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 第四十节 莽撞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四十节 莽撞

作者:人瘦凋猪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右监门卫是南衙十二卫之一,府兵现在虽然废了,但是这品级和官位还是在的,渐渐演变成了恩赏的一种。

以前内廷的各位大珰总会身上背着一个这个卫大将军,那个卫大将军的名头,虽然名下没有什么人马给他统带,也未必真的会上阵杀敌,但是有了这么一个将军的名号在。

那称呼就从“公公”变成了“将军”,整个人也会多上几分少了的阳刚气,别提多自在。

普祥想当官,李旭就赏他这么一个贵重但是没有活干的官当。

若是天下人都想要当个只拿钱不干事的官,李旭觉得这天下多半会太平许多。

“草民……”普祥再次弯腰下拜,却被皇帝拦住了。

“你现在是将军了,真人。”

“是,末将谢过陛下。”

普祥心里明白,皇帝那一句“朕还有话问你”就是让自己闭嘴的意思,现在周围人多眼杂,并不适合这些太过隐秘的话题。

话锋一转又回到了司空弄月这边。

“司空先生,你久在江湖,见多识广。现在弄出这么一个东山会来,依你来看,该怎么办?”

李旭看着司空弄月。

司空弄月低着头,心中颇为忐忑。

无论如何,自己给韩家效力都是件颇为忌讳的事。不过归根结底还是民不举,官不究。如果自己显得十分跳脱,使出千般手段,恐怕还会引起皇帝的猜忌,韩家也会觉得自己多事,反而显得不美。

计议已定,司空弄月开口答道。

“草民以为,还是镇之以静为好。”

“怎么个镇之以静,司空先生好好说一说?”

“江湖上对付藏在暗处的敌人,往往都是先不着急。因为一着急,就会失了稳妥,失了稳妥就会出错。一旦出错就会为敌所乘,最终酿成大祸。”

“所以要镇之以静?”

“陛下圣明,我不动,敌必动。他们一动就会留下蛛丝马迹,所谓草蛇灰线,过则留痕。留下了痕迹,就可以顺藤摸瓜,将他们一一找出来。”

司空弄月沉吟片刻接着道:“陛下,这样的敌人因为不如咱们,所以只能藏在暗处搬弄手段,他们藏头露尾就是因为知道一旦暴露在人前就会如春日融雪一般,化个干净。”

司空弄月的心中想法,在李旭这里跟明镜一样,只是皇帝也不点破他。

“工部,你觉得呢?”

韩瑞停了片刻说了一句:“微臣以为东山会的人都是乱臣贼子。”

这话的确没错。

“乱臣贼子怎样?”

“也不必什么镇之以静,既然是乱臣贼子,维贼是讨便好。”

韩瑞的意思很简单,东山会虽然在暗,不过也就是几方和朝廷过不去的势力纠合而成,只要辣手将这些贼讨干净了,暗地里也就聚不起来什么人了。

“好,可要先对付哪个贼呢?”

李旭用审视的目光看着韩瑞。

“微臣以为是魏博。”

“怎么是魏博?田弘正就要来了。”

“微臣刚才听到说东山会中也有魏博的势力在。”

“没错,不过这只是司空先生一家之言,还不能确定。”

皇帝的话一出口,司空弄月脸上立即挂上了半喜半忧的表情。

“陛下,魏博现在是是反贼,自关东乱后天下藩镇中一直就以魏博最为跋扈,他们雄踞相州、魏州,随时威胁着漕运,此贼不除,削平藩镇便是一句空话。”

韩瑞的话让李旭心中放下了心,这位韩家的二公子一向以方正闻名,还有人认为他是个不通世情的朽儒,只是因为韩岗的缘故才走到了这里。

今天这一席话,先不论见识如何,这一股锐气就让皇帝知道自己没有选错人。

现在的大虞缺的就是这股锐气。

“田弘正要来入朝了。”李旭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倾向似乎只是在说一个事实:“这时候对魏博动手,不是正顺了封利贞他们的意?”

“田弘正是田弘正,魏博田家是魏博田家,魏博镇是魏博镇。”韩瑞分析道:“田弘正想要入朝,借朝廷的声威帮着他儿子继承节度使之位,那是他的想法。田家经营魏博数代,开枝散叶,门内多有豪杰,田弘正要照顾他自己的儿子,田家别的人未尝不会有别的心思,当年的田弘正不就是干掉了自己的侄儿夺了这节度使的大位吗?”

韩瑞停了一下,让皇帝消化一下他话语里的意味:“更何况魏博的那些骄兵悍将才是魏博跋扈自雄的根源,陛下节约国帑爱惜民力,削减各地兵力,不止神策军要裁撤,关中四镇也都要裁撤。”

“裁减冗兵,这本来就是我朝的方略,魏博地处内地要津,兵马众多,肯定要裁撤他们。然而一旦裁撤,依着魏府牙兵的桀骜,必然也会动荡滋事,这一点无论节度使是田弘正还是王弘正张弘正都没有区别。”

李旭含蓄一笑:“除非朕可以忍下来,像魏博节度使一样倾尽民力来豢养他们,不然他们早晚都是要乱的。”

“正是如此,陛下圣明。”韩瑞说道:“河北跋扈诸藩镇,本身就是当年关东之乱悬而未决的叛匪,若以姑息手段草草将就,那便是埋祸后人,纵然可以稳固十几年,朝廷稍微露出倾颓之势,原本隐含的矛盾便会集中显现,之前所花的功夫也就成了无用功。”

“微臣之前总结关东乱后诸藩镇反复不断时恭时叛的原因,那便是朝廷不够果决,总是留下祸患的缘故。”

“所以?”

“陛下可知道白玉京中的说书人是如何形容陛下的?”

韩瑞话锋一转,转到了白玉京的说书人身上。

白玉京乃是一座人口近百万的大城市,市民生活十分丰富,其中一项娱乐就是坐在茶馆酒肆听书。

白玉京的酒肆之中往往都有说书的艺人存在,有的是店家出钱雇来吸引顾客的,有的是游走各店卖艺的。下面的客人喝茶吃酒,上面的艺人就开始说书。

虽然名为说书,其实更适合称之为唱,以乐器伴奏,按照格律将故事唱出来。这其中又分为文唱和武唱。

所谓文唱便是二八佳人,穿宫装贴花黄,击弹箜篌琵琶,婉转歌喉,唱春江花朝秋月夜。

再说武唱则是关西大汉,带白巾坦胸腹,敲荡铁板打鼓,一声雄健,说明月天山云海间。

现在最流行的段子,莫过于懵懂天子独骑破吐蕃胡虏,故事的名头就叫做“世间第一莽撞人”。

这个市井间流行的段子,提点刑狱使司还曾经写在舆情荟萃里上报过李旭,当时李绅还问皇帝要不要管一管,毕竟把皇帝说成一个胸口护心毛巴掌宽,面如皂,须似铁,左手大斧右手大锤骑着一匹追风赶月乌骓马的黑大汉着实有些失真。

李旭叫停了此事,自己若能让百姓们多点谈资也没什么不好的。

现在韩瑞又提起这个,李旭自然是知道的。

“莽撞人。”李旭笑着摇了摇头:“工部说的有理,既然是莽撞人,那便先莽撞给他们看看。”

一人独坐,千头万绪,旁有一人,心境渐宽。

人世间便是如此,有了韩瑞这一席话,李旭心中渐渐也有了主意,东山会也好,道圣也好。所谓笤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出去,既然来了只要胆敢现身,那就先被老子莽一波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