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杂家宗师 > 第四百章 大乾评书一门

杂家宗师 第四百章 大乾评书一门

作者:胖一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22:44 来源:蚂蚁文学

景康十九年七月十一日,巳初时分(上午九点左右)

这时间正好,不早不晚,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得空先遛个弯儿,晃晃悠悠也该到了用早饭的时候。

或让家里做些东西随便吃了,或外出寻个熟悉的馆子食铺就食,一份热乎乎、香喷喷的餐食下肚,这精神头能振奋一整天。

当然,这种生活方式只适用于那种没什么正经繁忙事务,时间悠闲,且家境富裕的人。

像底层的那些为生计繁忙奔波的老百姓,哪里享受了这福气,很多人天不亮就早早就吃罢了早饭,然后出门去赚家里的口粮了。

睡到巳初?

一家人喝西北风去!

………

同样,这种日子,也不适用而地位高崇的,例如景康帝、马晋这样的,看似高高在上,实则事务繁忙的有时连三餐都来不得吃,饿了只得匆匆垫补一下,然后继续处理手边事情。

像马晋,自从他的身份越来越高,他都快忘记像以前那样舒舒服服的享用美食是什么时候。

应该…好像……是和颜妍成婚后休婚假时………

每天早上一起来,就是一大堆手下拿着各项事务等着自己拿主意,这种繁杂忙碌的日子,让性格本就懒散的马晋深深痛恨。

有时马晋就在思考,自己这拼死拼活究竟是为了什么。

………

要说钱,自己身家百万,不说富可敌国,但福殷自家几辈子孙没什么问题。

要说名,马晋这两个字,随着他的几部小说日益传播到大乾各处,可以勉强算是名震天下,他又为士林名士,算的上大乾名声最大的一批人了。

要说权,年纪轻轻就是正五品,朝廷驸马爷,身份尊贵,他自己又没什么封相入阁的心思,眼下已经很满足了。

要说色,妻子是大乾公主,绝对能称得上一声绝世佳人,又贤惠大方,身份尊贵,堪称佳侣。

名权钱色,马晋无一缺乏,在后世就是那种人人羡慕的人生赢家。

可他如今又拼命弄出一个《杂志》干什么呢,马晋思来想去,悟出了两个原因。

安全感和认同感!

……

作为一个从后世穿越重生过来的马晋,虽然表面上浑然无事,可在其心里,本能的对这个陌生的大乾王朝,抱有深深警惕和抗拒。

虽然这些心理随着时间不断的在慢慢减少,也许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消失,但在此期间,仍会给马晋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从后世来的马晋,太明白什么叫花无永来时,一朝天子一朝臣,别看自己现在风光,也许未来就让人弄下去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玩烂了的话,还是有其中的道理。

因为害怕日后衰落,所以马晋才会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实力,为的就是让自家底子日益刚硬,直到硬的谁也啃不动。

这就是马晋的安全感在作祟,他对别人给予他的保护并不是完全信任,在他的心中,除了别人,他还要有自己能掌控势力存在,用来保护自己和家人。

《杂志》、官位、人脉、名声、势力等等,就是马晋给自己做的保护伞……

………

除了安全感,促使马晋辛劳奔波的还有认同感,对这个世界的认同。

大乾王朝,这个己身之前从未对此有过认识的王朝,对马晋来说是陌生的,是疏离的。

马晋有时甚至觉得自己是庄周梦蝶,南柯一梦,但目触指尖般带来的真实感,又告诉他这都是真实的。

这亦真亦幻的感觉,常常让马晋纠结,后来他想通了,甭管是真是假,他都要在这世界留下一份属于自己的印记。

若是大乾是真实的,他要流芳百世,受后人景仰,如果是假的,那也算美梦一场………

………

题回正文,底层奔波生计,高层事多繁忙,所以真正有时间、有能力享受那种悠闲惬意的生活的,多是中层人士。

衣食无忧,生活安稳,家有余财,时间闲暇,在如此舒适的生活背景之下,自然就要找些打发时间的乐子了。

时间还早,还不是去各楼里去照顾生意的时候,小说又没什么佳作上市,所以听书看戏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尤其是评书,作为最近两年京城新兴的娱乐项目,其颇有些传奇色彩,不说别的,单论其创始开办人乃是当今的驸马爷——名震京畿的马晋马子升,就足够吸引眼球了。

大乾目前的流传的评书,以小说原著为本,加以改编,以评说的方式表演,是和以往大家知道的戏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项目。

………

大乾评书的发展,具体情况很简单,很多评书老观众都知道,有声有色的给后入坑的观众讲,当然,其间加没加料,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景康帝十六年冬,驸马爷在北城鼎香楼的老店的一声醒木响,开辟了评书一门,一人一桌一醒木,在满京城带起了第一阵评书风。

而后驸马爷因为身份缘故,不得不隐退江湖,但评书一行并没有就此消失,一年后,驸马爷精心调教的徒弟出世,接过其师留下的担子,一步步将评书一门发扬光大。”

故事虽然美化了一些,但大体过程没差,自郭同几人出师说书以来,借着马晋打下的名气,在师兄弟的不断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评书已经初步在京城百姓中建立了一定的影响。

………

虽地位远远不能和戏曲相提并论,但提起评书,也有不少支持爱好者,懂行的甚至可以论起行话,分析各个说书先生的优劣特点。

其势头比那些跑单帮拉小曲的可强的太多了,俨然已经成为戏曲之下,排名第二的艺术门类。

如今在京城,很多人都乐得在闲暇时,花几个茶钱,去有说书先生茶摊那蹭个书听,手头要宽裕点,更是一定去那鼎香楼听听那个号称最正宗的评书。

而郭同、彭善几人也因此被很多观众热捧,成为了京城有名有好的角儿,尤其是小黑胖子,势头之猛,整个京城也就梅方和几个名声大的伶人能压的住他。

而人气超高的郭同,自然卖票的本事也不差,他每日说书的时候,也是鼎香楼客人最多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