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 第八节 五舍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八节 五舍

作者:人瘦凋猪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少林寺主持法信大师的名号在江湖上可谓如雷贯耳。

作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少林自从菩提达摩南北朝之际东来中原,面见梁武帝演示禅宗武学至今传承也有三百多年。

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少林三百年来能够维持声明不坠,其实还是因为代有领袖群伦的人才。

这位法信和尚,原本是淮南的农民,后来逃荒跑去了少林寺,充任少林寺的火工道人。

所谓火工道人,其实就是杂役,烧火做工称之火工。在庙里待得时间长了,各式各样的仪轨经典也能说上几句,算是个“有道之人”,所以习惯上称之为火工道人。

法信天生聪明,很快就跟着庙里的和尚学会了算术写字,他天生就对账簿有一种神秘的天赋,一下子就能发现数字中的问题。

少林寺名下田产众多,就是寺僧骑着快马绕着这些田土的边界去跑,一天也未必能跑完。凭借着这份才能,法信和尚很快就在寺僧之中崭露头角,正式列入了少林的门墙。

入门之后的法信既没有继承少林身为天下禅门祖庭的禅学,也没有修成菩提达摩七十二绝技中的任意一门。但是会经营,有手腕,对于少林这种传承百年的江湖大派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

武力,少林不缺,每一代弟子之中都有稳居江湖第一流的高手,而且不止一位。

财富,少林也有,禅宗祖庭的特殊地位带来的大量供奉以及寺庙所占田土的产出,也能够支撑少林的武僧们练武,采办各种药材。

权势,更不必说,少林是江湖第一大派,在虞朝太祖开国时更是鼎力襄助,无论是江湖还是朝中,绝对没有人敢小觑了少林。

少林真正需要的掌门人,正是法信这般能够灵活利用少林现在所有的各种资源,扩大江湖上影响的掌舵人。

经过了上一代几位长老的商议,法信众望所归的成为少林这一代的当家人。

成为少林当家人的法信果然也没有让上一代领导集体失望。

他先是成立了少林商行,利用少林寺在江湖上的资源,涉入到了药材销售领域,成为了江湖上最大的金疮药和解毒丸供货商。

然后又扩大少林寺的影响,广收俗家弟子,传授少林武学,然后让俗家弟子在江湖上搞出许多小帮派充当外围组织。

最后就是兼并许多古寺,形成了一个以少室山少林本院为中心,各地均有少林寺下院的僧团组织结构。

法信大师纵横捭阖,不仅是官府的纳税标兵还是江湖上的指路明灯,少林也迅速超出原本齐名的武当派半个身位,若不是武当派横空出世多了一位鹿饮溪,少林现在已经执武林牛耳了。

太公冲这样的奢遮人物,见到了法信,也要低身下拜见礼。

“后学晚辈辽东太公冲见过少林寺法信方丈,见过法忍大师、法慧大师。”

法忍与法慧都驰骋江湖也不是一两年,深知这位连云寨二当家的人品,若说大当家杜停杯行事是谪仙再世一般光风霁月。这位二当家则可堪称是吕布重生在曹操的身上,让人避之不及。

“太公施主客气了。”法信还了一礼,少林方丈转过头看着那罗延道:“师兄自漠北南来传法,实在是弘法利生,普度我中原有情众生的一件大好事,也是佛门的一件盛事。”

那罗延看着眼前的这个大胖和尚,此人身上的波动好像冬日暖阳,使人温暖却又不会觉得炎热,十分的舒心。

波动感应虽好,只是南来弘法利生,着实让那罗延有些愧疚,之所以离开回鹘南下中原,其实还是因为自己在回鹘得罪人太多,实在是呆不住的缘故,并没有什么“普度中原有情”的念头。

“法信师兄夸张了,只是南下混口饭吃罢了。”

