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重生的红小鬼 > 六七四章 波澜不惊

重生的红小鬼 六七四章 波澜不惊

作者:无印品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674章 故人相见

居正等人带队,志愿团带着轻武器,从南京火车站出发,往北京驰去。

党部二陈也是送佛送到西天的样子,组织了党部掌握的力量,欢送这些志士。列车上,300多学生们穿着学生装,背着长枪,有男生,还有30多个女生,大家兴奋、激动地面临欢送的队伍。

没有家人,一般都是乡下和外地的学生。本地人家是舍不得子女这样胡闹的。本地家境不好,也读不了什么大学。

居正,字觉生,55岁了,湖北省广济县人。秀才出身,日本法政大学法科学生,参加革命。辛亥时期出任临时政府的内政部次长,后来成立‘西山会议派’,反对孙中山的改组联共联俄的国民党。大革命时期与蒋尊簋等人合作谋反蒋中正,蹲了监狱。但一年多就与蒋系谈判合作,继续出任南京政府的司法部长。

此时,49岁的蒋尊簋,从监狱直接被押出来,送到火车里。他正在包厢里面看着这个局面。

蒋尊簋说:“觉公啊!你这次是被算计了。”

居正说:“一切都是如来佛了。我们就是自己去北京的。”

蒋尊簋说:“是的。我们不去,他们能够奈我何?”

居正说:“看看这些学生,与我们当初留日时候多么想象。转眼20多年了,我们都没有了朝气啊!”

蒋尊簋说:“我这次去看看,能不能帮助后勤司令做些事。前线的事情是稀疏了,不能打仗了。”

居正说:“你去军营吧,我要研究北京的事情,看看能不能成立一个国民党的政府。”

两个人不再说话,休息起来。

火车发动后,居正出来巡视,他对领队的武大教授闻一多说:“友三啊,你也年龄不小了,怎么这个不慎重呢。你到北京能打仗么?”

闻一多,32岁,湖北黄冈人,以号行,名字家骅,字友三,号一多。

他说道:“英法、八国联军抢了我们多少地盘?这一次北方敢干,我们一定要声援,我这就是爱国;爱国就要表达。”

居正说:“这种激情,难得在你们这群人里面也有。你们清华的学生可不是什么愿意表达爱国激情的。”

闻一多说:“他们都是科技救国派、或者自由宪政派,我是行动派,街头行动派。”

居正说:“这次我要在北京建立党部,你看看,是否做我的助手?”

闻一多说:“你们宣传你们的,我是真的要参军打仗。我带的学生军,至少有一半愿意上前线。”

居正说:“你一个教授,怎么能够上前线呢?”

闻一多说:“教授是无用的,中国学生们没有很多机会。所以,我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还有给他们争取机会。”

居正说:“很好。现在士大夫还是控制着社会各方面。进展不大啊!如果统一的话,我们可以快速清理。”

闻一多说:“不见得。我看到国民党的党部就比士大夫还糟糕。他们勒索士大夫,士大夫原来向军阀上供,现在是向党部上供。”

居正说:“陈氏兄弟,只是知道听话的人,没有什么素质啊。他们怎么知道约束呢?”

闻一多说:“那你们怎么不弹劾陈氏兄弟?”

居正说:“陈英士是党国英雄,陈氏兄弟是他们的侄子,所以只要不出格,我们都是互相留面子的。”

闻一多说:“党国的弊端还是如此,互相留情面,都是士大夫啊!”

居正无语。

自己也想反对这个这些毛病,但是蹲了一年多的监狱。

学生们还是兴奋的,他们的老师和领袖,不会告诉他们这些的。

------

学生志愿团一路如入无人之境,进入北京。

此时北京军事和中央政府机关都撤走了,只是学校机关、研究机关和京兆尹和市政公所机关还在,所以基本正常的运作着。

居正领军来到,见到京兆尹张济新。他名字是张鼎铭,字庶询,号济新。辽宁铁岭县人,与齐世民是小同乡,就是一个县的。居正和张鼎铭年龄差不多,居正还小一两岁的样子,都是贡生、秀才出身。

张鼎铭问:“居大人,居大-法官,气势汹汹,所来为何?”

