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 第四十一节 蜷伏(2)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四十一节 蜷伏(2)

作者:人瘦凋猪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文元恒穿着一袭绯红的官袍,头戴乌纱幞头,在黄士良的引导下进入清凉殿中。

过去三年来,他经常出入此地,为皇帝讲授文学与帝王之术,今日再临,忽然有一种别样的感受,或许他此生很难再临此地了。

文元恒进入殿中,李旭从椅子上站起来,皇帝看着那个中年男人一步步走进殿中,这让李旭想起了三年前自己第一次见到文元恒的时候。

第一课是汉宣帝,文元恒讲汉宣帝尚在襁褓他祖父戾太子就因举兵被诛杀,在监狱里长到三岁后来被汉武帝养育在宫中,长大之后汉宣帝娶妻许氏,等到昌邑王被废,他又被霍光以继承昭帝的名义选为皇帝。

据文元恒说汉宣帝很能忍,他的爱妻被霍家人毒死,他都忍了下来,一直忍到霍光去世,他抓住机会将霍氏满门诛杀。即使是霍家造反被诛之后,他也将霍光立为功臣第一,这就是他能忍的地方。

文元恒想就汉宣帝说什么道理,当时的李旭并不清楚,但是从那一刻起他觉得很心安,因为有一位前辈已经证明,只要你能忍,只要你能抓住机会,那么你就可以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今天,李旭已经赢了一半可以高坐在明堂宫之上,而文元恒却贬谪到天涯。

命运的乖离无情莫过于此。

将文元恒贬谪到潮州,并不在李旭与韩岗的协议里,李旭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是韩岗十分贴心的在朝堂上提出来要将文元恒贬谪到潮州去。

李旭心里松了一口气。

文元恒对自己可以说是一位不错的老师,认真地将帝王之学一点点传授给自己。这个恩情李旭会记一辈子。

文元恒又是太后提拔的标志性人物,他从偏远州郡的刺史一跃成为门下省暂时的长官和帝师,这都是因为太后的拔擢。

如果文元恒继续留在朝堂之上,再加上文敏行出任侍中,这无疑会误导天下人,让他们以为太后和文党并没有离开,依然大权在握,并对皇帝非常有影响力。

“陛下。”文元恒屈膝下跪,这一次李旭没有避开,他压抑住自己心中的愧疚,看着曾经高大的老师佝偻下身子,跪在自己面前。

“此去潮州万里,老师应当珍重。”

“微臣省得,只愿皇上以天下万民为要,抚育黎民方是根本。”

李旭看着文元恒弯下的腰,心里一酸,蓦得走上前将他从地上扶起,这一扶他忽然意识到文元恒竟然这样轻,他的身高也快给自己撵上了。

“是我对不起你。”这一句话忽然出口,李旭心中的羞愧在文元恒面前表露无疑。

“微臣想过这一日迟早会来,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早。”文元恒看着他教导出来的学生:“早来比晚来好,早来了微臣还能去牧守潮州……”

“其实……潮州还是蛮好的。”李旭话一出口,发现文元恒的面色很精彩,然后他意识到自己这句话没过脑子。

在李旭那个时代,广东是全国经济总量最大,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人口稠密,商埠众多,制造业非常发达。现在却是令人恐惧的瘴热之地。整个岭南地区,唯有交州和广州两地人口多些。

依托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有人口二十万,依托红河三角洲的交州有人口十万左右。这两个地方就算是整个岭南地区的文明中心了。

潮州现在有人口两万多,日后流过潮州古城的韩江此时还被称作恶溪。

“我听说岭南那个地方一年两熟,兴修水利鼓励农桑,人口应该很快就会繁密起来。”李旭说着开始回忆自己的地理知识,岭南地区的开发似乎要到明清时期了,水患以及蚊虫导致的疟疾都是严重影响开发的大问题。

不过李旭觉得只要肯干,以岭南的优越的地理条件还是可以好好搞一搞的。有功夫带领老百姓挖渠修水利,采取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那可比在官署里写诗写文章要强太多了。

“先生去了潮州,要常给朕写信,朕也会写信给先生。”李旭觉得将文元恒这样的人仍在潮州是一种严重的浪费,浪费就是犯罪。

“微臣省得。”文元恒点点头,皇帝的表态让他知道潮州不一定就是他仕途与人生的终点。

言语的节奏又从师生送别转到了君臣问对上。

“微臣去了潮州会先兴文教,禁淫祀。”

对于文元恒的这个看法,李旭心里十分支持。

儒家学说的根本是一套社会伦理学,规范了一个人社会生活中应该采取的做人做事原则。兴文教,推广儒家学说,就是在偏远地区推行中央王朝的意识形态。

而禁淫祀,就是拆毁老百姓设立的种种鬼狐仙怪的神庙,这种民间宗教不仅容易被巫婆神汉利用以蛊惑人心,它的宗教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浪费行为,将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用在修建庙宇和求神问卜上。

李旭更希望虞朝的人民可以享受物质上的幸福,而不是去寻求精神上的麻醉。

“然后便是兴修水利,种植桑麻。广州哪里有许多胡商,将以宝石、织毯、金银来贸易我朝的蚕丝和药材,潮州地近广州,有转运之便,假以时日,必然能成为名都大邑。”

李旭点了点头,不过他很怀疑文元恒的说法,也就是潮州地近广州。虽然与之前已经是两个世界,不过地理上还是一模一样。李旭念大学时有一个来自潮州的同学,听他的老家话那是标准的闽南话,跟看布袋戏一样,如果真的地近广州那就改变成广府话了。

“陛下,微臣在离朝之前还有一事。”

“先生请说。”李旭此时心里有了决定,如果文元恒有什么私人的事物请他照拂,他一定应诺。

“之前我朝畏惧回鹘,许他们在各地修建大云光明寺,不仅上都白玉京一处,就连河南、淮南甚至河北等地都因回鹘商人出没而建有摩尼教的大云光明寺。虽然朝廷三令五申不许黎民信奉摩尼,但还是有百姓被妖人所惑。摩尼教不比佛道,组织严密,其祖庭在漠北,一旦回鹘祖庭有令,其奉教令更胜国法。一旦丰州那边有变,微臣担心有愚民被摩尼教蛊惑,变生肘腋,不得不防。”

这个时候就有将教法置于国法之上的邪教吗?李旭点点头,看来是真觉得朝廷的刀子不利。

“先生放心,朕一定会和韩相他们商量一个方略出来,以前是没有办法要惯着他们,现在断然不会再让他们蛊惑百姓了。”

李旭有何文元恒念叨一会家常,文元恒打算带着家眷去潮州上任,李旭心思一动便让他将三岁的幼子留在白玉京中,他愿意代为照顾,免得千里奔波出什么事来。

文元恒倒是很干脆的表示会把妻子儿女都留在京中,也不用皇帝照顾,他自己孤身上任。

李旭便表示文元恒没有必要一个人为国操劳,他自己最近刚刚放出去一波宫女,对白玉京的婚嫁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现在市面上的行情对男方比较有利,文先生完全可以讨个小妾带到潮州去。

结果最后还是被文元恒拒绝了,他还提醒皇帝,要注意少年戒色,不要太沉湎后宫之乐,现在市面上有许多对皇帝不利的流言。

“微臣便去了。”文元恒最后再次向皇帝叩首,这次李旭避过去并向他躬身还礼。

这一别或许还要很久才能看到这位老师的身影了。

文元恒刚走,黄士良就带着苗思义写的小册子返回,将其交到李旭手里。

李旭看完之后默然许久,然后让黄士良取过火盆,将这本小册子丢进去烧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