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 第三十七节 好人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三十七节 好人

作者:人瘦凋猪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帝过于强大,这是天下人面临的一个局面,无论是自关东之乱后崛起的藩镇还是从更古老年代传承下来的秘密宗教,亦或者靠山吃山占水吃水的各个帮派。

聪明有眼光的人都意识到了李旭这个与众不同的天子对于天下而言有多么强大。

所以在几方势力的牵头配合下,一个名叫“东山会”的组织悄然成型。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虽然以“东山”为名,却内底里有一股要小天下的意味。

不过李旭并不把他们放在心上,躲在暗处的鬼蜮伎俩在如大日行空一样的浩荡大势面前只有冰消瓦解。这些人连站出来拼死一搏的勇气和本事都没有,躲在暗处扯后腿又能有什么效果?

不过既然有了这么一个东西在,能摸清是谁隐藏在幕后搅风搅雨也是一件好事。

到了下午的时候,送别了韩岗父子,又翻看了一下中书省和六部的呈文,李旭和那罗延坐在佛堂内饮了一会茶算是消遣。

时至今日,这位国师那罗延已经可以算是皇帝的自己人了。

李旭最近又交给他一样任务,帮忙把一批新选出来的军官好好培养一番,这些人中就包括了燕叁。

按照李旭的想法,对内对外的情报班子应当是两部分人才合适。对内情报工作的主轴是数据统计,帮助李旭及时获得各项信息,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那些。按照李旭的想法,现在的提点刑狱使司应该剥离为三个部分。

一个类似于一个只属于皇帝的重案组,部下精兵强将直接负责打击全国的有组织犯罪活动,收拾各路山大王,流窜作案的采花贼什么的,着重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另一部分则是情报搜集单位,在各地设立分理机构,搜集信息逐级汇报,主要对付的对象是跋扈不臣的藩镇,还有隐藏于暗处的各路邪教组织。

最后一部分是派到各地的法庭,通过断案创收。李旭通过赐予提点刑狱使司衙门接受百姓上诉的权力,将司法权从京兆府的手中过度了出来,在京畿二十一个县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不仅仅断案效率和公正性比由地方僚属负责要高很多,仅仅所收的诉讼费还是不少的。

不过李旭看了他们汇报上了的案情总结,还是大户人家的纠纷比较多。

因为有了诉讼费这个门槛在,很多平民对于提点刑狱使司衙门还是望而却步的。另外因为提点刑狱使司衙门不仅断案快,而且执行非常有力,毕竟是哪个不服就砍哪个的强力部门负责执行,很多大户人家的分家案子都是从提点刑狱使司走,很是冲击了一把以聚族为居的原本家庭形态。

还有很多商业纠纷,地皮纠纷之类的案子,同李旭原本想的不太一样,民商事领域需要司法干预的需求还是很大的,这一块原本都是地方老吏上下其手的肥肉,一向缺乏监管。

大虞的地方官们更喜欢刑事案件,什么勾结奸夫谋杀亲夫啊,不孝逆子饿死老娘之类的,这类案件能够为他们的官声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相较于普遍的民事纠纷,这些案件的数量还是太小了些。

这是于内,对外也应该另立一个部门,李旭并不指望他们能够像007或者劳伦斯那样没事刺杀几个不臣的节度使,或者拉起一支部落联军干回鹘人一波。主要是一些常规的轻薄性工作。

李旭现在心里已经将收复西域河西提上了自己的计划,以前李旭听过一句话,叫做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这句话本来是从和尚们吹牛打机锋里化用而来,所谓“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既然有了这样的打算,那就应该着手去作。

李旭仔细考虑了一下自己旗下可用的这些人中,外事工作最丰富的就是著名流窜犯那罗延了,这个回鹘和尚在天竺留过学,在西域传过经,在草原砍过人。大虞周围这一圈让他走了个遍。

有他作教授自然可以事半功倍。

皇帝将这个想法同那罗延一说,这位国师也是欣然答应,并且提出这地一批人要以从武功路数上就开始变,不让人窥破马脚。

那罗延除了语言习俗之外,还会单独传授这批人护身的武功,大部分都是走天竺或者漠北的路子。

对于他的这种安排,李旭自然全数答应。

宫城占地宽广,李旭单门命令陈朝恩圈出几间宫殿供那罗延他们教学用,李旭有时还会单独会见一下这些学院,装一装逍遥子将自己的真气度送给他们一些。

皇帝和那罗延一边喝茶,一边聊着正事和杂事,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今晚要见的这位普祥真人身上。