那罗延那边谦虚着摆了摆手,法信却已经不着痕迹的靠了过来,他毫不唐突地抓住那罗延的手,双手护了上去。

“那罗延师兄不必过谦,师兄南来大振我佛门宗风,将当今圣上收入门下。”法信面露赤诚:“师兄可知道,大虞前面三代天子都信重那些烧铅炼汞的道人,直等到了师兄,这才算是吐了一口气。”

虞朝之前的帝王们,都迷信神仙方术,除了武功偏向玄门一脉外,不少人还在内侍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喜欢服用道士们搞出来的重金属铅汞合金。

古时候巫医不分家,到了现在虽然有能够强化肉身,辅助练功的灵药,然而依旧有人相信有可以吃了不死的长生金丹。

至于皇帝们吞服丹药的风气更是由来已久,到了后来于是就形成了皇帝享国不久便不幸逝世,继位者为了多活两年又开始吞服丹药的恶性循环。虞朝搞到今天这个样子,其实跟统治者们迷信方术,服食丹药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毕竟有着道圣这样的实例,也很难不让人对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抱有一丝好奇。虞朝的太祖当年就喜欢服食丹药,而太宗皇帝因为服食丹药更是晚年失明。

太祖太宗的武功修为在虞朝帝王之中数一数二,以他们的身体都过不了重金属中毒这一关,剩下那些玩命自杀的也就可想而知。

少林寺已经成了江湖上的魁首,早已经是风口浪尖上,这个时候若是还要再进一步,那便是有进无退的必死之局。以法信和尚的精明自然知道要韬光养晦,只要维持声威不坠便好。

正好借着吐蕃入侵的机会展现一下少林武林正能量的江湖形象,再借着那罗延向皇帝放出信号,向着朝廷表达一下少林的赤诚忠心。

法信主持与太公冲、那罗延闲聊着,说着没完没了的客气话。似这样没有营养的客气话,法信能够连着说三个时辰不重样,这份修行是少林寺其他四位首座拍马也赶不上的。

不一会,又是一群穿着僧俗道都有的中老年集团靠了过来,这些都是参加大会的各派领袖,听说了少林方丈法驾已到,纷纷过来见礼。

法信和他们一一见过,又将那罗延介绍给这些人,笑眯眯地说道。

“其实也不瞒着各位掌门,本门弟子已经传回了讯息,吐蕃大营已动,人马之武功县以西陆续过河,大概是冲咱们来的。”

法信的眼角捕捉到这些掌门眼中的一丝惊慌,和煦地笑容依旧没有变化。

其实这些大派掌门的觉悟也没有多高,之所以过来掺和一手,一个是被江湖中的舆论逼得骑虎难下,一个也是为了谄媚官府,现在听到吐蕃人准备渡河南下,其实一个个也都犯了愁。

来到此地的都是门中的高手,花了不知多少心力和资源堆出来的高手,实在是折损不起。

他们的这点想法,早就在法信大师的预料之中。

“其实,老衲也有一个应敌的方略,请诸位参详一下。”

“哦,大师请讲。”“还请方丈大师开示。”……

阳光洒在穿着锦襕袈裟的法信和尚身上,将这秃驴照得好似真佛临凡一般,他微微笑道:“我与杜当家商量定了一个诱敌深入的计策。吐蕃人若是来了,我们便退往终南山中埋伏起来,诱他们前来追击,等他们和后援断绝,再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这个计策引得各派掌门不住地点头,江湖人纪律太差,擅长单打独斗而不会配合,正面迎敌其实就是自杀,将吐蕃人诱往钟南山的山林之中以丛林地貌割裂对手的阵型,然后伏杀其实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只是要后撤多少里呢?”一个矮脚道士问道,他正是青城派掌门余狸奴。

“古人交锋,有个退避三舍的典故,我与杜大当家商议一下,觉得退避五舍比较合适。”

一舍就是三十里,退避五舍,那岂不是要退到四川去设伏?

如此高明的计划立刻引来了各派掌门人的赞同,直夸杜大当家神机妙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