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 第十七节 民主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十七节 民主

作者:人瘦凋猪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莫蜚声和苏彻战战兢兢地从皇帝手中接过紫色丝绸做封皮的小册子,连看封面的胆子都没有,赶紧向皇帝叩首谢恩。

他们二人本以为入宫面圣只是走一圈过场,谁知道最后竟然还有这样的戏肉。

“这是那罗延大师所创的修身用劲的法门,用来打熬身体最好不过。虽然这套功夫的由来是天竺与漠北的武功路数,不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两本册子是李旭根据那罗延“诸天生死道”的功夫删改一番而来,字里行间都藏着那罗延“万物皆为波动”的想法。自己将这套功夫送给这两位校尉修习,也算是他们功劳的犒赏。

“陛下天高地厚之恩,微臣便是结草衔环……”莫蜚声刚准备溜须拍马一番,便被李旭给叫停了。

“回去之后,会有人送你们两个匣子。”李旭接着交代道:“到了任上,有什么要紧事要跟朕说,边关的军情,百姓的民意还有别的什么事你们觉得重要,就都写进奏折里,然后封到匣子里去。”

“凤翔就在京城东面,南接汉中,是川中物资北上入京的要紧通道。又和吐蕃紧邻,一旦凤翔有失,胡马便能直抵咸阳桥,那时候就是朕要披坚执锐了。”

“韩大将军忠义天成,他在凤翔,朕是放心的。”李旭看着那两位校尉:“但是他少历戎机,没有经验,这方面你们要做他的辅弼。”

经过摩尼教造反一事,有了他老子用手段将外藩兵马调入京中的前科,立下功劳的韩瑞更说什么都不能继续干左金吾大将军了。

前几日,程奇力领着陈朝恩和黄士良一起来见自己,说什么神策军和天威军的兵士们议论纷纷,都对韩瑞不满。

程奇力更是干脆的表示,在摩尼教作乱这件事上,他的确是判断失误,有负圣恩。不过为了大虞的江山社稷,绝对不能让韩岗和韩瑞这对父子继续在京中待着了。

让韩瑞外出担任凤翔节度使,这就是程奇力的提议。而作为韩瑞出京的交换,程公公认为李从贤这样的国之良将实在是应该从浙西兵马使任上再转回来作左金吾大将军。

现在的军官任免都由宦官掌握的枢密院负责,程奇力更是向李旭表示,空缺出来的右金吾大将军完全可以由皇帝自己决定。

李旭的心情十分复杂,自己心里明白,韩岗的举动并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

巧立名目将外藩兵马调入京中纯粹是公心而没有什么个人的算计,可是这颗公心最后果然变成了引向韩岗自己的野火,而自己却只能看着这火就这么蔓延过去,甚至还要再给火势添上一把干柴。

这世道怎么就这么烦呢?

李旭又命内侍捧出几样珍宝作为两位校尉为国效力的奖赏,这些珍宝大多是文太后的珍藏,现在全归了自己,变成了邀买人心的工具。

前后又是一番折腾,这才将两名低级军官送出了清凉殿。

“陛下,将秘匣赐给这二位……”

陈朝恩刚刚在外面又交代了两位校尉几句,转回头就向李旭抱怨不应该将这样的权力赐给两个低级军官。

当年圣后执政的时候就玩过一手类似的手段。

圣后曾经在全国各地设置铜制的秘匣,所有关于国政得失、申冤告状、劝农务本之类的内容,只要臣民觉得有必要报告,都可以投到秘匣之中。

然而推广之后最多的还是各式各样的告密信,以及一场又一场的大狱。

李旭不是圣后,他的秘匣也不是为了装告密信的。

这两个秘匣更像是一种强制性的身份认证,就跟燕叁身上穿的紫衣,郝毅君腰间的千牛刀一样,你只要有了那便自然或者不自然的就是帝党的一员,挂上了皇帝的标签。

所以这样的东西只能给那些所谓的“幸进”,他们年轻,他们有活力,他们对权力充满了渴望,他们将成为自己最好的鹰犬和爪牙。

“牛僧孺他们什么时候来?”李旭揉了揉眉头接着问道。

维州那边的事情只不过是一件小小的插曲,今日是约见李绅和他手下那些人马的时候。

“陛下,您也该歇歇了,老这么熬着可不是个事。”陈朝恩看着李旭苍白的面容也有些心疼。

这位陛下每日也不过安歇两个时辰,其余十个时辰不是练武便是处理政务,便是稍稍有些时间也是窝在那间丹房里鼓捣些什么丹药,

“不碍事,习武之人精气充足,少睡一点没什么挂碍。”李旭摇了摇头,当家就要出力,现在正是要用功的时候,绝对不能怠惰。

陈朝恩也便应了下来,将同样匆匆赶到的牛僧孺引进殿中。

“微臣叩见陛下。”牛僧孺最近有些寥落,六判书之中现在已经隐隐分成两党,李绅出任提点刑狱使,算是六判书中出头的第一人。

这着实让牛僧孺心里面着实五味杂陈,自己在弘文馆里面见皇帝的时候,谁知道李绅是个什么东西?

“思黯,枢密院的判书着实不符合体例,过段时日,朕便准备让你们各还本职。”

皇帝的话着实让牛僧孺脑袋一懵。

说好的铁打的前程,莫非就这么没了?

牛僧孺那边胡思乱想,接着便听到皇帝接着说道。

“你也该升官了,蜀王缺个长史,你有没有兴趣去干干?”

蜀王的长史?

牛僧孺更加摸不着头脑,亲王府长史是从四品的高官,品秩极高,若是去给蜀王当长史,官是升起来来了,可是话说回来给一个毛孩子当辅佐又有什么用。牛僧孺现在怀疑是不是李德裕向皇帝进了谗言,坑了自己一把。

“京兆尹不能这么一直空着,京城是首善之地不能轻忽,而群臣之中一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这个京兆尹,朕准备让蜀王暂领。”

话说到这里,牛僧孺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进肚里,他终于明白过来,这次是轮到自己时来运转了。

由亲王暂领重要州郡的刺史或者都督是虞朝的常例,譬如现在朝廷鞭长莫及的河北三镇,虽然是化外之地,不过正经有几位皇叔还充任着那里的州郡刺史,也算是河北是大虞领土神圣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一种宣称。

蜀王不过是个毛孩子,而且又是那种出身,根本不可能管事,让他担任京兆尹不过是让他挂个名头,摆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给世人看,自己这蜀王府长史才是真正的京兆尹。

果然,牛僧孺接着便听到皇帝说道。

“到时候你再兼个京兆府少尹的衔,把京城彻底的管起来。”

“这……”牛僧孺头一个想到的便是韩岗:“微臣和韩相有隙,怕是……”

“你不要想那么多,一会等李绅来了,你们好好议议,朕还有大事要做。”

为了将京城纳入掌中,李旭着实让韩岗拿了些好处。

比如空出来的那个右金吾大将军最终还是落在他们韩党手里。

文党完了还有韩党、阉党,等韩党、阉党完了怕是还有牛党、李党,李旭嘴角苦笑,谁说大虞这是皇帝封建独裁,我觉着还是挺民主的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