普祥真人,乃是一个名头颇响的道人,并非江湖上的无名之辈,他本来于出身茅山上清,是个正经的道人,平日里唱几句莲花落,弄些走街串巷捉鬼驱妖的把戏换一口饭吃。

后来阴差阳错获得《太乙青罡》这等江湖上第一流的玄门功夫,渐渐也在江湖上闯出了些名头。

似这样有了奇遇在江湖上闯出名头的人,每年都会出上那么三四个,也没有什么两部起的。这个普祥最为难得的就是他在江湖上的名声一直很好,是个近乎于白求恩一般的人物。

具体表现就是他不仅自己有过奇遇,他还是个奇遇创造机。

洛阳王家经营丝绸和麻纸已有百年,牵扯上了勾结山贼谋杀朝廷命官的大罪,满门被抄,王家的大少爷沦为乞丐,躲在土地庙里准备自杀的时候碰见了云游至此的普祥。

这道人不仅将自己修行的一点真元度送个诶王家大少,还教他正宗的玄门武功,后来助王家大少洗清了罪名,将构陷他们王家的仇人杀死。不仅王家再次复兴,王家大少还娶了当年因为他们家败落而废婚的青梅竹马,成亲不到九个月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扬州翟家的四小姐,母亲是翟家大老爷买回来的侍妾,一直都被正室欺辱,生下她不到三岁就抑郁而终。这位翟家小姐长到十六就被正室夫人送到了尼姑庵里作姑子。

心怀大仇而不能报的小姑娘有仇报不得,整日寻死觅活。普祥云游至此,两人定下了师徒名分,传授奇功绝技。翟四小姐闭门苦练三年,不问世事,终于报仇成功,一剑光寒动,灭了大妇满门,还砍死两个哥哥一个弟弟。

报仇之后不知道从哪里捡来一个两岁的女婴,留在门中教养,再不问江湖事,

据提点刑狱使司衙门的不完全统计,像这样被普祥前前后后救下帮扶的江湖新锐不下百人。

有这么一个硬数据说话,也很难不让人相信他是一个纯粹的好人。

然而无论是出这份统计的提点刑狱使司还是李旭自己,都觉得此人有很大的问题。

总感觉哪里十分的怪异。

李旭并不是相信人性本恶,也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纯粹对人好就感觉快乐幸福的好人,但是普祥的行事记录,不知道哪里从透露着一股怪异的味道,隐隐约约有哪里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怪味。

不仅李旭如此,那罗延在听了之后也感觉有些怪异,说什么也要在晚上见一见这位奇人。

总算等到了晚上,凤翔节度使韩瑞带着司空弄月和普祥联袂而至。

甫一见面,李旭心中的讶异之情更甚。

这个普祥山根高耸,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一袭水合道袍穿在身上,脚踏麻鞋,头顶紫金冠,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声丰神俊朗果然神仙中人。

不过李旭的眼力毕竟也是宗师等级,皇帝一眼看去便知道这人修炼的应当是正宗的玄门功法,按理来说应该是根基牢固,真元沉稳。

只是这位普真人,眼眶发黑,面带红丝,呼吸虽然悠长,却时有短促,这显然就是伤了肾气,有些阳虚的状况。

换句话说,这位普祥真人有些肾虚,精力也颇为衰微。当然这里的精力并非精神头那个精力,而是那个精。

于情于理,这等尴尬的局面都不该出在一个玄门真人身上。

更何况李旭看到他眉心处隐隐露出青色,这是道家乙木真气凝练到极致的表征,以波动自在法感应,也能得出这普祥功夫不在当日闯宫的摩尼教降魔尊之下的结论。

这样的道人本应是大地游仙延寿有术的江湖一流人物,怎么就有了这样不尴不尬的表征。

“臣凤翔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韩瑞,拜见陛下。”

韩瑞一发喊,带着司空弄月和普祥跪下见礼。

二人之中,司空弄月并非是第一次进宫,却是第一次见皇帝,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应,总觉得上面端坐着的少年天子不知道在哪里见过,然而却并不确定。

行礼已毕,韩瑞便向皇帝引荐。

“这一位是寒家的供奉,早年间在江湖上也有些名望,叫做司空弄月,另一位则是茅山上清一脉的普祥道人。”

李旭闻言微微点头,示意自己早就知道这两位的名头。

其实自古以来,帝王们对大臣结交江湖人士就有一种不满,对于那些以武犯禁的大侠们也都是采取镇压的态度。特别是英主在位,譬如汉武时期,卫青、霍去病这样的重臣也不敢交结江湖人士,生恐引得皇帝的不满。

至于大虞前期,朝廷大臣若是结交江湖人士,请进家里当个什么供奉,轻则贬官流放,重则要杀头。

只是现在法度废弛,也没有再理这一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