖姨裁缝店关门,和姚世玲、闻朋一起上大土路,回水湾村。

没走多久,天已经黑透了,星星,月亮也都出来了,夏日的夜风,吹动大土路旁边的白杨树,发出哗沙沙的声,显得四周尤其静谧。

姚世玲这个时候才有时间同闻青说话:“闻青。”

闻青:“嗯?”

“我今天好像听说,纪宁芝来店来闹了,是怎么回事?”

闻青想了想,轻描淡写地叙述之后,笑着说一句:“其实她这么一闹腾倒是好事,不然我们生意也不会这么好。”

姚世玲听言,沉默了一会儿,想说的话在嗓子眼滚动了半晌,才开口说:“他们家还是看不上咱们家。”

闻青:“嗯。”

“那你还愿意嫁过去吗?”姚世玲问。

闻青平静地说:“不嫁了。”

姚世玲一愣,纪彦均一向是闻青的忌讳点,谁说纪彦均都不行,上次甚至因为她的阻挠,跟闻青起了冲突,打了闻青,现在闻青居然如此平静地说不嫁了,这无意是给姚世玲一个鼓舞,这次她小心翼翼地提:“那什么时候,我和你去纪家把这事儿说明白?”

说完,姚世玲不由得绷着自己,静待闻青回应,闻青已经变这么好了,她不想再为了纪家伤了母女情。

“不用说明白。”闻青说。

“为什么?”姚世玲纳罕。

“他们根本不当回事儿。”

“那总要坦诚布公地表明态度才是。”

闻青沉默一会儿,然后说:“等纪彦均回来,我们两家约个时间,人都在,什么都说开了,以后也就没有关系了。”对,没有关系了,她和纪彦均也没有关系了,此刻闻青很平静。

姚世玲却是惊愕,闻青真的放下纪彦均了吗?她不敢问,问了怕得到一个她不想听到的答案,既然闻青已经表明态度了,那她就不要太逼迫闻青了,确实等纪彦均回来,双方家长加上当事人一次性把话说明白了,比较好。

“那行,等纪彦均回来。”姚世玲没再多问。

闻朋却突然开腔:“大姐,纪彦均啥时候回来?”

“小孩子家家的,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姚世玲斥了闻朋一句,然后说:“马上就到村里了。”把话题岔开。

闻青明白姚世玲的用意,也不再提这茬,至于纪彦均什么时候回来,闻青记得上辈子,他说他去东州,结果临时接了一个单子,然后又跑到西州,等到再回来时,已经两个月。这此,她还和纪彦均吵了一架,说是分开时间太长了。

没错,是两个月。

闻青想了想,两个月以后再见十分不错,那时候她已到市里上学了,心态肯定比现在还平静,到时候不管是面对谁,都能够更加坦然了。

“妈,二哥在门口等着咱们呢。”闻朋这时喊出来。

闻青抬眸看,正见闻亮坐在篱笆院墙前,借着月光,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妈,二哥在写字呢,二哥成绩可好了。前几天,我们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还在课堂上,夸二哥是他们教过最聪明的学生了。”闻朋一脸骄傲地说。

闻青听后开心,想着上辈子闻亮为了担起家庭重任,似乎初中没上完就进入社会赚钱,她就心疼,这辈子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家人像上辈子那么窘迫。

“闻亮,你吃饭了吗?”姚世玲问。

闻亮这才抬头,丢下树枝,站起来:“妈,你们回来了,你们吃饭了吗?我煮了稀饭,热了粗面馒头在锅里。”

“还没有。二哥,这里还有鸡肉。”闻朋笑嘻嘻地把布袋举高,布袋里装的半白瓷缸鸡肉。

闻亮皱眉,看向闻青:“你又乱花钱。”

闻青笑起来,她这个大弟弟,有的时候就像个迂腐的小老头。

闻亮不理她,径直去厨房盛饭。

吃饭时,姚世玲把今天在肖姨裁缝店的情况,说给闻亮听,闻亮才没有一直板着脸,闻青给他夹鸡肉时,他也吃了,并且不停地给闻朋夹,闻朋吃的是小嘴油汪汪的。

吃完之后,闻青悄悄递给闻亮一支新农村派钢笔,一瓶黑色钢笔水,闻亮眼睛顿时一亮,转而不悦说:“你咋又花钱?”

