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 第三十三节 交易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三十三节 交易

作者:人瘦凋猪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相看来岳顾寒果然是有事相求,李旭此时心中窃喜,岳顾寒显然是有什么事必须自己支持,不然绝不会讲这么多当年的往事辛秘。

《左传》讲“将求于人,则先下之,礼之善物也。”,李旭就怕那些无欲无求的得道高人,承天剑宗既然有求于自己,那他自然就而然就要屈居于帝王的皇权之下。

一饮一啄,无非如此。

“岳先生此言,着实落到了朝廷眼下亟待解决的一件要事上,岳先生以为川蜀之地如何?”

“川蜀天府之国,沃土千里,自古便有有‘扬一益二’之说……”李旭的提问让岳顾寒隐隐感觉到皇帝要自己为这次交易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了。

川蜀之地现在是朝廷财税所依赖的重点地区,不过块地方可并不宁静,北面通往关中的通道有“连云寨”这么一个江湖上树大根深的恶兽把持,南面还面临着南诏的威胁,至于西边更不用说了,吐蕃一直都是大虞的心腹之患。

皇帝既然提到了川蜀,而自己所付出的代价也只有武力,看来皇帝是打算用自己的武力为川蜀方面扫清障碍了。

“实不相瞒,岳先生,吐蕃的维州守将半个月前派人同剑南川西节度使李吉甫通信,想要归附大虞,朝廷议论之后的结果便是要李吉甫寻机收复维州,为益州的百姓免去吐蕃袭扰之忧。”

长生不老有什么意思?说到最后也是镜中花,水中月。若是能够拿下维州一可以为四川盆地扫清来自吐蕃方面的威胁,二来可以降低鱼辅国扫清回鹘对朝局带来的影响。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当务之急还是要把维州的事情解决好。

“那草民又能为朝廷做什么呢?”

岳顾寒已经隐隐猜到了李旭所思所想,不过他还是要从皇帝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才行。

“朕想要岳先生寻机刺杀吐蕃赞普朗达玛。”

岳顾寒闻言皱起了眉头,他的确是有求于朝廷,不过刺杀赞普还是超过了他的想象。自古以来便有不少刺客为了政治上的目的去行刺,不过效果未必会有多好。

就比如刺杀大虞皇帝李旭来说,先不说闯入宫中在一众高手的保护下刺杀皇帝有多难,即便是完成了,最后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的结果。大虞皇室有那么多姓李的,今天杀个李九日,明天他们还能再捧出来一个李十日,李廿日之类的。

杀了朗达玛就能保证维州没问题吗?岳顾寒是看不出这里面的因果关系。

“吐蕃赞普着手灭佛,和不少高手都闹翻了,不过毕竟也是一国之主,要在重重包围之中刺杀他,实在是艰难。”岳顾寒接着话锋一转:“若是陛下能允诺草民一件事,刺杀朗达玛也不是不行。”

岳顾寒也不在乎那么多,他对自己的武力有着绝对的自信,天底下没有任何人能躲过自己的剑锋,不过既然皇帝开价如此,那么岳先生自然也要让李旭出点血才行。

“好,朕再请岳先生务必在半年之内送朗达玛归西。”李旭也很清楚杀掉一个赞普未必就会让吐蕃彻底分崩离析,不过如果朗达玛的死会让吐蕃陷入内战之中,那就为大虞争取到了宝贵的发展时机。

“半年就半年,不过草民也有一事相求,万望陛下成全。陛下可知道洛水?”

岳顾寒痛快地答应了下来,杀一个赞普对于他而言并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既然皇帝求自己去杀赞普,那自己就杀好了。

只要皇帝能答应自己的要求就行。

洛水?李旭一听这个词就知道岳顾寒求自己得事情究竟是什么了。

如果说天底下有什么河流最具备神秘色彩的话,那便是黄河和洛河了。相传伏羲执政之时,黄河之中出现了“河图”,而洛河之中出现了“洛书”,伏羲根据河图和洛书推衍出了八卦。

这也就是《易经》所说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岳顾寒此人嘴上说着怕得不行,内心里还是想成仙,这个洛字多半还是应在洛水上。

“洛水我怎么会不知道?东都洛阳,天下之中,这有什么……”

岳顾寒摇了摇头:“陛下,草民所指的并非成周的那个洛,而是雒。”

