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 第七十四节 备战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七十四节 备战

作者:人瘦凋猪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陛下,急报。”

李德裕行色匆匆的闯进清凉殿内,皇帝当时正在运功调养。

道圣做造成的伤害与自身真气暴乱所造成的荼毒两两叠加,使得李旭最近这段时间觉得还是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宫里修养。

至于什么别的什么事情还是暂且抛之脑后。

李德裕现在正当势,在宫中一向是随意行走,无有忌讳,即便是李旭运功修养的时候,负责清凉殿事宜的陈朝恩也没有对他入宫加以阻拦。

当然这也未尝不是陈公公给李德裕故意下绊子的意思。

李旭缓缓吐出一口气,回过神来,看着急匆匆闯入宫的李德裕。

这位宰相子作翰林学士着实是最合适不过,他头脑敏锐,富有机变且精力旺盛。

“文饶,出了什么事?”

李德裕的脸上倒是有些急迫,这在一贯讲究雍裕从容的他身上很少看到。

能让李德裕如此着急的事情一定是大事。

“河东秘报,昨日鱼辅国已经集结人马,自晋阳趁夜出发,究竟是南下还是向西,一时还没有探查清楚。”

李旭心下默然,鱼辅国早不动,晚不动,偏偏在这个时候兴晋阳之甲,显然是因为岳顾寒为道圣所杀的消息散布的缘故。

“看来这位鱼大将军还是更看重剑宗一些。”

李旭转念一想,顿时有些了然。

当年皇帝诛杀程奇力的时候,这位鱼辅国多半是以为自己借了岳顾寒的力,这位鱼公公为求谨慎才坐在河东观察形势。

现在岳顾寒出事,鱼辅国便再难按捺,亦或者和别的什么人达成了一致,这便要趁着没有困死在晋阳在搞上一手。

自晋阳南下,最好走的一条路就是直奔河中节度使辖地,从南面过风陵渡突破潼关。

虽然现在大河已经封冻,各处都可以过河,但是这条路上沿途州县众多,鱼辅国的补给更容易筹集一些。

除了经河中南下,还有有一条路,只不过更凶险些,那便是经晋阳向西,过无定河进入绥州,然后经延州一路南下。

总得来说,走河中安稳一些,走绥州延州一线要麻烦一点。

“王宝臣那边已经递过来了表文,希望陛下能够给他派去援军,不然以他一人之力怕是挡不住鱼辅国。”

说着,李德裕从袖口中掏出一份表文双手给皇帝呈了过去。

当然最重要的是河中节度使王宝臣。

这位河中节度使是个硕果仅存的文党。

文党自从圣后上位之后正式上台,以李旭联合鱼辅国、程奇力施展手段消灭算是终了。

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核心已经崩溃,但是还是有那么一两个打着文党标签的人物还这么挺着。

贬去岭南的文元恒算是一位,这位河中节度使王宝臣也算是一位。

李旭上次出手击败程奇力,使得鱼辅国只能跟孤狼一样盘踞河东之后,这位河中节度使就第一时间向皇帝上贺表表示站在皇帝一边,并且将领下的军队调往北面,堵住了鱼辅国南下回京的路。

等到皇帝大破吐蕃的时候,这位王宝臣也第一时间上了贺表,并且表示要入京朝见。

前后两次的表现,让朝廷判断这位河中节度使是坚定地和朝廷站在一起的好同志,所以被朝廷安抚了下来。

朝廷还给王宝臣这个边军出身的老粗加了一个检校礼部尚书的加衔作为表彰。

“过去能挡住鱼辅国,现在却挡不住。”

李旭翻着王宝臣的表文,心下更加笃定。

“过去是和鱼辅国有默契,所以能挡住。现在两边没有了默契,自然是挡不住的。”

李德裕回答道。

天下间各藩镇节度使之间那些皮里阳秋的破事,大家不用说也心知肚明。

上一次白玉京中事变,鱼辅国无心南下,于是和王宝臣之间彼此有了默契,演上一出好戏。

王宝臣获得了朝廷的认可嘉奖,鱼辅国也给了白玉京足够的压力,赢得了喘息调整的时间。

现在这一次,鱼辅国或许是真的动了进逼白玉京的心思,也就由不得王宝臣不急了。

“文饶,你以为如何?”

李德裕思忖片刻回答道:“微臣唐突了。微臣以为,还是请陛下亲率一支兵马巡幸河中府,较为适宜。”

李旭知道这个回答其实也是最合理的。

当今朝中,唯一能够与鱼辅国相匹敌甚至有所超过的只有李旭自己。

若自己率领乌云铁卫这样的强军直接到了河中,王宝臣自然也就绝了所谓左右骑墙的心思。

而鱼辅国或者面对这样的压力便会直接退回晋阳,一进一退之间,将这一场祸事消弭于无形。

然而现在的自己的确是不适宜再出征了,更遑论面对鱼辅国这样七宗级别的大高手。

“朝恩,去传韩节度使入宫。”

李旭将表文放到了一边,对身旁的太监唤了一句。

“陛下。”李德裕拜首道:“若以韩工部为帅,恐怕难敌鱼辅国。”

“不碍事,这个王宝臣还是要再看看,若是他私底下已经和鱼辅国达成妥协,只等着朕的兵马过去就里应外合,朝廷岂不是很被动?”

