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杂家宗师 > 第三百二十六章 《杨家将》

杂家宗师 第三百二十六章 《杨家将》

作者:胖一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22:44 来源:蚂蚁文学

除了白午这边,这两个月中,鼎香楼西南两城分店终于开业了。

为了确保新店顺利开业,包宝提前抽调鼎香楼最精英的一批厨子,亲自带着前往新店坐镇,务必使新店开个好头。

为了确保万一,包宝并且还把颇有人气的郭同和彭善调去新店一段日子,暖暖场,两个老店由候吉常光艺撑着。

在孙友福和包宝的精心准备之下,鼎香楼的两个分店顺利开张,都说一炮而红,倒也有声有色。

包宝他们准备再盯一段时间,等年后新店进入正轨后,再做调整。

………

鼎香楼这边蒸蒸日上,新华也丝毫不逊色多少。

马晋的七弟子柴月,在离开了柴府之后,战斗力猛增,七月初开始创作《武唐》下部,九月末完稿,交付新华印刷。

然后动笔准备新书,如今已经写了一半了,其写作速度力压杜山,成为冠绝新华的快枪手。

而且柴月不仅写作速度快,成绩也不差,《武唐》下部发售虽然没有当初女子写书的热度,但凭借柴月京城才女的名声和上两部的人气积累。

创下京城销量突破六万,京外二万的佳绩,更是成为了新华乃至全行业,自马晋之后第二位总销量破十万的作者,名声大涨。

………

以前刘勉虽然年纪小,但凭借入门早和销量成绩比柴月好,一直在柴月面前端师哥架子,耀武扬威。

当初发售《武唐》中部时,柴月成绩大爆,销量就不比他差多少,当时刘勉就有些底气不足,这回让柴月又狂卖八万本新书,刘勉连柴月的面都不敢见了,每日把自己关在家里写书,憋了一口气要反超柴月。

………

而除了柴月发售《武唐》下部,杜山的《赢官人》和官步的《薛仁贵》下也相继发售,成绩也不错。

《薛仁贵》下部,京城销量四万五,京外一万五,总销量七万,算是为《薛仁贵传奇》收了个好尾,官步也凭此拿了近千两稿费,不但还清了外债,还有不少结余。

如今官步已经听从马晋的意见,准备来个“薛家将”系列,已经开始创作第二部《薛丁山征西》。

值得一提的是,官步的薛家将系列和柴月的《武唐》以及刘勉的《狄仁杰》,年代相同,三本书里边也有不少人物相叠。

所以三个人连合了一下,互相搞了个彩蛋,比如《武唐》和《薛》里面的狄仁杰就是个神探,《狄仁杰》和《薛》里面的武则天也有不少武照的影子。

………

官步的《薛仁贵》圆满收官,杜山也历经坎坷后,终于在自己的第四本书迎来了爆发。

因为马晋《说岳》的缘故,岳云一直是人气颇高,所以杜山以这位银锤少保做为主角,自然受到了很多书迷的捧场。

京城销量三万,京外近万。

这个成绩也许对马晋来说不算什么,甚至对如今的柴月,刘勉也差强人意。

但对杜山来说,绝对算上惊喜了,他也算完成了心里一直的夙愿,拿到两万销量以上的分红。

而且《赢官人》的成功,也让创作热情持续低迷的杜山,重新振奋起来,踌躇满志的投入新书的创作中。

素爱同人的他,又把目光看向了牛皋,不过牛皋这本篇幅不大,杜山这是把他当做过渡,他真正的目标是马晋的新书,随时准备蹭热度写同人。

早晚有一天,我要一本书销量十万,杜山眼神非常坚毅。

………

当初官步和杜山看到刘勉出书的繁盛景象,就动了拜马晋为师的念头,于是结伴去马府上门拜师,却遭到马晋婉拒。

原因很简单,除了二人的年龄外,他们的天赋也比不上柴月和刘勉,马晋有些看不上。再加上他身份不比以前,收徒条件也发大苛刻。

如果当初那十个评书徒弟,现在再拜马晋为师,估计除了郭同和彭善,一个都入不了马晋的眼,就算侯吉、常光艺二人,最多能混个记名弟子。

所以官步和杜山的拜师失败了,不过毕竟都是新华的老人了,为自己赚了不少钱,马晋也不好太拂他们面子,以防寒其心。

于是就和二人约定,若是他们有朝一日能一册书销量破十万,那他就收其为记名弟子,入马氏门下,日后若是表现出色,还能记入家谱。

………

官、杜二人虽然对马晋的婉拒有些无奈,但好在马晋没有说死,给他们留个念想,一本书销量破十万虽然艰难,但有马晋珠玉在前,也不是不能达到的成就。

也因此,官、杜二人更加用心写作,以便早日能拜马晋为师。

毕竟马晋的身份日涨船高,拜入其门下,可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大靠山。

哪怕是是记名弟子,比不上亲传,但总比如今的从属关系亲近吧,出去也能让人高看两眼。

也就是官步二人在新华有些资历,不然连马晋记名弟子都当不上。

…………

最近一段日子,除了这几个成名作者,新华还冒出了一个小说新晋,凭借一本《杨家将》上部,初出茅庐就拿下两万本的成绩,销量可喜。

而这作者的身份就更令人惊奇,竟是马晋的直系下属。

之前马晋升任殿中侍御史,举荐手下主事邓宝升为副侍御史,后来苟庆通不知怎么运作的,把都察院的成天乐调到了殿中侍御史衙署,成为另一位副侍御史。

马晋老友重逢,衙署大权在握的喜悦自不必多说,但邓宝升职,衙署就空缺了一个主事,正是这位写《杨家将》的杨师杰。

杨师杰,三十多岁,京城人士,举人出身,练过武,听说还是天波府的后人,原为河南道从七品侍御史,调任京城,后来又升到了殿中侍御史衙署,接了邓宝主事空缺。

马晋对这个下属印象最深的,除了身那不像文官的健壮身板,就是这家伙来的第二天,就捧着一摞书稿,闯进他的厅房,请他斧正。

当时马晋一脸懵逼接过书稿后,看了几个时辰,觉得这家伙写的还不错,有点特色,就吩咐他去新华投稿。

结果《杨家将》小红一把,杨师杰光稿费就拿了三四百两,比其一年的俸禄还多。

同时,马晋在殿中侍御史衙署,麾下又添一员大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