说着岳顾寒用手指沾了沾茶水在桌面上写了一个雒字。

李旭看到这里摇了摇头,自己身为帝王,对于天下的地理形势自然是了如指掌,岳顾寒写得这个雒字一出来,就自然知道岳顾寒所指多半是川蜀一代的雒县。

雒县是古县,自秦汉时期便有雒县,在四川梓潼一代,是关中前往巴蜀的重要通道,其得名是因为有一条雒水流过,故而称之为雒县。

“草民遍查古书,发现‘河出图,洛出书。’的雒在古书中作‘雒’,因而我断定,当年神龟负洛书而出的雒水并非是洛阳边上的洛河,应当是益州的雒水。”

李旭听完心里却是摇头,岳顾寒这样的考证完全就是胡来。自己穿越来之后正经跟着文元恒这样的儒学大家学习,对于河图洛书的典故自然了然于心。

“河出图,洛出书。”在古书上的确作“河出图,雒出书。”不过这个雒本来就是指的洛阳的洛。洛阳古称雒阳,洛水的原名就是雒水。自商周到先秦,洛阳的名字就是雒阳。

后来始皇帝挥剑决浮云一扫六合,按照五行生克五德学说,认为秦为水德,所以便把雒阳改为洛阳。秦亡之后是汉,汉为火德,于是又把洛阳改回雒阳。

最后到了三国时期曹丕篡汉,魏以土德,取“水得土乃流,土得水而柔”之意,又把雒阳改成雒阳,曹植还写了一首《洛神赋》,洛阳这名字也就一直用到了现在。

之所以洛阳的“洛”如此重要,被历朝帝王改来改去,归根结底还是出在河图洛书上。因为河图洛书的缘故,黄河与洛河自然便具备了一种神秘的色彩。黄河绵延千里不提,自从周武王命令周公营建成周之后,洛阳作为周公钦定的“天下之中”又增加了很强的神秘色彩。

所以才有了一个字改来改去的事情,可不管怎么改,河图洛书的洛都是洛阳的这条洛水,巴蜀之地的那条雒水虽然同名,然而肯定不是河图洛书的洛水。

岳顾寒看着古书随便拍脑门实在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才闹了这么一个笑话。

不过李旭并不准备向岳顾寒点出这里面的门道,因为自己还要用这位承天剑宗去刺杀吐蕃赞普,如果一席话将河图洛书的来由讲清楚,那岳顾寒不想在益州那边折腾什么,到时候请谁去刺杀朗达玛?

事情的本来面貌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事情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

李旭决定继续听下去。

“我之所以断定洛书的雒在益州,实在是因为我根据道圣的行踪传闻,发现了他的活动规律。”

根据岳顾寒的说法,自从当年地宫之行后,他就一直都关注着道圣无铭的行踪,每一条关于道圣在哪里出现的传闻他都要仔细研勘一番。

经过了这么些年的研究,他发现道圣虽然行踪诡秘满世界乱串,不过有几个地方他每年都会出现至少一次。

其中就包括了益州的雒县、洛阳和会稽这三处地方关于道圣行踪的传闻,如果算上渤海国地宫那样不为人知的落脚点,这样综合来看,道圣似乎并不像大家认为的那样疯疯癫癫,他行事实际上是有迹可循的。

岳顾寒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之后,就愈发不能克制探索这些地方的渴望,他坚信这些地方附近很可能都有类似渤海国地宫之类的遗迹,岳顾寒希望可以打开那些遗迹,探索道圣长生之谜。

他向李旭提出的要求就是希望朝廷可以征发人力为他探索雒县附近的大山。

毕竟就算他是天下第一高手,也不可能深入那么广阔的区域内找出可能存在的遗迹,只有寄希望于朝廷出动人力和物力帮助他来完成。

绕来绕去,最终还是和川蜀之地干上了。

李旭忽然感觉到了命运的嘲讽,自己找来岳顾寒的原因便是为了川蜀之地的安宁,而岳顾寒来找自己却是要利用川蜀的民力寻找那处地宫,一切最终都应在了川蜀上,实在是一种让人性情复杂的巧合。

“这件事,朕可以应允岳先生。”李旭点了点头,现在的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吉甫隐隐已经成为自己最仰仗的外臣,由他来主持对雒县的探索正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不过岳先生最好能早点刺杀朗达玛,朗达玛一日不死,维州一日不归附大虞,川蜀之地就是兵连祸结不得安宁,就是朕想帮岳先生召集民力也召集不到啊。”

既然岳顾寒肯吃下这个鱼饵,那么李旭也就可以将维州吃下肚中,对于皇帝来说,维州绝不仅仅是为肥沃的巴蜀盆地解决西面的军事威胁那么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