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重生的红小鬼 > 六三一章 明确能做的

重生的红小鬼 六三一章 明确能做的

作者:无印品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631章文训官

对于黄道黄端章的疑惑和不满,陈圣涯也觉得不能这么敷衍。

他又思考一番说:“一鸣啊,你也有些事能做,很明确的,那就是救济。这个事情我们是可以做的,人人都可以做的。”

黄道黄端章,号一鸣,他说:“可是我们是军队,不是救济机构。”

陈圣涯说:“很好。你能记住我们的主业是军队,这就很好。我们是国防军队。穷人国家也要有国防军队。我们就是这个情况,穷人国家的国防军队。就是再混乱,我们也是国家的堡垒。但是救济,我们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黄道说:“那就算了,不能动用国防力量,就不动呗。但是救济,还不如我去组织另外一个机构。”

陈圣涯严肃地说:“这个你不要想,你暂时还只能留在我这。”

黄道说:“难不成你扣押我么?”

陈圣涯说:“你是有前科的,这事情你应该知道。你要去找方志敏么?听说他逃到南美搞革命去了。你的家人要求我能够帮助你留在国内。”

黄道说:“我还可以找饶漱石,他是我们的暴动领导。现在在下川东搞得不错。只是在国内搞一个救济机构。”

陈圣涯说:“饶漱石和少奇他们长不了。救济机构国内也够多的了,你找不到善款了。你看,乡村教育机构有多少?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中华教育改进社、乡村教育同志会。还有苏浙皖三省附小联合会、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都把乡村教育当成了主题。但是你觉得他们能行么?”

陈圣涯文人出身的武将,身边教育期刊并不缺少。

黄道说:“这很好啊?为什么不行?”

陈圣涯说:“他们也在江西农村推广‘乡村服务’项目,推广三民主义的试点,我看都是样子货。”

黄道说:“那你认为应该怎么样?”

陈圣涯莫测高深地笑到:“你在我这里好好呆着吧,不要出去搞什么社会改良,实际上就是鼓吹你那套革命理论。你现在先等待几天,帮助部队收容流落到我们这里的难民和游击队家属。”

黄道说:“那我就等几天,看看你们能够做出什么来?”

陈圣涯叹到:“你们真的是脑子坏掉了。这个大事看不出来!有了红军,没有人再敢动武,实际上社会总是会找到前行的动力的。只要反动派没有武力就行了。”

黄道说:“我是认同你们的。但是不认同你们的无所作为。”

陈圣涯说:“我们一定要亲自控制部队。革命者一定要控制部队。这是最大的功劳。”

黄道想了想说:“嗯。我认真思考下。能够帮助你控制部队,似乎也是功劳。”

陈圣涯说:“这么想就对了。你一定要知道,我们不仅是穷人的部队,也是保护土豪的部队。这样才能生存下去。你要知道,穷人都向往土豪的生活,本质上是一样的。马克思把他们分开,只是从经济上的剥削分析而已,人性并无差别。”

黄道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也是哲学上的。我们是唯物主义者。”

陈圣涯说:“人都是唯心的,唯物规律也都是个人心智的理解而已。你说地主资本家不唯物主义?我看比你唯物主义。你的革命理想实际上就是从心里发出的。”

黄道知道陈圣涯又给他灌输唯心理论,他争论不过他。

实际上,两个人说的不是一个东西,所以各说各的,各自有理。

黄道不理他,自己去研究如何救济难民的问题。很多山里人逃到这里了,大多是花苗家的奴隶们。

陈圣涯自己则开始研究康德哲学,他在琢磨:

我画出三角形之前,心中是否有三角形?

如果没有三角形,我怎么画出来的;

如果心中先有三角形,哪里来的?学来的!

但是最先弄出这个三角形的人的心中,三角形从哪里来的?

我证明一个几何题,现在心中有了,才能去画出来。我怎么知道这个辅助线的?

陈圣涯又想:农村搞三民主义,这是胡汉民之类的党棍想出来的;但是如果什么也没有,我怎么去想乡村问题。

农民们怎么去想乡村问题?

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些,那么欧美的乡村怎么发展起来的?

肯定是心中先有想法,所谓内生的现代化,就是如此。

那么,我们农民呢?怎么才能内生出来一个现代化思想?

看那意思,中国农民好像永远不会自动走向现代化,千年不变?

我就不信红水河边,僮家的农户就走不出这个封建大山。

但是他们农民自己会如何着手呢?