“拿着,我花了我能挣,怕什么。告诉你,你下学期的学费我都给准备好了,好好学习。”闻青拉过闻亮的手,把钢笔和墨水塞到闻亮手里:“都上初中了,写不出一手好看的钢笔字,多丢人。”

闻亮接过之后,不吭声。

闻青转身要回房时,闻亮说:“我给你做了个桌子,你在桌子上画图吧。”

闻青再回身时,闻亮已经跑回房了,闻青走到自己房里一看,果然见一个方方正正的小木桌,放在房中央,虽然极其简单,但桌沿桌面都被刨子刨的极其平滑,有缝隙的地方加了木楔子,抹了木屑胶。

闻青搬过小凳子,坐在木桌前,高度刚刚好。闻青喜欢得不得了,这个闻亮,就是外冷内热,外表一副死讨厌她死讨厌她的样子,心里却还心疼和关心她这个姐姐的,不然,怎么做了桌子。

当晚,闻青便把煤油灯,木尺,皮尺等等,放在木桌上,开始画画写写,这木桌可比床方便多了。

闻青又是画到深夜才入睡。

第二天早,照例要去肖姨裁缝店,闻亮仍旧在看家,闻青、姚世玲、闻朋三人去县城。中午时,闻青煮了一份鸡汤,装在白瓷缸里,去市医院看了肖姨儿子。

把肖姨一家感动的几乎要哭了。

肖姨儿子手术很成功,再过几天就可以出院回家养了。肖姨也终于露出笑脸。

闻青给她带了两块钱的鞋子提成,和十块钱探病费,肖姨一直推脱不掉,只好收下,收下后便抹了把眼泪,肖姨婆婆说是肖姨上辈子烧高香了,这辈子才遇到闻青这么好的姑娘。

闻青安慰了肖姨几句,说了下肖姨裁缝店的状况,一直强调等肖姨回来,其他并没有多说,又匆匆从市医院回到肖姨裁缝店。

一回肖姨裁缝店,和姚世玲、闻朋又是忙碌一天,天黑了才回水湾村。

第三天的时候,三个人去肖姨裁缝店,肖姨还是没有回来,不过汤权倒是出乎意料地来了,一大早就站在肖姨裁缝店门口,看见闻青后,露出笑容:“闻青。”

“汤先生,你来这么早。”闻青惊讶。

姚世玲也是认识汤权的,就是他花六百块钱买闻青的一张图,闻青这三天晚上,画的也就是他要的东西。

“妈。”闻朋突然拽姚世玲的衣角,另一只手指着路边说:“妈,你看,小汽车。”

姚世玲顺着闻朋的手指看过去,果然看到路边停了一辆黑色的小汽车,姚世玲惊叹不已。

闻朋十分好奇,走上前,想伸手摸一摸,姚世玲一把将他的手拍掉:“别乱摸,摸坏了,咱赔不起。”

闻朋连忙收回手,直直盯着小汽车。

不但姚世玲、闻朋盯着黑色小汽车看,过往的路人纷纷侧目观看。

“小汽车哇。”

“这谁的啊,谁这么有钱啊。这汽车多少钱啊。”

“这是进口车,菲亚特126P,一万左右。我从报纸上看到过。”

“一万!天啊,这么贵!”

“咦,这开车的好像是来闻青的,莫非是找闻青做衣裳。”

“肯定是找闻青做衣裳了,闻青手艺就是好,把万元户都吸引来了,这车真好看。”

“……”

与此同时,闻青已经打开肖姨裁缝店的木门,请汤权进来。

闻青倒水的功夫,汤权将肖姨裁缝店打量了一遍,目光停在店里挂着的衣裳,和柜台上摆着的鞋子上,问:“这种衣裳、鞋子你也会做?”

闻青将杯子递给汤权,说:“会,中年人都爱穿这个,所以就做这个,迎合他们。”

汤权接过杯子点点头,看见一件旗袍,问:“旗袍很难做。”

闻青打开布袋,边拿画稿本,边回答:“旗袍好做,但穿在身上既舒适又美观,确实很难。”

汤权上前一步,撩起几件衣裳,近距离察看之后,再次点头,又将小店打量一番之后,不但对闻青的理论能力有信心,对闻青的动手能力更加认可,然后指了一件老年服说:“这件衣裳不是你做的。”

闻青看一眼,回答:“那是肖姨做的,就是那天在医院的那个肖姨,这店就是他的。”

汤权嗯一声。

闻青已将画稿取出,递给汤权说:“汤先生,你看一下,这件衣服,我已经按比例分别画出大、中、小三种型,尺寸、布料、细节我也注明,另外在细小材质上有所不同,你看一下,有问题指出来,我可以及时修改。”

汤权接过画稿,看一眼闻青,她没想到闻青这么专业,翻开画稿时,他止不住兴奋,对,他要的就是这样的衣裳,比例标准之后,更加吸引人。

“没问题。”汤权翻了几页后,激动地说。

闻青笑了:“那就好,那么,我们就算两清了。”

“等一下。”汤权说。

闻青问:“怎么了?”

