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 第五十三节 对错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五十三节 对错

作者:人瘦凋猪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所以韩大人不仅是摸一摸,他还大摸特摸,摸得西域胡商们苦不堪言,有苦难言。

韩谦之先是派人找到提点刑狱使司衙门,说西市的胡商同摩尼教有瓜葛,正在帮着大辟摩尼教徒出境。

这一招其实就是韩谦之这段时间以来的成长。

若是换做他以前的脾气,必定是一封奏章上到政事堂痛骂朝廷不作为,然后带着自己手下的大猫小猫两三只去直接封胡商的门。

然而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今日的韩谦之绝对不会采用这样的作为。

先前的经历已经让他变得更加“狡猾”。

提点刑狱使司上下本来就是有意在折腾白玉京的胡商。这其实也是上行下效的结果,。

李绅猜测皇帝的心思,觉得当今陛下对那些西域商人很看不上眼,既然陛下不喜欢那就最好让这些家伙懂点事换个地方呆着,免得哪天陛下性子来了要在白玉京转悠,看见了这些人心里起腻。

只是提点刑狱使司折腾归折腾,但是手底下还是留着个量。

一来是这些西域商人的确在促进者白玉京的商业繁荣,市面上真的还是缺不得他们的存在,二来是他们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李绅虽然很得圣眷,但是也不愿意得罪其他人太过。

毕竟风水轮流转,谁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韩谦之的行文很快就有了效果。

没事招惹那些胡商或许会得罪他们后面的贵人,但是这次是别人挑的头,咱们提点刑狱使司衙门不过是照章办事,有什么对不起的也别算到我们李使君头上。

于是乎提点刑狱使司衙门上下便在西市小吏的带领下抄了个一塌糊涂,从各路胡商手中解救出的负债百姓差不多足有两千多人,牵涉到的胡商大大小小五六十家。

一瞬之间,李德裕的京兆尹衙门几乎被来求情的人踩破。

李绅的提点刑狱使司衙门地位特殊,牵涉到各方面都很敏感,能给胡商当保护伞的贵人哪个不是耳聪目明,自然知道那里是去不得的。

韩谦之是出了名的又臭又硬,一个人就敢怼皇帝,捎带脚连那罗延、少林都能给带上,这样的人物就算是去找他求情也不过是送脸上门丢人到家而已。

“府君,这韩谦之本来就是蝼蚁一样的人物,偏偏就爱蚍蜉撼树,五六十家西域商人说抓就抓,现在市面上人人自危,谁还没用过几个来还债的奴婢呢?

京兆府的府衙之中,李德裕笑眯眯地听着眼前的光禄卿李囧在那里说着。当然这位宗室老臣的背后可能还有更多不便出面的人物,譬如几位公主或者亲王,亦或者是某几位尚书。

李德裕看着光禄寺卿,这位的名字极好。

囧,炯之意也,意在日月光明,只可惜这位的背后却是不怎么囧的。

光禄寺卿李囧看着李德裕,对于这位京兆尹的年轻十分的嫉妒。

其实楚王一系因为出身旁支,对其他宗室本身并不信任,再加上之前文氏一党的刻意压制,整个大虞的宗室们日子过得并不舒服。

到了当今天子这里虽然有些拨乱反正的气象,对宗室有所提携,李囧就是因此才出任光禄寺卿。

光禄寺卿除了要负责为朝廷的大宴会做准备外最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巡查掌握所有的宫门,算是一个比较机要的位置。

“欠债还钱正是天经地义嘛,谁没几个没钱卖身为奴的奴婢。现在各个商家都掩门闭户,堂堂帝京怎么能这个样子。”

李德裕缓缓地饮着茶,他出身大富大贵之家,父祖两代都是宰相,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民间的百姓生活没有一丝丝了解。

天灾、疾病、战乱,对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民来说,随便一件小小的灾难都能让他们的生活发生根本性的沦丧,堕落到最危险的低谷之中,甚至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自由和尊严。

“朝廷早晚是要收复西域的重建安西都护的,陛下励精图治早晚要布武四方。这些胡商在西域都是很有分量的人物,有他们帮忙我们打回去就能事半功倍。更不用说赋税了,那些卖身为奴的就是干一辈子也挣不了那些胡商一年交的税。”

李德裕笑着。

李囧说的都是实情。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任何事情都有密不可分的两面。

今天有些虞人因为种种原因沦为奴婢,这的确有些是他们自己的原因,有些是朝廷的缘故。

而这些虞人所能对朝廷做的贡献从物质上看也的确不能和胡商们相比。

为了这么一点人去牵扯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的确并不是什么明智的举动。

李德裕昨夜也曾经向父亲请益,他问得不是这中间孰对孰错,而是想问一下父亲若是为相该如何取舍。

当朝枢密使并无言语,只是从书架上取下来一本《孟子》交到了他欣赏的次子手中。

李德裕回去翻看了半夜,一本《孟子》本不过三万多字,李德裕却看得很辛苦,最后也看得很明白。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在儒家的经典里,所谓仁,便是爱护他人。所谓礼,便是敬重他人。

而夷狄在他们那里是不能算作人的。

人生在世,万万不能忘了仁义二字。朝廷执政,也尤不能忘记推行仁义。

李德裕可以对百姓沦为奴婢被贩卖到西域的事情假装看不见,但是事情真的被韩谦之血淋淋的摆在他的面前,心中还是一阵阵不能抑制的痛苦。

有些人对于这个事情没有切肤之痛,比如眼前的光禄寺卿,他们谈吐文雅,喜爱奢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论是儒学还是玄学,亦或者是经义文章,他们都精于此道。

他们的朋友是那些沟通西域的胡商,是那些归化大虞的突厥头人。

这些人对于那些在白玉京里游玩耍乐的部落酋豪大商百般呵护,对于卖身为奴的百姓却视若无睹。

后半夜里,家里的管家推开了他书斋的门,说是老相爷看见他的书斋里还亮着灯,所以送来一张纸条。

上面只有四个字,“率兽食人”。

这个字说的是一群人,也说的是一种选择。

李德裕合上了书,准备去拜谢父亲提点的时候却被老管家告知老相爷在写了纸条之后已经歇下了。

于是李德裕提笔铺好纸,同样写了一行字交给老管家,拜托他明日一早等父亲去政事堂的时候送给父亲。

政事堂中,三位宰执依旧在说着西市的事情,这虽然是件小事,但是后面牵扯着一大群人。

今天解决了胡商们手下因负债沦为奴婢的百姓,但是王公大臣府上的,各个大户豪强家里的又该怎么说?

之所以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指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

李吉甫从自己袖口里摸出一张纸条双手送到陆贽手中。

“这是我那个不成器的二儿子写的,请陆相品鉴一下。”

陆贽接过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小字,看着颇为清秀,不过从笔意能看出书写着坚定的信念。

这行字的出处以陆贽的博学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出自《左传》的语句。

陆贽将这行字念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厌就是餍,这句话说的是戎狄是不可能满足的豺狼,而华夏各国是骨肉之邦关系亲昵,无论如何不能放弃。

这句话是管仲所说,当时戎族发兵攻击邢国,管仲说这句话坚定了齐桓公打击戎族解救同胞的决心。

“不可厌也,那就是永远不会满足啊。”

说完这句话,老迈的韩岗眼睛之中冒出了精光,似乎生命的活力已经回到了他体内:“原来的戎狄没有了,但是今日也有今日的戎狄。”

韩岗下了一个结论:“请尚书省行文,走政事堂发给京兆府,跟他们说咱们要做管仲。”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但是总有一个对和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