最后的结论就是,谁的问题谁想,他不去琢磨这些了。

几天后,强邻的电报来了:要求陈奇涵准备教师,并且要合格的教师。

代理甘乃光职务的方面军总文训官何浩若,拿来的强邻的电报。

他是湖南湘潭人,32岁,金陵大学教授。随甘乃光到红军做文训官,这是他效劳国家的方式了。因为他很喜欢在军队,曾经是黄埔教官,国民革命军的46军参谋长,参加北伐军。

军队被裁撤,他才去做金陵大学教授。

民国都是妙人。

何浩若之所以能够随时去金陵大学这种教会大学做教授,是因为他是清华学校出去的学童,威斯康星大学的哲学博士。读完博士,然后又去美国诺威治大学(北田军校)学习骑兵并毕业后回国。

这都是清华庚子赔款的退款付费的,大概是5年,所以总是要用满,学够各种本领。

陈圣涯和强邻手里都有这个留学欧美的通信录,民国时期清华校长周怡春周寄梅,他在前几年就编写了清华放洋同学录,上面有:

何浩若,字孟吾,清华学校学生,1919年放洋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拿了文学士,又到威斯康星大学拿了经济学博士。然后到美国诺维奇军事学院学了骑兵。任黄埔四期教官。

那时候何浩若还没有下到部队去,后来被黄埔教育长方鼎英方伯雄拉到部队。因为黄埔留守的部队,整个改编为一个军46军。就是井冈山陈浩团想投奔的部队,不知道这事情的真假,毛大人始终没有出示证据。

这时期,留学生们甚至有美国各学校各自的留美同学俱乐部,比如哈佛大学俱乐部。在国民政府里面的哈佛学生,越来越多了,有超过美国政府哈佛生的趋势。这两年是留学生回国的高峰。

但庚子赔款的学生占的比例原来越小了,民间的,地方的后期留学也很多,稀释了这个比例。地主和资本家们的钱啊!最后都是来自工人和农民。

当然学生不一定是地主和资本家子弟。民间和教会赞助的大多是公认的好学生。这里也有大学和中学校长们的拉赞助的功劳。

学生们的成就,往往显示了赞助者的功德,当然也是校长的成就之一。民国时候也看升学率,出国留学生比例。

社会尊师重教,学生感恩戴德,中国的老传统。

何浩若现在也看到这封强邻的电报。

但他不以为然,说到:“要我们准备小学师资?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不仅仅是有小学教师。”

陈圣涯说:“北方的教材,主要是让学生们相信自己的自由感觉,与你们清华的教育是一体的。不是告诉学生哪个观点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南方这些讲究德行的学校,都要研究!自己明白了,才能满足人家的教材。”

何浩若说:“这个难道不容易看么?我认为我们红军的老师可以表达自己观点。”

陈圣涯说:“但是孩子们没有什么知识,他以为你告诉他们的是真理。”

何浩若说:“我们小时候也是这种教育。但是现在也都改正过来了。”

陈圣涯看看何浩若说:“改过来了么?我看不一定。”

这样何浩若很是不爽,他自己是哲学博士,还是北京学生参加五四运动的清华学生代表,难道这个问题看不透么?

但是陈圣涯也有在黄埔任教官的资历,跟着张治中一起去的,民十二,三期队官。比何浩若的黄埔四期教官资格还要老些。

何浩若商量地道:“小学生教材中的自由问题,我会跟文训官们讲清楚。我倒是要看看有多少人不清楚。”

陈圣涯没有说话,让他自己去查查看。

估计强令庸的教师不够了。不给工钱,来的就少。强邻总算想到了红军的文训官,还有参谋们都可以帮助开办小学。

但何浩若给文训官们培训北方小学教材的时候,确实遇到了麻烦。

因为大家理解不了为什么不告诉小学生正确的路径,也就是德的问题。现在的学校不都是“德育”么,达德学校,明德学校,新民学校,不都是素质养成么?虽然很多革命者都是从这些学校出来的,但毕竟是少数。

何浩若说:“我也是与大家一样的教育。但是我在清华学校和留学的学习,主要是强调个体的行为要合法而已。也就是说,你可以试探你的感觉,不是必须做一个完人。你有犯错误的权利,但是要注意承担责任?”

文训官们问到:“为什么不能直接告诉他们德行的重要性?”

何浩若想了想说:“很难说清楚这个问题。你们告诉他德行很重要,他就会按照这个做。不按照这个做的人,就会觉得自己不是个东西。慢慢就丧失了思考的**性,觉得自卑,说假话等等。”

文训官说:“那也不一定。说假话,与德行的培养,还不是必然的联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