“我有个要求。”汤权说。

闻青问:“什么要求?”

“我想请你帮忙监督,完成我们这件衣服的第一批制作。”汤权说。

闻青说:“我们协议里并没有这一项要求。”

汤权笑了,他越来越不能小看闻青这个小丫头,一次次颠覆他对她的认知,她看上去无害,其实极有攻击力。她看上去很单纯,其实很精明。她看上年纪轻轻,其他行事作风稳重内敛。而且时不时还透露着一股子纯真,真是不一个不同凡响的小丫头。

“我们可以再签一个协议。”汤权说。

闻青挑眉看他:“再签一个?”

汤权说:“对,再签一个协议,我请你当三天顾问,三天工钱一百块钱,怎么样?”

三天?

闻青想了,她的这件衣服工序并不复杂,即便是现在缝纫机都还是人工蹬踩的,但像汤权这样有自己公司的人,三天出来第一批衣裳并不是难事。

闻青思考一会儿后,看向门外的姚世玲和闻朋,点头:“可以,不过,我现在同我妈商量一下。”

“没问题,我在这儿等你一会儿。”

“好。”

闻青将此事说给姚世玲听。

姚世玲惊呼:“三天一百块,这人可真有钱啊。”

闻青:“可能也没多少钱了吧。”

“什么意思?”

“感觉他想拿我的衣裳,翻个身。不然,也不会这么急。”

姚世玲没听懂。

闻青不打算解释给姚世玲听,估计解释了姚世玲还要反应一会儿,于是直接说主题:“一会儿,我要和他去一下他的制衣厂子,这儿就交给你和朋朋看着。”

姚世玲不放心地说:“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吧。”

“不用了,你在这边看着,你也会给人量尺寸,量好尺寸了,你按照我之前写的格式记下来就行了。”闻青说。

“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还是闻朋和你一起去吧。”姚世玲觉得一个姑娘跟一个男人走,名声不好听。

闻青大致猜出了姚世玲的意思,于是点头说:“好吧。”

闻青、闻朋这才跟着汤权出门,汤权出门走向路边小汽车。

闻青一眼认出小汽车来,菲亚特126P在这个年代又叫大头鞋,或者小土豆,因为它结构简单,重量轻,几乎没车屁股,所以被称为大头鞋。闻青记得大头鞋的售价近一万,在这个年代有部大头鞋,可是一种万元户的身份象征。

“大姐,我也要坐小汽车了吗?”闻朋拽闻青衣角。

闻青低头看向他,只见他黑黑瘦瘦的小脸似乎胖了一点,黑亮的眼睛里又是紧张又是兴奋,一瞬不瞬盯着大头鞋。

“嗯,咱们坐小汽车。”

“真的啊?我没坐过。”

闻青小声说:“别紧张,我也没坐过。”

闻朋顿时不那么紧张了,但是仍旧是拉着闻青的衣角。

“上车吧。”汤权给闻青、闻朋开门。

闻青先矮身坐进车子内,然后把闻朋拉进来。

闻青、闻朋一进车子,修鞋大爷便拎着没跟着皮鞋,站起来问姚世玲:“闻青她妈,闻青和她弟这是干啥去?”

姚世玲笑着说:“是让闻青帮忙去照看着做衣裳。”

“专门开车来接的?”修鞋大爷问。

“对。”

修鞋大爷立刻竖大拇指:“这闻青以后是要发了的呀。”

“哪能啊。”姚世玲笑着说:“就是去看看。”

姚世玲这么说着,路人却不信,不一会儿这事儿就传开了。

“闻青坐着小汽车去给人做衣裳去了,你们知道吗?”

“知道!还是那人来专门接她的!”

“闻青真是厉害啊,居然是万元户亲自来她。”

“那是因为闻青手艺好,不然来接她一趟还不够油费呢,听说那大头鞋跑一天,就够我们吃一个月的粮食钱了。”

“真的假的。”

“……”

在大家议论纷纷之时,汤权的车子已经开出县城,开向南州市。

闻朋紧绷着身子坐在车上。

闻青笑起来,伸手摸着他的小脑瓜:“别紧张,没事儿,你看外面,这跟坐公交车一样。”

闻朋看向闻青:“大姐,我没坐过公交车。”

闻青:“……一会儿回来,我带你坐公交车。”

“好。”闻朋答应。

大头鞋呼呼一会儿,到了南州市,七转八拐停在一间厂房前。

汤权、闻青、闻朋下车。

汤权指着厂房说:“就是这儿了。”

闻青面色平静。

闻朋瞪大眼睛望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