居正说:“张庶询,不要冷嘲热讽的。我到这里是与你合作的,你给我上杯好茶,不要有辱斯文。”

张鼎铭说:“嗯,还知道斯文。你不是很早就造反了么?张雨帅可是一直在抓你。”

居正说:“我给他送上门来了,你去报告吧。”

张鼎铭让人奉上上品的龙井说:“喝喝茶再说。看在我们都是大清读书人的面子上,斯文些。”

居正喝茶。

居正行为和做事还是很规矩的,大清秀才,家里一般都是有些家底的。穷人读不起。

茶过三巡,又上了一些北京老字号的卤味京八珍,喝起了二锅头。

两个人聊的很投机。

居正现在也放开了,既然被放逐了,还有什么可怕的。

他说道:“你这个官,做的就是循吏,就是循例做官。你看看北京,人力车夫,就不能换成三轮车夫?上海就做的很好。还有那些公车,脏兮兮,慢腾腾的,就像大清的遗老遗少。”

张鼎铭说:“这都是人民缺乏教育,所以不能着急。我就是循例,遵守着老礼。”

居正说:“我就奇怪了,那些激进的学生就不闹你?”

张鼎铭说:“北京城的学生都走了,到了通州县还有海甸北面的清华苑。这里都是中小学生,他们不需要太快的节奏。”

居正说:“这就对了。看来有明白人?”

张鼎铭笑到:“当然。北京城现在就是一帮老家伙,带着一帮小孩子。混在城里的中年人,都是艺术家、文学家和传统捍卫者!他们比我生活的还慢。人力车也是他们要保留的,慢慢地换成三轮车。人力车比三轮车还贵了。”

居正觉得有些意思了,问到:“公车怎么不弄的干净一些。”

张鼎铭说:“北京城没有什么钱投入,钱都打仗去了。”

居正说:“这些事情都是谁在管?”

张鼎铭说:“我这个京兆尹,是直属总理的总督级别的,有24个属县,分为东西南北四厅和京都。京都的大兴、宛平二县为京都所属的京二县,以北京城的中轴线为界,城东部及郊区属大兴,城西部及郊区属宛平。”

居正说:“这个京二县归谁管?”

张鼎铭说:“京都的事情由京都市政公所管辖,现在是一个教授,梁启超的公子,叫梁思成。他要求现代派都搬出去,不满意的也都搬出去,不要对北京城说三道四的。”

居正说:“清楚了。可是租界和使馆区,他们似乎正在建设一些新的建筑?”

张鼎铭说:“这是条约形成的,也是北京的特色。你让他们按照中国的建设房子,那还是北京么?北京就发生过这些事,就应该保留!”

居正问:“蒙古、契丹、满人的历史遗留,也都保持么?

张鼎铭说:“这也是当然的。这里有辽代和元代高僧的墓塔,还有蒙古的藏式蒙古包式建筑,我们也都在维护。现在我觉得有些意思了。”

居正问:“住起来不舒服怎么办?”

张鼎铭说:“市政公所现在没有钱。觉得这种每天刷马桶不舒服,你可以搬到南苑、通州、海甸,这三个地方都有新城。”

两个人聊完就睡下了。

居正想明白了,按照北京的节奏,慢慢革命吧。

------

但是齐世英却直接去了奉天,直接去找张雨帅谈谈他们建设党部的事情。

蒋廷黻给张大帅报告这件事,但张大帅不太清楚这个名字,齐世英齐铁生,留日学生,铁岭齐家,或许是张汉卿的朋友吧。

蒋廷黻说:“就是郭松龄郭茂宸的外办秘书,林长民他们都是他领导的。”

张大帅马上反应过来说:“我知道了,就是新民领事馆跑出去的那几个!抓了半年啊!还有一个殷汝耕呢?”

蒋廷黻说:“殷亦农忙着赚钱呢。在上海特别市政府做事,这个齐世英却是国民党的一个干将。”

张大帅说:“嗯,也没有什么事,就见见这个后辈。嗯,齐铁生,这个齐家也是一个军官出身。”

齐世英进来了,脱帽,鞠躬行礼,口称大帅好!

没有冠大帅姓氏,表明自己的东北军身份。

张大帅说:“你也三十岁了吧。时间真是快啊。我现在想起来,你和汉卿一起办一个中学?”

齐世英说:“中学还在,那是已故郭军长嘱咐我办大学,但是我认为还是规规矩矩办中学才合乎实际。”

张大帅说:“不要提那个郭鬼子了。过去的事情,我是不愿意想了。”

齐世英说:“很抱歉,现在我也是在犹豫,似乎这件事做的不是很对。如果我当时多劝劝,现在郭军长也在前线指挥呢?”

张大帅说:“事实无法预料啊!他要是不反,我现在与日本人也没有这么多的麻烦!”

公告:网文联赛本赛季海选阶段最后三周!未参加的小伙伴抓紧了!重磅奖金、成神机会等你来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