李德裕默然无语,说白了还是这个王宝臣的身份十分尴尬,让朝廷不敢信任。

“陛下,还有一事。”李德裕慢慢斟酌着最后还是说了出来。

“微臣得到消息,道圣从京中离开之后去了祁连山,想来那里应当有道圣的巢穴。”

李旭的眉头皱了起来,自己现在对道圣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道圣跑去祁连山,想来也是去那里养伤,而根据道圣行动的规律来看,那里必然是有一处地宫的。

“消息可靠吗?”

“十分可靠,巴蜀高手柴朗已经投靠了朝廷,这便是他穿回来的消息。道圣在镜中出现之后,柴朗就随同连云寨的逆匪太公冲一路尾随,最终到了祁连山附近。”

柴朗,李旭点了点头,皇帝对这人还是有些印象的,大概一个月前提点刑狱使司就跟皇帝报备过,说这位黑道高手决心洗白换个官身,联系到了李吉甫,转了这层关系搭上了提点刑狱使司的线。

李旭当时也点了头,将这柴朗纳入提点刑狱使司的记录里,算是个编外人员,只等他入宫自己亲自考察一番后再定下具体的职级品秩。

想不到这位竟然跟着太公冲这个大光头一路溜去了祁连山。

“道圣的事情,还是先放一放。”

李旭摇了摇头。

自己是真切感受过道圣实力的人,深知即便是受了伤的无铭,也不是随便几个宗师就能堆死的。

这个柴朗既然昏了头,也不怕死,既然愿意尾随道圣,那就由着他去。

现在鱼辅国终于闹出了些动静,自己现在是没工夫在无铭的事情上穷耗。

不多时,韩瑞就急匆匆的被陈朝恩引进了清凉殿。

简单地行礼参拜之后,李德裕便将具体的情况同他介绍了一下。

“对上鱼辅国,大将军有几成胜算?”李旭如是问道。

韩瑞低下头思忖片刻:“末将不知陛下的方略,若是要将鱼辅国击败乃至收复河东,实在不是微臣力所能及,不过若是同王宝臣一起挡住这厮,末将还是有些把握。”

韩瑞所说的就是大方略的问题,说句实话,即便是以朝廷现在的力量,也要李旭尚在全盛期,才有率领大军将鱼辅国击败击溃的可能。

至于之后如何处理北地乱局,抵挡北面的回鹘人骚扰,却也是力有不逮。

“把他挡在晋州之北,你有几成把握?”

“鱼辅国执掌神策军已久,要同他作战,须有乌云铁卫都等新军在手才好说话。”

“尽数调拨与你。”李旭点了点头。

“若是如此,微臣有乌云铁卫在手,再与王宝臣合力,大概有三成把握,将鱼辅国顶在河中。”

三成,李旭沉默不语,现在自己可用的将领之中,武功最高,军事经验最丰富的莫过于这位中书令韩岗的二公子。

以韩瑞的本领再加上乌云铁卫这样的精锐战团,他面对鱼辅国时也自觉只有三成把握,这鱼辅国的积威果然惊人。

“若再给你加上国师那罗延呢?”李旭接着说道。

那罗延多少也是七宗境界的高手。

“陛下,国师的武功距离鱼逆还是有些……”

那罗延的武功不如鱼辅国,这单不用韩瑞说李旭也知道。

只是现在除了请出那罗延出手,李旭也着实乏人可用。

“几成把握?”皇帝的语气十分坚定。

“若有国师襄助,我有五成把握。”韩瑞深思熟虑片刻,再次报上一个数字。

韩瑞接着又补充了一句。

“要是剑宗现在还在,有他出手,那我就有十成把握了。”

要是文盲还在,鱼辅国连南下的胆子都不会有。李旭又一次回想起了承天剑宗的音容相貌,只有失去才会想起还在时的美好啊。

不过加个那罗延也就添上两成。李旭也知道那罗延和鱼辅国之间有些交情,当初那罗延没有站到鱼辅国那边去,不过现在让那罗延上马和鱼辅国对轮,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为今之计,最为稳妥的还是您亲自出阵。”韩瑞的意见和李德裕惊人的一样。

皇帝思来想去,最终定下了主意。

“文饶。”李旭对李德裕说道,“你去抽调兵马,以乌云铁卫都为根本编成一支军马给韩帅。”

“你带着这支兵屯在风陵渡。”

李旭的手指轻轻敲打着太阳穴:“河中是不容有失的,王宝臣也不能全信,又不可不信,你在那边给他做后援,一旦鱼辅国真的过了晋州,你就渡河与他会和,联军备战。”

皇帝叹了口气,看来只好走那条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